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颗粒溶素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肝癌细胞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缪家文 李芳秋 +1 位作者 杨爱龙 张春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12期1073-1077,共5页
目的:构建人颗粒溶素(GNLY)全长编码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肿瘤细胞,观察GNLY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RT-PCR技术获取人GNLY全长编码序列cDNA,克隆至pGEM-T载体进行测序,再将克隆片段插入质粒pcDNA3.1(+)中,... 目的:构建人颗粒溶素(GNLY)全长编码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肿瘤细胞,观察GNLY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RT-PCR技术获取人GNLY全长编码序列cDNA,克隆至pGEM-T载体进行测序,再将克隆片段插入质粒pcDNA3.1(+)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NLY,用阳离子聚合物转染试剂转染肝癌细胞系SMMC-7721,检测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W ST-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获得人GNLY全长编码序列cDNA,并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NLY;转染SMMC-7721细胞后,检测出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重组质粒转染组与空质粒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01),并且随着转染基因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活性逐渐降低,2.0μg/m l pcDNA3.1(+)/GNLY转染组细胞增殖活性下降至0.329。结论:pcDNA3.1(+)/GNLY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GNLY基因转染对SMMC-7721细胞能产生细胞毒性效应,对肝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溶素 真核表达 细胞抑制作用 WST-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颗粒溶素表达增高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燕 周晔 +5 位作者 姚定康 蒋天舒 谷明莉 朱樑 仲人前 邓安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3-224,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中外周血颗粒溶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60例PBC患者颗粒溶素的 mRNA表达,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颗粒溶素水平,以100例体检健康者、8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80例SLE患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中外周血颗粒溶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60例PBC患者颗粒溶素的 mRNA表达,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颗粒溶素水平,以100例体检健康者、8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80例SLE患者为对照组。结果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颗粒溶素 mRNA的平均拷贝数(2.8±1.9)×108高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5.6±2.9)×106、SLE患者(9.5±2.4)×106和体检健康者(2.5±1.4)×106(P<0.01)。血清中颗粒溶素的水平为(16.12±2.24)ng/ml,也显著高于体检健康者、肝炎后肝硬化患者、SLE患者。结论FQ-PCR法检测颗粒溶素的 mRNA水平及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颗粒溶素的浓度,有助于了解PBC患者体内免疫状态,为临床诊治和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颗粒溶素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溶素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爱龙 李芳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81-83,共3页
颗粒溶素 (GNLY)是细胞毒颗粒蛋白 ,与穿孔素和颗粒酶共同定位于人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和自然杀伤细胞 (NK)溶细胞颗粒中 ,也释放至健康人和患者外周血中。GNLY是机体抵抗多种病原微生物和杀灭肿瘤细胞的重要物质。血清GNLY水平可... 颗粒溶素 (GNLY)是细胞毒颗粒蛋白 ,与穿孔素和颗粒酶共同定位于人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和自然杀伤细胞 (NK)溶细胞颗粒中 ,也释放至健康人和患者外周血中。GNLY是机体抵抗多种病原微生物和杀灭肿瘤细胞的重要物质。血清GNLY水平可反映生理、病理状态下CTL和NK的活性 ,可作为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和宿主细胞免疫状态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溶素 抗微生物作用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溶素对U937细胞分泌MCP-1、RANTES与TNF-α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东标 胡晓燕 +5 位作者 钱琤 陈燕 周晔 陈波 邓安梅 仲人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颗粒溶素对U937细胞分泌MCP-1、RANTES与TNF-α功能的影响。方法①在U937细胞中加入终浓度为100ng/ml的乙酰肉豆蔻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刺激2d后,再加入不同组合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葡萄球菌... 目的探讨颗粒溶素对U937细胞分泌MCP-1、RANTES与TNF-α功能的影响。方法①在U937细胞中加入终浓度为100ng/ml的乙酰肉豆蔻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刺激2d后,再加入不同组合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葡萄球菌的脂膜酸(lipoteichoic acid,LTA)、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刺激培养4h后收集细胞上清,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含量。②在U937细胞或原代单核细胞中加入GNLY后,在37℃条件下,刺激4h,收集上清,以ELISA分析MCP-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和RANTES(reduc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expression and secreted,正常T细胞活化时表达和分泌减少因子)的含量;收集细胞并抽提总RNA后,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部分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加入GNLY后,LPS诱导U937细胞分泌的TNF-α水平显著增加(P<0.05);U937细胞或单核细胞的MCP-1、RANTES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5),上清液中MCP-1和RANTES水平也增加(P<0.05)。结论GNLY可促进LPS诱导单核细胞分泌TNF-α,本身可刺激单核细胞表达MCP-1、RANTES增高,这为以后进一步研究颗粒溶素的作用机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溶素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正常T细胞活化时表达和分泌减少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颗粒溶素表达增高的意义
5
作者 陈燕 周晔 +5 位作者 钱琤 蒋廷旺 吴传勇 陈孙孝 邓安梅 仲人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3-354,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颗粒溶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确诊急性乙型病性毒肝炎患者、无症状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和体检健康者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抽提总RNA,采用MGB探针,以18sRNA为内参,经荧光定量PCR(FQ-PCR... 目的研究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颗粒溶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确诊急性乙型病性毒肝炎患者、无症状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和体检健康者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抽提总RNA,采用MGB探针,以18sRNA为内参,经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其颗粒溶素mRNA的表达水平。对照组为90例体检健康者和90例无症状HBV携带者。结果急性期乙肝患者PBMC颗粒溶素表达水平(拷贝/μg)(2.8±3.1)×109显著高于体检健康者(2.2±1.4)×107和HBV携带者缓解期病人(4.5±5.2)×108(P<0.05)。结论采用FQ-PCR检测颗粒溶素的表达水平,有助于临床上监测感染性疾病的病情,为临床诊治提供一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颗粒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孔素和颗粒溶素在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中的表达
6
作者 李志 张梦莹 +3 位作者 宣丹 毛桐俊 陆进明 徐亮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观察穿孔素和颗粒溶素在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通过ELISA方法测定炎性肌病(PM/DM)组、类风湿关节炎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穿孔素和颗粒溶素表达的差异;比较PM和DM组中穿孔素和... 目的:观察穿孔素和颗粒溶素在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通过ELISA方法测定炎性肌病(PM/DM)组、类风湿关节炎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穿孔素和颗粒溶素表达的差异;比较PM和DM组中穿孔素和颗粒溶素表达是否有差异;分析穿孔素和颗粒溶素的表达与炎性肌病疗效的关系。结果:穿孔素和颗粒溶素在PM和DM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孔素在炎性肌病组、对照组和类风湿关节炎组间表达无差异(P>0.05);颗粒溶素在炎性肌病组和类风湿关节炎组表达均较对照组高(P<0.01和P<0.05),而炎性肌病组和类风湿关节炎组间无差异(P>0.05);在炎性肌病组中颗粒溶素和穿孔素表达无相关性,并两者在激素敏感患者和抵抗患者间无差异。结论:穿孔素和颗粒溶素单独血清学的测定不能作为判断炎性肌病活动和预后的指标,有待从多方面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素 颗粒溶素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颗粒溶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李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颗粒溶素(GNLY)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作为脑膜炎组,另选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28例健康人作为健康人组,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蛋白含量,再使用荧光定量法... 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颗粒溶素(GNLY)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作为脑膜炎组,另选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28例健康人作为健康人组,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蛋白含量,再使用荧光定量法检测mRNA的含量,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蛋白质含量与其他免疫指标的关系。结果和健康人组相比脑膜炎组GNLY蛋白、mRN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炎组患者的GNLY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和血清中的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呈正相关,与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呈负相关。结论颗粒溶素直接影响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病情发展,通过测定其水平可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性脑膜炎 颗粒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抗菌肽GNLY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合成多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宋佳玮 杨霞 +5 位作者 肖盛中 李岩 蔡卓轩 周子恒 盛金良 剡根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9-1330,共12页
试验旨在分析绵羊抗菌肽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基因多态性,检测合成多肽的抑菌活性和抑制肿瘤细胞活性,明确绵羊抗菌肽GNLY的生物学功能。通过对GNLY基因RT-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GNLY基因多态性,推导其氨基酸序列信息合成功能区多肽... 试验旨在分析绵羊抗菌肽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基因多态性,检测合成多肽的抑菌活性和抑制肿瘤细胞活性,明确绵羊抗菌肽GNLY的生物学功能。通过对GNLY基因RT-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GNLY基因多态性,推导其氨基酸序列信息合成功能区多肽,利用径向扩散试验和MIC试验检测合成多肽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利用MTT试验观察合成多肽对人食管癌细胞(EC109)、人肾癌细胞(X786-0)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MIC试验中浓度>250μg/mL的G16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浓度≥7.82μg/mL的GS16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明显,对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明显抑制作用;62.5μg/mL GC16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为明显;G22对4种细菌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MTT试验结果表明,合成多肽G16、GS16对癌细胞无抑制作用,G22和GC16对EC109、X786-0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1mg/mL G22和1mg/mL GC16对EC109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8.21%和57.21%,对X786-0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6.37%和81.87%。研究显示,合成GNLY多肽对细菌和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本研究结果为绵羊抗菌肽作为候选抗菌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抗菌肽 颗粒溶素基因 多态性 抑菌试验 MTT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