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好氧颗粒污泥的内部构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延年 李军 +4 位作者 何梅 倪永炯 张宇坤 王亚宜 韦苏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2,63,共5页
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以人工配制污水为原水,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对其冷冻切片后进行显微观测.同时,根据颗粒污泥内部基质(COD,N,DO)在各个阶段的变化,分析颗粒污泥内部构造的形... 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以人工配制污水为原水,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对其冷冻切片后进行显微观测.同时,根据颗粒污泥内部基质(COD,N,DO)在各个阶段的变化,分析颗粒污泥内部构造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好氧颗粒污泥的内部构造可以描述为:第一层,即好氧颗粒污泥表面层,主要由异养型生物组成,厚度约为220~340μm;中间层,主要由自养型生物组成,厚度约为380~550μm;第三层位于颗粒污泥中心,微生物量较少,主要由无机成分组成,存在明显的空腔,其厚度由好氧颗粒污泥粒径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颗粒构造 切片分析 层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流的堆石料三轴剪切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邵磊 迟世春 +1 位作者 张勇 陶警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1-720,共10页
近年来频发的地质灾害使得深入研究大坝堆石体受力变形机制显得愈发迫切和重要。针对堆石颗粒具有形状极其不规则、咬合作用突出的特点,编写了一个简单易用的程序来随机生成形状不规则的数值颗粒。以正四面体为核,按照晶胞繁衍的方式,... 近年来频发的地质灾害使得深入研究大坝堆石体受力变形机制显得愈发迫切和重要。针对堆石颗粒具有形状极其不规则、咬合作用突出的特点,编写了一个简单易用的程序来随机生成形状不规则的数值颗粒。以正四面体为核,按照晶胞繁衍的方式,生成堆石的仿真颗粒集合体。模拟排水剪切条件下的大三轴试验,通过分析数值试验过程中细观参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三轴剪切条件下堆石体变形的细观机制。分析表明,按照晶胞繁衍法生成的数值颗粒与圆颗粒相比能更好地模拟堆石,由颗粒簇形成的咬合力能形成更真实的力-变形关系;数值试验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和体变曲线与室内三轴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颗粒的破碎速率是联系堆石体宏、细观力学性质的重要纽带,通过分析堆石体颗粒破碎4个阶段细观参量的变化规律,深化了对堆石体变形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 颗粒几何构造 颗粒 三轴试验 细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庐山晚第四纪沉积岩系的石英形貌显微结构及环境过程 被引量:2
3
作者 胡东生 李小豫 +4 位作者 熊卫强 张华京 弓虎军 胡文瑄 张国伟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0-1030,共11页
基于庐山山地晚第四纪地层典型断面的系统调查,从地层剖面层序中筛选的微粒(θ=1~3mm)石英颗粒进行环境电子显微镜观测研究,辨认出显微结构-颗粒形态-变形构造-动力化学作用等特征,运用系统过程发展中的节点事件进行层型剖面的环境响... 基于庐山山地晚第四纪地层典型断面的系统调查,从地层剖面层序中筛选的微粒(θ=1~3mm)石英颗粒进行环境电子显微镜观测研究,辨认出显微结构-颗粒形态-变形构造-动力化学作用等特征,运用系统过程发展中的节点事件进行层型剖面的环境响应分析,采取综合指标表征地球表层过程及环境响应情景,明确划分出四个古气候环境发展阶段,由下往上分别表现为冰期环境-间冰期环境-冰缘环境-冰后期环境,为深入研究及科学认识庐山第四纪环境演化过程及全球变化提供了新的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显微形貌结构 颗粒形态-变形构造-动力化学作用 环境响应及节点事件 庐山冰期作用及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