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甘肃尕海湿地不同植被退化阶段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及动态 |
马维伟
刘强
李广
常文华
|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浒苔降解过程中颗粒有机碳、氮释放及相关微生物种群丰度变化研究 |
赵苗苗
毕蓉
李鸿妹
宋欣荣
黄圣荣
冯秀婷
张海龙
李莉
赵美训
|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土壤颗粒有机碳和矿质结合有机碳对气候变化响应的Meta分析 |
陈晓慧
黎艳
李玥洋
于新鹏
屈久祁
杨光
王明筱
刘琳
|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植物多样性对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马骏杰
陈银萍
牟晓明
李玉强
张钰清
卢誉之
曹渤
|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5
|
海水颗粒有机碳(POC)变化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 |
张乃星
宋金明
贺志鹏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5
|
|
6
|
凋落物性质和土壤理化过程对山地森林土壤有机碳的稳定作用 |
梁誉正
陶贞
吴迪
钟庆祥
贺一聪
高全洲
林培松
张豫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凋落物输入方式和深度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赵妍
巴威
王海乐
高燕
韩艺杰
孙向阳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南京市冬季大气水溶性有机碳的气–粒分配和光学特性 |
薛永文
曹芳
俞浩然
洪一航
吴继炎
吴长流
杨池
章炎麟
|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南京老山不同坡向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
鲁惠明
李仁英
刘雨霏
李绍通
杜鸿萱
王孙雨
|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贵州草海颗粒物和沉积物有机碳氮同位素特征及来源研究 |
廖敏
姜鑫
黄先飞
夏品华
|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初级生产力主导了辽河水系颗粒态有机碳的来源 |
陈崇昊
吕纪轩
王诗珉
何炽鹏
汪亚平
高建华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施用猪粪生物炭对酸性和石灰性水稻土颗粒态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及化学结构的影响 |
袁梦婷
李子川
孟俊
张敏
叶郑豪
单胜道
胡敏骏
徐君
柴彦君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3
|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 |
姜洋
周健楠
吴敏
刘兆莹
常淼
|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4
|
深翻种植对华北土壤碳固存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李丹丹
孙庆璇
田涵仪
刘宇师
王洋
王征
|
《林业与生态科学》
|
2025 |
0 |
|
15
|
半干旱地区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产量的影响 |
高盼
王宇先
徐莹莹
杨慧莹
王晨
张巩亮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4 |
1
|
|
16
|
秋季长江口水体颗粒有机碳年际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邢建伟
线薇薇
沈志良
绳秀珍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17
|
南极普里兹湾海域夏季表层水体颗粒有机碳及其同位素分布特征 |
尹希杰
李云海
乔磊
王爱军
徐勇航
陈坚
|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8
|
黑土颗粒态有机碳与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变化研究 |
梁爱珍
张晓平
杨学明
申艳
时秀焕
范如芹
方华军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3
|
|
19
|
新疆博斯腾湖水体颗粒和溶解有机碳的季节变化及其来源初探 |
王秀君
房传苓
于志同
王家平
彭冬梅
康静静
|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3
|
|
20
|
长期施肥对水稻土颗粒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 |
袁颖红
李辉信
黄欠如
胡锋
潘根兴
樊后保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