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撑砾岩的成因类型及其沉积特征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昌民 宋新民 +4 位作者 王小军 王绪龙 赵康 双棋 李少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2-285,共14页
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砾岩为重点,研究支撑砾岩的成因类型及其沉积特征。通过对相关术语的比较分析、现代沉积考察和岩心描述,研究了支撑砾岩的这一概念的初始内涵与其他相似概念的异同,分析发育支撑砾石的现代沉积环境,描述了准噶尔盆... 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砾岩为重点,研究支撑砾岩的成因类型及其沉积特征。通过对相关术语的比较分析、现代沉积考察和岩心描述,研究了支撑砾岩的这一概念的初始内涵与其他相似概念的异同,分析发育支撑砾石的现代沉积环境,描述了准噶尔盆地玛湖砾岩油田钻井岩心揭示的不同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支撑砾岩的沉积学特征。认为支撑砾岩与颗粒支撑砾岩、开放结构砾岩具有相似的结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倡议使用'支撑砾岩'这一术语,但需要重新认识支撑砾岩的形成机理。通过对新疆白杨河冲积扇、黄羊泉冲积扇、乌伦古湖等地区的现代沉积考察,发现支撑砾石并非仅仅由洪水形成,也可以发育在山间河流、山麓塌积扇、冲积扇砾质河床、冲积扇表面戈壁滩、砾质湖滩、砾质三角洲前缘、泥石流和水下颗粒流等沉积环境中。支撑砾石被埋藏后有可能形成支撑砾岩。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和二叠系钻井岩心中,识别出砾质河床沉积支撑砾岩、风对干河床沉积改造形成的支撑砾岩、砾质滩坝沉积的支撑砾岩、三角洲前缘受波浪改造形成的支撑砾岩、河口坝沉积的支撑砾岩、颗粒流沉积的支撑砾岩和泥石流沉积的支撑砾岩等7种不同成因的支撑砾岩。研究认为支撑砾石结构既可能是一次沉积形成的,也可能经过多次沉积甚至经成岩改造形成。通过水槽实验、数值解析、经验模型和现代沉积调查,可以重建砾质河床的渗滤过程,预测支撑砾石的孔隙结构特征。对新疆玛湖油田三叠系百口泉组各类储集层物性统计发现,细砾岩和小中砾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粗砾岩和大中砾岩的渗透率较低,说明支撑砾石结构容易遭受沉积后渗滤和成岩作用改造,导致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砾岩 开放结构砾岩 颗粒支撑砾岩 岩石结构 沉积环境和相 储集岩 砾岩油气藏 玛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辫状河型冲积扇片流带特征与支撑砾岩成因研究——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现代白杨河冲积扇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大卫 纪友亮 +6 位作者 高崇龙 靳军 杨召 段小兵 桓芝俊 张月 季梦瑶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6-1036,共11页
冲积扇砂砾岩油藏是准噶尔盆地勘探热点,尤其是玛湖凹陷特大型砂砾岩油藏的发现,更加表明砾质冲积扇储层研究的必要。选取白杨河冲积扇为研究对象,对砾质辫状河型冲积扇内部片流带以及支撑砾岩的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冲积扇砂砾岩油藏是准噶尔盆地勘探热点,尤其是玛湖凹陷特大型砂砾岩油藏的发现,更加表明砾质冲积扇储层研究的必要。选取白杨河冲积扇为研究对象,对砾质辫状河型冲积扇内部片流带以及支撑砾岩的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扇内片流带沉积介于扇根补给水道与扇中辫状水道沉积环境之间,与二者呈过渡接触,片流带规模可达千米级别,内部支撑砾岩的发育改善了片流带储层物性;2)识别出三类支撑砾岩,分别是片流支撑砾岩、沿层理面发育的支撑砾岩以及沟槽底部支撑砾岩,前两者均为超临界水流淘洗成因,后者则为径流改造成因;3)片流支撑砾岩发育于片流沉积,具有较好的成层性以及较高的线密度;沿层面发育的支撑砾岩发育于辫状沟槽沉积环境,形态受限于沟槽规模,可与交错层理砾岩匹配形成大规模优质岩相组合;沟槽底部发育的支撑砾岩发育于辫状水道底部,规模小但连通性好。综上,基于野外露头片流带以及支撑砾岩研究可以为井下砂砾岩油藏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型冲积扇 片流带 颗粒支撑砾岩 粒度特征 分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砾质辫状河型冲积扇构型对优质储层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白杨河冲积扇为例
3
作者 高晨曦 张月 +14 位作者 纪友亮 周勇 计璐璐 刘大卫 段小兵 桓芝俊 高崇龙 郭瑞婧 庞传猛 孙佳 杨栋吉 任红燕 郭姗姗 刘笑语 马铮涛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4-272,共19页
【目的】冲积扇构型影响其内部优质储层的发育,因此厘清冲积扇构型及其发育样式对于预测其内部优质储层的分布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什托洛盖盆地内的白杨河冲积扇为例,根据大量的野外露头资料,在明确主要岩性、岩... 【目的】冲积扇构型影响其内部优质储层的发育,因此厘清冲积扇构型及其发育样式对于预测其内部优质储层的分布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什托洛盖盆地内的白杨河冲积扇为例,根据大量的野外露头资料,在明确主要岩性、岩相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储层构型理论,对扇体内部不同级次储层构型进行研究。【结果】将白杨河冲积扇内部划分为6级到9级构型单元:6级构型单元为冲积扇复合体,由7级构型单元(单一冲积扇体)叠置形成;7级构型单元由冲积扇内单期沉积形成的各沉积微相(8级构型单元)组成,洪水期的8级构型单元自扇根至扇缘依次为片流微相—辫流微相—径流微相;间洪期的8级构型单元由槽流带和逐渐分岔的辫流带组成。8级构型单元内部由单一片流增生体、沟间滩和下切河道增生体等(9级构型单元)所组成。洪水期沉积被间洪期的辫状河道改造和叠置,两时期沉积物在时空上频繁叠置形成了砾质辫状河型冲积扇的构型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白杨河冲积扇优质储层的类型和分布规律,将白杨河砾质辫状河型冲积扇优质储层主要分为两类:颗粒支撑砾岩和净砂岩,其分布受构型控制。其中颗粒支撑砾岩又可细分为7种,净砂岩细分为4种。【结论】通过上述研究,建立了8级构型单元与优质储层的空间展布模型,其中颗粒支撑砾岩储层主要发育在扇根外带和扇中;优质砂岩储层主要发育在扇中外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质辫状河型冲积扇 储层构型 优质储层 颗粒支撑砾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砾岩加砂压裂与裂缝导流能力实验--以准噶尔盆地玛湖致密砾岩为例 被引量:27
4
作者 邹雨时 石善志 +4 位作者 张士诚 俞天喜 田刚 马新仿 张兆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02-1209,共8页
选取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乌尔禾组砾岩岩心开展真三轴加砂压裂实验,研究杂基支撑细砾岩、颗粒支撑中砾岩水力裂缝扩展形态与石英砂支撑剂运移情况,并通过3D打印技术对砾岩压后粗糙面进行重构,分析粗糙面对导流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 选取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乌尔禾组砾岩岩心开展真三轴加砂压裂实验,研究杂基支撑细砾岩、颗粒支撑中砾岩水力裂缝扩展形态与石英砂支撑剂运移情况,并通过3D打印技术对砾岩压后粗糙面进行重构,分析粗糙面对导流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杂基支撑细砾岩水力裂缝整体相对平直,仅局部遇较大砾石时迂曲明显,易于加砂,缝内支撑剂运移距离约占缝长的70%~90%;颗粒支撑中砾岩水力裂缝以绕砾扩展为主,路径迂曲,缝宽多变,不易加砂,缝内支撑剂运移距离不足缝长的30%。杂基支撑细砾岩因基质含量高且硬度较低,缝内支撑剂嵌入缝面较为严重;而颗粒支撑中砾岩砾石含量高,硬度较大,缝内支撑剂破碎严重;高铺砂浓度(5 kg/m^(2))条件下,提高闭合应力(大于60 MPa),杂基支撑细砾岩、颗粒支撑中砾岩压后缝宽均大幅减小,导流能力较20 MPa低闭合应力时分别下降88%和92%。现场试验证实,在60 MPa以上高闭合应力下,保证高铺砂浓度的同时,使用高比例小粒径支撑剂,有利于增大运移距离,且支撑剂在粗糙缝内相对均匀铺置,裂缝导流能力较高,油井产量高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基支撑砾岩 颗粒支撑砾岩 加砂压裂 裂缝扩展 支撑剂运移 裂缝导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