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水调沙对黄河口颗粒态金属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付小明 任景玲 +2 位作者 辛成林 张桂玲 刘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67-1877,共11页
于2009年6~7月黄河调水调沙前?中?后期对黄河口水体悬浮颗粒物进行采样调查,采用ICP-AES测定Al、Fe、Mn、Cr、Cu、Ni、V、Zn的含量,探讨调水调沙对颗粒态重金属分布的影响,初步分析了调水调沙前?中?后期黄河口颗粒态重金属的污染状况.... 于2009年6~7月黄河调水调沙前?中?后期对黄河口水体悬浮颗粒物进行采样调查,采用ICP-AES测定Al、Fe、Mn、Cr、Cu、Ni、V、Zn的含量,探讨调水调沙对颗粒态重金属分布的影响,初步分析了调水调沙前?中?后期黄河口颗粒态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调水调沙期间颗粒态重金属的浓度升高,河口区颗粒态重金属的浓度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以Al为校正因子归一化消除颗粒粒径影响后,重金属的分布差异变小,表明粒径是影响重金属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富集因子计算结果显示,黄河口Cu?Zn相对富集,且调水调沙后其污染程度加重.在影响颗粒态重金属组成的因素中,颗粒物来源占主导地位,同时受人为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金属 分布 污染 调水调沙 黄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颗粒态金属元素的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
作者 饶恩铭 任景玲 +1 位作者 辛成林 张国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4-65,共12页
为了解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流域颗粒物的风化状况及颗粒态重金属的变化规律和污染程度,于2009年8—10月对长江干流及主要南、北支流悬浮颗粒进行采样调查。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颗粒态常量金属(Al、Ca、Fe... 为了解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流域颗粒物的风化状况及颗粒态重金属的变化规律和污染程度,于2009年8—10月对长江干流及主要南、北支流悬浮颗粒进行采样调查。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颗粒态常量金属(Al、Ca、Fe、K、Na)及重金属(Cr、Zn、Cu、Ni、V)进行测定。利用化学风化指数(CIA)估算长江流域颗粒物的风化程度,结果表明:长江干流的化学风化指数在62~75之间,风化程度下游高于上游,气温、岩石类型及地势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长江流域南、北支流颗粒物CIA平均值分别为71和66,主要受岩石类型和南北气候影响,与三峡工程前相比CIA值无明显变化。利用富集因子(EF)估算长江流域颗粒态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总体长江干流及北岸支流污染较轻,仅Cu、Zn处于中等程度富集。南岸支流湘江、螳螂川颗粒态Cu、Zn显著污染,主要受采矿及人为排污的影响。采用因子分析对干流上、下游颗粒态金属的组成进行来源分析,提取了三个因子,结果表明主要受自然来源影响,同时也受到人类活动(大坝拦截、排污)及化学风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金属 颗粒常量金属 化学风化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聚并协同脱除燃煤颗粒物及颗粒态重金属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天雨 温昶 +4 位作者 邵宇浩 刘恩泽 潘祖明 陈晟 徐明厚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78-1385,I0006,共9页
燃煤颗粒物和其上富集的As、Se、Pb等重金属排入大气后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本研究开发以湍流聚并、壁面回流吸附为原理的复合聚并器,研究了聚并前后对颗粒物和颗粒态重金属的聚并效果。首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综合考虑压力损失、速度均... 燃煤颗粒物和其上富集的As、Se、Pb等重金属排入大气后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本研究开发以湍流聚并、壁面回流吸附为原理的复合聚并器,研究了聚并前后对颗粒物和颗粒态重金属的聚并效果。首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综合考虑压力损失、速度均匀性和颗粒物聚并效果,优选了折叶片作为复合聚并器的叶片类型。随后进行了不同流量的颗粒物聚并中试研究,发现复合聚并器对PM 1的聚并率可达32.84%,随着流量从11.1 m/s增加到17.6 m/s,PM 2.5聚并率呈现一定下降趋势,说明了流量增加导致颗粒停留时间缩短和颗粒物聚并率的下降。通过对比聚并前后颗粒物中As、Se、Pb的浓度变化,发现聚并过程增强了对气态重金属的吸附,也会聚集富含重金属的纳米级颗粒物,从而造成PM 1中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聚并后PM 1内的As、Se、Pb绝对浓度的降低,显示了复合聚并器对颗粒物和颗粒态重金属的协同脱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聚并 颗粒 脱除 颗粒金属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水体悬浮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被引量:13
4
作者 辛成林 任景玲 +1 位作者 张桂玲 李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27-3134,共8页
为调查黄河下游颗粒物的风化状况以及重金属变化规律及其污染程度,于2009年6~7月调水调沙期间(每日)及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每月中旬)对垦利浮桥水体颗粒物进行采样调查.样品经消解后采用ICP-AES测定其中Al、Na、K、Ca、Fe、Mn... 为调查黄河下游颗粒物的风化状况以及重金属变化规律及其污染程度,于2009年6~7月调水调沙期间(每日)及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每月中旬)对垦利浮桥水体颗粒物进行采样调查.样品经消解后采用ICP-AES测定其中Al、Na、K、Ca、Fe、Mn、Cu、Zn、Cr、Ni、V的含量.采用化学风化指数(CIA)来衡量硅酸盐的化学风化程度,结果表明,黄河流域颗粒物化学风化程度为中等,近30年来颗粒物化学风化程度没有明显变化.黄河下游颗粒物中重金属(Cu、Zn、Cr、Ni、V)浓度呈现出冬季高夏季低的变化规律,调水调沙期间重金属浓度降低后期略有回升,这一变化规律主要是受泥沙的稀释及颗粒物粒径等因素影响.重金属富集因子(EF)的计算表明,黄河下游Zn具有中等程度的污染,其他元素无明显污染.提取3个因子对黄河下游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因素进行分析,颗粒物主要受风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径流量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态金属 地球化学 分布 污染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公路雨水径流中重金属的形态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5
作者 聂发辉 李田 王朔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6-80,共5页
对上海市内环高架一段路面的5场降雨径流进行监测,分析了典型降雨一径流事件中固体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和各个颗粒粒径范围内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径流中悬浮固体主要由粒径〈250μm的颗粒组成;颗粒态重金属是径流中污染物输出... 对上海市内环高架一段路面的5场降雨径流进行监测,分析了典型降雨一径流事件中固体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和各个颗粒粒径范围内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径流中悬浮固体主要由粒径〈250μm的颗粒组成;颗粒态重金属是径流中污染物输出的主要形态;SS和重金属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初期冲刷效应.通过拦截路面径流初期20%~30%的径流量,能够去除路面径流中大部分的SS和重金属等主要污染物.因此,去除固体悬浮物是治理上海公路径流重金属污染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雨水径流 颗粒吸附金属 悬浮固体物 颗粒粒径分布 初期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秋季黄河口邻近海域水体中重金属变化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何鑫 刘汝海 +2 位作者 苏博 王立明 张昀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057-4067,共11页
2020年夏季和秋季观测了黄河口邻近海域海水中溶解态的重金属(DFe、DPb、DCu、DZn、DCd、DCr、DAs)和颗粒态金属(PFe、PPb、PCu、PZn、PCd、PCr和PAs),以探讨各重金属形态的空间和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重金属的分配系数及其来源差... 2020年夏季和秋季观测了黄河口邻近海域海水中溶解态的重金属(DFe、DPb、DCu、DZn、DCd、DCr、DAs)和颗粒态金属(PFe、PPb、PCu、PZn、PCd、PCr和PAs),以探讨各重金属形态的空间和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重金属的分配系数及其来源差异.结果表明,黄河口邻近海域DFe、DPb、DCu、DZn、DCd、DCr和DAs的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5.2、7.33、2.87、18.0、0.0979、3.24、1.65μg·L^(-1),溶解态重金属高浓度点主要出现在东营港、黄河入海口以及莱州湾内部.颗粒态金属PFe、PPb、PCu、PZn、PCd、PCr和PAs的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018、6.76、2.38、10.0、0.0195、3.38、1.01μg·L^(-1),浓度由河口附近高浓度向周围递减.颗粒态重金属与悬浮颗粒物呈显著正相关性,夏秋两季表层海水中颗粒态重金属浓度均与盐度呈负相关关系.各重金属的富集因子随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盐度的增大而增大.各金属的分配系数夏季高于秋季.Cu、Zn、Pb和Cr的分配系数随着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增大而减小,Fe、As的分配系数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减小,Cu、Zn的分配系数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颗粒金属 溶解金属 季节变化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章 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区的重金属元素 被引量:1
7
《海洋学研究》 1995年第Z1期37-71,共35页
第三章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区的重金属元素1长江河口区水体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1.1引言长江以世界第三大河闻名于世,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的重要经济区,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上海经济的腾飞给长江口海区的使用功能及... 第三章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区的重金属元素1长江河口区水体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1.1引言长江以世界第三大河闻名于世,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的重要经济区,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上海经济的腾飞给长江口海区的使用功能及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研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元素 悬浮颗粒 长江河口区 碳酸盐结合 溶解 表层沉积物 颗粒金属 不稳定 分析 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8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7-33,共7页
关键词 颗粒金属 水体污染 多环芳烃 金属污染 地下水 环境科学 环图 表面沉积物 植物修复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