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巴西劈裂强度与裂纹扩展颗粒尺寸效应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黄彦华 杨圣奇 +2 位作者 鞠杨 周小平 赵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72-1281,共10页
基于一组经室内巴西试验结果标定的类岩石材料细观参数,通过颗粒流程序(PFC)建立圆盘试样离散元模型,对含不同颗粒粒度中心直切槽圆盘试样进行巴西劈裂模拟,分析颗粒尺寸对荷载-位移曲线、拉伸强度和破裂模式的影响,揭示裂纹扩展过程中... 基于一组经室内巴西试验结果标定的类岩石材料细观参数,通过颗粒流程序(PFC)建立圆盘试样离散元模型,对含不同颗粒粒度中心直切槽圆盘试样进行巴西劈裂模拟,分析颗粒尺寸对荷载-位移曲线、拉伸强度和破裂模式的影响,揭示裂纹扩展过程中细观力场、微裂纹以及能量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切槽圆盘试样荷载-位移曲线可分为单峰值(type I)、峰值之后软化(type II)以及峰值之后强化(type III)3种;切槽圆盘试样拉伸强度显著比完整圆盘的低,降幅与切槽倾角和颗粒半径相关;当切槽倾角不变时,拉伸强度总体上随着颗粒半径的增大而增大;而当颗粒半径不变时,拉伸强度随着切槽倾角的增大而减小;当切槽倾角相同时,不同颗粒半径中心直切槽圆盘试样破裂模式显著不同,颗粒尺寸主要影响中心直切槽圆盘试样次生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边界对试样作的功首先用于克服颗粒间黏结以产生裂纹,裂纹在应变能的作用不断扩展,在裂纹产生之后,摩擦能才开始起作用;颗粒的运动程度很低,因此动能很小;边界能与抗拉强度总体上呈正比关系,即边界能越大,拉伸强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巴西试验 中心直切槽圆盘 颗粒尺寸效应 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离散元岩石模型的颗粒尺寸效应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宿辉 杨家琦 +2 位作者 胡宝文 高轩 马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642-4650,共9页
颗粒尺寸是影响颗粒离散元模型宏观力学性质与计算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充分考虑由模型随机性导致的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模型的颗粒尺寸效应进行研究。整体检验结果表明:特征长度比L/R的改变对模型力学参数(峰值强度... 颗粒尺寸是影响颗粒离散元模型宏观力学性质与计算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充分考虑由模型随机性导致的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模型的颗粒尺寸效应进行研究。整体检验结果表明:特征长度比L/R的改变对模型力学参数(峰值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及峰值应变)与破坏特征参数(黏结破裂率)的总体分布位置均有显著性影响,且各参数的变异系数会随着L/R的减小而增大。进一步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当L/R≥125时,L/R对峰值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及峰值应变的总体分布位置均无显著影响;当L/R≥79时,相邻3个粒径水平的黏结破坏率总体分布位置无显著性差异;随着L/R的减小,模型损伤程度增加,破坏模式由整体剪切破坏转向局部损伤引起的失稳破坏,最终失去模拟岩石材料的效力。最后,综合各项力学参数的统计学检验结果、模型破坏模式及计算效率,岩石模型颗粒的特征长度比取L/R=200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力学参数 岩石模型 统计学检验 颗粒尺寸效应 特征长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MgF_2复合纳米颗粒薄膜有效介质理论的颗粒尺寸效应修正 被引量:2
3
作者 江锡顺 曹春斌 +2 位作者 蔡琪 宋学萍 孙兆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62-965,共4页
在研究Au-MgF2复合纳米颗粒薄膜体系的光学行为时,Maxwell-Garnett理论及Bruggeman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Maxwell-Garnett理论及Bruggeman理论未考虑复合体系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效应。文章在考虑尺... 在研究Au-MgF2复合纳米颗粒薄膜体系的光学行为时,Maxwell-Garnett理论及Bruggeman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Maxwell-Garnett理论及Bruggeman理论未考虑复合体系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效应。文章在考虑尺寸效应修正的基础上,得出了Maxwell-Garnett及Brugge-man理论结果;这些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薄膜 有效介质理论 Maxwell—Garnett理论 Bruggeman理论 颗粒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钽掺杂的钌基厚膜电阻导电相和玻璃相颗粒尺寸效应的研究
4
作者 巨新 杨建红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5年第2期215-219,共5页
本文报道了钽掺杂钌基厚膜电阻制备过程中导电相和玻璃相颗粒尺寸效应的实验研究结果。当导电相和玻璃相颗粒尺寸分别达到25和50nm时,电阻阻值和电阻温度系数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并尝试根据厚膜电阻导电机理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定性的分析。
关键词 Liao基厚膜电阻 颗粒尺寸效应 混合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巴豆醛液相选择性加氢的高性能Ir/TiH_(2)催化剂 被引量:2
5
作者 郑万彬 叶艳文 +3 位作者 胡一鸣 汤岑 李艳明 鲁继青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9,I0002,共10页
在Ir/TiH_(2)催化剂上进行了巴豆醛液相选择性加氢反应,并研究催化剂还原温度对其反应行为的影响.相比于Ir/TiO_(2)催化剂,相同反应条件下Ir/TiH_(2)催化剂的活性提高了2倍(80℃时巴豆醛转化率为52%),且巴豆醇选择性大幅度提高(78%).表... 在Ir/TiH_(2)催化剂上进行了巴豆醛液相选择性加氢反应,并研究催化剂还原温度对其反应行为的影响.相比于Ir/TiO_(2)催化剂,相同反应条件下Ir/TiH_(2)催化剂的活性提高了2倍(80℃时巴豆醛转化率为52%),且巴豆醇选择性大幅度提高(78%).表征结果表明,Ir/TiH_(2)催化剂表面富含的氧缺位和强的H活化能力是催化剂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此外,Ir/TiH_(2)催化剂中Ir颗粒尺寸随催化剂还原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其本征活性降低,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较小的颗粒尺寸有利于巴豆醛分子中C=O键加氢,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 β-不饱和醛 选择性加氢 氧缺位 H活化能力 颗粒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