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方奶粉的冲调性与颗粒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徐秋梅 王伟 +3 位作者 王培忠 隋福廷 蒋东华 张振奇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59,共3页
通过对配方奶粉冲调状态与颗粒密度关系的分析,确定了配方奶粉密度的特性值范围,从而简述生产过程中控制奶粉冲调性的要点。
关键词 冲调性 颗粒密度 配方奶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鱼类饲料颗粒密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宋欣 李艳聪 +2 位作者 万志生 李艳琳 郑爽爽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1,共5页
为揭示环模压缩比和压制速度对饲料颗粒密度的影响和实现颗粒密度预测,文章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进行饲料颗粒压制模拟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出饲料颗粒密度的二阶响应面模型,利用该响应面模型进行了影响规律分析和饲料颗粒密度预测... 为揭示环模压缩比和压制速度对饲料颗粒密度的影响和实现颗粒密度预测,文章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进行饲料颗粒压制模拟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出饲料颗粒密度的二阶响应面模型,利用该响应面模型进行了影响规律分析和饲料颗粒密度预测正确性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进行颗粒密度预测具备一定的准确性,影响规律分析结论可为成型设备主要结构参数的优化和饲料成型工艺方案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密度 压缩比 压制速度 响应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粒机颗粒密度特性与环模结构映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艳聪 宋欣 +3 位作者 李书环 万志生 单慧勇 李艳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7-40,共4页
环模和压辊是制粒机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参数对压制颗粒特性有直接的影响。为了提供合理的长径比确定依据,首先对制粒机进料高度进行分析,建立了进料高度数学模型;其次,对有效压缩区域面积进行分析,建立了有效压缩区域面积的数学模型;最后... 环模和压辊是制粒机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参数对压制颗粒特性有直接的影响。为了提供合理的长径比确定依据,首先对制粒机进料高度进行分析,建立了进料高度数学模型;其次,对有效压缩区域面积进行分析,建立了有效压缩区域面积的数学模型;最后,依据有效压缩区域面积,建立了3种形式的环模、压辊结构参数和粉料密度、颗粒料密度间的映射关系模型。通过对这3种形式模型的对比分析,确定以环模压制颗粒1周为例得出的数学模型比较简洁,易于理解,适合在制粒机设计中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粒机 颗粒密度 环模 映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溶胶颗粒密度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自芹 顾学军 +1 位作者 马超 孔祥和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6-752,共7页
使用粒径测量的方法,对气溶胶颗粒密度进行探索研究。利用静电分级器(DMA)选出不同迁移粒径的单分散气溶胶颗粒;将所得的颗粒通入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ATOFMS),根据双光束粒径测量区的飞行时间测定单颗粒对应的空气动力学粒径;由迁移... 使用粒径测量的方法,对气溶胶颗粒密度进行探索研究。利用静电分级器(DMA)选出不同迁移粒径的单分散气溶胶颗粒;将所得的颗粒通入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ATOFMS),根据双光束粒径测量区的飞行时间测定单颗粒对应的空气动力学粒径;由迁移粒径和空气动力学粒径间的定量关系得到球形颗粒密度或者非球形颗粒的有效密度。在对已知化学成分和密度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气溶胶颗粒进行标定实验后,运用该方法对非球形的硫酸铵、氯化钠、硝酸铵颗粒进行测量,有效密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211 g/cm^3、1.333 g/cm^3、1.039 g/cm^3;球形的橄榄油颗粒密度测量结果为0.914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颗粒密度 粒径测量 空气动力学粒径 迁移粒径 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密度对声发射法粒径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国强 闫勇 +1 位作者 胡永辉 郑格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8-101,共4页
基于单颗粒碰撞声发射信号的粒径测量研究是实现声发射法粒径在线测量的基础,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声发射粒径测量的机理。设计并搭建了单颗粒碰撞实验装置,分别采用0.4 mm、0.6 mm和0.8 mm的玻璃珠和钢珠撞击波导杆,分析不同密度颗粒碰撞... 基于单颗粒碰撞声发射信号的粒径测量研究是实现声发射法粒径在线测量的基础,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声发射粒径测量的机理。设计并搭建了单颗粒碰撞实验装置,分别采用0.4 mm、0.6 mm和0.8 mm的玻璃珠和钢珠撞击波导杆,分析不同密度颗粒碰撞产生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颗粒密度增大,相同颗粒粒径和碰撞速度下产生的声发射信号的幅值与持续时间也增加。同时,根据非弹性碰撞理论,建立颗粒粒径的反演模型,并比较了不同密度颗粒的粒径测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颗粒密度对声发射法粒径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小,大部分测量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在8%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粒径测量 颗粒 非弹性碰撞 颗粒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颗粒流化行为测量的磁性颗粒示踪方法
6
作者 蒋琳 张同旺 +3 位作者 刘荣正 邵友林 刘兵 刘马林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53-4467,共15页
提出采用磁性示踪颗粒和磁阻传感器构建颗粒示踪测量系统,系统研究了磁性颗粒示踪实验系统的组成、测量原理、误差分析及影响因素,并指出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研究发现在地球磁场和颗粒磁场耦合环境下,磁性颗粒和传感器系统依然具有较... 提出采用磁性示踪颗粒和磁阻传感器构建颗粒示踪测量系统,系统研究了磁性颗粒示踪实验系统的组成、测量原理、误差分析及影响因素,并指出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研究发现在地球磁场和颗粒磁场耦合环境下,磁性颗粒和传感器系统依然具有较好的示踪效果。基于磁场感应定律建立颗粒空间位置搜索算法,可以获得颗粒运动轨迹,并获取单颗粒运行方向、运动速率、循环频率等流化参数。磁场测量受影响因素较多,未来还需要高磁性材料的研发以及测量器件敏感度的提高。通过对喷动流化床内环隙区高密度示踪颗粒运动循环时间的测量和分析,证明了测量方法的可靠性。该研究有助于后续包覆过程放大中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及优化,是高密度颗粒流化床包覆技术值得进行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化 两相流 密度颗粒 测量 磁场强度 运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密度颗粒在搅拌槽内悬浮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7
作者 李良超 杨军 徐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42-49,共8页
轻密度颗粒在搅拌槽内的悬浮特性是其在工业应用中非常关键的问题。该文采用多重参考系(multiple reference frame,MRF)法和以颗粒动力学为基础的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对轻密度颗粒在双层圆盘涡轮桨搅拌槽内的悬浮特性进行数值模拟,... 轻密度颗粒在搅拌槽内的悬浮特性是其在工业应用中非常关键的问题。该文采用多重参考系(multiple reference frame,MRF)法和以颗粒动力学为基础的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对轻密度颗粒在双层圆盘涡轮桨搅拌槽内的悬浮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槽内的宏观流动场和固含率分布等,采用文献试验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总体上轻密度颗粒固含率分布沿轴向高度增大而增大,并存在分区现象,在液面中心处颗粒浓度最高,颗粒易在此处堆积,而在槽底中心处则固含率最低。在循环涡涡心和桨叶后部,颗粒浓度相对较高。轻密度颗粒的加入使搅拌槽内液相速度略有降低。搅拌转速增加或颗粒粒径减小有利于颗粒的均匀悬浮,颗粒含量的变化对固液悬浮的均匀性影响不大。该研究可为轻密度颗粒悬浮搅拌反应釜设计、优化和放大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液体 固体 悬浮 搅拌槽 密度颗粒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南缘前陆盆地白垩纪—新近纪构造挤压作用与储层关系的新表征:镜质体反射率与颗粒填集密度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志勇 胡永军 +2 位作者 张莉华 朱如凯 郭宏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36-1352,共17页
镜质体反射率Ro是构造挤压作用对砂砾岩储集体产生热效应的重要反映,颗粒填集密度则是二者关系的具体体现。通过对准噶尔南缘白垩系—古近系样品镜质体反射率Ro的分析,结合白垩系—新近系霍001井等14口井76块样品统计颗粒填集密度分布... 镜质体反射率Ro是构造挤压作用对砂砾岩储集体产生热效应的重要反映,颗粒填集密度则是二者关系的具体体现。通过对准噶尔南缘白垩系—古近系样品镜质体反射率Ro的分析,结合白垩系—新近系霍001井等14口井76块样品统计颗粒填集密度分布规律与储层微观镜下研究,认为构造挤压作用对砂砾岩储集性的影响具有如下演化特征:白垩纪Ro值具有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特点,颗粒填集密度平面分布规律与其相近,表明位于前陆冲断带东部呼图壁地区储集层受构造侧向挤压影响较为强烈,西段的西湖—独山子地区储集层受构造影响弱,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博格达山隆升造成了这一结果。古近纪镜质体反射率Ro与颗粒填集密度展布与白垩纪显著不同,具有由冲断带中远端(第二、三排构造)安集海—玛纳斯—吐谷鲁背斜区向冲断带近端(第一排构造)与前渊带南北两方向降低趋势,表明古近纪储集层受构造侧向挤压影响弱,转变为主要受地层埋藏热效应影响。由于中新世以来的北天山强烈隆升,颗粒填集密度与古地温展布特点反映了储集层由古近纪主要受埋藏热效应影响,转变为受构造侧向挤压的影响。白垩系砂砾岩孔隙度与镜质体反射率Ro、颗粒填集密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也与成岩作用强度呈负相关关系;古近系镜质体反射率Ro、颗粒填集密度与砂砾岩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由此预测了准噶尔南缘较有利储层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质体反射率 颗粒填集密度 准噶尔南缘 前陆盆地 构造挤压 储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颗粒致密度WC-10Co-4Cr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丁坤英 程涛涛 王志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6,117-118,共4页
在300 M钢表面上,利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将两种不同颗粒致密度的WC-10Co-4Cr粉末制成涂层.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分析涂层的微观组织,通过极化试验和浸泡试验分析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高颗粒致密度粉末制备的WC-... 在300 M钢表面上,利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将两种不同颗粒致密度的WC-10Co-4Cr粉末制成涂层.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分析涂层的微观组织,通过极化试验和浸泡试验分析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高颗粒致密度粉末制备的WC-10Co-4Cr涂层孔隙率为1.52%,是低颗粒致密度粉末制备涂层的1.95倍;在3.5%NaCl溶液中,高颗粒致密度粉末制备涂层的耐蚀性较差,腐蚀电流密度是低颗粒致密度粉末制备涂层的2.67倍.低颗粒致密度粉末制备的涂层孔隙率低,对基体的保护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密度 超音速火焰喷涂 WC-10Co-4Cr涂层 孔隙率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不同的颗粒在流体中的沉降特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依 聂德明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0-655,共6页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LBM)对雷诺数范围为5≤Re≤12的双颗粒沉降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关注颗粒之间的密度差异k对其周期性振动的影响。根据雷诺数颗粒沉降特性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当Re较小时,颗粒的振动幅度随k的增大而减小,...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LBM)对雷诺数范围为5≤Re≤12的双颗粒沉降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关注颗粒之间的密度差异k对其周期性振动的影响。根据雷诺数颗粒沉降特性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当Re较小时,颗粒的振动幅度随k的增大而减小,当Re较大时则正好相反,介于两者之间存在一个临界雷诺数,在此雷诺数附近,颗粒的沉降同时具有以上两种特征。同时还研究了两个颗粒的稳定沉降结构以及重颗粒摆脱轻颗粒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颗粒沉降 颗粒密度 直接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多孔颗粒在三相循环床中的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方佩珍 潘永亮 黄卫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9-53,共5页
为了开发一种能耗低、操作方便、成本低、处理能力大、占地面积小的三相流化床用于废水处理,实验研究了以高比表面积、低密度的高分子载体为固相的三相外循环流化床的流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提升管内总固含量在5%~25%之间时,静止液... 为了开发一种能耗低、操作方便、成本低、处理能力大、占地面积小的三相流化床用于废水处理,实验研究了以高比表面积、低密度的高分子载体为固相的三相外循环流化床的流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提升管内总固含量在5%~25%之间时,静止液流操作条件下的颗粒最小流化速度在0.87×10-3~2.2×10-3m/s内;非循环及循环条件下起始输送速度分别在1.0×10-2~1.6×10-2m/s和5.2×10-3~7.1×10-3m/s内;床内固含率的变化对气含率的影响很小;表观气速超过0.04m/s以后固含率基本不随表观气速改变。这些优点对三相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流动特性 废水处理 高分子载体 密度多孔颗粒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气流中颗粒在鼻腔及鼻咽腔沉降的物理力学因素分析
12
作者 杨花 唐媛媛 +4 位作者 苏英锋 孙秀珍 于申 郭莹珂 王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27-427,共1页
目的通过建立健康人鼻及鼻咽腔生物力学数值模型,模拟计算不同物理力学因素影响下呼吸气流中物质颗粒的沉降情况,初探鼻及鼻咽腔特有的物理力学环境激励与原发于该部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获取健康成年人鼻及鼻咽部多层螺旋CT数据,建... 目的通过建立健康人鼻及鼻咽腔生物力学数值模型,模拟计算不同物理力学因素影响下呼吸气流中物质颗粒的沉降情况,初探鼻及鼻咽腔特有的物理力学环境激励与原发于该部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获取健康成年人鼻及鼻咽部多层螺旋CT数据,建立三维数值模型,依据不同气流流率、颗粒粒径及颗粒密度条件,对鼻腔及鼻咽腔气流中的颗粒沉降进行模拟。结果(1)鼻腔压强变化梯度在鼻阈及下鼻甲前端较鼻腔其他部位大,鼻咽腔压强变化梯度在鼻咽顶后壁及咽隐窝处较大。(2)气流在总鼻道及鼻咽腔中下部呈层流,在鼻咽顶后壁及咽隐窝处呈涡流,气流流速在鼻咽顶后壁及咽隐窝处低于鼻咽中下部。(3)在气流流率为30、60 L/min条件下,不同粒径、不同密度的颗粒在整个重建模型的沉积率均可达80%以上;在颗粒粒径为10、15μm条件下,不同气流流率、不同密度颗粒在整个重建模型的沉积率均可达90%以上;当颗粒密度及气流流率不变,颗粒粒径越小,其在鼻咽部沉降越多,颗粒粒径越大,其在鼻腔前部沉降越多,在鼻咽部沉降越少。结论建立鼻腔及鼻咽腔生物力学数值模型,可以从生物力学角度探究鼻及鼻咽腔颗粒沉降的物理力学影响因素。气流速度、颗粒粒径及颗粒密度对颗粒沉积率均有影响,其中颗粒粒径的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腔 呼吸气流 鼻咽部 鼻咽顶 咽隐窝 生物力学 颗粒密度 颗粒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流体密度比对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影响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
13
作者 刘国栋 YIN Xiaolong +2 位作者 王帅 陆慧林 张亚男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8-203,共6页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周期性边界计算域内的颗粒流化。计算采用的流化系统Archimedes数为1 432,对应于颗粒终端Reynolds数为30。研究模拟颗粒浓度为25%,颗粒-流体密度比为2~1 000时,密度比对流体-颗粒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密度比...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周期性边界计算域内的颗粒流化。计算采用的流化系统Archimedes数为1 432,对应于颗粒终端Reynolds数为30。研究模拟颗粒浓度为25%,颗粒-流体密度比为2~1 000时,密度比对流体-颗粒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密度比的范围对应由液固到气固的两相流动。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碰撞采用弹性碰撞。研究获得颗粒平均速度、速度方差、偏度及峰度随密度比变化的规律。结合结构因子的分析,因密度比变化使颗粒-流体流动由稳定转变为不稳定的过程中颗粒速度特性变化与聚团形成的关系被确定,也确定了不稳定流动产生时所对应的密度比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颗粒-流体密度 流动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渤海悬浮颗粒物密度的空间分布及其对固有光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校平 孙德勇 +5 位作者 丘仲锋 王胜强 路颖 吴晨颖 叶之翩 岳小媛 《广西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538-547,共10页
【目的】研究悬浮颗粒物密度在黄渤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2014年11月以及2015年8月现场实测数据,计算得到黄渤海悬浮颗粒物密度,绘制出黄渤海悬浮颗粒物密度的空间分布图。将研究区域悬浮颗粒物... 【目的】研究悬浮颗粒物密度在黄渤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2014年11月以及2015年8月现场实测数据,计算得到黄渤海悬浮颗粒物密度,绘制出黄渤海悬浮颗粒物密度的空间分布图。将研究区域悬浮颗粒物密度与固有光学特性进行拟合分析。【结果】两个航次悬浮颗粒物密度的空间分布比较复杂,但整体趋势显示中层密度要小于表层和底层。在表层、中层和底层的密度分布图中,黄河口附近均有密度小值区域,山东半岛附近有密度大值区域,随着深度增加该大值区域有南移趋势。悬浮颗粒物密度与比固有光学特性cp*、bp*、bbp*拟合所得到的P值绝大部分小于0.05,与固有光学特性cp、bp、bbp拟合得到的P值全部大于0.05,而与Qce、Qbe、Qbbe拟合得到的P值多数大于0.05。【结论】悬浮颗粒物密度对比固有光学特性变化影响较大,尤其对cp*影响达到51%;对Qce、Qbe、Qbbe的变化影响一般;对cp、bp、bbp变化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颗粒密度 固有光学特性 时空分布 黄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FD多密度矿物颗粒选择性分离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诗培 谢君科 +2 位作者 曾涛 柳忠彬 王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1-136,147,共7页
基于Barracuda仿真计算平台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PFD)方法,建立多密度矿物颗粒干法选矿装置内部流场有限元模型,通过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研究多密度矿物颗粒选择性分离行为对矿物颗粒分选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密度矿物颗... 基于Barracuda仿真计算平台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PFD)方法,建立多密度矿物颗粒干法选矿装置内部流场有限元模型,通过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研究多密度矿物颗粒选择性分离行为对矿物颗粒分选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密度矿物颗粒干法选矿装置可以有效的分选富集高密度有价金属钨、锰和铜;多密度矿物颗粒组分钨的品位随着粒径的增加而提高;当风速4.2m/s,矿物颗粒钨在分布距离170mm处分选品位较好,在开口为4mm时品位可达10.655%;矿物颗粒锰在分布距离270mm处富集程度最佳,开口为3mm时品位达到最大值4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FD 选择性分离 密度矿物颗粒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颗粒与稳定型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徐瑞霞 李莎 +5 位作者 郭远林 刘俊 孙静 朱成刚 蒋立新 李建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2-355,共4页
目的:本文探讨高密度脂蛋白(HDL灏粒与稳定型冠心病(冠心病)相关性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冠状动脉(冠脉Nt影检查证实的冠心病患者90例为冠心病组,冠脉造影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Lipoprint脂蛋白分类检测仪对HDL颗粒进... 目的:本文探讨高密度脂蛋白(HDL灏粒与稳定型冠心病(冠心病)相关性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冠状动脉(冠脉Nt影检查证实的冠心病患者90例为冠心病组,冠脉造影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Lipoprint脂蛋白分类检测仪对HDL颗粒进行分类,分析不同大小HDL颗粒(检测结果分别以大颗粒HDL—C、中等颗粒HDL—C和小颗粒HDL—C的浓度数值表示)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HDL颗粒与冠心病相关性及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HDL—C、大颗粒HDL—C浓度和中等颗粒HDL—C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小颗粒HDL—C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大颗粒HDL—C浓度占HDL—C浓度的百分比降低,中等颗粒HDL—C浓度和小颗粒HDL—C浓度占HDL—C浓度的百分比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I.104,95%CI:1.042—1.71,P=O.001)和体质指数(OR=1.228,95%CI:1.003~1.504,P=0.046)是冠心病患者的独立预测因素;大颗粒HDL与冠心病呈负相关性(OR=0.91,95%CI:O.836~0.991,P=0.030)。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冠脉双支病变与单支病变相比,大颗粒HDL—C浓度明显降低,小颗粒HDL—C浓度占HDL—C浓度百分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颗粒HDL减少与冠心病明显相关,大颗粒HDL减少及小颗粒HDL浓度百分比增加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脂蛋白颗粒 稳定型冠心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葫芦颗粒燃料成型工艺优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霞 蔡宗寿 +1 位作者 张得政 张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9-244,共6页
为了提高水葫芦颗粒燃料的成型品质,该文对水葫芦颗粒燃料的致密成型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加工压力、温度、原料含水率和粉碎粒度与水葫芦颗粒燃料的颗粒密度和径向抗压力的关系。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水葫芦... 为了提高水葫芦颗粒燃料的成型品质,该文对水葫芦颗粒燃料的致密成型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加工压力、温度、原料含水率和粉碎粒度与水葫芦颗粒燃料的颗粒密度和径向抗压力的关系。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水葫芦颗粒燃料的颗粒密度的主次工艺参数排序为:压力>粒度>温度>含水率;工艺参数温度、压力和粒度的对水葫芦颗粒燃料的径向抗压力的影响差别不大,而原料含水率的影响最小。水葫芦颗粒燃料的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为:压力6 k N、温度100℃、含水率12%、粒度0.58 mm,在此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水葫芦颗粒燃料的颗粒密度和径向抗压力可分别达到1 362.21 kg/m3和1.44 k N。研究结果为工业化生产高质量的水葫芦颗粒燃料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燃料 优化 水葫芦 工艺参数 颗粒密度 径向抗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离子镀薄膜中的颗粒尺寸及其影响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成明 孙晓军 +4 位作者 张勇 李桂英 曹尔妍 唐伟忠 吕反修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用扫描电镜对比分析了电弧离子镀增加直线磁场过滤对沉积TiN和TiAlN薄膜中颗粒的密度和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TiN薄膜中颗粒的最大直径,从14μm减小到3μm,颗粒密度从109 cm2降低到105 cm2。TiAlN薄膜由于靶材中含有低熔点金属Al,因而... 用扫描电镜对比分析了电弧离子镀增加直线磁场过滤对沉积TiN和TiAlN薄膜中颗粒的密度和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TiN薄膜中颗粒的最大直径,从14μm减小到3μm,颗粒密度从109 cm2降低到105 cm2。TiAlN薄膜由于靶材中含有低熔点金属Al,因而发射出更大的颗粒,有的颗粒集团达到20μm,磁场过滤后颗粒尺寸减小,颗粒密度降低到106 cm2。分析了脉冲叠加直流偏压对TiCrZrN复合薄膜相组成的影响。颗粒可使电弧离子镀TiN CrN多层膜的结合力降低,并使针孔产生遗传。使用直线型磁场过滤及脉冲叠加直流偏压不仅使颗粒密度和尺寸显著降低和减小,而且多层化对小颗粒产生了包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离子镀薄膜 扫描电镜 磁场过滤 颗粒密度 氮化钛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物质与颗粒流 被引量:20
19
作者 鲍德松 张训生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14-517,共4页
颗粒物质研究是当前物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我国,对颗粒物质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主要是简单介绍颗粒物质的基本概念以及颗粒物质研究对工农业生产的意义,同时介绍国内外最近几年在颗粒物质方面的研究进展,再报道作者在颗粒物质研究... 颗粒物质研究是当前物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我国,对颗粒物质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主要是简单介绍颗粒物质的基本概念以及颗粒物质研究对工农业生产的意义,同时介绍国内外最近几年在颗粒物质方面的研究进展,再报道作者在颗粒物质研究方面的一些初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质 颗粒 物理学 摩擦力 摩擦系数 颗粒 颗粒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离散元模拟颗粒堆积问题 被引量:33
20
作者 李艳洁 徐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7-59,共3页
颗粒堆积是农业工程中的常见现象。堆积休止角反映了散体颗粒群综合作用的宏观特征,用离散元法研究颗粒堆积问题有助于认识堆积的细观力学机理和评估所采用模型的适用性。为此,用颗粒离散元法模拟了颗粒二维堆积问题,采用有级配的粒度... 颗粒堆积是农业工程中的常见现象。堆积休止角反映了散体颗粒群综合作用的宏观特征,用离散元法研究颗粒堆积问题有助于认识堆积的细观力学机理和评估所采用模型的适用性。为此,用颗粒离散元法模拟了颗粒二维堆积问题,采用有级配的粒度分布的圆球颗粒群分析了颗粒摩擦系数、密度及粒度对堆积休止角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颗粒堆积的休止角随颗粒及底板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颗粒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堆积 堆积休止角 离散元法 散体力学 颗粒表面摩擦系数 颗粒密度 颗粒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