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颗粒复位手法治疗36例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被引量:
12
1
作者
庄建华
李焰生
+3 位作者
赵忠新
黄坚
王文昭
田国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讨颗粒复位手法 (PRM)对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2 0 0 3年 1~ 12月 ,对 36例后半规管BPPV进行PRM治疗。结果 经 1次PRM治疗后 ,2 8例症状消失 ,首次治疗成功率为 77 8% ,其中病程在 1周内的...
目的 探讨颗粒复位手法 (PRM)对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2 0 0 3年 1~ 12月 ,对 36例后半规管BPPV进行PRM治疗。结果 经 1次PRM治疗后 ,2 8例症状消失 ,首次治疗成功率为 77 8% ,其中病程在 1周内的 18例患者有 16例症状消失。 4例经 2次PRM治疗 ,2例经 3次PRM治疗后症状也消失 ,总治疗成功率为 94 4 %。 2例无效者行Semont锻炼 ,症状缓解 ,随访至今 ,3例复发 ,复发率 8 8% ,复发者再行PRM治疗仍有效。结论 PRM治疗后半规管BPPV安全有效 ,凡诊断明确均应给予PRM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性眩晕
耳石
颗粒复位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颗粒复位手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华艳
施平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94,共2页
目的:研究颗粒复位手法(PRM)对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18例后半规管BPPV分成2组,复位组进行PRM治疗,对照组给予假复位治疗。结果:复位组58例,对照组60例。治疗第4...
目的:研究颗粒复位手法(PRM)对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18例后半规管BPPV分成2组,复位组进行PRM治疗,对照组给予假复位治疗。结果:复位组58例,对照组60例。治疗第4天随访成功率分别为48.3%和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8天,两组的成功率为86.2%和23.3%。两组差异显著。结论:PRM治疗后半规管BPPV安全有效,凡诊断明确均应给予PRM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颗粒复位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颗粒复位手法治疗36例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被引量:
12
1
作者
庄建华
李焰生
赵忠新
黄坚
王文昭
田国红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颗粒复位手法 (PRM)对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2 0 0 3年 1~ 12月 ,对 36例后半规管BPPV进行PRM治疗。结果 经 1次PRM治疗后 ,2 8例症状消失 ,首次治疗成功率为 77 8% ,其中病程在 1周内的 18例患者有 16例症状消失。 4例经 2次PRM治疗 ,2例经 3次PRM治疗后症状也消失 ,总治疗成功率为 94 4 %。 2例无效者行Semont锻炼 ,症状缓解 ,随访至今 ,3例复发 ,复发率 8 8% ,复发者再行PRM治疗仍有效。结论 PRM治疗后半规管BPPV安全有效 ,凡诊断明确均应给予PRM治疗。
关键词
位置性眩晕
耳石
颗粒复位手法
Keywords
Positional vertigo Otoliths Particle repositioning maneuver
分类号
R764.34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颗粒复位手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华艳
施平声
机构
重庆市公安消防总队医院耳鼻咽喉科
出处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94,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颗粒复位手法(PRM)对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18例后半规管BPPV分成2组,复位组进行PRM治疗,对照组给予假复位治疗。结果:复位组58例,对照组60例。治疗第4天随访成功率分别为48.3%和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8天,两组的成功率为86.2%和23.3%。两组差异显著。结论:PRM治疗后半规管BPPV安全有效,凡诊断明确均应给予PRM治疗。
关键词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颗粒复位手法
Keywords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particle repositioning maneuver
分类号
S858.283.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颗粒复位手法治疗36例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庄建华
李焰生
赵忠新
黄坚
王文昭
田国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颗粒复位手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分析
张华艳
施平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