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电弧增材技术研究
1
作者 匡锐 薛帅 +6 位作者 闫亮亮 范玉虎 张伟强 夏岽尊 来钰人 赵拴勃 张春耕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61-166,共6页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高比强度和高比刚度,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对于结构复杂的筒体、箱体等薄壁结构件,其成型难度大,机械加工余量大,生产周期长。而采用WAAM技术可以快速打印成形此类结构件。开展颗粒...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高比强度和高比刚度,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对于结构复杂的筒体、箱体等薄壁结构件,其成型难度大,机械加工余量大,生产周期长。而采用WAAM技术可以快速打印成形此类结构件。开展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焊丝制备、电弧增材制造(WAAM)试验等,分析了T6热处理后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WAAM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金属型模具浇注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提高了冷却速率,从而细化晶粒,使成分偏析程度减小,保证了组织的均匀性。通过控制单道次粗拉伸和精拉伸的变形比,辅以中间退火处理(410℃±10℃,保温1.5 h),可制备出满足WAAM要求的焊丝。采用制备的焊丝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获得了成形良好、无孔隙的墙体增材制造样品。WAAM样品经T6热处理后,抗拉强度为370~390 MPa、屈服强度为320~335MPa、伸长率为2.5%~4.5%,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电弧增材制造 金属型模具 拉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热等静压近净成形有限元模拟
2
作者 冯效铭 张峻凡 +2 位作者 王东 肖伯律 马宗义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目的建立可靠的模拟方法,以更高效地预测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PRAMC)粉末热等静压中的形状变化和不同部位致密度的差异,解决传统实验试错方法适用性差且费时费力的问题,满足批量应用的需求。方法以45%(体积分数)SiCp/6092Al复合材料为... 目的建立可靠的模拟方法,以更高效地预测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PRAMC)粉末热等静压中的形状变化和不同部位致密度的差异,解决传统实验试错方法适用性差且费时费力的问题,满足批量应用的需求。方法以45%(体积分数)SiCp/6092Al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能预测粉末热等静压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模型。使用Gurson-Tvergard-Needleman(GTN)模型作为粉末本构模型,建立了粉末尺度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VE)对GTN模型进行修正。结果通过对比GTN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发现修正后的GTN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模型的最终变形尺寸,与修正前相比,相对误差降低了1.6%~2.9%。使用修正后的GTN模型对杯形回转体零件的热等静压成形过程进行预测,最终形状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仅为0.2%~3.1%,致密度分布的相对误差在0.5%以内。在探究包套厚度对热等静压过程的影响时发现,随着包套厚度的增大,热等静压过程中的屏蔽作用增强,内部粉体致密度下降。结论为PRAMC热等静压近终形制备的形状和致密度控制问题提供了有限元预测工具,辅助优化了热等静压工艺和包套设计,降低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热等静压近净成形过程开发的试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体积代表单元 GTN模型 近净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法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薛克敏 张池 +3 位作者 田辙环 王国涛 石文超 李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47-3562,共16页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综合性能,可用作结构-功能一体化构件,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核电和兵器装备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不同铝基体、颗粒增强体和制备方法对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物理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近年来,科...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综合性能,可用作结构-功能一体化构件,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核电和兵器装备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不同铝基体、颗粒增强体和制备方法对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物理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在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高性能制备方法上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通过综述1xxx系、6xxx系等铝基体,氧化物、碳化物等颗粒增强体,粉末冶金法、大塑性变形法等固态法制备方法,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等服役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势与目前存在的不足,以期为高性能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选择、制备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 粉末冶金 大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杂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
4
作者 李晓童 庄乾铎 +4 位作者 牛志亮 王锶杰 邢正 李赞 岳振明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0,共6页
目的提高混杂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韧性,利用卷积神经网络预测其力学性能,以得到力学性能关键因素的影响规律。方法首先,通过实验得到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数据。其次,基于相场裂纹扩展本构,采用Python代码批量生成了不同构型... 目的提高混杂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韧性,利用卷积神经网络预测其力学性能,以得到力学性能关键因素的影响规律。方法首先,通过实验得到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数据。其次,基于相场裂纹扩展本构,采用Python代码批量生成了不同构型参数的代表性体积单元,并利用Abaqus软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FEM)。通过代码实现了建模与仿真的一体化构建,利用得到的仿真数据,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并实现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预测。建模前,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筛选,以提高数据质量并降低模型复杂度。最后,建立卷积神经网络,并优化模型的超参数。结果通过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有效预测。极限强度的预测误差保持在−7%~8.5%,能耗的预测误差保持在−5%~6%,预测精度较高。结论通过结合实验、仿真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更有效地预测混杂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从而为材料设计和制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SiC颗粒 复合材料 卷积神经网络 力学性能预测 相场裂纹扩展本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合金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喻海良 罗开广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1-426,共16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轻质高强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铝基复合材料因优异的比强度和耐磨性能,在这些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传统陶瓷颗粒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存在界面结合差、塑性变...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轻质高强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铝基复合材料因优异的比强度和耐磨性能,在这些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传统陶瓷颗粒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存在界面结合差、塑性变形能力低等问题.高熵合金颗粒因具有高强度、良好的界面润湿性和优异的深冷力学性能,成为铝基复合材料增强相的新选择.文中首先介绍了近年来高熵合金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接着分析了高熵合金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最后,对深冷轧制工艺制备高熵合金颗粒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深冷轧制工艺在制备该复合材料过程中减少缺陷产生、提高力学性能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颗粒 复合材料 深冷轧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循环对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微屈服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义春 樊建中 +5 位作者 张奎 张少明 石力开 武高辉 孙东立 杨德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99-404,共6页
采用微屈服强度测试、透射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对经过不同冷热循环工艺处理后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屈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冷热循环次数虽然对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微屈服行为的宏观规律没有本质的影响,但是仍然... 采用微屈服强度测试、透射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对经过不同冷热循环工艺处理后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屈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冷热循环次数虽然对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微屈服行为的宏观规律没有本质的影响,但是仍然影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屈服行为。对球形颗粒而言,小应变量下的微屈服强度随冷热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高;但对棱形颗粒而言,循环次数的影响较为复杂。研究还表明,冷热循环次数影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微屈服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其位错组态和残余应力在不同的循环次数下有明显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微屈服行为 冷热循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高速铣削工艺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吴震宇 王学根 +1 位作者 孙方宏 陈明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18,共4页
从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和切削加工现状出发 ,针对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高速切削加工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通过铣削试验 ,研究了铣削速度对铣削力、加工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以及刀具磨损的影响 ,分析了该材料的高速切削机... 从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和切削加工现状出发 ,针对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高速切削加工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通过铣削试验 ,研究了铣削速度对铣削力、加工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以及刀具磨损的影响 ,分析了该材料的高速切削机理 ,并获得了能够保证对其进行高效高精度加工的合理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高速铣削 铣削力 表面粗糙度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拉伸强度 被引量:7
8
作者 桂满昌 吴洁君 +1 位作者 袁广江 王殿斌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7,共2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泡沫金属材料—泡沫 Si 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泡沫的孔隙率为 6 0 %~ 85 %。用 Ti H2 作发泡剂 ,采用直接发泡工艺制备。由于复合材料熔体自身粘度较大 ,不需要采用任何增粘措施 ,发泡工艺简单 ,易于操作。该泡沫材... 介绍了一种新的泡沫金属材料—泡沫 Si 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泡沫的孔隙率为 6 0 %~ 85 %。用 Ti H2 作发泡剂 ,采用直接发泡工艺制备。由于复合材料熔体自身粘度较大 ,不需要采用任何增粘措施 ,发泡工艺简单 ,易于操作。该泡沫材料比普通泡沫铝或铝合金具有更高的抗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 孔隙率 泡沫碳化硅颗粒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激光加热辅助切削的切削特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扬 杨立军 齐立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4-346,共3页
利用 YAG激光对 Al2 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加热 ,进行车削试验 ,通过对切削过程中的三向切削力、刀具磨损、切削表面参与应力及表面组织成分的分析 ,利用组织错配理论建立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切削的物理模型 ,阐述了颗粒增强型... 利用 YAG激光对 Al2 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加热 ,进行车削试验 ,通过对切削过程中的三向切削力、刀具磨损、切削表面参与应力及表面组织成分的分析 ,利用组织错配理论建立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切削的物理模型 ,阐述了颗粒增强型铝基复合材料激光加热辅助切削的内部作用机理 ,利用物理模型解释了复合材料激光加热辅助切削过程中切削力下降、刀具磨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激光加热辅助切削 组织错配 位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无压浸渗反应机理探讨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少卿 崔岩 +1 位作者 王美炫 宋颖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11,共4页
为探讨 Si CP/ Al基复合材料无压浸渗反应机理 ,利用 XPS鉴定了 Si C预制体浸渗前沿界面上的反应产物结构 ,采用 HRTEM研究了 Si CP/ Al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结果表明 ,浸渗与未浸渗部分之间的界面上存在 Mg O,Al2 O3和 Zn O诸化合物 ... 为探讨 Si CP/ Al基复合材料无压浸渗反应机理 ,利用 XPS鉴定了 Si C预制体浸渗前沿界面上的反应产物结构 ,采用 HRTEM研究了 Si CP/ Al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结果表明 ,浸渗与未浸渗部分之间的界面上存在 Mg O,Al2 O3和 Zn O诸化合物 ,没有发现氮的化合物。在 Si C相与铝相的界面上仅存在 Mg Al2 O4相 ,Mg Al2 O4相几乎连续地包敷在 Si C颗粒上。这表明 ,高温下 Si C与熔 Al合金接触后 ,Si C颗粒表面上的 Si O2 与 Al,Mg,Zn诸元素发生了放热反应 ,从而降低了表面张力 ,提高了湿润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反应机理 无压浸渗 界面反应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本构方程及其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鹏 李付国 李惠曲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6,共6页
通过热压缩试验研究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应变速率为0.001—1s^-1,变形温度为713—773K时的热成形性能,并在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引入Zener—Hollomon参数建立了用于描述复合材料高温变形行为的本构关系模型,通过分析比较... 通过热压缩试验研究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应变速率为0.001—1s^-1,变形温度为713—773K时的热成形性能,并在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引入Zener—Hollomon参数建立了用于描述复合材料高温变形行为的本构关系模型,通过分析比较和对本构方程的进一步优化,提高了颗粒增强型铝基复合材料本构方程的拟合精度,使得计算值更接近于试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本构方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细观损伤的温度效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智勇 韩建民 +2 位作者 李卫京 陈跃 王金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8-131,136,共5页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与其微观损伤机理密切相关,随温度的升高,材料力学性能明显下降,SiCp/A356复合材料表现出不同的细观损伤机理.文中对真空双搅拌方法制备的质量分数为20%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室温和高温下...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与其微观损伤机理密切相关,随温度的升高,材料力学性能明显下降,SiCp/A356复合材料表现出不同的细观损伤机理.文中对真空双搅拌方法制备的质量分数为20%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室温和高温下的细观损伤机制进行了研究,在试样断口上,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了不同的裂纹萌生和扩展机制,根据不同温度下表现出的不同失效方法,归纳出了复合材料细观损伤的温度效应曲线.研究表明,在室温下复合材料的裂纹萌生以基体撕裂和颗粒断裂为主,高温下其裂纹萌生机制以颗粒脱离和基体撕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细观损伤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铸造对粉煤灰漂珠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洪峰 翁绍捷 +1 位作者 梁栋 袁成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91,共4页
研究了悬浮铸造对粉煤灰漂珠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与基体同种成分不同量的悬浮剂,复合材料(漂珠体积分数为5%)的硬度提高,但强度和塑性有所下降;当加热温度为800℃、加入量为3%时,硬度与耐磨性分别增加13.... 研究了悬浮铸造对粉煤灰漂珠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与基体同种成分不同量的悬浮剂,复合材料(漂珠体积分数为5%)的硬度提高,但强度和塑性有所下降;当加热温度为800℃、加入量为3%时,硬度与耐磨性分别增加13.10%和20.10%,强度和伸长率则分别降低了23.80%和4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铸造 粉煤灰漂珠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p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塑性变形中过程的强化机制与断裂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詹美燕 陈振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7-60,共4页
综述了SiCp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与断裂机制。分析了影响SiCp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强化、断裂的因素及其低塑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其塑性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 SiCp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塑性变形 强化机制 断裂机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压渗透法制备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石锋 钱端芬 吴顺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8-423,共6页
利用无压渗透法制备出SiCp/Al复合材料,研究了SiCp/Al系统的界面微观结构及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研究表明:SiCp/Al系统的界面处存在着界面反应,生成Si、Al2O3和Al3C4等产物,在界面处存在着Si和Mg元素的富集;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受界面反应... 利用无压渗透法制备出SiCp/Al复合材料,研究了SiCp/Al系统的界面微观结构及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研究表明:SiCp/Al系统的界面处存在着界面反应,生成Si、Al2O3和Al3C4等产物,在界面处存在着Si和Mg元素的富集;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受界面反应和Si元素富集的影响,其中界面反应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当界面反应控制在一定程度时,在基体与增强相的界面处形成比较充分的"机械绞合",才会使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有较大提高.界面上Si元素的富集对机械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它可以控制界面反应的过度发生,另一方面又会产生晶格畴变,这两方面效应的叠加,使之对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减弱,远小于界面反应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无压渗透法 微观结构 机械性能 界面反应 Si元素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渗法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工艺评述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红萍 袁森 +1 位作者 王武孝 夏明许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6-150,共5页
本文介绍了合金熔体自浸渗法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工艺原理 ,总结讨论了各种不同类型熔渗工艺的特点 。
关键词 熔渗法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物理熔渗 化学熔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强化机制的研究现状评述 被引量:14
17
作者 华波 朱和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156,共6页
颗粒强化机制研究对于复合材料的设计及性能预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直是复合材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相关的系统报道甚少,本文就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从直接强化、间接强化与混合强化三个方面展开综述,并指出这些强化机... 颗粒强化机制研究对于复合材料的设计及性能预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直是复合材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相关的系统报道甚少,本文就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从直接强化、间接强化与混合强化三个方面展开综述,并指出这些强化机制所存在的不足及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机制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直接强化 间接强化 混合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钎焊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金峰 徐冬霞 +3 位作者 王东斌 牛济泰 薛行雁 孙华为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75-2279,共5页
本文概括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特性以及真空钎焊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铝基复合材料真空钎焊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复合材料自身的特点、钎料成分设计、润湿机理及钎焊工艺参数等方面分析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真空钎焊存... 本文概括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特性以及真空钎焊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铝基复合材料真空钎焊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复合材料自身的特点、钎料成分设计、润湿机理及钎焊工艺参数等方面分析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真空钎焊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真空钎焊 钎料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微观损伤仿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智勇 韩建民 +2 位作者 李卫京 陈跃 王金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4,共6页
SiCp/A356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与其微观损伤机理密切相关。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力学性能明显下降,SiCp/A356复合材料表现出的微观损伤机理不同。本文建立了球形SiC颗粒与铝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单元体计算模型,采用该模型对复合材料的... SiCp/A356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与其微观损伤机理密切相关。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力学性能明显下降,SiCp/A356复合材料表现出的微观损伤机理不同。本文建立了球形SiC颗粒与铝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单元体计算模型,采用该模型对复合材料的微观损伤机理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得到的复合材料微观损伤机理与实验观测结果相吻合。在常温下复合材料的裂纹萌生以基体撕裂和颗粒断裂为主;高温下其裂纹萌生机制以颗粒脱离和基体撕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微观损伤 裂纹萌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压浸渗法制备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涛 李晓池 杨显锋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用有预制型的无压浸渗法制备了体积分数高达75%的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氧化膜、N2气氛和充分的保温时间有利于浸渗;浸渗温度选择1000℃比较合适;M g的质量分数为... 用有预制型的无压浸渗法制备了体积分数高达75%的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氧化膜、N2气氛和充分的保温时间有利于浸渗;浸渗温度选择1000℃比较合适;M g的质量分数为10%时浸渗能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渗法 制备过程 工艺研究 SIO2 质量分数 气氛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性能 体积分数 保温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