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流燃烧器颗粒分散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彦文 艾元方 陈红荣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2,共5页
建立闪速炉旋流燃烧器试验模型,通过冷模试验方法研究旋流燃烧器颗粒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反应塔内颗粒分布受控于风幕风和内旋风射流综合作用,风幕风射流使颗粒集中分布于燃烧器正下方区域,内旋风射流使颗粒远离燃烧器正下方区域分布;... 建立闪速炉旋流燃烧器试验模型,通过冷模试验方法研究旋流燃烧器颗粒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反应塔内颗粒分布受控于风幕风和内旋风射流综合作用,风幕风射流使颗粒集中分布于燃烧器正下方区域,内旋风射流使颗粒远离燃烧器正下方区域分布;同轴多通道射流切向动量矩与按半径加权的轴向动量矩之比M与颗粒质量偏析度p_x和中心区域颗粒质量分数x_1拟合后的无量纲关联式分别为px=5.71e^(-0.262M)-0.34 M、x_1=68.66e!(-0.264M)-4.05 M;p_x与x_1近似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燃烧器 颗粒分布特征 动量矩比 无量纲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恢复过程中土壤粒径演变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贺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114,129,共6页
[目的]研究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樟子松人工林恢复时间的关系,为评价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对土壤颗粒特征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自然荒草地为对照,选择不同恢复年限樟子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林龄樟子松林下土壤基本理... [目的]研究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樟子松人工林恢复时间的关系,为评价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对土壤颗粒特征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自然荒草地为对照,选择不同恢复年限樟子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林龄樟子松林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颗粒粒径含量和分形维数,开展毛乌素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恢复过程中土壤粒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3种不同林龄樟子松土壤中细砂粒含量最多,极粗砂粒含量最少,并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细砂粒含量和粗砂粒含量呈增加的趋势,而黏粒含量、粉粒含量以及极细砂粒含量呈现减少的趋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中全氮、全磷、有机质以及土壤含水率均呈现减小的趋势。不同林龄下樟子松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范围为2.27~2.71,均值大小顺序表现为50 a>60 a>40 a>CK;全氮含量和土壤含水率的均值大小顺序均表现为60 a>50 a>CK>40 a;全磷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均值大小顺序均表现为60 a>50 a>40 a>CK。全氮、全磷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分形维数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391,0.418,0.522。[结论]樟子松人工林恢复显著影响土壤粒径和体积分形特征,且在恢复时间为50 a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颗粒分布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分形维数 樟子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限空间内典型液体燃料烟气浓度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全义 胡林 +3 位作者 邓力 朱博 孙向东 梁光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6-231,共6页
空气中细小颗粒易与可燃物燃烧产生的烟气颗粒融合而造成火警误报现象。设计并搭建受限空间典型液体可燃物燃烧实验平台,选用正庚烷、环己烷以及航空煤油进行燃烧实验,对3种典型液体可燃物燃烧产物的烟气颗粒质量浓度和烟气成分体积分... 空气中细小颗粒易与可燃物燃烧产生的烟气颗粒融合而造成火警误报现象。设计并搭建受限空间典型液体可燃物燃烧实验平台,选用正庚烷、环己烷以及航空煤油进行燃烧实验,对3种典型液体可燃物燃烧产物的烟气颗粒质量浓度和烟气成分体积分数等特征参数进行测量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典型液体可燃物燃烧实验环境中,O_(2)浓度降低而CO_(2)与CO浓度增加,且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最高质量浓度大于空气中的,以此可判断是否存在燃烧现象;根据颗粒分布特征参数以及烟气颗粒占比可判断燃烧物的种类。可见,利用可燃物燃烧烟气颗粒质量浓度以及烟气成分体积分数可判断是否发生火灾以及可燃物种类,为研发新型火灾预警系统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限空间 烟气浓度 烟气成分 颗粒分布特征 火灾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