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颗粒元模拟的含软弱夹层类土质边坡变形破坏过程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吴顺川 张晓平 刘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899-2904,共6页
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法的颗粒元程序,引用平行连接模型,通过数值试验,确定土体细观参数与宏观力学性质的关系,并据此建立含软弱夹层的类土质边坡模型。通过路堑开挖卸荷过程模拟,再现了大变形条件下坡体渐进性破坏的完整过程,并对裂隙的发... 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法的颗粒元程序,引用平行连接模型,通过数值试验,确定土体细观参数与宏观力学性质的关系,并据此建立含软弱夹层的类土质边坡模型。通过路堑开挖卸荷过程模拟,再现了大变形条件下坡体渐进性破坏的完整过程,并对裂隙的发展演化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模拟结果显示,含软弱夹层类土质边坡的破坏过程历经裂隙的形成、扩大、发展直至贯通,最终发生大规模滑移破坏;裂隙从滑坡体前缘和软弱层面开始,范围逐步扩大,呈现典型的类土质边坡的渐进性破坏形式;滑坡发生后,土体结构破坏严重,承载能力大幅下降。边坡滑移过程模拟和最终滑移结果与现场滑坡状况完全吻合,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类土质边坡变形破坏过程分析及其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类土质边坡 软弱夹层 颗粒元 细观参数 裂隙 渐进性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脆性变化对隧道掘进机刀具破岩过程及其破坏模式影响的颗粒元模拟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冀佩琦 张晓平 张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724-734,共11页
在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刀具破岩的颗粒元模拟中颗粒参数的选取至关重要,其中颗粒间平行黏结切向、法向强度是关键控制性参数之一,它们之间的比值关系直接决定所模拟试样的延脆性质,影响刀具破岩过程及其破岩效果。为探讨延脆性对刀具... 在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刀具破岩的颗粒元模拟中颗粒参数的选取至关重要,其中颗粒间平行黏结切向、法向强度是关键控制性参数之一,它们之间的比值关系直接决定所模拟试样的延脆性质,影响刀具破岩过程及其破岩效果。为探讨延脆性对刀具破岩模式的影响,(1)建立9种采用不同平行黏结强度比值的数值模型,分别进行单轴压缩及巴西劈裂模拟研究不同延脆性试样的力学行为及破坏模式的变化。(2)对9种模型进行双刀破岩,并监控其裂缝的发展情况及刀具的受力状况。(3)为减小随机性对模拟结果的影响,通过改变随机数,每种模型重复模拟5次,综合分析5次的计算结果。模拟分析发现,随着切向和法向黏结强度比值(τ_c/σ_c)的增大,试样的脆性增加,破坏模式逐渐从剪切破坏转变为脆性张拉破坏,刀具破岩压碎区范围减小,张拉裂缝更容易在刀具间贯通延伸从而切割出块体更大的岩渣;随着试样脆性的增加,归一化比能减小,刀具破岩的效率增加;平行黏结强度比值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不同随机数种子生成的模型中,试样的具体破坏情况有一定的差别,但总体破坏模式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掘进机(TBM) 颗粒元 刀具破岩 延脆性 黏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离散元方法的膨胀土路基破坏特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谭福官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3期4-6,共3页
路基施工过程中,难免遇到受灾害性膨胀土影响的工程问题。为了探究膨胀土路基在胀缩循环作用下的细观破坏特征,文章利用颗粒离散元方法进行了土体膨胀率测试,通过膨胀土路基胀缩作用过程模拟,分析了胀缩循环次数对路基破坏特征的影响。... 路基施工过程中,难免遇到受灾害性膨胀土影响的工程问题。为了探究膨胀土路基在胀缩循环作用下的细观破坏特征,文章利用颗粒离散元方法进行了土体膨胀率测试,通过膨胀土路基胀缩作用过程模拟,分析了胀缩循环次数对路基破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膨胀土路基内部裂隙发育与边坡坡向有关;(2)膨胀土胀缩循环次数对路基稳定性和裂隙发育程度影响显著,胀缩循环发生次数越多,坡体越易发生拉裂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裂隙分布 路基破坏特征 颗粒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离散元的碳纤维混凝土盾构管片变形及裂纹扩展特性研究
4
作者 赵立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6-173,共8页
[目的]南京地铁7号线晓庄站—万寿站区间盾构隧道处于岩层破碎、地下水发育处,该区间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对预制管片抗裂和抗压强度要求较高,而普通混凝土管片无法满足结构抗裂要求,因此提出在混凝土中掺入碳纤维,并对碳纤维混凝土盾构管... [目的]南京地铁7号线晓庄站—万寿站区间盾构隧道处于岩层破碎、地下水发育处,该区间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对预制管片抗裂和抗压强度要求较高,而普通混凝土管片无法满足结构抗裂要求,因此提出在混凝土中掺入碳纤维,并对碳纤维混凝土盾构管片变形及裂纹扩展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方法]基于颗粒离散元理论,通过单轴DEM(离散元方法)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确定混凝土材料平行黏结接触模型的细观强度参数,建立碳纤维混凝土管片抗弯强度试验数值模型,对碳纤维混凝土管片的强度、破坏特征、裂纹扩展模式及变形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及结论]抗弯强度试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同加载工况下,碳纤维对混凝土管片强度的提高作用有限,但碳纤维结构具有较大抗拉强度,显著提高了管片的抗变形和抗断裂能力;掺入碳纤维的混凝土管片在加载过程中,其底部先产生1条竖向张拉裂纹,随着加载的继续,底部产生3条竖向张拉裂纹且未出现压溃现象。当加载达到混凝土极限压应力时,管片出现了压缩裂纹;随着压缩裂纹与张拉裂纹贯穿,此时管片将会达到极限强度破坏状态。在加载过程中,碳纤维混凝土管片中存在变形最小区域,随着加载的持续,其变形最小区域从管片接头端部逐渐向压头位置转移。由此可见,碳纤维混凝土管片能够满足岩层破碎和地下水发育区间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盾构管片 碳纤维混凝土 变形特性 裂纹扩展特性 颗粒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料大型直剪试验的颗粒离散元细观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103
5
作者 贾学明 柴贺军 郑颖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695-2703,共9页
土石混合料作为一种特殊的岩土介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重视。基于3维颗粒离散元PFC3D,建立了土石混合料直剪试验模型,进行了不同含石量、不同岩性的土石混合料直剪试验模拟研究。颗粒离散元模拟结果表明,土石混合料的石料岩... 土石混合料作为一种特殊的岩土介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重视。基于3维颗粒离散元PFC3D,建立了土石混合料直剪试验模型,进行了不同含石量、不同岩性的土石混合料直剪试验模拟研究。颗粒离散元模拟结果表明,土石混合料的石料岩性和含石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土石混合料的抗剪强度特性。硬岩混合料的摩擦角普遍比软岩混合料大6°~7°,含石量为60%~80%时达到最大。土石混合料的剪切面不再是一个平面,其起伏度随含石量增加而增大。剪切过程中软岩混合料在低正应力下表现为剪胀,高正应力下表现为剪缩,并产生软化现象,硬岩混合料表现为剪胀和塑性;软岩土石混合料剪切过程中能量以应变能和动能为主,而硬岩土石混合料的能量以摩擦能和动能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料 颗粒离散 细观力学 直剪试验 剪切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笼挡土墙的颗粒离散元细观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孟云伟 柴贺军 贾学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677-2681,2688,共6页
针对在施工过程中,石笼挡土墙墙面位移的发展、墙背填土中土应力的变化的问题,从细观层面,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法的颗粒流程序,通过多组试件的模拟压缩试验,确定了填土、填石、石笼等材料合理的力学参数值,以工程中的实体石笼挡土墙为原型... 针对在施工过程中,石笼挡土墙墙面位移的发展、墙背填土中土应力的变化的问题,从细观层面,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法的颗粒流程序,通过多组试件的模拟压缩试验,确定了填土、填石、石笼等材料合理的力学参数值,以工程中的实体石笼挡土墙为原型,建立了墙背阶梯式石笼挡土墙数值模拟模型。通过在填土表面施加均布荷载,研究了挡土墙的力学行为。模拟结果显示:填土中的水平应力随深度的增加对均布荷载的敏感性降低,填土深度越浅,应力值越早得到增加,增加幅度越大,这主要是由于石笼挡土墙上部发生了较大的位移,均布荷载的作用大部分消耗在上层填土中,仅有小部分能量传递到较深填土;石笼挡土墙变形主要发生在填土阶段,应加强石笼挡土墙填土阶段的施工管理;无论是在填土阶段,还是均布荷载作用阶段,石笼挡土墙墙面的位移值均是中上部较大,下部较小。由此可推断,墙背阶梯式石笼挡土墙的破坏形式为倾覆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笼挡土墙 颗粒离散 水平应力 位移值 破坏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限元转化为颗粒离散元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冯春 李世海 刘晓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27-1034,共8页
为了充分发挥有限元与颗粒离散元各自的优势,提出了一种由有限元转化为颗粒流的方法。数值模型首先用较粗的有限元网格进行离散,并在单元上引入连续介质本构模型。力学计算开始后,实时跟踪各单元的应力状态。一旦某单元的应力满足Mohr-C... 为了充分发挥有限元与颗粒离散元各自的优势,提出了一种由有限元转化为颗粒流的方法。数值模型首先用较粗的有限元网格进行离散,并在单元上引入连续介质本构模型。力学计算开始后,实时跟踪各单元的应力状态。一旦某单元的应力满足Mohr-Coulomb准则或最大拉应力准则,删除该单元,同时创建具有一定数目、随机分布且微嵌入的颗粒簇。其后,该单元所在区域的非连续变形及失稳断裂由颗粒簇演化获得。各颗粒的质量、材料参数、速度、位移、接触力等信息根据插值从有限元单元中继承。为了实现有限元与颗粒流接触面的耦合计算,引入了点-棱(二维)及点-面(三维)接触模型,通过法向及切向弹簧实现接触力的计算。颗粒球与有限元板的碰撞分析、单轴压缩、岩石切割等案例展示了上述方法的精确性及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方法 有限 颗粒离散 耦合转化模型 渐进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离散元的桩侧摩阻力增强效应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付茹 周博 李小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7-131,共5页
为从细观层面探讨桩端附近桩侧摩阻力及桩端承力相互增强效应的力学机理,基于颗粒离散元理论,以PFC2D软件为计算平台,对砂土中单桩的整个加载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直观地描述了在桩基加载过程中桩端附近土体颗粒的速度场、位移场、... 为从细观层面探讨桩端附近桩侧摩阻力及桩端承力相互增强效应的力学机理,基于颗粒离散元理论,以PFC2D软件为计算平台,对砂土中单桩的整个加载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直观地描述了在桩基加载过程中桩端附近土体颗粒的速度场、位移场、应力场分布,同时记录了不同加载阶段整个桩长范围内土体的孔隙率变化情况,并对桩端土体的挤密作用和成拱作用进行了系统论证;此外,通过分析桩身侧摩阻力分布情况,着重分析了桩径及土体颗粒刚度对侧摩阻力增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载过程中,桩端承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发挥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桩端土体的挤密和成拱作用同时影响桩侧摩阻力增强效应的产生;桩长范围内的土拱增强区并不单一存在,而是呈串联状分布,但以桩端附近土拱作用最明显;随着桩径的增大及桩周土颗粒刚度的增大,桩侧摩阻力增强效应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离散 桩侧摩阻力 增强效应 挤密作用 成拱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裂隙张开度下岩石材料破坏的颗粒离散元模拟 被引量:7
9
作者 明华军 徐小峰 梁波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63-66,共4页
岩体结构对岩体工程灾害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为了研究硬性结构面在岩体破坏中所起的作用,从裂隙张开度对岩石破坏过程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出发,建立不同裂隙倾角下不同张开度的颗粒离散元数值模型,进行单轴压缩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岩样的主... 岩体结构对岩体工程灾害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为了研究硬性结构面在岩体破坏中所起的作用,从裂隙张开度对岩石破坏过程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出发,建立不同裂隙倾角下不同张开度的颗粒离散元数值模型,进行单轴压缩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岩样的主要破坏模式既与裂隙的张开度有关,又受裂隙倾角影响;裂隙张开度较小岩样,通过裂纹迅速发展,在峰值强度时就趋于贯通;而裂隙张开度较大岩样,引起最终破坏的裂隙尖端张拉裂纹在峰值强度后才出现;且存在极限相对裂隙张开度,对岩样的受力破坏起裂隙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张开度 颗粒离散 裂纹扩展 细观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离散元的沙纹演变大涡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及春宁 刘丹青 许栋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3-623,共11页
应用大涡模拟、"点球"浸入边界法和基于"事件驱动"模型和"弹簧-阻尼"模型的颗粒离散元法,数值模拟了明渠湍流中沙纹的演变.通过对不同谢尔兹数下无沙纹床面的推移质输沙率进行计算,并与经典输沙率公式进... 应用大涡模拟、"点球"浸入边界法和基于"事件驱动"模型和"弹簧-阻尼"模型的颗粒离散元法,数值模拟了明渠湍流中沙纹的演变.通过对不同谢尔兹数下无沙纹床面的推移质输沙率进行计算,并与经典输沙率公式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随后,对明渠湍流中沙纹床面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有沙纹床面的推移质输沙率、沙纹长度和高度、等效床面高度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沙纹形状阻力、体积流速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研究发现:初始平整的床面在较短的时间内(t Ub/h≈100)发展出数条沙纹,随后沙纹逐渐发展,在t Ub/h为1 600~2 000时,沙纹发生合并.在沙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沙纹高度随时间近似呈线性增长,而沙纹的长度的平均值却保持恒定.随着沙纹高度的增大,输沙率和体积流速逐渐降低,沙纹形状阻力则逐渐增大;当沙纹发生合并时,沙纹高度快速增加,输沙率、体积流速和沙纹形状阻力也出现了大幅跳跃.在同等的水流强度条件下,有沙纹床面的输沙率小于平整床面的输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纹 颗粒离散 大涡模拟 “点球”浸入边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血调元颗粒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相关性贫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怡梅 高冬梅 +2 位作者 苏同义 刘建坤 陈连刚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S2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升血调元颗粒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65例肿瘤放化疗相关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服用升血调元颗粒联合复方阿胶浆;对照组32例:服用复方阿胶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目的观察升血调元颗粒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65例肿瘤放化疗相关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服用升血调元颗粒联合复方阿胶浆;对照组32例:服用复方阿胶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结论升血调元颗粒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所致贫血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贫血 升血调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损伤复元颗粒中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旭彤 毛春芹 +2 位作者 陆兔林 左文 胡俊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5-586,共2页
目的为有效控制损伤复元颗粒的质量,建立制剂中川续断皂苷Ⅵ的HPLC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8∶72);检测波长212nm;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0℃。结果川续断皂苷Ⅵ在0.104~0.936mg/m... 目的为有效控制损伤复元颗粒的质量,建立制剂中川续断皂苷Ⅵ的HPLC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8∶72);检测波长212nm;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0℃。结果川续断皂苷Ⅵ在0.104~0.936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7%,RSD为1.87%。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度高,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复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川续断皂苷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循环荷载下水泥土复合地基沉降的颗粒离散元计算 被引量:4
13
作者 关振长 廖重辉 +1 位作者 罗志彬 郭光照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4-109,共6页
依托福州江阴港铁路支线水泥土搅拌桩软基处理试验工程,探讨利用颗粒离散元方法计算水泥土复合地基在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工后沉降问题。首先根据原场地淤泥质土的三轴压缩试验和水泥土的单轴压缩试验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利用颗粒离... 依托福州江阴港铁路支线水泥土搅拌桩软基处理试验工程,探讨利用颗粒离散元方法计算水泥土复合地基在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工后沉降问题。首先根据原场地淤泥质土的三轴压缩试验和水泥土的单轴压缩试验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利用颗粒离散元建立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并结合统计学习方法,对复合地基中的淤泥质土和水泥土颗粒的细观参数进行反演;然后按江阴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实际尺寸建立缩尺的离散元数值模型,进行列车荷载下的沉降计算。结果表明:在500~1 000趟列车通过后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工后沉降趋于稳定,沉降量约为20 mm。这一结果与按现有规范计算所得沉降量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搅拌桩 列车循环荷载 工后沉降 颗粒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卵石土直剪试验的颗粒离散元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刚 姚勇 +2 位作者 邓勇军 陈代果 吴东旭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0-63,共4页
砂卵石土作为一种粗粒土介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基于PFC3D颗粒离散元法,建立了砂卵石土直剪试验模型,进行了以强度和剪切变形为主的直剪试验模拟研究,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直剪试验初... 砂卵石土作为一种粗粒土介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基于PFC3D颗粒离散元法,建立了砂卵石土直剪试验模型,进行了以强度和剪切变形为主的直剪试验模拟研究,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直剪试验初始阶段表现为剪缩现象,后续为剪胀现象,抗剪强度除了受表面摩擦力的影响外,还受剪切带区域起伏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卵石土 颗粒离散 直剪试验 剪切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血调元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春平 林碧珊 +1 位作者 吴洁莹 黄掌欣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4年第8期652-656,共5页
目的:建立升血调元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骨碎补、制何首乌、黄芪及佛手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柚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样品薄层色谱中,骨碎补、制何首乌、黄芪及佛手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 目的:建立升血调元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骨碎补、制何首乌、黄芪及佛手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柚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样品薄层色谱中,骨碎补、制何首乌、黄芪及佛手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较好,且阴性无干扰;含量测定中柚皮苷在0.12~1.2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7%,RSD=1.6%(n=5)。结论:实验方法结果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升血调元颗粒的质量标准,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标准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血调颗粒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循环剪切下密砂与结构接触面土体性状的颗粒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福全 韩钧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8,共6页
采用颗粒离散元方法,分析了高频循环剪切荷载下密砂与结构接触面的土体性状性,从不同的颗粒因素和剪切条件来分析接触面土体孔隙率、体应变以及典型位置颗粒的变化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密砂颗粒摩擦系数越大、其剪胀性越弱;颗粒刚度... 采用颗粒离散元方法,分析了高频循环剪切荷载下密砂与结构接触面的土体性状性,从不同的颗粒因素和剪切条件来分析接触面土体孔隙率、体应变以及典型位置颗粒的变化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密砂颗粒摩擦系数越大、其剪胀性越弱;颗粒刚度越大,其剪胀性越强;密砂的颗粒刚度比对其力学性质影响不大;边界围压越大,密砂的剪胀性越弱;高频循环剪切的剪切振幅越大,其剪胀性越强;剪切频率对其剪胀性规律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循环剪切 颗粒离散 密砂 接触面 剪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2/FGFR1/ERK信号通路在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机制及肾元颗粒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立 袁军 +2 位作者 詹理睿 万亚琴 王小琴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FGF2/FGFR1/ERK在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信号转导机制及肾元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以高糖(30 mmol/L)诱导HK-2细胞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建立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渗对照组、肾元颗粒组、厄贝沙坦组及ERK... 目的:探讨FGF2/FGFR1/ERK在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信号转导机制及肾元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以高糖(30 mmol/L)诱导HK-2细胞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建立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渗对照组、肾元颗粒组、厄贝沙坦组及ERK阻断剂组。采用CCK-8法确定大鼠血清加入浓度,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FGF2、CollgenⅣ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ELISA法分析各组细胞ERK及磷酸化ERK(p-ERK)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GF2、CollgenⅣ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p-ERK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肾元颗粒组FGF2、CollgenⅣ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p-ERK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肾元颗粒含药血清能通过下调高糖诱导的HK-2细胞FGF2的表达,抑制FGF2/FGFR信号转导途径从而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这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肾小管上皮细胞 FGF2/FGFR信号转导途径 上皮间质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元颗粒的主要药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金翠英 周建平 王志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元颗粒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选择昆明种小鼠,进行益气生血、镇静安神、免疫功能实验。结果:益气养元颗粒对失血性血虚模型小鼠的血红蛋白(HB)含量降低、红细胞(RBC)数量减少及对化学性损伤引起的白细胞(WBC)降低有一定... 目的:观察益气养元颗粒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选择昆明种小鼠,进行益气生血、镇静安神、免疫功能实验。结果:益气养元颗粒对失血性血虚模型小鼠的血红蛋白(HB)含量降低、红细胞(RBC)数量减少及对化学性损伤引起的白细胞(WBC)降低有一定的恢复和提高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延长气虚小鼠负荷游泳的时间。对注射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有一定的增强作用。提高吞噬指数(K)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缩短小鼠睡眠潜伏期,延长小鼠睡眠时间,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元颗粒具有一定的补血益气、镇静安神、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颗粒 实验 药理作用 失血性血虚 小鼠 血红蛋白 镇静作用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元颗粒对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Klotho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程虹 邹新蓉 +1 位作者 李颖霞 王小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8期125-128,共4页
目的观察肾元颗粒对慢性肾脏病(CKD)3~5期非透析患者的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GFR4)和Klotho蛋白含量的影响,以探讨肾元颗粒对CKD患者血管钙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湖北省中医院2018年6月—201... 目的观察肾元颗粒对慢性肾脏病(CKD)3~5期非透析患者的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GFR4)和Klotho蛋白含量的影响,以探讨肾元颗粒对CKD患者血管钙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湖北省中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CKD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尿毒清颗粒治疗,治疗组采用肾元颗粒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及血清FGF23、FGFR4和Klotho蛋白含量。结果治疗前,两组钙、磷、PTH、e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中磷、PTH含量低于对照组,钙、eGFR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FGF23、FGFR4、Klotho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FGF23、Klotho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FGFR4含量低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肾元颗粒能够抑制FGF23、FGFR4水平,提高Klotho蛋白含量,这可能是肾元颗粒治疗CKD患者血管钙化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颗粒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 KLOTHO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肾元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20
作者 万亚琴 王小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5期14-18,F0003,F0004,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肾元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收集肾元颗粒药物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PharmGKB、TTD和DrugBank数据库收集糖尿病肾病靶标基因,将药物和疾病靶点取...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肾元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收集肾元颗粒药物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PharmGKB、TTD和DrugBank数据库收集糖尿病肾病靶标基因,将药物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该方治疗糖尿病肾病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肾元颗粒成分-交集靶点-疾病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分析交集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采用CytoNCA拓扑属性构建关键靶点蛋白拓扑图,根据节点度值和中介中心度值对交集基因靶点及化合物成分进行排序;借助R语言对关键靶点行GO生物学过程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得到肾元颗粒化合物成分35种,预测作用靶点292个,药物与糖尿病肾病交集靶点数67个;将交集蛋白上传至STRING数据库,获得55个交集蛋白;关键靶点拓扑图显示前3个化合物成分是槲皮素、7-O-甲基异丁香酚、山柰酚;关键靶点是蛋白激酶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GO富集分析显示主要涉及G蛋白偶联受体等生物过程,突触前膜、后膜等细胞成分;G蛋白偶联胺受体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刺激神经组织作用通路等。结论初步验证了肾元颗粒组方合理性及其治疗糖尿病肾病科学性,并为深入探讨肾元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糖尿病肾病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