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温胁迫下水稻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
1
作者 车阳 邢志鹏 +11 位作者 蒋伟勤 李可 宋佳敏 何佳伟 李其胜 文廷刚 杜小凤 杨文飞 顾大路 章安康 徐永刚 杨威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75-1483,共9页
水稻穗分化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此期若遇极端高温会严重威胁颖花发育和产量稳定。本研究利用自然高温天气,以水稻品种南粳9108和宁香粳9号为材料,在幼穗分化期2次喷施S-诱抗素(ABA)、2,4-表油菜素内酯(BL)和茉莉酸甲酯(MeJA),并设置... 水稻穗分化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此期若遇极端高温会严重威胁颖花发育和产量稳定。本研究利用自然高温天气,以水稻品种南粳9108和宁香粳9号为材料,在幼穗分化期2次喷施S-诱抗素(ABA)、2,4-表油菜素内酯(BL)和茉莉酸甲酯(MeJA),并设置清水喷施为对照(CK),研究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颖花分化与退化以及产量构成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穗分化期遭遇高温的情况下,与对照相比,ABA处理、BL处理、MeJA处理南粳9108每穗颖花分化数、每穗颖花现存率、着粒密度均显著提高(P<0.05),每穗颖花退化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相比,ABA处理和MeJA处理宁香粳9号每穗颖花分化数、每穗颖花现存率、着粒密度显著提升(P<0.05),每穗颖花退化数显著下降(P<0.05);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优化了水稻颖花在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上的分布,与对照相比,二次枝梗颖花数增幅达20.42%~44.47%,二次枝梗颖花现存率显著提升(P<0.05)。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水稻每穗颖花分化数对产量的直接正向效应显著(P<0.05),每穗颖花退化数负向效应极显著(P<0.01),由此可知,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促分化-抑退化”双重途径改善水稻穗部结构。产量构成因素方面,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通过提高结实率和每穗粒数实现增产。本研究结果为水稻抗逆丰产栽培提供了重要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胁迫 植物生长调节剂 颖花分化、颖花退化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