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电流频谱积分差值的光伏系统电弧故障检测和定位
被引量:18
- 1
-
-
作者
熊庆
刘小军
郭自清
冯先勇
汲胜昌
祝令瑜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电机学中心
-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25-1633,共9页
-
基金
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BX2019026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M663713)。
-
文摘
光伏系统中的直流电弧故障由于具有负阻性而难以检测,严重危害系统的安全运行。该文提出利用并联电容电流的频谱积分差值检测光伏系统中直流电弧故障的方法,搭建了离网光伏实验平台,在光伏系统中各支路并联电容,利用霍尔电流传感器检测电容电流。同时研究了系统中不同位置发生串联或并联电弧故障时,电容电流的幅值、脉冲极性和频谱特性,并与对地短路故障和开关操作时的电容电流特性进行对比。对故障发生前后0.5 ms时间内的电流频谱进行积分,并计算频谱积分差值。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对地短路故障以及开关操作时,电容电流幅值远大于发生电弧故障时的幅值;电弧故障的频谱积分差值在1.1×10^(4)~2.5×10^(4)A·Hz范围内,能够作为直流电弧故障检测判据;电容电流首个脉冲的极性反映故障与电容并联支路的相对位置,可实现电弧故障定位。
-
关键词
光伏系统
电弧故障检测
故障定位
电流频谱积分
并联电容
-
Keywords
photovoltaic system
arc fault detection
fault localization
current spectrum integration
parallel capacitor
-
分类号
TM61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题名利用频谱积分属性评价碳酸盐岩储层
被引量:5
- 2
-
-
作者
代双和
于京波
袁云超
毛凤军
陈志刚
-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121-127,163+173,共7页
-
文摘
滨里海盆地东缘中区块北特鲁瓦油田的碳酸盐岩储层单层厚度小,同时具有缝洞储集空间、基质孔隙储集空间的双重介质储层特征,造成储层与非储层的常规地震属性(如振幅属性、波阻抗等)差异小,采用多维属性交会分析方法预测的储集体高产发育带与实际钻探结果误差较大。为此,本文利用频谱积分属性技术评价碳酸盐岩储层,通过加载基础资料(地震数据、层位、井等)、数据重采样、选择检测时窗、确定频率敏感段、提取相关数据等步骤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基于地震波通过流体储层时,出现"低频共振、高频衰减"的动力学特征,利用油气存储空间属性预测碳酸盐岩储层有利高孔、渗带,利用可动油气孔隙度—产能交会图预测碳酸盐岩储层高产带,利用研究成果指导油田滚动勘探,应用效果较好。
-
关键词
北特鲁瓦油田
双重介质储层
频谱积分属性
可动油气孔隙度
存储空间属性
低频共振
高频衰减
高孔、渗带
-
Keywords
North Teruwa oilfield,dual medium reservoir,frequency-spectrum integration,mobile hydrocarbon porosity,storage space attribute,cooscillation in low frequency,attenuation in high frequency,high porosity and high permeability zone
-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红外焦平面空间抽样特性分析与测试
- 3
-
-
作者
张毅
张保民
柏连发
-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研究中心
-
出处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4-56,59,共4页
-
文摘
尽管自然场景热像的空间频率远小于其可见光图像 ,在凝视型红外焦平面空间积分抽样过程中 ,被探测场景的空间频率也往往要远高于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单元重复频率的一半 ,这种欠抽样所产生的折叠混淆效应将严重地损害红外热图像的质量。本文建立了空间积分抽样的相位理论模型 ,分析了该模型在空间积分抽样折叠混淆效应的消减 ,以及对中心布里渊区中真假频谱积分比的测试等方面的应用。
-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
空间抽样
红外热图像
折叠混淆效应
频谱积分比
-
Keywords
spatial-integral sampling,aliasing,central brillouin zone,phase-shift factor
-
分类号
TN21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
-
题名超静空间科学卫星分离式主动隔振技术
被引量:6
- 4
-
-
作者
杨鸿杰
刘磊
李新国
-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陕西省空天飞行器设计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2-110,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5446,51675430)。
-
文摘
针对量子科学实验、时频传递实验等项目研发的先进载荷对微振动频谱积分的特殊指标需求,研究一种分离式主动隔振技术。分离式隔振技术将卫星划分为载荷模块和服务模块,考虑两模块之间柔性连接线缆和限位弹簧,首先建立两模块的动力学模型。随后,设计基于加速度反馈的六自由度隔振控制器,考虑执行机构控制和驱动电路的电气噪音,在时域和频域仿真分析载荷模块对服务模块的振动隔离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主动隔振后载荷模块三轴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在0.5~200 Hz内积分值小于2μg _(n)。最后,分析主动隔振控制器参数对载荷模块加速度功率谱积分指标的影响。分离式主动隔振可为我国超静科学卫星的振动隔离提供一种技术途径。
-
关键词
分离式空间科学卫星
主动隔振
动力学建模
微振动
频谱积分
-
Keywords
separated scientific satellite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dynamic modeling
micro vibration
spectrum analysis
-
分类号
TB535
[理学—声学]
-
-
题名直流微电网系统电弧故障特征及检测方法
被引量:4
- 5
-
-
作者
吴春华
林夏苗
李智华
汪飞
-
机构
上海大学电气工程系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307-4316,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7112)。
-
文摘
直流微电网电弧故障发生位置分散,易被变换器高频噪声淹没,难以进行检测。针对现有直流电弧故障保护方法在直流微电网中应用时存在误动作和拒动作的问题,搭建直流微电网故障电弧实验平台,开展了不同位置串并联故障电弧实验,从时频域角度对直流微电网故障电弧信号特性进行研究,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分析微电网直流母线电流信号,将得到的频谱进行分段积分,将电弧信号10 Hz~10 kHz、20~30 kHz、40~50 kHz这3个特征频段积分值作为第一特征,采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算法进行时频分析,将母线电流信号分解成若干各本征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计算各分量能量值,比较分析选取局部分量IMF7和IMF8的能量作为第二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阈值比较的故障电弧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实现不同位置的串并联故障电弧检测,且在负载投切和变换器动态调整时未发生误判,为开发可靠的电弧故障检测与灭弧装置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直流电弧故障
频谱积分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故障检测
变换器
-
Keywords
DC microgrid
DC arc fault
spectrum integration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of complementary sets
fault detect
converter
-
分类号
TM721.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M501.2
[电气工程—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