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频率选择表面(FSS)技术的微小卫星隐身天线罩设计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斌 刘晓春 +3 位作者 孙世宁 周建江 张翔 廖文和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09-2014,共6页
天线是卫星的强散射源,降低天线的RCS是卫星隐身设计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选择表面技术的微小卫星天线罩设计方案,可有效降低卫星天线的RCS。首先针对隐身天线罩设计要求,设计天线罩壁,包括各层介质的介电常数、... 天线是卫星的强散射源,降低天线的RCS是卫星隐身设计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选择表面技术的微小卫星天线罩设计方案,可有效降低卫星天线的RCS。首先针对隐身天线罩设计要求,设计天线罩壁,包括各层介质的介电常数、厚度等。然后设计附着在罩壁上的FSS屏。进一步制作天线罩实物,通过在微波暗室进行天线罩扫频测试,实际测量该天线罩的频率响应特性,并测试星上天线方向图。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天线罩设计可满足微小卫星天线在给定频段的阻带特性,并保持在给定正常工作频段的通带特性,说明该微小卫星隐身天线罩设计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卫星 隐身 雷达隐身 天线罩 频率选择表面(f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双屏Butterworth型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 被引量:8
2
作者 徐念喜 冯晓国 +2 位作者 梁凤超 王岩松 高劲松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86-1494,共9页
分析了对称双屏频率选择表面(FSS)结构如何实现Butterworth型FSS和获得"平顶"和"陡截止"的"矩形化"滤波特性。结合平面波展开法与互导纳法,给出了缝隙阵列导纳和缝隙阵列之间的互导纳。以Y孔形单元为例,... 分析了对称双屏频率选择表面(FSS)结构如何实现Butterworth型FSS和获得"平顶"和"陡截止"的"矩形化"滤波特性。结合平面波展开法与互导纳法,给出了缝隙阵列导纳和缝隙阵列之间的互导纳。以Y孔形单元为例,数值计算并分析了FSS屏与中间电介质对Butterworth型FSS的影响;然后在500 mm×500 mm聚酰亚胺基底镀15μm铜膜,制作出Y孔型FSS并将其粘贴于介质两侧。用自由空间法测试其传输特性,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当中间电介质电厚度为2.15 mm,单元周期为7.2 mm×6.235 2 mm,臂长为3.6 mm,臂宽为0.8 mm时,双屏FSS的互导纳与单屏FSS导纳的实部相等,从而得到Butterworth型FSS。当FSS单元周期增加0.6 mm,3 dB带宽由3.5 GHz缩减为2.1GHz时,截止度增加。分析认为,对称双屏Butterworth型FSS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即在满足谐振尺寸的前提下采用无加载孔径型单元且单元周期小于0.4λ,其缝隙长宽比应小于5.5,中间电介质电厚度约为0.1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TTERWORTH滤波器 频率选择表面(fss) 导纳 互导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加Y环单元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新 高劲松 +2 位作者 王岩松 冯晓国 梁凤超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43-2049,共7页
对Y环单元进行改造得到了叠加Y环单元图形,以延迟频率选择表面(FSS)的高次谐振,实现无干扰的单通带滤波器。运用谱域法分析得到的叠加Y环单元,并与Y环单元进行对比,分别讨论其角度稳定性、极化稳定性、-3dB带宽和高次谐振点。分析表明:... 对Y环单元进行改造得到了叠加Y环单元图形,以延迟频率选择表面(FSS)的高次谐振,实现无干扰的单通带滤波器。运用谱域法分析得到的叠加Y环单元,并与Y环单元进行对比,分别讨论其角度稳定性、极化稳定性、-3dB带宽和高次谐振点。分析表明:当中心频点同为17.6GHz时,叠加Y环单元具有更窄的带宽,而高次谐波向后延迟6.5GHz,并保证了良好的极化稳定性和角度稳定性。叠加Y环单元臂长从2.78mm增大到3.18mm时,中心频率从17.6GHz下降到14.1GHz;臂宽从1.1mm增大到1.5mm时,中心频率从17.6GHz提高到20.6GHz,带宽变大;单元间距从7.2mm增加到8mm时,带宽从4.5GHz减小到3.5GHz,中心频点不变;缝隙宽度增大时,带宽变大,中心频点升高。在微波暗室中对叠加Y环单元FSS进行测试,结果与预期一致。结果表明,叠加Y环单元在保证角度稳定性与极化稳定性前提下,能够延迟高次谐振点,为工作频段内实现单通带滤波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fss) 叠加Y环单元 高次谐波 极化稳定性 角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选择表面A夹层雷达罩的传输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蒙志君 吕明云 +1 位作者 武哲 祝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75-1181,共7页
基于互导纳法设计了A夹层频率选择表面(FSS)罩壁结构并制作了平面试件和圆锥形雷达罩试件,验证了复合结构的一体化加工工艺。在微波暗室中对平板试件和FSS锥形罩进行了测试将部分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夹层加载的双... 基于互导纳法设计了A夹层频率选择表面(FSS)罩壁结构并制作了平面试件和圆锥形雷达罩试件,验证了复合结构的一体化加工工艺。在微波暗室中对平板试件和FSS锥形罩进行了测试将部分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夹层加载的双层FSS带内传输损耗较小,具有一定的平顶特性,且带宽的入射角和极化稳定性较好。60°斜入射时,双层FSS的TE和TM极化的-3 dB带宽之差比相应单层FSS减小1.3 GHz;蜂窝夹芯层厚度较大时(1/4λ左右),A夹层两侧的单层FSS之间耦合较小,因而双层FSS的谐振频率与单层相同。曲面FSS雷达罩的传输特性与天线极化状态和测试方位均有关系,在主极化平面内与平面试件的结果一致,表明局部近场测试时曲率的影响较小,设计时可采取局部平面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fss) 传输特性 雷达罩 A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低空气隙敏感度的雪花单元频率选择表面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岩松 高劲松 +1 位作者 陈新 赵晶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49-1956,共8页
针对在工程研制阶段隐身雷达罩与频率选择表面(FSS)间的空气隙引起的隐身雷达罩传输性能劣化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低空气隙敏感度的新型雪花环状单元频率选择表面以降低空气隙的影响.采用模式匹配法进行了FSS理论仿真.为了进行对比分析... 针对在工程研制阶段隐身雷达罩与频率选择表面(FSS)间的空气隙引起的隐身雷达罩传输性能劣化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低空气隙敏感度的新型雪花环状单元频率选择表面以降低空气隙的影响.采用模式匹配法进行了FSS理论仿真.为了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假定技术指标分别给出新型单元FSS和Y环单元FSS的最优化设计结构,采用光刻工艺制备出等效FSS平板样件,在微波暗室中采用自由空间法测试其传输性能以验证设计.仿真和测试结果一致表明:新型雪花单元FSS在很大的空气隙内(190~6500 μm)均满足技术指标,优于Y环FSS的最大空气隙范围(320~1900 μm).最后,简要分析了雪花单元FSS设计的优点.分析结果显示,新型雪花单元FSS在满足隐身雷达罩常规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具有较低的空气隙敏感度,可在工程试验阶段用于FSS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fss 隐身雷达罩 空气隙 雪花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孔分形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珊珊 高劲松 +1 位作者 冯晓国 赵晶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59-966,共8页
提出了将分形理论应用于频率选择表面(FSS)设计,使单屏FSS具有多频谐振特性,以进一步满足现代通信设备对多频带及集成化的要求。首先,以结构对称、抗交叉极化特性好的Y孔单元为例,经过递归、迭代产生二阶Y孔分形单元,给出计算单元几何... 提出了将分形理论应用于频率选择表面(FSS)设计,使单屏FSS具有多频谐振特性,以进一步满足现代通信设备对多频带及集成化的要求。首先,以结构对称、抗交叉极化特性好的Y孔单元为例,经过递归、迭代产生二阶Y孔分形单元,给出计算单元几何分布的公式。然后,结合Floquet周期条件,应用全波周期矩量法得到描述FSS表面电流分布的电场积分方程,定量分析了入射电磁波在不同极化方式下Y孔分形FSS单元的极子长度、孔径宽度等结构参数及排布方式对其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最后,采用成熟的镀膜、光刻工艺制备Y环分形FSS样件并在半电波暗室进行FSS传输特性测试。结果表明,第一谐振波长的经验估算值约为0.79×(4倍极子长度),孔径宽度W由1mm增至1.5mm时,带宽展宽了650MHz,角度稳定性对单元排布方式较敏感。得到的测试结果与数值结果一致,表明单屏分形FSS具有多频谐振的特性,其透过率及-3dB带宽均可通过参数优化满足工程应用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fss) 分形单元 周期矩量法 多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基多层复合频率选择表面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魏美玲 王守兴 +1 位作者 王再义 康立敏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25,共3页
以多孔氮化物陶瓷材料为频率选择表面(FSS)多层复合透波材料的介质支撑体,以耐高温的导电金属铂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制备FSS,通过多层FSS的复合制备了宽频透波材料,对其微观结构和透波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多层FSS层间结构重叠... 以多孔氮化物陶瓷材料为频率选择表面(FSS)多层复合透波材料的介质支撑体,以耐高温的导电金属铂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制备FSS,通过多层FSS的复合制备了宽频透波材料,对其微观结构和透波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多层FSS层间结构重叠性好,周期一致;FSS材料组成稳定,形成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致密结构层;多层陶瓷/金属FSS在9.5~18 GHz具有95%以上的透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 频率选择表面(fss) 多层复合 透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选择表面在天线及微波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厚 尹卫阳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75,共6页
随着电磁波传播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频率选择表面(FSS)凭借其独特的空间滤波特性正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目前,FSS已经在电磁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文中首先阐述了FSS的发展现状,然后论述了FSS在天线及微波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最后对FSS... 随着电磁波传播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频率选择表面(FSS)凭借其独特的空间滤波特性正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目前,FSS已经在电磁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文中首先阐述了FSS的发展现状,然后论述了FSS在天线及微波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最后对FSS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fss) 天线 微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选择表面大范围角度入射时稳定中心频率的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贾宏燕 高劲松 王艳红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16,共4页
在频率选择表面(FSS)的应用中,往往涉及到大范围角度入射的情况,此时中心频率变得不稳定,会随着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发生漂移。本文针对此问题,在TE波大范围角度入射FSS时,提出了一种实现中心频率稳定性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入射角度... 在频率选择表面(FSS)的应用中,往往涉及到大范围角度入射的情况,此时中心频率变得不稳定,会随着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发生漂移。本文针对此问题,在TE波大范围角度入射FSS时,提出了一种实现中心频率稳定性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入射角度的变化合理调整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可以使FSS获得稳定的中心频率。此方法可以应用在曲面FSS上以减小中心频率对角度的敏感性,以球壳上应用的FSS为例,给出了应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fss) 中心频率 电介质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频段小型化带通频率选择表面天线罩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义富 陈毅乔 毛玮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26-1531,共6页
具有陡峭截止性能的带通型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在低频段天线设计中有重要应用需求,而传统带通型FSS设计在低频段存在单元尺寸过大和散射栅瓣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低频段小型化的带通型FSS天线罩。该结构... 具有陡峭截止性能的带通型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在低频段天线设计中有重要应用需求,而传统带通型FSS设计在低频段存在单元尺寸过大和散射栅瓣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低频段小型化的带通型FSS天线罩。该结构通过多层非谐振型FSS级联而成,并采用介质加载和FSS单元交叉曲折等小型化设计技术,使其具有S频段二阶带通空间滤波特性,相对带宽达到25%。同时,FSS单元尺寸减小至1/16λ_(0)(λ_(0)为中心工作波长),天线罩电厚度约为1/20λ_(0)。基于带通FSS的等效电路模型,给出了详细的FSS单元小型化设计过程,完成了该S频段小型化二阶带通型FSS天线罩实物样件加工和传输特性测试工作,测试结果与全波仿真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罩设计 频率选择表面(fss) 带通滤波器 小型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型厚屏频率选择表面的特性研究(英文)
11
作者 汪剑波 王佳欢 +3 位作者 陈新邑 陈桂波 孙贯成 卢俊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63-1466,共4页
相对于薄屏频率选择表面而言,厚屏频率选择表面可以通过高精度机械加工手段直接利用金属屏获得,加工方法简单。同时,厚屏频率选择表面具有更高的Q值和较少的介质匹配问题。在设计了一种圆形厚屏频率选择表面的基础上,通过时域有限差分... 相对于薄屏频率选择表面而言,厚屏频率选择表面可以通过高精度机械加工手段直接利用金属屏获得,加工方法简单。同时,厚屏频率选择表面具有更高的Q值和较少的介质匹配问题。在设计了一种圆形厚屏频率选择表面的基础上,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单元尺寸、单元周期和屏厚度等参数对其传输特性的影响,并通过机械加工方法进行了样件的微波暗室测试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单元周期和屏厚度的增加,工作带宽和中心频点降低;随着单元尺寸的增加,工作带宽增加,但中心频点降低。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规律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fss) 厚屏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良好带通性能的二阶频率选择表面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育青 裴志斌 +3 位作者 屈绍波 徐卓 周航 林宝勤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77,共5页
高阶频率选择表面(FSS)具有工作带宽易控制、通带内插损小、带外抑制强、通带边缘上升性和陡降性好等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具有良好带通性能的二阶FSS。该FSS结构是由2层介质板上加载3层具有圆结构的金属层,最外2层为圆金属贴片,中间... 高阶频率选择表面(FSS)具有工作带宽易控制、通带内插损小、带外抑制强、通带边缘上升性和陡降性好等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具有良好带通性能的二阶FSS。该FSS结构是由2层介质板上加载3层具有圆结构的金属层,最外2层为圆金属贴片,中间一层为开圆缝隙金属层。利用直线法对FSS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并加工实验样件对结果予以证实。结果表明:该3层FSS具有二阶单通带的特性,3 dB带宽为4.21 GHz,相对带宽为21%,通带平稳光滑,带内插损小,对不同入射角度、不同极化方式的电磁波保持很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fss) 带通性能 角度稳定性 极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宽带带通三维频率选择表面设计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正永 朱建平 唐万春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6-90,共5页
基于方形波导结构提出了一种宽带带通三维频率选择表面(3D FSS).所提出的FSS的单元结构由上下端面刻蚀两个相同正方形金属贴片的介质方块和空气方形波导组成,此时每个端面形成了方形槽谐振单元.在电磁耦合作用下,方形槽谐振单元原有单... 基于方形波导结构提出了一种宽带带通三维频率选择表面(3D FSS).所提出的FSS的单元结构由上下端面刻蚀两个相同正方形金属贴片的介质方块和空气方形波导组成,此时每个端面形成了方形槽谐振单元.在电磁耦合作用下,方形槽谐振单元原有单一的谐振模式耦合分裂为奇模和偶模两种谐振模式,由此产生了两个传输极点,从而形成了一个平坦的二阶通带,且通带3 dB相对带宽为25.12%.通过等效电路模型,阐明了该FSS的工作原理.仿真结果显示:在TE和TM两种极化方式下,以0°到45°角度入射时所提出的FSS具有稳定的频率响应.此外,该3D FSS还具有相对较小的单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fss) 宽带 带通 等效电路模型(ECM) 三维(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透波材料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贤志 张剑 +5 位作者 崔凤单 彭瑾 高文博 吕毅 张昊 赵英民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7,共7页
频率选择表面(FSS)透波材料是透波材料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结构-功能一体化的集中体现和成功实践,随着天线以及通讯系统对全向透波、宽频透波、频选透波、隐身等性能要求的提高,该技术已成为透波材料研究的新热点,在军工、民品领域均有广... 频率选择表面(FSS)透波材料是透波材料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结构-功能一体化的集中体现和成功实践,随着天线以及通讯系统对全向透波、宽频透波、频选透波、隐身等性能要求的提高,该技术已成为透波材料研究的新热点,在军工、民品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陶瓷基FSS透波材料技术针对耐高温高性能天线罩的研制需求而提出,对透波材料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中分析了当前陶瓷基FSS透波材料工艺研究的需求,介绍了国内陶瓷基FSS透波材料工艺研究的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 频率选择表面(fss) 透波材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尖劈内腔频率选择表面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文博 崔凤单 +5 位作者 梁化斌 姜开宇 吕毅 张昊 赵英民 张剑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前在陶瓷基材料频率选择表面的制备方法有很多,但在大长径比狭窄陶瓷深腔内壁制备金属涂层微细结构的工艺研究较少。基于导电银浆涂覆工艺和内表面激光加工技术,在石英纤维增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SiO_(2)f/SiO_(2))尖劈内腔制备耐高温... 目前在陶瓷基材料频率选择表面的制备方法有很多,但在大长径比狭窄陶瓷深腔内壁制备金属涂层微细结构的工艺研究较少。基于导电银浆涂覆工艺和内表面激光加工技术,在石英纤维增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SiO_(2)f/SiO_(2))尖劈内腔制备耐高温FSS结构,并对其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金属涂层的厚度为12.08μm,常温和800℃的电导率为1.57×10^(7)S/m和1.496×10^(7)S/m,附着力达到0级,微细结构的尺寸精度为0.193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尖劈 内腔 频率选择表面(fss) 激光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小尺寸宽带的频率选择表面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经纬 魏兴昌 戴高乐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474-477,共4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基于混合边界谐振腔(HBCC)的小尺寸、大带宽的频率选择表面(FSS),该频率选择表面的周期单元由4个公共金属通孔和4条公共缝隙组成。通过合理分布金属通孔和缝隙的位置,能实现频率选择表面单元之间的隔离,并且可以形成...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基于混合边界谐振腔(HBCC)的小尺寸、大带宽的频率选择表面(FSS),该频率选择表面的周期单元由4个公共金属通孔和4条公共缝隙组成。通过合理分布金属通孔和缝隙的位置,能实现频率选择表面单元之间的隔离,并且可以形成具有混合边界的方形谐振腔。与传统的基片集成频率选择表面相比,在中心频率相同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混合边界频率选择表面具有设计简单、尺寸小的特点,同时保持了低通带插损、高选择性等优点。分析表明,通过简单地调节公共缝隙的大小可以显著增加所提频率选择表面的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fss) 混合边界谐振腔(HBCC) 小型化 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抗型频率选择表面电磁吸波结构的设计及测量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猛 姜田 冯一军 《电子测量技术》 2014年第8期7-9,18,共4页
以传统Salisbury屏电磁吸波结构为基础,引入阻抗型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s)对其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等效电路模型法和电磁全波仿真对吸波结构的吸波性能进行计算和优化,改善吸波结构的吸收性能。用电子束蒸发镀膜法... 以传统Salisbury屏电磁吸波结构为基础,引入阻抗型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s)对其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等效电路模型法和电磁全波仿真对吸波结构的吸波性能进行计算和优化,改善吸波结构的吸收性能。用电子束蒸发镀膜法制备了基于铁/二氧化硅多层薄膜的频率选择表面结构,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新的吸波结构,平板反射率测量结果与仿真相吻合,显示引入频率选择表面能够有效减小吸波结构厚度,并能够拓展工作频带、提升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isbury屏 频率选择表面(fss) 等效电路模型 电子束蒸发镀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频段可调复合单元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姣 乔学增 骆兴芳 《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12期24-28,共5页
以十字环和正方环为基本单元结构,设计了一种多频段复合单元频率选择表面(FSS),利用基于矩量法的电磁分析软件Ansoft Designer对其性能进行了电磁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有两个对入射角和极化方式都很稳定的频带,而且通过对该基本... 以十字环和正方环为基本单元结构,设计了一种多频段复合单元频率选择表面(FSS),利用基于矩量法的电磁分析软件Ansoft Designer对其性能进行了电磁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有两个对入射角和极化方式都很稳定的频带,而且通过对该基本单元变形,分别调节正方环和十字环的凹槽深度及宽度,其工作频带间隔大小可以根据需要双向调节,这在通信系统中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fss) 多频段 复合单元 可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十字单元结构的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辉 陈明生 +1 位作者 张量 张忠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26-929,共4页
在传统十字单元的基础上,文章通过将十字单元中心替换为方环,并在每个十字末端加载一个方环,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使用HFSS仿真软件对改进结构和传统结构分别进行建模仿真,将2种结构... 在传统十字单元的基础上,文章通过将十字单元中心替换为方环,并在每个十字末端加载一个方环,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使用HFSS仿真软件对改进结构和传统结构分别进行建模仿真,将2种结构的角度稳定性和极化稳定性进行了对比,证明了新型单元结构FSS比传统单元FSS具有更好的极化稳定性和角度稳定性;对加工出的实物在垂直入射的情况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设计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fss) 角度稳定性 极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选择表面双层吸波复合材料制备及研究
20
作者 胡鑫 徐任信 +3 位作者 王钧 刘成国 张斌 杨小利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4-78,59,共6页
利用镍粉和乙烯基酯树脂制备吸波复合材料,设计并制备了双圆柱吸波层,与频率选择表面(FSS)复合,得到基于频率选择表面的吸波材料,研究了吸波材料在1~18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反射率。结果表明,吸波材料电磁波反射率的实验值和仿真值基本... 利用镍粉和乙烯基酯树脂制备吸波复合材料,设计并制备了双圆柱吸波层,与频率选择表面(FSS)复合,得到基于频率选择表面的吸波材料,研究了吸波材料在1~18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反射率。结果表明,吸波材料电磁波反射率的实验值和仿真值基本一致,当镍粉含量为35%时,第一吸收峰在6.2GHz处,峰值为-22.3d B,-8d B以下带宽为4.7GHz;当镍粉含量为45%时,第二吸收峰-8d B以下的带宽为8.5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双圆柱层 频率选择表面(fss) 镍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