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的时间反转正交空时分组码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宇 赵慧 王文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3-58,共6页
针对空时分组码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误码率性能损失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时间反转坐标交织正交码设计方案(TR-CIOD).先将空时码的部分传输数据进行时间反转,按照特定数据格式改变符号时序进行传输,然后利用正交空时分组码等效信道... 针对空时分组码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误码率性能损失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时间反转坐标交织正交码设计方案(TR-CIOD).先将空时码的部分传输数据进行时间反转,按照特定数据格式改变符号时序进行传输,然后利用正交空时分组码等效信道矩阵的正交性和循环矩阵的乘法特性,在接收端进行空时匹配滤波.TR-CIOD方案能够降低符号间干扰对数据传输的影响,在保证获得空时码多天线分集增益的同时,还能有效合并信道多径,获得多径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在2径信道、误码率为10-5时,TR-CIOD方案比平坦信道中的坐标交织正交码设计方案的信噪比增益提高了5.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空时分组码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骶丛神经根成像中T23D SPACE序列的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勇 肖智博 +3 位作者 秦颖 余泽平 马娟 吕富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4-190,共7页
目的:探讨T23D SPACE序列在腰骶丛神经根中的应用及其参数优化。方法:前瞻性招募并收集46名正常志愿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所有志愿者均行常规T23D SPACE(方法A)、优化后T23D SPACE(方法B)磁共振扫描,并比较2种方法的扫描时间,第4~5腰神... 目的:探讨T23D SPACE序列在腰骶丛神经根中的应用及其参数优化。方法:前瞻性招募并收集46名正常志愿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所有志愿者均行常规T23D SPACE(方法A)、优化后T23D SPACE(方法B)磁共振扫描,并比较2种方法的扫描时间,第4~5腰神经、第1~4骶神经、坐骨神经的神经显示情况,第5腰神经根节中、节前、节后的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_(神经-肌肉)、对比度(CR)_(神经-肌肉值)。优化后T23D SPACE序列(方法B)主要优化了TR、TE、加速因子(回波链)、脂肪抑制方式、血液抑制方式、层厚等参数。结果:(1)方法A扫描时间为356 s,方法B扫描时间为229 s。(2)在神经显示评分比较中,第4、5腰神经,第1~4骶神经和坐骨神经的显示评分在2种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第5腰神经根的节中SNR值(286.842±75.822 vs 376.784±111.880)、CNR_(神经-肌肉值)(389.199±106.824 vs 522.683±159.883)、CR_(神经-肌肉值)(0.798±0.037 vs 0.830±0.038)在2种方法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第5腰神经根的节前SNR值(198.758±52.966 vs 260.378±79.631)、CNR_(神经-肌肉值)(254.720±74.904 vs344.948±112.041)、CR_(神经-肌肉值)(0.718±0.070 vs 0.762±0.056)在2种方法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第5腰神经根的节后SNR值(161.400±46.883 vs 206.849±59.706)、CNR_(神经-肌肉值)(197.684±63.776 vs 263.240±80.910)、CR_(神经-肌肉值)(0.663±0.068 vs 0.711±0.058)在2种方法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T23D SPACE序列与优化后的序列均可以显示腰骶神经,优化后扫描更快,神经显示中第5腰神经根的信噪比、对比度均比常规T23D SPACE序列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SPACE 腰骶丛神经 磁共振神经成像 时间恢复 频率选择性绝热反转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抑制技术在多肌炎、皮肌炎磁共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科蓓 华佳 +5 位作者 邹爱华 顾海燕 刘晓晟 林志谦 路青 许建荣 《磁共振成像》 CAS 2011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抑制技术在多肌炎、皮肌炎MR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46例经临床确诊多肌炎或皮肌炎患者双侧大腿MRI表现。常规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W、T2W及抑脂序列(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或频率预饱和反转恢复序列SPIR)。... 目的探讨脂肪抑制技术在多肌炎、皮肌炎MR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46例经临床确诊多肌炎或皮肌炎患者双侧大腿MRI表现。常规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W、T2W及抑脂序列(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或频率预饱和反转恢复序列SPIR)。观察比较抑脂序列与常规T1W、T2W序列在病变检出能力上的差异。结果⑴本组46例患者中有43例于MRI上发现不同程度异常表现,提示肌炎33例、筋膜炎40例、皮下结缔组织炎20例、骨髓水肿13例、肌肉萎缩5例。⑵在抑脂序列上,除了肌肉萎缩,其它异常表现悉数发现;T1W上发现皮下结缔组织炎12例、骨髓水肿5例、肌肉萎缩5例,未发现肌炎、筋膜炎;T2W上发现肌炎10例、肌肉萎缩5例,未发现筋膜炎、皮下结缔组织炎、骨髓水肿。⑶T1W上发现的12例皮下结缔组织炎、5例骨髓水肿以及T2W上发现的10例肌炎患者,均处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T1W和T2W上发现的5例肌萎缩患者均处于慢性期;慢性期患者中发现的3例轻度肌炎、10例轻度筋膜炎均只在抑脂序列上发现,T1W或T2W上未见显示。结论使用脂肪抑制技术可以明显提高MRI上软组织炎性病变的检出,抑脂序列应作为多肌炎、皮肌炎患者软组织MRI检查的首选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多肌炎 皮肌炎 筋膜炎 脂肪抑制 短时恢复序列 频率预饱和恢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xon与SPAIR技术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凯 林晓鑫 +6 位作者 罗耀升 胡秋根 郭保亮 欧阳富盛 欧阳裕锋 宋橙 陈海雄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1-57,共7页
目的 比较水脂分离技术(Dixon)和频率衰减反转恢复技术(spectral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SPAIR)两种脂肪抑制技术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AO)患者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 目的 比较水脂分离技术(Dixon)和频率衰减反转恢复技术(spectral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SPAIR)两种脂肪抑制技术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AO)患者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至2022年行眼眶MRI检查包括Dixon和SPAIR脂肪抑制序列的TAO患者资料73例(146只眼)。比较T2WI-Dixon水相和T2WI-SPAIR图像脂肪抑制效果、伪影、噪声、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 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及对TAO活动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在MRI总体图像质量方面,T2WI-Dixon水相优于T2WI-SPAIR图像的比例更高(67.1%vs. 13.7%)。T2WI-Dixon水相脂肪抑制效果、伪影评分及噪声均显著性低于T2WI-SPAIR图像(Z值6.632~10.473,P均<0.001),SNR、CNR均显著性高于T2WI-SPAIR图像(Z值-8.792~-10.482,P均<0.001)。T2WI-Dixon水相的眼外肌/脑白质信号强度比(extraocular muscle/white matter signal intensity ratio, EOM-SIR)、泪腺/脑白质信号强度比(lacrimal gland/white matter signal intensity ratio, LG-SIR)与临床活动度评分相关性高于T2WI-SPAIR图像(0.613 vs. 0.520;0.282 vs. 0.251)。T2WI-Dixon水相的EOM-SIR、LG-SIR评估TAO活动性的AUC高于T2WI-SPAIR图像(0.872 vs. 0.772;0.673 vs. 0.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70,P<0.001;Z=2.174,P=0.030)。结论 T2WI-Dixon水相图像质量优于T2WI-SPAIR图像。此外,T2WI-Dixon水相比T2WI-SPAIR图像具有更强评估TAO球后组织炎性水肿的能力,对TAO诊断和活动性分期具有更高诊断效能。Dixon技术为TAO患者的MRI检查提供了一种优秀的脂肪抑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脂肪抑制 图像质量 水脂分离技术 频率衰减恢复技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