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在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孟美辰 王彦春 +2 位作者 毛庆辉 郑翔天 谢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9-145,共7页
针对沁水盆地南部二叠系山西组煤系地层煤层气富集的特征,将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应用于该区的煤层含气性检测。首先基于小波变换,利用分解小波谱的时频分析方法,有效地提取了煤层气中地震信号的时间-频率分布特征;其次构建了与实际勘探目... 针对沁水盆地南部二叠系山西组煤系地层煤层气富集的特征,将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应用于该区的煤层含气性检测。首先基于小波变换,利用分解小波谱的时频分析方法,有效地提取了煤层气中地震信号的时间-频率分布特征;其次构建了与实际勘探目标储层物性参数近似的地质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用频率衰减梯度属性识别煤层的含气性的方法是可行的。将该方法应用到沁水盆地南部的煤层含气性预测中,其预测结果与实际测井解释含气性的结论相一致,有效地提高了储层预测的准确性;且为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及类似储层的预测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衰减梯度 煤层气 属性 叠前道集 含气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三参数小波变换的频率衰减梯度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熊晓军 王飞 +1 位作者 米鸿 贺振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9-705,5-6,共7页
为了有效提高常规频率衰减梯度分析法中高频振幅谱的计算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时频三参数小波变换的频率衰减梯度分析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时频三参数小波变换计算目标信号的时间—频率域振幅谱,再采用非线性曲线拟合法计算高频段振幅谱的频... 为了有效提高常规频率衰减梯度分析法中高频振幅谱的计算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时频三参数小波变换的频率衰减梯度分析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时频三参数小波变换计算目标信号的时间—频率域振幅谱,再采用非线性曲线拟合法计算高频段振幅谱的频率衰减系数。理论信号分析表明采用时频三参数小波变换的时频分析法提高了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分辨率,并克服了常规三参数小波变换出现的能量交叠而引起的高频信号能量衰减假象。实际资料的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比常规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测试吻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分析 频率衰减梯度 三参数小波变换 非线性曲线拟合 短时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频率衰减梯度在油气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景业 贺振华 黄德济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10年第3期207-211,152,共5页
研究表明,与致密的地质体相比,当地质体中含流体(如水、油或气)时,会引起地震波的散射和地震能量的衰减,断层、裂缝等的存在也会引起地震波的散射和地震能量的衰减。地震波在聚集了石油、天然气的储层中传播时,对高频成分的吸收能力更强... 研究表明,与致密的地质体相比,当地质体中含流体(如水、油或气)时,会引起地震波的散射和地震能量的衰减,断层、裂缝等的存在也会引起地震波的散射和地震能量的衰减。地震波在聚集了石油、天然气的储层中传播时,对高频成分的吸收能力更强,因此可以利用地震波的衰减属性预测油气富集区。介绍了地震波的衰减原理以及衰减属性的计算方法,利用能量吸收分析方法,通过储层频谱成像与解释软件连续计算,分析地震波频率信息的衰减梯度,在实际资料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利用衰减梯度可以有效地预测和验证含油气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衰减属性 频率衰减梯度 频谱分析 油气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参数S变换的多级重心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分析
4
作者 汪俊乾 张会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50,共9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参数S变换的多级重心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并将其用于储层预测。首先,利用三参数S变换计算地震信号目的层的时频谱;然后利用信号的多级重心选定拟合频段并计算每个时刻振幅谱的高频段频率衰减梯度,得到属性值;最后利用频...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参数S变换的多级重心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并将其用于储层预测。首先,利用三参数S变换计算地震信号目的层的时频谱;然后利用信号的多级重心选定拟合频段并计算每个时刻振幅谱的高频段频率衰减梯度,得到属性值;最后利用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值的变化进行含油气储层预测。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与常规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对比,基于三参数S变换提取的多级重心频率衰减梯度属性更加稳定,能更好地刻画储层的边界和识别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参数S变换 衰减 多级重心 频率衰减梯度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频率衰减属性预测TNB地区储层含气性 被引量:39
5
作者 毕研斌 龙胜祥 +3 位作者 郭彤楼 鲍志东 刘彬 马殿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6-120,共5页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和飞仙关组三段是TNB地区钻井揭示的主要产气层段,具有埋藏深、厚度薄的特点。尽管目前勘探获得了重大突破,但有利含气性分布预测仍然是进一步扩大勘探成果的关键所在。基于小波变换的频谱分析技术为储层含气性预...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和飞仙关组三段是TNB地区钻井揭示的主要产气层段,具有埋藏深、厚度薄的特点。尽管目前勘探获得了重大突破,但有利含气性分布预测仍然是进一步扩大勘探成果的关键所在。基于小波变换的频谱分析技术为储层含气性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针对研究目的层的储层特征,通过衰减属性与地质录井全烃检测资料对比、储层正演模拟和井-震含气性过井剖面检验,分析了利用频率衰减属性预测储层含气性的可行性。预测结果表明,嘉陵江组二段和飞仙关组三段在平面上和纵向上均具有不同的含气分布特征。嘉陵江组二段砂屑滩气藏面积大,发育单一气藏;飞仙关组三段鲕粒滩气藏面积相对较小,但纵向上异位叠置、多气藏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烃检测 频率衰减梯度 含气性预测 TNB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信息在碳酸盐岩礁滩储层含油气性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蔡涵鹏 贺振华 黄德济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8年第4期113-117,共5页
根据礁滩相储层的特点及礁滩反射波的特征解释出礁滩的基本分布,利用不同形式的频率信息预测储层的分布。首先阐述影响地震波频率变化的主要因素,然后,利用频率信息识别礁滩储层含油气的可行性,选取表征频率特性的几个主要参数:单低频... 根据礁滩相储层的特点及礁滩反射波的特征解释出礁滩的基本分布,利用不同形式的频率信息预测储层的分布。首先阐述影响地震波频率变化的主要因素,然后,利用频率信息识别礁滩储层含油气的可行性,选取表征频率特性的几个主要参数:单低频、主频、频率衰减梯度、高低频能量比和瞬时频率。LY地区气藏属于碳酸盐岩礁滩相岩性油气藏,具有埋藏深、油气分布不均匀的特点。通过对LY地区油气储层预测及研究表明,利用不同形式频率信息刻画礁滩相油气储层分布与钻井吻合、频率信息可以很好地刻画储层横向的变化,从而证实了充分利用不同形式频率信息识别油气分布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信息 碳酸盐岩礁滩储层 含气性预测 低频伴影 频率衰减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通江-南江-巴中地区嘉陵江组二段白云岩储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季玉新 魏修成 +1 位作者 刘春园 王棣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3-359,共7页
南方海相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潜力很大,白云岩是重要的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其储集空间类型复杂多样。通江—南江—巴中地区(简称通南巴地区)嘉二段白云岩以砂屑白云岩为主,发育多种溶孔、溶洞和多种裂缝,已钻井揭示了良好的油气前景,但因... 南方海相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潜力很大,白云岩是重要的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其储集空间类型复杂多样。通江—南江—巴中地区(简称通南巴地区)嘉二段白云岩以砂屑白云岩为主,发育多种溶孔、溶洞和多种裂缝,已钻井揭示了良好的油气前景,但因其时代较老、埋藏深、烃源岩差、保存条件差和储层条件差等,其储层预测和油气检测难度很大。本文以目标区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在对储层的岩石物理、地质地震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应力应变分析、体相干、多方位地震裂缝预测、频率衰减梯度分析等技术对白云岩目标产气层进行了深入研究,预测出了目标层的裂缝发育区、孔洞发育区,并对流体分布情况进行了预测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洞缝 体相干 方位地震AVA 频率衰减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分析和波阻抗反演的M地区礁滩相储集层预测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志伟 贺振华 黄德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34,共3页
中国南海相继发现大量礁滩相油气藏,它们具有埋藏深、油气分布不均匀、勘探难度大等特点。低频伴影和频率衰减梯度是基于小波变换谱分解的两种时频分析方法,它们与储集层中流体密切相关,不仅可以作为流体识别的重要标志,还可以确定储集... 中国南海相继发现大量礁滩相油气藏,它们具有埋藏深、油气分布不均匀、勘探难度大等特点。低频伴影和频率衰减梯度是基于小波变换谱分解的两种时频分析方法,它们与储集层中流体密切相关,不仅可以作为流体识别的重要标志,还可以确定储集层的横向展布,但是不易对其顶、底边界进行识别。作为储集层预测重要方法之一的波阻抗反演,可以利用测井纵向分辨率高的优点,有效地分辨储集层的顶、底界限。因此,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好地预测M地区储集层位置,在纵、横向上精细刻画储集层及其油气富集范围,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滩相 频率衰减梯度 小波变换 时频分析 波阻抗反演 储集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叠后烃检技术在渤海QHD33/34构造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京思 赵家琳 +1 位作者 蔡少武 于娅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12期60-65,共6页
渤海中北部海域的QHD33/34构造位于石臼坨凸起中段及中段东南部斜坡带上。受新构造运动影响,石臼坨凸起浅层发育一系列NE向、近EW向晚期活动断层,在斜坡带浅层明化镇组形成了多个断鼻、断块型圈闭,但是构造圈闭面积总体较小、幅度低,并... 渤海中北部海域的QHD33/34构造位于石臼坨凸起中段及中段东南部斜坡带上。受新构造运动影响,石臼坨凸起浅层发育一系列NE向、近EW向晚期活动断层,在斜坡带浅层明化镇组形成了多个断鼻、断块型圈闭,但是构造圈闭面积总体较小、幅度低,并且受断层对油气疏导作用影响,油气成藏有一定的风险。为揭示QHD33/34构造浅层储层的含油气性,应用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低频增加梯度异常对该区进行烃类检测,取得了一定效果。最终烃检结果与已钻井揭示的构造浅层储层含油气性较匹配,吻合率达到79%,应用烃检结果可进一步指导该构造井位部署,尽最大可能规避风险。通过研究表明,在研究区浅层,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低频增加梯度异常能够最大程度上识别油层与水层。该方法能够识别大于3m的油层,水层则没有明显响应特征,应用该方法进行烃类检测,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臼坨凸起 匹配追踪 烃类检测 频率衰减梯度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