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压缩感知的频率编码脉冲雷达高分辨距离成像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贺亚鹏 庄珊娜 +1 位作者 李洪涛 朱晓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78-1683,共6页
针对频率编码脉冲雷达(Frequency-Coded Pulse Radar,FCPR),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的目标高分辨距离成像方法。利用目标场景的空间稀疏性,建立FCPR目标回波稀疏信号模型,提出基于CS的FCPR脉冲相参合成处理... 针对频率编码脉冲雷达(Frequency-Coded Pulse Radar,FCPR),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的目标高分辨距离成像方法。利用目标场景的空间稀疏性,建立FCPR目标回波稀疏信号模型,提出基于CS的FCPR脉冲相参合成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少量FCPR信号子脉冲对目标频域响应进行采样,即可提取目标高分辨距离像信息。为了降低CS重构算法的运算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FFT目标速度预估计的动态构造降维感知矩阵的方法,提高了采用CS进行FCPR脉冲相参合成处理的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IFFT脉冲相干合成算法具有更小的目标强散射中心幅度估计误差,对速度估计误差及噪声的鲁棒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编码脉冲雷达 高分辨距离像 压缩感知 速度预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频率脉冲编码激励的软组织粘弹性定量测量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浩铭 郑翊 +4 位作者 陈昕 刘盼盼 郭燕荣 汪天富 陈思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2-401,共10页
高频剪切波对粘性参数的准确估计非常重要.为了提高高频剪切波的检测能力,并研究其对粘弹性参数估计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基于正交频率脉冲激励的超声振动计方法.通过构造具有特定频谱特性的正交频率波形,经稀疏采样之后激励组织振动,可... 高频剪切波对粘性参数的准确估计非常重要.为了提高高频剪切波的检测能力,并研究其对粘弹性参数估计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基于正交频率脉冲激励的超声振动计方法.通过构造具有特定频谱特性的正交频率波形,经稀疏采样之后激励组织振动,可以增强剪切波的高频分量.以新鲜猪肝为对象进行离体实验.选择二进制编码和两种正交频率编码脉冲激励组织振动,然后分别运用激光振动计和超声对不同编码激励方式产生的剪切波进行检测.激光振动计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增强剪切波的高频分量,而从超声实验结果上看,与二进制编码激励方式的结果相比,当只用100~400 Hz剪切波速度拟合求解时,三码片与六码片的正交频率脉冲激励所估计得到的剪切弹性和剪切粘性的相对偏差分别为2.3%和4.1%,13.6%和11.5%;而当将所有频率剪切波速度用于拟合求解时,三码片与六码片的正交频率脉冲激励所估计得到的剪切弹性和剪切粘性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0.6%和3.5%,5.4%和11.8%.实验结果表明,正交频率编码激励方式可以降低激励峰值声强,并提高系统对高频剪切波的检测能力;另一方面,高频剪切波对粘弹性估计值具有影响,但其影响方式还不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辐射力 剪切波 粘弹性 谐波振动 正交频率编码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脉冲LFM的PFES距离模糊函数栅瓣抑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雅凤 贺知明 +2 位作者 陈金梅 宋江 陈松林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3,44,共6页
子脉冲频率编码信号(PFES)在子脉冲宽度大于最小跳频间隔倒数的情况下,其距离模糊函数在中心模糊带内主瓣周围会产生栅瓣。栅瓣不仅影响单目标自身的准确检测,并且强目标栅瓣会对落入其中的弱目标主瓣造成掩盖,使得弱目标漏检。在原有... 子脉冲频率编码信号(PFES)在子脉冲宽度大于最小跳频间隔倒数的情况下,其距离模糊函数在中心模糊带内主瓣周围会产生栅瓣。栅瓣不仅影响单目标自身的准确检测,并且强目标栅瓣会对落入其中的弱目标主瓣造成掩盖,使得弱目标漏检。在原有子脉冲频率编码信号的基础上引入了子脉冲线性调频,深入研究并给出了该复合信号的参数选取准则,从而达到消除子脉冲频率编码信号距离模糊函数栅瓣的目的,最后仿真验证了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目标探测 脉冲频率编码 模糊函数 线性调频 栅瓣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区域雷达网雷达部署数目与检测概率关系 被引量:16
4
作者 谭贤四 王红 +1 位作者 武文 毕红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19,共4页
频率编码脉冲是一种大时宽带宽信号 ,具有良好的距离分辨性能 ,并可拥有较窄的瞬时带宽。推导了频率编码脉冲信号与步进频率编码脉冲信号的模糊函数 ,分析了其距离、速度分辨性能及其相应关系 ,并对频率编码脉冲信号模糊函数的旁瓣抑制... 频率编码脉冲是一种大时宽带宽信号 ,具有良好的距离分辨性能 ,并可拥有较窄的瞬时带宽。推导了频率编码脉冲信号与步进频率编码脉冲信号的模糊函数 ,分析了其距离、速度分辨性能及其相应关系 ,并对频率编码脉冲信号模糊函数的旁瓣抑制问题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 ,采用遗传算法得到的频率编码工程优化值 ,能较好解决目标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编码脉冲 雷达部署数目 检测概率 雷达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ultrasonic elastography by coded excitation and transmit-side multi-frequency compounding
5
作者 张志宏 刘昊霖 +1 位作者 何颖妮 刘东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003-1010,共8页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ltrasonic elastography, by taking the advantage of code excitation and frequency compounding, a transmitting-side multi-frequency with coded excitation for elastography (TFCCE) was propos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ltrasonic elastography, by taking the advantage of code excitation and frequency compounding, a transmitting-side multi-frequency with coded excitation for elastography (TFCCE) was proposed. TFCCE adopts the chirp signal excitation scheme and strikes a balance in the selection of sub-signal bandwidth, the bandwidth overlap and the number of sub-strain image based on theoretical derivation, so a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lastic image. Experiments have prov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optimizing methods, the elastographyic signal-to-noise ratio(Re-SN) and contrast-to-noise ratio(Re-CN) a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with different echo signal-to-noise ratios (ReSN) and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When ReSN is 50 dB, compared with short pulse, Rc-SN and Re-CN obtained by TFCCE increase by 53% and 143%, respectively. Moreover, in a deeper investigation (85-95 mm), the image has lower strain noise and clear details. When th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is in the range of 0-1 dB/(cm.MHz), Re-SN and Re-CN obtained by TFCCE can be kept in moderate ranges of 5〈Re-SN〈6.8 and 11.4〈Re-CN〈15.2, respectively. In particular, for higher tissue attenuation, the basic image quality cannot be ensured with short pulse excitation, while mediocre quality strain figure can be obtained by TFCCE. Therefore, the TFCCE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lastography quality and can be applied to ultrasonic clinical t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nic elastography coded excitation transmit-side multi-frequency compounding elastographyic signal-to-noise ratio echo signal-to-noise ratio contrast-to-noise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