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键复合物中键长变化与振动频率移动相关性重访(英文)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愚 马宁 王伟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9-503,共5页
X―H···Y(Y为电子供体)型氢键形成时,X―H键长伸长或缩短与相应的X―H伸缩振动频率红移或蓝移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也是氢键光谱检测和研究的基础.但是,最近的理论研究却推翻了这一观点,认为X―H键长变化和相应的X―H伸... X―H···Y(Y为电子供体)型氢键形成时,X―H键长伸长或缩短与相应的X―H伸缩振动频率红移或蓝移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也是氢键光谱检测和研究的基础.但是,最近的理论研究却推翻了这一观点,认为X―H键长变化和相应的X―H伸缩振动频率移动在有些氢键体系中并不存在相关性(McDowell,S.A.C.;Buckingham,A.D.J.Am.Chem.Soc.2005,127,15515.).本文中,我们采用更为可信的计算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再研究.结果表明是错误的计算方法导致了McDowell和Buckingham得出错误的结论.在McDowell和Buckingham所研究的氢键体系中,X―H键长变化和相应的X―H伸缩振动频率移动仍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复合物 相关 键长变化 振动频率移动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移动通信系统频率方案
2
作者 张向阳 靳凤荣 +2 位作者 金朝娣 李鸣 田子建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5-76,78,共3页
讨论了基于半双工芯片实现全双工通信方案的硬件系统构成,提出了煤矿井下蜂窝小区制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设置方案,给出了信道的设置方法,详细分析了煤矿井下蜂窝小区制移动通信系统中避免不同小区之间频率互调的方法。
关键词 矿井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系统频率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通信频率加入程序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华林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4-120,共7页
移动通信频率加入程序徐华林(铁道部通号公司设计院北京)在建立一个移动通信系统时(例如铁路站场无线通信系统),根据申请和需要,当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分配若干无线电频点供其专用,这样就排除了同频干扰的可能性;但这些频点之间... 移动通信频率加入程序徐华林(铁道部通号公司设计院北京)在建立一个移动通信系统时(例如铁路站场无线通信系统),根据申请和需要,当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分配若干无线电频点供其专用,这样就排除了同频干扰的可能性;但这些频点之间还可能存在其他干扰,并且在该地区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通信 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非均匀性对超声衰减的影响及其修正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宝善 孙道远 +3 位作者 李生杰 李伟东 施行觉 刘斌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共7页
在充分考虑了岩石的非均匀性引起的Rayleigh散射对衰减测量值的影响后 ,通过有关理论和计算 ,将岩石的本征衰减和散射加以区分 ,对原先以均匀介质为基本假定的频谱比法进行了修正。改进后的频谱比法可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进行Q值计算 ,... 在充分考虑了岩石的非均匀性引起的Rayleigh散射对衰减测量值的影响后 ,通过有关理论和计算 ,将岩石的本征衰减和散射加以区分 ,对原先以均匀介质为基本假定的频谱比法进行了修正。改进后的频谱比法可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进行Q值计算 ,避免了传统频谱比法在不同频段上得出不同的Q值的不确定性问题。同时 ,我们还引进并改进了频率移动法。我们将传统和改进的频谱比法、以及频率移动法应用于同一套实验数据 ,计算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 超声衰减 Q值 频率移动 频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体硅工艺的微机械可调节椭圆低通滤波器 被引量:2
5
作者 缪旻 卜景鹏 赵立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6-489,共4页
提出了一种椭圆低通可调滤波器的调谐方法,即通过调节第一传输零点(FTZ)来改变3dB截止频率Tc。解析计算表明,小范围内改变FTZ既可调节Tc和滚降速率,又能保证通带和阻带的特性基本不变。作者提出FTZ的移动可由串联谐振支路处容性MEMS开... 提出了一种椭圆低通可调滤波器的调谐方法,即通过调节第一传输零点(FTZ)来改变3dB截止频率Tc。解析计算表明,小范围内改变FTZ既可调节Tc和滚降速率,又能保证通带和阻带的特性基本不变。作者提出FTZ的移动可由串联谐振支路处容性MEMS开关的分布加载来实现,并基于微扰法求出器件中心谐振频率及特性的变化规律。本文相应设计了Tc为16GHz的7阶步进式滤波器。高频有限元全波仿真表明,每加载一个MEMS开关,Tc改变约1.5GHz,损耗特性则几乎不变。这证明了理论分析方法有较高的准确性,而且器件设计具有数字化调节能力和较出色的微波性能。这种方法也可用于高通和带通滤波器。论文还介绍了器件的体硅微加工流程及MEMS开关的初步加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微机电系统 可调谐滤波器 椭圆低通滤波器 第一传输零点 频率移动 体硅微机械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长单壁碳纳米管的受压频移
6
作者 王志刚 姚明光 +2 位作者 潘守甫 金明星 刘冰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9-624,共6页
使用第一原理密度泛函计算方法,我们研究了(5,5)有限长单壁碳纳米管(FSWNT)在气相条件下,结构的变化对振动模式(红外强度和拉曼活性)的影响.我们得到了与无限长单壁碳纳米管(SWNT)有差异的拉曼频谱,发现了A_(1g),E_(1g)和E_(2g)的不同... 使用第一原理密度泛函计算方法,我们研究了(5,5)有限长单壁碳纳米管(FSWNT)在气相条件下,结构的变化对振动模式(红外强度和拉曼活性)的影响.我们得到了与无限长单壁碳纳米管(SWNT)有差异的拉曼频谱,发现了A_(1g),E_(1g)和E_(2g)的不同频移特征,并对其原因进行了解释.当结构压缩到1.5 A时,我们得到了一个双管的FSWNT结构,它也具有一个呼吸模(409.26 cm^(-1)),而释放"压力"之后,FSWNT不同于SWNT之处在于其不能恢复到理想的D_(5d)对称性结构,我们得到了一个新的具有C_(2h)对称性的稳定的两端半封闭的FSWNT,其也具有一个明确的呼吸模(365.01cm^(-1)).并且,我们发现了稳定的D_(5d)和C_(2h)对称性结构的不同的电子布居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长单壁碳纳米管 第一性原理 喇曼光谱 频率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初始载波频移抑制孤子互作用
7
作者 钟鸣宇 曹文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1-354,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孤子初始载波频移抑制孤子相互作用的方法。通过分析,发现孤子串最外层的两个孤子受相互作用影响最大,提出将孤子串中最外层的两个孤子进行初始的频率移动,较好地抑制了孤子相互作用。分析了频移量对传输距离的影响,结果... 介绍了一种基于孤子初始载波频移抑制孤子相互作用的方法。通过分析,发现孤子串最外层的两个孤子受相互作用影响最大,提出将孤子串中最外层的两个孤子进行初始的频率移动,较好地抑制了孤子相互作用。分析了频移量对传输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具体的系统,存在最佳频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子相互作用 初始频率移动 最大传输距离 孤子相对间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叉指EBG结构的传输特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慧丽 王素玲 王志军 《电子测量技术》 2016年第6期39-42,共4页
设计了一种一维叉指电磁带隙结构(electromagnetic band gap,EBG)。首先,在典型电磁带隙结构的原理基础上,用HFSS软件建立一维EBG结构模型,详细分析了调节电容相对长度L_0对电磁带隙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电容的相对长度可以使频... 设计了一种一维叉指电磁带隙结构(electromagnetic band gap,EBG)。首先,在典型电磁带隙结构的原理基础上,用HFSS软件建立一维EBG结构模型,详细分析了调节电容相对长度L_0对电磁带隙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电容的相对长度可以使频率带隙向低频方向移动,并通过将电容的相对面积简化为相对长度的思想,定量计算出等效电容与频率的关系;其次,运用数学中"以直代曲"的微积分思想,对一维叉指EBG结构的频率进行估算,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为EBG的频率估算和小型化设计提供了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带隙 频率移动 叉指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时域颤振判定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秦之轩 史爱明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0-706,共7页
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方法对颤振时间响应历程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从多个模态分支计算结果中归纳耦合主颤振分支的方法。分别从频率移动理论和能量变化观点出发,提出了针对颤振边界的临界颤振动压判定频率移动判据和能量因子判据... 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方法对颤振时间响应历程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从多个模态分支计算结果中归纳耦合主颤振分支的方法。分别从频率移动理论和能量变化观点出发,提出了针对颤振边界的临界颤振动压判定频率移动判据和能量因子判据。通过对国际标准跨声速颤振算例AGARD445.6机翼的时域颤振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方法在耦合模态分支确定、临界颤振动压判定、主颤振分支判定3个方面的高有效性。此外,将该方法应用于高速中等展弦比气动翼面的跨声速颤振特性研究,成功地根据较复杂的响应曲线判断出了颤振边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判颤 幅频分析 AGARD445.6机翼 频率移动判据 能量因子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0cm^(-1)→16900.38cm^(-1)(~5L_6~o→~7M_7~e)跃迁功率加宽实验及分析
10
作者 吴晃 徐品方 +5 位作者 潘文杰 徐向东 费琳 于贵明 李自卫 王新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58-60,共3页
由于功率加宽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个非常基本而且重要的概念,一些学者曾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为了研究铀原子与光场作用时的动态特性,我们进行了功率加宽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于图1表1中。
关键词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核工业 拉比频率 化工程 铀原子 动态特性 跃迁 研究院 频率移动 分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MIPv6自适应路由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成红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2785-2788,共4页
在层次化移动Ipv6协议中,当CN和MN位于同一个MAP域时,两者之间的通信不是优化的路由,可以将MN的链路转交地址通知给CN,实现在移动节点和通信对端之间直接通信,达到路由优化的目的。当移动节点频繁切换时,导致了绑定更新开销的增加。切... 在层次化移动Ipv6协议中,当CN和MN位于同一个MAP域时,两者之间的通信不是优化的路由,可以将MN的链路转交地址通知给CN,实现在移动节点和通信对端之间直接通信,达到路由优化的目的。当移动节点频繁切换时,导致了绑定更新开销的增加。切换频率和数据报传送频率是路由优化研究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在权衡考虑MN的切换频率和数据报传送频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局部路由优化方案,并分析了该方案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较大的SMR范围内,该方案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化移动IPV6 移动锚点 自适应局部路由优化 移动频率比值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