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公共空间频率模型的脑电数据分类 被引量:1
1
作者 唐艳 汤井田 龚安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59-161,164,共4页
利用公共空间频率模型算法实现较少训练数据的脑电识别。首先给出公共空间频率模型算法的数学公式和求解过程,然后从数学分析角度说明表达实质含义,以及如何实现空间和频率上的同时滤波;再对于提取出来的特征,如何构造分类器,进行分类;... 利用公共空间频率模型算法实现较少训练数据的脑电识别。首先给出公共空间频率模型算法的数学公式和求解过程,然后从数学分析角度说明表达实质含义,以及如何实现空间和频率上的同时滤波;再对于提取出来的特征,如何构造分类器,进行分类;最后用BCI Competition Ⅲ的Iva数据包为数据源,证明了公共空间频率模型算法在BCI的实用性,能够达到更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公共空间模型 公共空间频率模型 脑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搜索量和混合频率模型的经济变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袁铭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7-35,共9页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搜索量数据进行经济预测的问题,提出建立能够充分利用高频变量信息的混合频率模型,并尝试解决建模过程中的关键词选取、数据预处理和降维等问题。在对金融和消费领域预测的实证研究中,经过筛选的关键词搜索...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搜索量数据进行经济预测的问题,提出建立能够充分利用高频变量信息的混合频率模型,并尝试解决建模过程中的关键词选取、数据预处理和降维等问题。在对金融和消费领域预测的实证研究中,经过筛选的关键词搜索量变量与作为预测对象的经济变量是高度相关的,并且混频模型相对于经过频率转换的模型具有更优的估计量性质和更高的样本内外预测精度。同时,根据估计结果得到的权重函数还可以发现月内各日搜索量在预测模型中的贡献度分布具有不同模式,借助该分布模式可以对经济主体行为进行描述和测度,也为搜索量数据的频率转换提供了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搜索量 混合频率模型 经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大熵准则在降雨强度-历时-频率模型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陆宝宏 陆晓明 汤有光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19,57,共4页
根据频率与重现期的关系推导出三类常用降雨强度-历时-频率模型的无条件及条件概率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及与模型相对应的约束。极大熵与极大似然准则产生一致估计,本文尝试基于极大熵准则建立降雨强度-历时-频率模型参数估计的优化模型,... 根据频率与重现期的关系推导出三类常用降雨强度-历时-频率模型的无条件及条件概率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及与模型相对应的约束。极大熵与极大似然准则产生一致估计,本文尝试基于极大熵准则建立降雨强度-历时-频率模型参数估计的优化模型,应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该优化模型。根据比较发现,极大熵估计有时比常用的极大似然估计和最小二乘估计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大熵准则 参数估计 模拟退火算法 适线准则 降雨强度-历时-频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点特异性频率模型在昆虫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中的应用
4
作者 习欠云 杨洁 +5 位作者 邓日强 王瑾雯 贾凤龙 张永亮 江青艳 王珣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82,共5页
根据位点特异性频率模型(site-specific rate model),利用PAUP软件,对线粒体COI基因序列不同密码子位点的数据模块分别进行了豉甲科和水生肉食亚目在亚科或科水平上的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表明第二密码子数据模块获得的系统分析结果与形... 根据位点特异性频率模型(site-specific rate model),利用PAUP软件,对线粒体COI基因序列不同密码子位点的数据模块分别进行了豉甲科和水生肉食亚目在亚科或科水平上的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表明第二密码子数据模块获得的系统分析结果与形态学分析结果一致。表明位点特异性频率模型在线粒体COI基因作为标记来进行昆虫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上获得了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点特异性频率模型 豉甲科 线粒体COI基因 系统发育 水生肉食亚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的低开关频率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洋 程志江 李永东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73-1478,共6页
文章提出一种三电平NPC逆变器(NPCs)低开关频率模型预测控制(LSF-MPC)策略。该策略在α-β坐标系下构建NPCs的预测模型,采用滚动优化方式,分别对所有系统状态进行预测。在目标函数中加入降低开关频率目标项,从而选择使目标函数最优的开... 文章提出一种三电平NPC逆变器(NPCs)低开关频率模型预测控制(LSF-MPC)策略。该策略在α-β坐标系下构建NPCs的预测模型,采用滚动优化方式,分别对所有系统状态进行预测。在目标函数中加入降低开关频率目标项,从而选择使目标函数最优的开关状态并直接作用于NPCs,降低了开关器件动作频率。最后,在仿真环境下对该策略稳态与动态性能等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NPC逆变器 低开关频率模型预测控制 目标函数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PSS软件研究桑螟羽化进程的累积频率模型
6
作者 方利民 《中国蚕业》 2010年第1期19-21,共3页
概述了适用于描述昆虫发育进度随时间变化的模型,讨论了模型的估计参数和应用特点;使用SPSS软件非线性回归拟合Logstic曲线,分别对2006—2008年吴江市第1代至第4代桑螟成虫灯诱蛾量的累积频率进行了模拟,拟合效果良好。
关键词 桑园害虫 SPSS软件 桑螟 累积频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模型和频率比模型的江西省崩岗发育风险对比评估
7
作者 潘峰 文慧 +3 位作者 袁芳 沈发兴 胡松 牛德奎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115,共9页
崩岗是中国南方红壤丘陵区最为严重的侵蚀形式之一,基于GIS开展江西省崩岗发育风险评估,对该地区崩岗侵蚀防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计算10个影响因子的重要性和相关性矩阵... 崩岗是中国南方红壤丘陵区最为严重的侵蚀形式之一,基于GIS开展江西省崩岗发育风险评估,对该地区崩岗侵蚀防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计算10个影响因子的重要性和相关性矩阵进行影响因子筛选,利用信息量、加权信息量和频率比3种模型开展江西省崩岗发育风险评估,采用自然断点分级法划分风险等级。结果表明:1)气温、海拔和土地利用类型是江西省崩岗发育的重要影响因子。2)信息量模型、加权信息量模型和频率比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方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分别为0.860、0.852和0.833,3种模型评估精度均良好,都适用于江西省崩岗发育风险评估。3)江西省崩岗发育风险等级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呈现由北往南逐渐递增的趋势,极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江西省南部,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南部和中部,这与江西省崩岗实际分布情况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省崩岗侵蚀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风险评估 信息量模型 频率模型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需求侧响应的互联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频率控制
8
作者 张博航 戚军 +2 位作者 谢路耀 张有兵 张博扬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114,共10页
新型电力系统面临惯性降低、调频容量减少导致频率失稳风险上升的问题,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作为灵活的调频技术,成为解决电力系统频率失稳的重要手段。首先,建立需求侧资源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频率稳定分析及负荷频率控制... 新型电力系统面临惯性降低、调频容量减少导致频率失稳风险上升的问题,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作为灵活的调频技术,成为解决电力系统频率失稳的重要手段。首先,建立需求侧资源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频率稳定分析及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LFC)模型;其次,设计需求侧资源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DMPC)算法,推导DMPC控制DR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预测模型,进而设计互联电力系统DMPC的调频控制器;最后,仿真分析自动发电控制方式、DR方式、DR容量和DR通信延时对系统频率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算例表明,所设计的调频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调频性能,DR能提升系统频率暂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响应 负荷频率控制模型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互联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新能源场站调频时延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及应用
9
作者 董玮 施志明 +2 位作者 张晓琳 陈志磊 苏建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657-4668,I0010,共13页
随着新能源机组不断挤占传统同步机组空间,系统频率特性愈加受制于新能源场站调频性能。然而,由于新能源场站调频架构及技术手段的差异,不同场站调频时延相差较大,且系统频率特性与场站调频时延关系模糊。对此,该文对计及新能源场站调... 随着新能源机组不断挤占传统同步机组空间,系统频率特性愈加受制于新能源场站调频性能。然而,由于新能源场站调频架构及技术手段的差异,不同场站调频时延相差较大,且系统频率特性与场站调频时延关系模糊。对此,该文对计及新能源场站调频时延的电力系统频率特性进行分析。在阐述场站调频控制典型架构及控制机理的基础上,揭示场站快速调频响应滞后时间构成要素;继而将响应滞后时间作为时延环节加入新能源电站快速调频控制模型中,并利用一阶Taylor与Pade对时延环节进行等效并量化误差,明确两种等效方式的适用范围;通过探究新能源机组调频环节聚合等值规则,形成计及新能源场站调频控制时延的发电机组调频简化聚合模型;最后,运用硬件在环试验平台对所提模型进行验证,并基于所提时域解析模型,分别从惯量水平、新能源发电占比、同步机调频备用资源等多角度探明新能源调频时延对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得出的频率特征与实际结果吻合度高,依据所提模型的频率特性分析结论具有可信度,为新能源场站快速调频技术指标与测试评估方案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场站 快速调频 频率特性 控制时延 频率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工作点偏移的减载风电系统频率响应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龙 孙丹 +1 位作者 张旭 年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9-87,共9页
随着风电并网容量不断升高,利用减载风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对保障系统频率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风机的工作点会随其转速变化而发生偏移,使得风机的实际一次调频贡献小于期望值。为此,文中首先分析了频率故障后风电机组减载功率跟踪... 随着风电并网容量不断升高,利用减载风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对保障系统频率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风机的工作点会随其转速变化而发生偏移,使得风机的实际一次调频贡献小于期望值。为此,文中首先分析了频率故障后风电机组减载功率跟踪控制与综合惯量控制的交互影响,指出了风机工作点偏移导致其调频效果削弱的基本原理。其次,基于风机的转子运动方程推导了风电功频传递函数,建立了计及减载风电机组工作点偏移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降阶,推导了系统频率最低点的解析式。然后,针对虚拟惯量控制的频率恢复期间引起功率倒流、微分环节放大噪声等缺点,提出利用下垂控制替代综合惯量控制。同时,为使减载风电机组获得期望的调频效果,基于频率最低点和稳态频率指标对风机控制参数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两种等效下垂系数的计算方法。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四机两区域模型,验证了所提降阶方法及修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系统频率响应模型 降阶 惯量控制 等效下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信息隐私的大规模风电并网系统实用频率响应模型及其参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涛 常文文 +1 位作者 刘先超 李国庆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76-4885,I0013,I0014,I0012,共13页
大规模风电并网系统中风电机组数量多、模型阶数高、求解复杂,且风电机组存在结构参数隐私问题,导致系统频率响应建模受限。为此,提出一种考虑信息隐私的大规模风电并网系统实用频率响应模型及其参数辨识方法。首先,推导出含综合惯性控... 大规模风电并网系统中风电机组数量多、模型阶数高、求解复杂,且风电机组存在结构参数隐私问题,导致系统频率响应建模受限。为此,提出一种考虑信息隐私的大规模风电并网系统实用频率响应模型及其参数辨识方法。首先,推导出含综合惯性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频率-有功传递函数,构建DFIG的频率响应模型;进而,对含多个风电场群的电力系统,基于容量加权平均法将系统聚合等值为两机模型,确定风电并网系统近似实用频率响应模型的阶数;进一步,针对DFIG结构参数信息不完备问题,构建计及噪声影响的输出误差四阶模型拟合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并借助辅助模型最小二乘迭代算法辨识频率响应模型参数;最后,通过含风电场的5节点测试系统和某省西部220kV实际电力系统仿真验证了所提实用四阶SFR模型及参数辨识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系统频率响应模型 输出误差模型 最小二乘法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新能源低穿影响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希 徐韵扬 +4 位作者 朱童 王彦沣 赵丽莉 刘福锁 陈刚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128,共9页
建立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是当前实现频率预判的快速有效手段,有利于防止频率崩溃。对于水电为主的含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现有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适应性不足,且未考虑新能源低穿控制的影响。对此,分析新能源低穿控制策略对系... 建立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是当前实现频率预判的快速有效手段,有利于防止频率崩溃。对于水电为主的含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现有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适应性不足,且未考虑新能源低穿控制的影响。对此,分析新能源低穿控制策略对系统频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系统频率响应扩展模型。该模型基于系统频率响应通用模型结构,扩展了新能源有功变化量与系统频差间的关系。通过验证,表明该扩展模型进一步提升了现有模型的精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响应模型 新能源 低电压穿越 扩展模型 新型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频率响应特性的频域等值建模方法
13
作者 潘学萍 郭金鹏 +2 位作者 孙晓荣 戚相威 徐涛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65-2475,I0087-I0092,共17页
目前常采用降阶简化模型来分析新能源机组的频率响应特性,但其描述新能源机组频率动态的能力还鲜有深入的分析。为此,针对含一次调频控制的双馈风电场,基于轨迹灵敏度方法分析了影响风电机组有功动态的关键环节以及各环节的主导参数,据... 目前常采用降阶简化模型来分析新能源机组的频率响应特性,但其描述新能源机组频率动态的能力还鲜有深入的分析。为此,针对含一次调频控制的双馈风电场,基于轨迹灵敏度方法分析了影响风电机组有功动态的关键环节以及各环节的主导参数,据此建立了双馈风电机组的频率响应降阶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风电场中风电机组类型/稳态运行点的不同,提出双馈风电场频率响应模型的频域等值建模方法。首先给出频域等值模型结构,进一步采用粒子群优化方法进行参数辨识从而获得等值机各模块的等值参数。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构建含风电场群的4机2区域系统,仿真比较了等值模型与简化等值模型的功率及频率受扰轨迹,验证了所提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场 频率响应模型 一次调频控制 灵敏度分析 频域等值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统计与机器学习模型耦合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山东 李军 +2 位作者 江兴元 杨义 赵荣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7-1839,共13页
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防灾减灾的一种重要手段,易发性评价模型的选取和优化至关重要。以思南县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曲率、地层、土地利用、年平均降雨量等16个评价因子,采用频率比(frequency ratio,FR)模型与支持向量机(suppo... 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防灾减灾的一种重要手段,易发性评价模型的选取和优化至关重要。以思南县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曲率、地层、土地利用、年平均降雨量等16个评价因子,采用频率比(frequency ratio,FR)模型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相耦合,引入网格搜索方法来获取SVM模型、RF模型及其耦合模型最优参数组合并用于模型训练,最终构建SVM、RF、FR-SVM及FR-RF模型对整个研究区进行滑坡易发性预测,并进行了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验证。结果表明:与单一机器学习模型相比,耦合机器学习有更多的滑坡灾害样本落于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有更高的准确率。单一模型中,RF模型有较多的滑坡灾害样本落于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耦合模型中,FR-RF模型有较多的滑坡灾害样本落于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且FR模型和FR-RF模型中没有滑坡灾害样本落在极低易发区,表明无论是单一模型还是耦合模型,RF模型的性能优于SVM模型。4种模型的ROC预测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316、0.8439、0.8644、0.9104,说明FR模型与RF模型结合的耦合模型有更高的准确率,该模型更适用于思南县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评价结果可为当地滑坡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评价 频率模型 机器学习模型 耦合模型 ROC曲线 思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DFIG调频的系统频率响应特性分析及快速频率支撑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钱敏慧 张建胜 +2 位作者 秦文萍 杨德健 王鑫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7,共10页
针对含双馈风机调频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不明确和转子有效旋转动能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馈风电机组有效旋转动能的频率支撑策略。首先,基于传统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建立了含双馈风机调频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并推导计及风电渗透... 针对含双馈风机调频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不明确和转子有效旋转动能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馈风电机组有效旋转动能的频率支撑策略。首先,基于传统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建立了含双馈风机调频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并推导计及风电渗透率下系统频率偏差域表达式,在不同阻尼比下分析双馈风机调频对系统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其次,深入分析现有的计及双馈风机转子转速的频率支撑策略的优缺点。结合我国风电机组调频控制参数的规程要求,设计一种基于双馈风机有效旋转动能的自适应频率支撑策略。最后,基于IEEE 14节点电力系统模型,验证了所提策略在不同扰动、风速及风电渗透率条件下风机转子动能充分释放参与调频的优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自适应频率支撑策略 频率响应模型 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比−支持向量机耦合模型的四川省喜德县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才 铁永波 +2 位作者 宁志杰 徐伟 熊小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7-559,共13页
针对滑坡易发性评价中因子分级基础数据与评价模型的选取问题,本文以滑坡灾害频发的四川省喜德县为研究区,采用斜坡单元为评价单元,通过对评价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高程、坡度、曲率、NDVI、SPI、距水系距离、距道路距离、距断层距... 针对滑坡易发性评价中因子分级基础数据与评价模型的选取问题,本文以滑坡灾害频发的四川省喜德县为研究区,采用斜坡单元为评价单元,通过对评价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高程、坡度、曲率、NDVI、SPI、距水系距离、距道路距离、距断层距离、斜坡结构、工程地质岩组、土地利用类型11个评价因子,分别对区域点属性和滑坡点属性两类基础数据采用自然断点法进行因子分级,代入频率比模型和频率比–支持向量机耦合模型来评价滑坡易发性,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与典型斜坡来验证模型精度。结果显示:以滑坡点属性作为分类基础数据并运用耦合模型得到的评价精度最高,对应的曲线下面积(SAUC)值为0.752,能更好地预测滑坡易发性;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极高、高易发区面积占比分别为4.65%和23.73%,主要分布在地形起伏较大、断层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区域。相反,断层稀疏、人口分散的地区属于中、低易发区,其面积占比分别为44.20%和27.42%。结果将为喜德县及其类似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 因子分级 频率模型 支持向量机模型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新能源接入电网受扰后频率最低点的通用ASF模型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英敏 彭泽峰 +3 位作者 彭乔 李保宏 张敏 王腾鑫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88-1797,共10页
电网受扰后频率最低点预测对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安全评估非常重要,而目前已有频率动态分析模型较难快速、准确、灵活地预测电网受扰后频率最低点,其中同步发电机调速系统的低阶通用建模以及新能源接入的影响建模是主要挑战。首先提出了... 电网受扰后频率最低点预测对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安全评估非常重要,而目前已有频率动态分析模型较难快速、准确、灵活地预测电网受扰后频率最低点,其中同步发电机调速系统的低阶通用建模以及新能源接入的影响建模是主要挑战。首先提出了充分考虑频率响应特性的发电机调速系统低阶通用模型,结合新能源场站的通用频率响应模型,建立了新能源接入电网的通用平均系统频率(generic average system frequency,G-ASF)模型,在保证准确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模型阶数。然后,基于G-ASF模型直接预测电网在给定功率损失下的频率最低点。最后,在IEEE 3机9节点系统以及含新能源的IEEE 10机39节点系统中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在不同扰动或不同系统结构下均能准确预测频率最低点,且能够用于快速计算频率安全约束下的新能源渗透率极限值,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最低点 平均系统频率模型 新能源接入 调速系统 低阶通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平均法的肝癌预后模型研究
18
作者 罗一菠 贺娜娜 +1 位作者 何杰宇 余小金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9-377,381,共10页
目的探讨基于模型平均的预后模型的组合建模策略,为建立有效的临床预测模型的方法学选择提供支持。方法基于不同样本特征的模拟研究,比较经典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频率学模型平均和贝叶斯模型平均法的预测性能和估计精度,探讨模型平均... 目的探讨基于模型平均的预后模型的组合建模策略,为建立有效的临床预测模型的方法学选择提供支持。方法基于不同样本特征的模拟研究,比较经典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频率学模型平均和贝叶斯模型平均法的预测性能和估计精度,探讨模型平均法的适用性;将不同模型应用于SEER肝癌临床随访数据,探讨模型预测性能。结果模拟分析结果: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得到的C指数高于Cox回归和频率学模型平均;随着样本量增加,C指数的95%置信区间呈现变窄的趋势。对于效应量较大的变量,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得到的回归系数偏差最小,95%区间覆盖率最大。实例分析结果:Cox回归法、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及频率学模型平均法得到的验证集C指数分别为0.7845(95%CI:0.7613~0.8076)、0.7851(95%CI:0.7619~0.8083)和0.7845(95%CI:0.7613~0.8076)。结论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在样本较小,预测变量间存在相关关系时可提高预测预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预后预测模型 频率模型平均 贝叶斯模型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频率轨迹最优化的风电辅助调频反馈控制策略
19
作者 高映洁 许寅 +1 位作者 吴翔宇 常政威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8-207,共10页
为提高电力系统频率安全保障能力,风电需主动向系统提供一定的频率支撑。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系统频率轨迹最优化的风电辅助调频反馈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计及风电机组工作点偏移和调频死区的系统频率响应(SFR)模型。其次,基于SFR模... 为提高电力系统频率安全保障能力,风电需主动向系统提供一定的频率支撑。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系统频率轨迹最优化的风电辅助调频反馈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计及风电机组工作点偏移和调频死区的系统频率响应(SFR)模型。其次,基于SFR模型,采用一阶前向欧拉差分法构建差分离散化的最优系统频率轨迹优化模型,求解附加调频功率轨迹。然后,分析风电辅助调频反馈函数曲线规律及最优系统频率轨迹特性,推导反馈控制策略通用表达式,并进一步考虑实际频率控制中死区环节的影响,提出一种针对普通型死区的反馈函数修正方法,可集成到反馈控制策略框架中以准确描述风电机组频率支撑动态特性。最后,采用四机两区域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及修正方法能有效改善系统频率响应动态特性,提高系统频率安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频率响应模型 风电机组 频率安全 最优频率轨迹 死区 频率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系统的频率层次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皮学贤 李思昆 宋君强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62-664,共3页
为了提高粒子系统进行自然场景仿真应用的效率,提出了频率层次模型(Level of Frequency,即 LOF)。在分析了各种基于粒子系统的自然现象(如雨、雪、云彩等)的表现特征之后,可以赋予各种粒子集以不同的刷新频率即建立频率层次模型。根据... 为了提高粒子系统进行自然场景仿真应用的效率,提出了频率层次模型(Level of Frequency,即 LOF)。在分析了各种基于粒子系统的自然现象(如雨、雪、云彩等)的表现特征之后,可以赋予各种粒子集以不同的刷新频率即建立频率层次模型。根据频率层次模型,可以使有限的计算资源实现重新分配,从而达到更佳表现效果。另外,粒子系统的频率层次模型的提出,使得自然场景仿真可以按不同频率进行任务分割,从而有利于将来进一步实现并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系统 层次频率模型 自然场景仿真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