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1951—2011年生长季低温事件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张亦赟 刘新圣 +3 位作者 符迪娜 方凤满 吴东磊 骆菲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029-9038,共10页
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植物生长期的延长,这可能增加了生长季早期和晚期植物暴露在低温冻害下的风险。然而,有关青藏高原生长季低温事件的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还缺乏系统的认识。根据青藏高原109个气象站1951—2011年逐日气温数据定义... 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植物生长期的延长,这可能增加了生长季早期和晚期植物暴露在低温冻害下的风险。然而,有关青藏高原生长季低温事件的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还缺乏系统的认识。根据青藏高原109个气象站1951—2011年逐日气温数据定义了气候学上的植物生长季,使用Rstudio软件统计各站点逐年的生长季低温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分析了生长季低温事件频率和强度的时空变化及其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在1951—2011年期间,青藏高原约65%的站点生长季及生长季不同时期的低温事件频率和强度出现同步降低,但高原东部和雅鲁藏布江河谷一带站点却呈轻微增加趋势。(2)不同年代生长季低温事件的年内分布特征发生了系统性变化:1951—1990年代生长季低温事件分布概率峰值的出现日期相对稳定,但1991—2011年代生长季早期和晚期低温事件概率峰值的出现日期却分别提前11—29d和推迟6—29d,并且这种不同年代之间的时间位移现象在生长季低温事件频率减少的站点中尤为突出。(3)生长季开始时间和生长季温度的变化趋势是影响生长季低温事件频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当生长季开始日期的提前幅度超过4.37d/10a或生长季增温幅度小于0.05℃/10a时,生长季低温事件的频率将会增加;但是,各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对生长季低温事件强度变化的影响则较小。研究结果揭示了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生长季低温事件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植被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季 低温事件 频率和强度 环境驱动因素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气候变暖对气象灾害发生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谭方颖 王建林 宋迎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5-131,共7页
利用华北平原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和降水资料,从强度和频率两方面对比分析了该平原地区1961-1991年(Ⅰ阶段)和1992-2005年(Ⅱ阶段)的高温、低温、旱、涝及暴雨灾害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 利用华北平原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和降水资料,从强度和频率两方面对比分析了该平原地区1961-1991年(Ⅰ阶段)和1992-2005年(Ⅱ阶段)的高温、低温、旱、涝及暴雨灾害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在1992年发生变暖突变,气候变暖使得华北平原北部、东部大部分地区高温频率、强度增大,南部减小;低温频率、强度在整个研究区域内减小明显,河北西南部、河南东部以及山东半岛频率减小幅度较大,北部低温强度减小幅度大于南部;不同等级旱灾的发生频率在整个华北平原都有所增大,北部尤其明显,涝灾发生频率增大的区域主要在东部和南部;北京以北、山东中部以及河南大部分地区暴雨发生频率在气候变暖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气候变暖 气象灾害 频率和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