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生物测量仪测量白内障患者眼部生物学参数的比较
1
作者 李逸丰 杨文利 +5 位作者 李栋军 王子杨 陈伟 赵琦 崔蕊 沈琳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1-485,共5页
目的比较基于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的生物测量仪子午ZW-30和IOLMaster 700测量白内障患者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差异性、一致性及眼轴长度(AL)检出率。方法选择2024年1月至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并拟行白内障... 目的比较基于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的生物测量仪子午ZW-30和IOLMaster 700测量白内障患者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差异性、一致性及眼轴长度(AL)检出率。方法选择2024年1月至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并拟行白内障手术的白内障患者126例(233眼)为研究对象,使用两种生物测量仪分别测量患者的AL、平均角膜屈光力(K m)、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中央角膜厚度(CCT)及水平角膜直径(即白到白距离,WTW),分别计算两种设备的AL检出率及各参数之间的差异性和一致性。结果子午ZW-30和IOLMaster 700测量结果的平均差值:AL为(-0.006±0.042)mm,K m为(-0.074±0.204)D,ACD为(0.031±0.051)mm,CCT为(0.001±0.005)mm,WTW为(-0.286±0.33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T为(0.008±0.21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9,P=0.563)。差值95%一致性界限范围:AL为-0.011~0.000 mm,Km为-0.474~0.326 D,CCT为-0.010~0.012 mm,ACD为-0.068~0.131 mm,LT为-0.116~0.159 mm,WTW为-0.947~0.376 mm。各测量值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790~1.000。IOLMaster 700对白内障患眼AL的检出率为95.3%,子午ZW-30的AL检出率为95.7%,后者经手动标记视网膜识别线位置后检出率提高为98.7%。结论子午ZW-30与IOLMaster 700测量白内障患眼的AL、K m、ACD、CCT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但均不具有临床意义,二者一致性良好。子午ZW-30的AL检出率更高,尤其对于检出困难眼的手动识别功能,可进一步提高AL检出率,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生物测量 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眼轴长度 角膜屈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曦 黄潇颖 +1 位作者 周言 郑政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55-259,共5页
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SS-OCTA)检查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型血管成像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快速、高分辨率、自动化血管分层成像等优势,在眼科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及监测疾病进展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基于OCTA的基础... 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SS-OCTA)检查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型血管成像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快速、高分辨率、自动化血管分层成像等优势,在眼科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及监测疾病进展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基于OCTA的基础,SS-OCTA采用快速调谐的激光器和1050 nm的波长,穿透力更强,对视网膜和脉络膜微血管系统进行无创深度分辨成像,加深了对多种眼部疾病(眼底病变、青光眼、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特征的认识。此外,SS-OCTA也可用于研究眼前节结构,如角膜新生血管的深度和密度、虹膜新生血管治疗前后的变化等。该技术为眼科临床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本文就SS-OCTA技术在眼科临床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眼底血管造影 诊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量化分析糖尿病患者黄斑区毛细血管参数 被引量:2
3
作者 陆楠 杨冬妮 +6 位作者 谷愉 刘健 杨世琳 郭莹 单志明 刘丽 赵伟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量化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毛细血管的早期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别纳入49名健康受试者、52例无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noDR)和43例轻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mNPDR)患者,并...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量化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毛细血管的早期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别纳入49名健康受试者、52例无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noDR)和43例轻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mNPDR)患者,并得到在黄斑区3 mm×3 mm浅层毛细血管丛和深层毛细血管丛的OCTA图像。去除大血管后分别计算毛细血管灌注密度、血管长度密度(VLD)和平均血管直径(AVD)并进行比较。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该参数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早期改变的能力。结果:比较三组间VLD和AV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健康受试者相比,noDR组的AVD均显著增加(P<0.05)。mNPDR组患者深层及浅层的VLD较noDR组显著下降(均P<0.01)。深层AVD鉴别noDR组与健康受试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6,鉴别mNPDR组和健康受试者的AUC最高为0.920,其次为深层VLD(AUC=0.899),显著高于其他参数。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前阶段,2型糖尿病患者的深层及浅层AVD均显著高于健康人,VLD均显著高于mNPDR患者。与健康人相比,深度AVD较其他参数更能检出noDR患者早期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 灌注密度 血管长度密度 血管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眼前节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子莘 张宏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8期62-65,112,共5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快速成像技术,与当前的眼前节成像技术相比,OCTA具有快速、无创、无染料等优势。此外,与频域OCTA相比,最新的扫频OCTA信噪比更强、穿透力更高、波长更长,能够检测更深层次的血管结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快速成像技术,与当前的眼前节成像技术相比,OCTA具有快速、无创、无染料等优势。此外,与频域OCTA相比,最新的扫频OCTA信噪比更强、穿透力更高、波长更长,能够检测更深层次的血管结构,获得更高分辨率的精准血流成像。OCTA主要应用于视网膜血管成像,进行眼前节成像时需要安装眼前节适配器透镜。近年来,OCTA应用于眼前节疾病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将对OCTA在结膜、巩膜、角膜及虹膜等眼前节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同时比较频域OCTA和扫频OCTA在眼前节疾病中的应用,并对其局限性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眼前节 结膜 巩膜 角膜 虹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检测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容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菊 钱勇 +4 位作者 段文静 祃红燕 卢颖 赵淼焱 张丽筠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测量正常成年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容积,分析黄斑区视网膜内层三维立体结构特征,为评价黄斑区视网膜疾病的神经上皮层容积改变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303名健康人(303只眼)经视力、眼压、裂隙灯、...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测量正常成年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容积,分析黄斑区视网膜内层三维立体结构特征,为评价黄斑区视网膜疾病的神经上皮层容积改变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303名健康人(303只眼)经视力、眼压、裂隙灯、屈光和眼底等常规眼科检查,排除黄斑病变、青光眼、视神经和视网膜病变等影响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疾患后,行双眼以黄斑为中心的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每名受检者随机抽取一眼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正常人黄斑中心凹1mm直径范围的容积最小(0.175±0.015)mm3,黄斑区内环(颞、上、鼻、下)各象限平均容积分别为(0.450±0.025)mm3、(0.463±0.025)mm3、(0.475±0.027)mm3、(0.463±0.025)mm3,黄斑区外环(颞、上、鼻、下)各象限平均容积分别为(1.284±0.072)mm3、(1.316±0.069)mm3、(1.463±0.087)mm3、(1.312±0.075)mm3;不同性别、眼别之间黄斑区各象限容积无显著性差异;除60岁以上年龄组外,黄斑区各象限容积均不随年龄增加而改变,而60岁以上年龄组各象限容积较60岁以下各年龄组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频域OCT能够精确地测量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容积,本研究初步建立正常成年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容积数据库,为今后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容积 视网膜神经上皮层 黄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监测玻璃体切割术对糖尿病黄斑部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陈裕庆 候银芬 刘银萍 《安徽医学》 2015年第5期562-565,共4页
目的评价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SD-OCT)在观察玻璃体切割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部视网膜病变影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单侧玻璃体切割术,同时选取16例(22眼)... 目的评价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SD-OCT)在观察玻璃体切割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部视网膜病变影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单侧玻璃体切割术,同时选取16例(22眼)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常规进行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并在新生血管处根据具体情况补充光凝。术后1天、2周、1个月、2个月,利用SD-OCT进行黄斑部扫描,并用分析软件进行九分区的自动分析,记录各区视网膜厚度数据和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结果正常对照组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平均为(310.71±30.87)μm,黄斑中心凹(259.36±18.14)μm。患者术后1天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平均为(426.72±41.49)μm,黄斑中心凹平均为(427.86±247.16)μm,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后2周厚度平均减少42.48μm(9.96%),术后1个月平均减少73.13μm(17.37%),治疗后2个月平均减少111.51μm(26.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OCT能直观地了解术后黄斑区视网膜病变的转归情况,可以作为黄斑水肿诊断和长期随访的有效检查手段。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降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玻璃体切割术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妮娜 高璐 +1 位作者 陈兆乾 张文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2期74-76,86,共4页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是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一线治疗方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A)生物学指标如黄斑区血管密度、中央凹无血管区面积等,可通过识别微血管的改变评估DME的进展。抗VEGF药物治疗DME后,患者的视功能与微血...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是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一线治疗方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A)生物学指标如黄斑区血管密度、中央凹无血管区面积等,可通过识别微血管的改变评估DME的进展。抗VEGF药物治疗DME后,患者的视功能与微血管解剖参数相关,提示OCTA生物学指标在DME的发展及治疗中的预测功能。本文对OCTA在抗VEGF药物治疗DME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 糖尿病黄斑水肿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脉络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多尺度特征融合方法
8
作者 吕牡丹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9-154,共6页
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递归神经网络实现特征融合,运算过程中存在着梯度消失情况,使得多尺度特征融合结果的MAP(平均精度)较低。因此,提出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多尺度特征融合方法... 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递归神经网络实现特征融合,运算过程中存在着梯度消失情况,使得多尺度特征融合结果的MAP(平均精度)较低。因此,提出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多尺度特征融合方法。以生成对抗网络为核心建立扫描图像去噪所需的网络架构,通过原始图像域生成不包含噪声信息的高质量扫描图像。运用离散小波变换原理,将去噪后处理后的图像分解为多个子图像,通过构造灰度梯度共生矩阵,提取多尺度图像特征向量。从图像局部对比度和全局对比度入手,计算出图像自适应调节系数,以此来实现图像细节特征增强处理。最后,依托于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特征融合模型,通过对增强特征的匹配分析和衔接处理,得到多尺度特征融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新研究方法应用后,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多尺度特征融合结果的MAP值高于0.8,证明了其可以实现不同尺度特征的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N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特征提取 小波变换 自适应增强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VEGF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参数分析
9
作者 李季 刘长川 +2 位作者 赵凌军 郭龙洲 王新茹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707-1710,共4页
目的:探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参数。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3年1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单眼发生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 目的:探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参数。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3年1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单眼发生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柏西普治疗,研究组采用雷珠单抗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患眼病灶切面面积、血流面积,治疗前及治疗后1、2、3 m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面积、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视网膜内界膜-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ILM-RPE)、视网膜内界膜-RPEfit(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RPEFit,ILM-RPEfit)厚度,治疗前及治疗后1、3、6 m患者全层视网膜血流密度、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结果:治疗后,两组病灶切面面积、血流面积明显缩小,治疗后1、2、3 m两组CNV面积明显缩小,BCVA明显下降,ILM-RPE、ILM-RPEfit明显变薄(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6 m患者全层视网膜血流密度、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采用抗VEGF药物治疗可缩小病灶,降低病灶血流,提高患眼视力,减轻黄斑水肿,不会恶化黄斑区缺血状况,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能够评估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接受抗VEGF药物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鹏 陈步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11期868-870,共3页
2002年,作为一种新型的影像学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登上心血管历史的舞台.OCT技术的出现,为我们研究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指导介入治疗以及支架术后随访等提供了更加细致入微的资料.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频域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利莉 郭冉阳 +3 位作者 付文丽 王梅 刘丽娜 化金凤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即色素性视网膜炎(retinitis pigmentosa,RP)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fourier-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的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0例60眼RP患者及30例60眼正常人FD... 目的观察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即色素性视网膜炎(retinitis pigmentosa,RP)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fourier-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的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0例60眼RP患者及30例60眼正常人FD-OCT检查资料,比较分析视网膜厚度及图像特征。结果正常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为(174.6±14.9)μm;RP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为(146.0±21.5)μm;RP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较正常组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7,P=0.001)。RP患者骨细胞样视网膜色素沉着区FD-OCT图像可见病变区色素上皮层光带断裂,与其相对应的神经上皮层可见增殖移行的色素上皮,黄斑区FD-OCT图像见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层反射部分或全部消失伴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萎缩变薄。RP组中伴神经上皮层弥漫水肿5眼;黄斑囊样水肿3眼;黄斑前膜17眼。结论 FD-OCT可显示RP的组织病理改变,其影像学特征对临床诊断及病程估计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频域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的视盘周围视网膜总厚度在早期视盘水肿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红娟 方林彬 郑彪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评估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测量的视盘周围视网膜总厚度(circumpapillary total retinal thickness,cpTRT)在早期视盘水肿(early stage optic disc edema,ESODE)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测量的视盘周围视网膜总厚度(circumpapillary total retinal thickness,cpTRT)在早期视盘水肿(early stage optic disc edema,ESODE)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诊断为ESODE患者50例为ESODE组,并选取同期就诊的无内眼疾病的慢性泪囊炎、共同性斜视、结膜炎且视力正常、屈光间质透明的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使用SD-OCT的3D disk扫描方式扫描视盘,自动得出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象限和平均cpTRT值,评估各cpTRT对ESODE的诊断效能。结果cpTRT的组内相关性为0.888~0.986;ESODE组平均和各象限cpTRT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厚(均为P<0.001);cpTRT在诊断ESODE时,平均、上方象限、下方象限、鼻侧象限、颞侧象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961、0.956、0.857、0.848,约登指数分别为0.807、0.847、0.783、0.636、0.670,在最佳切点的灵敏度分别为82.69%、86.54%、96.15%、67.31%、76.92%,特异度分别为98.02%、98.02%、82.18%、96.04%、90.10%。结论SD-OCT测得的cpTRT具有准确诊断ESODE的效能,在最佳切点诊断ESODE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好,是临床诊断ESODE的敏感指标,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早期视盘水肿 视盘周围视网膜总厚度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检测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特点 被引量:11
13
作者 曹东 贺翔鸽 +1 位作者 刘莛 孙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2044-2048,共5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近视眼视盘周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f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的特点及其与屈光度的关系。方法:对5~40岁正常对照眼61例68眼,近视眼152例205眼...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近视眼视盘周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f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的特点及其与屈光度的关系。方法:对5~40岁正常对照眼61例68眼,近视眼152例205眼,应用StratusOCTFM3000,RNFL3.4程序对视盘为中心直径3.4mm的RNFL进行检测。结果:近视眼RFNL厚度7:00和11:00位最大,3:00位最小,上象限(S)、下象限(I)平均值接近并〉颞侧象限平均值(T)〉鼻侧象限平均值(N)。正常眼组与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眼组对应RNFL厚度相关参数组间比较:7:00和11:00,Smax,Imax,Smax/hnax,Max-Min差异均无显著性,3:00、4:00和N差异均有显著性。控制年龄因素条件下,近视眼RNFL厚度部分参数(上方和鼻侧居多)与等效球镜度数有较弱的负线性相关直线趋势,而部分参数(下方和颞侧居多)与等效球镜度数无直线性相关趋势。结论:近视眼视盘鼻侧RNFL厚度已变薄,中度和高度近视眼更明显,而颞侧和颞下RNFL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近视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检测5~18岁国人正常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被引量:14
14
作者 曹东 贺翔鸽 +1 位作者 刘莛 孙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建立5~18岁国人正常眼经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检测的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参考值范围;研究RNFL厚度各相关参数与眼别、性别的关系及其各参数的变异程度。方法:对75例5~18岁正常人135只正常眼,应用光学相干断层... 目的:建立5~18岁国人正常眼经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检测的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参考值范围;研究RNFL厚度各相关参数与眼别、性别的关系及其各参数的变异程度。方法:对75例5~18岁正常人135只正常眼,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StratusOCTTM3000,采用RN-FL3.4程序对视盘为中心直径3.4mm的RNFL进行检测。资料的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软件。结果:5~18岁国人正常眼1,2,~12各钟点位RN-FL厚度(μm)为134.43±27.62,88.74±21.78,57.82±11.72,76.47±16.57,120.52±22.53,154.48±26.19,159.34±20.68,88.01±17.10,66.28±9.96,97.70±16.17,148.81±19.29,147.00±25.77;上侧(Savg),鼻侧(Navg),下侧(Iavg),颞侧(Tavg)各象限厚度(μm)分别为143.42±16.41,74.36±13.75,144.75±16.46,83.96±12.12;全周平均厚度(Avg)111.63±9.58μm。不同眼别的1,2,8,10,11,12,Savg,Navg,Tavg,Smax/Tavg,Imax/Tavg,Smax/Navg组的均数间差异有显著性(|t|=2.490 ̄3.765,P=0.000 ̄0.016,P<0.05。不同性别相同眼别间,大部分对应的RNFL厚度相关参数间的差异无显著性(t=-1.702 ̄1.922,P=0.060 ̄0.894,P>0.05)。④各参数组变异系数(%):1,2,~12各钟点位依次为20.55,24.54,20.26,21.66,18.70,16.95,12.98,19.43,15.02,16.55,12.96,17.53;按Savg,Navg,Iavg,Tavg,Avg依次为11.44,18.50,11.37,14.53,8.58。结论:OCT检测5~18岁国人正常眼RNFL厚度钟点位中以6,7,11,12点较厚;Savg,Iavg接近并大于Tavg,Navg。不同眼别的RNFL厚度部分参数间差异有显著性,推测该差异与视网膜血管的管径大小及走行的不同有关。临床评估RNFL厚度检测结果时应考虑各参数变异程度不同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正常参考值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糖尿病患者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分区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罗洁 赵菊莲 +2 位作者 李小平 陆莹 熊小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应用频域OCT分区测量正常人及各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部视网膜厚度、黄斑部视网膜的平均厚度及黄斑部的总体积,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及体积的特点以及与正常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确... 目的应用频域OCT分区测量正常人及各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部视网膜厚度、黄斑部视网膜的平均厚度及黄斑部的总体积,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及体积的特点以及与正常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85例(317眼),通过常规散瞳眼底检查、眼底照相及FFA检查并依据2002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国际临床分型标准将这317眼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糖尿病正常视网膜(NDR组)患者50例(89眼)、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患者73例(126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患者62例(102眼),第4组为正常组52例(98眼)。用频域OCT对上述4组进行黄斑部的扫描,并用分析软件进行九分区的自动分析,记录各区视网膜厚度数据和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及黄斑区总的体积。结果黄斑区以中心凹1mm为直径视网膜厚度正常组、NDR组、NPDR组、PDR组分别为(246.37±17.50)μm、(252.13±16.24)μm、(316.28±56.99)μm、(407.90±214.89)μm。4组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85.07±10.42)μm、(289.45±11.19)μm、(332.31±39.71)μm、(390.20±64.17)μm;总体积分别为(10.22±0.39)mm3、(10.12±1.03)mm3、(11.99±3.29)mm3、(13.87±5.13)mm3。与正常组相比,NPDR、PDR组黄斑部A1-A9区视网膜厚度、黄斑部平均视网膜厚度、黄斑部总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DR组与正常组相比,A1-A9区视网膜厚度、黄斑部平均视网膜厚度、黄斑部总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DR、NPDR、PDR3组间以上各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体积与DR程度相关。频域OCT能定量定性地观察糖尿病患者黄斑区的细微变化,为糖尿病患者黄斑病变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部视网膜厚度/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对正常眼黄斑结构的检测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国明 曾键 +3 位作者 赵铁英 黄丽娜 余宝华 李志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1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黄斑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神经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测量正常人脉络膜厚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春巍 高效曼 +1 位作者 李睿姝 刘玲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应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测量正常人脉络膜厚度,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对67位(106眼)正常人进行后极部脉络膜厚度的测量,软件自动测量并获得脉络膜厚度值。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回归分析脉络膜厚... 目的应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测量正常人脉络膜厚度,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对67位(106眼)正常人进行后极部脉络膜厚度的测量,软件自动测量并获得脉络膜厚度值。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回归分析脉络膜厚度与年龄、性别、眼轴长度、收缩期眼灌注压、舒张期眼灌注压、中央角膜厚度及眼压的关系。结果正常人眼脉络膜厚度为(179.9±36.1)μm。脉络膜厚度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眼轴的延长而变薄,呈高度线性负相关性(均为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0 a,脉络膜厚度平均下降8.62μm,而眼轴长度每增加1 mm,脉络膜厚度平均下降12.70μm。脉络膜厚度与性别、中央角膜厚度等因素无相关关系。结论DRI OCT可定量检测正常人脉络膜厚度;正常人的脉络膜厚度与年龄和眼轴长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厚度 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年龄 眼轴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沈炜 柳林 +2 位作者 铁军 吴晋晖 仲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4-667,共4页
目的: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定性、定量检测并分析正常人群和眼底镜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的形态、厚度等改变,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及随访提供可靠的检测手段.方法:采用Cirrus HD-OCT的5... 目的: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定性、定量检测并分析正常人群和眼底镜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的形态、厚度等改变,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及随访提供可靠的检测手段.方法:采用Cirrus HD-OCT的512×128扫描模式及5线高清扫描模式检测糖尿病患者双眼黄斑视网膜平均厚度、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黄斑部9个分区的视网膜厚度,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60例(120只眼),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眼底均表现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糖尿病NDR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外环的鼻侧和颞侧与正常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区的视网膜厚度与正常眼之间没有差异.结论:NDR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外环的鼻侧和颞侧与正常眼之间有差异.这为在临床上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了客观依据,并便于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视网膜厚度 黄斑中心子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的图像特征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邵玲 刘瑜玲 +3 位作者 杜敏 鹿新荣 张敏 钱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1-573,578,共4页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OCTA)图像,分析患眼及对侧眼脉络膜的改变特征。方法经确诊的30例单眼CSC患...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OCTA)图像,分析患眼及对侧眼脉络膜的改变特征。方法经确诊的30例单眼CSC患者及20例(20眼)正常人纳入研究,患眼30眼、对侧眼30眼及正常对照眼20眼均行常规检查及吲哚菁绿血管造影、OCTA检查。利用Optovue OCT获得OCTA图像及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值,观察患眼及对侧眼的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图像特点及SFCT变化。结果患眼SFCT为(423.70±72.88)μm,对侧眼SFCT为(370.70±61.97)μm,正常对照眼SFCT为(244.23±51.24)μm;患眼SFCT较对侧眼增厚(t=3.205,P<0.05),患眼和对侧眼SFCT均较正常对照眼增厚(t=7.161,5.667;均为P<0.05)。30只患眼中29眼(96.7%)OCTA见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异常血流信号,高信号范围与吲哚菁绿血管造影高灌注区域基本对应;1眼(3.3%)未见异常血流信号。其中高血流信号外环绕低血流信号7眼,低血流信号区内外均见高血流信号5眼,斑驳状高血流信号16眼,新生血管形态1眼。30只对侧眼中12眼(40.0%)见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异常血流信号,呈斑驳状改变;18眼(60.0%)未见异常。20只正常眼脉络膜毛细血管均表现为正常均匀的血流信号。结论 CSC的脉络膜改变主要表现为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异常血流信号及SFCT增厚,部分对侧无症状眼也会出现相应改变。OCTA作为一种检查手段,在CSC的诊断、预防和病情评价中均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 脉络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糖尿病患者角膜厚度的改变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小伟 陈迪 +1 位作者 徐婧 李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通过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糖尿病患者中角膜厚度的变化。方法通过眼前段频域OCT对40名(80眼)健康对照者、55例(110眼)2型糖尿病不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55例(... 目的通过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糖尿病患者中角膜厚度的变化。方法通过眼前段频域OCT对40名(80眼)健康对照者、55例(110眼)2型糖尿病不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55例(110眼)2型糖尿病合并单纯性DR患者、33例(66眼)2型糖尿病合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角膜进行扫描,测量角膜全层、上皮层和基质层的厚度。结果对照组角膜全层、上皮层和基质层的厚度分别为(516.9±26.5)μm、(44.2±8.6)μm和(473.8±27.5)μm,糖尿病组患者中各指标分别为(542.8±31.9)μm、(44.7±9.4)μm和(502.9±33.7)μm,糖尿病组患者的角膜全层厚度和基质层厚度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2型糖尿病不合并DR患者中,角膜全层、上皮层和基质层的厚度分别为(533.2±17.4)μm、(44.1±5.4)μm和(492.5±20.8)μm。2型糖尿病合并单纯性DR的患者中各指标分别为(524.7±22.6)μm、(43.0±8.6)μm和(482.7±28.4)μm。2型糖尿病合并PDR的患者中,各指标分别为(572.1±31.3)μm、(44.7±4.7)μm和(528.9±37.3)μm。糖尿病3个亚组间进行比较,角膜全层和基质层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而角膜上皮层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结论通过频域OCT可测量角膜全层、上皮层和基质层的厚度。与健康对照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全层和基质层明显增厚,而上皮层厚度无显著改变。在合并PDR的糖尿病患者中,角膜全层和基质层的厚度显著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频域 角膜 上皮层 基质层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