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相干层析图像的处理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何永健 高应俊 +2 位作者 李逵 龙炳昌 蔡里禹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64-1468,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各向异性扩散算法Catté腜偷耐枷翊砀慕椒?通过对阈值k的修改以控制扩散强度,可实现在平滑光学相干层析图像的同时保护图像的边缘特征.对不同样品的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更有利于噪音的... 提出一种基于各向异性扩散算法Catté腜偷耐枷翊砀慕椒?通过对阈值k的修改以控制扩散强度,可实现在平滑光学相干层析图像的同时保护图像的边缘特征.对不同样品的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更有利于噪音的滤除和边缘特征信息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 各向异性扩散 图像去噪 边缘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术系统中高准确度高灵敏度补偿色散法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朝良 高万荣 卞海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3-158,共6页
将色散测量方法和快速扫描延迟线技术相结合,在谱域光学相干层析系统中实现了对群延迟色散的精确补偿.在该方法中,先在样品臂中放入平面反射镜,等间隔移动参考臂中快速扫描延迟线系统中光栅的位置,同时测量系统参考臂和样品臂之间的群... 将色散测量方法和快速扫描延迟线技术相结合,在谱域光学相干层析系统中实现了对群延迟色散的精确补偿.在该方法中,先在样品臂中放入平面反射镜,等间隔移动参考臂中快速扫描延迟线系统中光栅的位置,同时测量系统参考臂和样品臂之间的群延迟色散差值.当该值为零时,则表明系统色散匹配.将该方法与基于点扩散函数半高宽的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基于半高宽方法的测量误差为4.43%,而该方法的测量误差为0.76%;在色散补偿过程中,随着色散匹配点的靠近,半高宽方法的灵敏度由92.105 3fs2减小到1.344 7×103 fs2,而新方法的灵敏度则保持165.789 5fs2,表明本文提出的色散补偿法具有较高的色散补偿准确度和灵敏度.实验表明,色散补偿后的系统分辨率接近理论值;在补偿系统色散的同时,还可以根据测量所得色散值的符号来判定光栅的移动方向,从而更容易地完成补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 相干干涉 频域光学相干层析 快速扫描延迟线 色散补偿 色散测量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双树复小波和混合概率模型的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去噪 被引量:7
3
作者 舒鹏 孙延奎 田小林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7-472,共6页
为了去除光学相干层析图像中的斑点噪声,提出了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的混合概率模型ProbShrink算法.针对原始光学相干层析图像中信号和噪声的分布特点,在微观层面引入了混合概率模型:将OCT图像取对数后进行双树复小波变换,对于层状边缘中... 为了去除光学相干层析图像中的斑点噪声,提出了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的混合概率模型ProbShrink算法.针对原始光学相干层析图像中信号和噪声的分布特点,在微观层面引入了混合概率模型:将OCT图像取对数后进行双树复小波变换,对于层状边缘中与边缘点"方向一致"的小波系数,采用广义高斯模型描述;对于其他小波系数,则采用高斯模型进行描述.而后采用改进的ProbShrink算法进行去噪.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大幅提升信噪比的情况下保持边缘锐度的相对稳定,优于传统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去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 图像去噪 双树复小波变换 混合概率模型 ProbShrink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频域光学相干层析系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游腾飞 钟舜聪 +2 位作者 钟剑锋 张秋坤 罗曼婷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602-606,共5页
针对时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的成像速度较慢的问题,采用VC++与Matlab混合编程技术开发了二维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实现了对被测样品进行内部快速成像;搭建二维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代替一维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利用计... 针对时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的成像速度较慢的问题,采用VC++与Matlab混合编程技术开发了二维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实现了对被测样品进行内部快速成像;搭建二维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代替一维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利用计算机驱动面阵CCD相机对干涉信号进行采集得到干涉信号;采用计算机驱动NI卡对压电陶瓷(PZT)移相器进行相移控制以达到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对移相的需求,利用计算机驱动线性电动移动平台实现检测样品进行横向扫描以达到对样品进行三维成像。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集成度高,开发的软件功能齐全、界面友好、便于维护和升级;该二维系统相比一维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而言减少了一维的扫描采集次数,大大提高了成像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 MATLAB 二维 频域光学相干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层析医学图像处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26
5
作者 孙延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86-1104,共19页
由于人工分析光学相干层析(OCT)图像费时费力、主观及可重复性差,因而快速、精确与客观地检测与量化生物特征标记是OCT医学图像研究与疾病诊断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光学相干层析(OCT)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OCT成像技... 由于人工分析光学相干层析(OCT)图像费时费力、主观及可重复性差,因而快速、精确与客观地检测与量化生物特征标记是OCT医学图像研究与疾病诊断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光学相干层析(OCT)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OCT成像技术的特点及其主要应用,OCT图像处理的难点、基本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讨论了对时域OCT和频域OCT图像降噪、图像分类与图像分割的重要方法及应用,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研究发展方向。此外,介绍了偏振敏感光学相干层析(PS-OCT)在医学图像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讨论的应用对象涉及到视网膜、角膜、冠脉、前列腺、牙齿、食道、结肠、膀胱、皮肤、乳腺等组织,可为人们综合了解OCT图像处理及其应用现状提供丰富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 医学图像处理 图像降噪 图像分类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频光学相干层析视网膜图像配准去噪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蔡怀宇 韩晓艳 +3 位作者 娄世良 汪毅 陈文光 陈晓冬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9-297,共9页
多帧叠加平均处理是去除扫频光学相干层析系统散斑噪声、获得较为清晰结构信息的有效方法,但眼睛的震颤、漂移、微眼跳等生理特性和系统光路特性会使图像之间存在错位,导致叠加效果不佳、结构稳定性差,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分布信... 多帧叠加平均处理是去除扫频光学相干层析系统散斑噪声、获得较为清晰结构信息的有效方法,但眼睛的震颤、漂移、微眼跳等生理特性和系统光路特性会使图像之间存在错位,导致叠加效果不佳、结构稳定性差,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分布信息和目标几何信息相结合的配准算法。该方法根据图像平均灰度分布提取包含目标信息的感兴趣区域,通过相位相关算法和基于分段拟合的灰度投影算法的双重作用校正图像的平移变换;通过拟合视网膜上边界作为特征点迭代确定最佳旋转参数,并再次重新估计平移参数,实现图像的刚性配准;最后通过轴向扫描一对一映射法以能量函数为约束条件实现图像的非刚性配准。对活体兔眼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配准后的叠加图像边界清晰,结构信息增强,信噪比和对比度平均有效提高一倍多。本算法适用于强噪声视网膜B-Scans图像的配准,能满足多种类型OCT系统的叠加成像需要,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图像配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频光学相干层析 视网膜图像 图像去噪 图像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频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技术的图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分割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强 徐军 牛四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01-1108,共8页
频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眼科疾病诊断的成像技术,而视网膜层分割对青光眼的诊断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该文利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寻找视网膜层间单像素宽的边界,随机森林分类器由12个特征训练产生,其中相对灰度特征和邻域特... 频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眼科疾病诊断的成像技术,而视网膜层分割对青光眼的诊断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该文利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寻找视网膜层间单像素宽的边界,随机森林分类器由12个特征训练产生,其中相对灰度特征和邻域特征较好地解决灰度不均匀的分割误差大问题。对10组带有青光眼病变的视网膜图像进行分割,并与传统算法和Iowa软件进行比较,平均边界绝对误差为9.20±2.57μm,11.33±2.99μm和10.27±3.01μm。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以较好地分割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光学相干层技术 青光眼 视网膜图像分割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频域光延迟线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被引量:1
8
作者 戴丽娟 王惠南 钱志余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6-460,共5页
频域光延迟线是一种光学扫描结构,其基本组成是一个衍射光栅、一个透镜和一个扫描镜.把频域光延迟线应用到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中,可以使参考臂扫描速率至少达到数m/s以上,从而实现视频速率的图像获取.从几何光学的角度分析了频域... 频域光延迟线是一种光学扫描结构,其基本组成是一个衍射光栅、一个透镜和一个扫描镜.把频域光延迟线应用到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中,可以使参考臂扫描速率至少达到数m/s以上,从而实现视频速率的图像获取.从几何光学的角度分析了频域光延迟线的工作原理,分析结果表明在扫描角很小的情况下,入射光的光程或相位变化频率与扫描角频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基于这一结构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结果证明可以避免活体生物组织位移引入的图像模糊。另外,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执行器的新扫描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光子学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频域光延迟线 集合力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频域快速延迟线的光学相干层析系统的研制
9
作者 史国华 丁志华 +1 位作者 饶学军 张雨东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共4页
建立了一套单模光纤型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系统。系统采用了不同于国内其他组的新型频域快速扫描延迟线(FD-ODL)和外差平衡接受技术,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系统信噪比的方法,成功地实现高信噪比(113dB)、高分辨率、大成像深度的层析图像的... 建立了一套单模光纤型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系统。系统采用了不同于国内其他组的新型频域快速扫描延迟线(FD-ODL)和外差平衡接受技术,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系统信噪比的方法,成功地实现高信噪比(113dB)、高分辨率、大成像深度的层析图像的提取,获得了纵向分辨率9μm、横向分辨率10μm、深度2.88μm的清晰的皮肤OCT图像。该系统比传统的采用时域延迟线的OCT在信噪比上高出了一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 频域快速扫描延迟线 层析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在膜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燕翔 李清雪 +2 位作者 吴其洋 郑利兵 魏源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简述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成像原理和监测优势;由于可快速生成高分辨率的污染层二维和三维图像,可用于表征污染层形成过程、定量分析污染层、表征膜内部污染与润湿、耦合深度学习模型预测膜污染,促... 简述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成像原理和监测优势;由于可快速生成高分辨率的污染层二维和三维图像,可用于表征污染层形成过程、定量分析污染层、表征膜内部污染与润湿、耦合深度学习模型预测膜污染,促进对膜污染形成过程和机制的理解;总结了OCT在膜污染分析中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膜污染 污染层图像 在线监测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层析术中的图像处理研究
11
作者 陈炜 薛平 陈瓞延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6-308,共3页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LD)和超短脉冲飞秒激光是光学相干层析(OCT)的理想光源.实验中,SLD光源的边峰效应,造成了OCT图像的模糊,本文采用一阶近似的方法,对图像进行了处理,获得了清晰的层析组织结构图;文中还提出出...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LD)和超短脉冲飞秒激光是光学相干层析(OCT)的理想光源.实验中,SLD光源的边峰效应,造成了OCT图像的模糊,本文采用一阶近似的方法,对图像进行了处理,获得了清晰的层析组织结构图;文中还提出出现边峰的原因是器件本身所致,模拟结果与实验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 图像处理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Retinex的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增强研究
12
作者 陈加松 陈曦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0-114,共5页
针对光衰减导致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局部图像对比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Retinex的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增强方法。采用图像光照补偿的方法完成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增强,选取多尺度Retinex算法在三个尺度条件下确定高斯滤波系数;利用高斯... 针对光衰减导致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局部图像对比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Retinex的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增强方法。采用图像光照补偿的方法完成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增强,选取多尺度Retinex算法在三个尺度条件下确定高斯滤波系数;利用高斯滤波系数对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实施卷积处理,对灰度值结果实施加权平均处理,并采用分段线性平移与压缩方法对加权后灰度值实施映射,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显著提升图像的颜色与对比度质量,有效解决了后向散射的问题,获取较好的光学相干层析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RETINEX算法 光学相干层析 图像增强 高斯滤波 灰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层析图像的散斑去躁和边缘特征提取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海波 高应俊 +2 位作者 何永健 杜文斌 林惠珍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3,共5页
提出采用各向异性扩散(AD)算法对光学相干层析(OCT)图像作噪声消除和边缘增强的预处理,然后结合改进的相位一致(PC)算法进行边缘特征提取,并引入巴特沃斯高通提升滤波进一步衰减低频噪声,增强高频边缘细节.对珍珠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OC... 提出采用各向异性扩散(AD)算法对光学相干层析(OCT)图像作噪声消除和边缘增强的预处理,然后结合改进的相位一致(PC)算法进行边缘特征提取,并引入巴特沃斯高通提升滤波进一步衰减低频噪声,增强高频边缘细节.对珍珠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OCT图像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三种算法的综合应用,使OCT图像噪声得到有效抑制,轮廓清晰,特征部位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边缘特征提取 各向异性扩散 图像去噪 光学相干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法定量评估频谱光学相干层析图像杯盘比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玉萍 陈强 +2 位作者 陆圣陶 牛四杰 沈宏烈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39-1547,共9页
在青光眼检测中,基于频谱光学相干层析图像较眼底图像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为了克服眼底图像评估杯盘比精度不高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频谱光学相干层析图像进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断点检测的杯盘比评估方法.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支持... 在青光眼检测中,基于频谱光学相干层析图像较眼底图像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为了克服眼底图像评估杯盘比精度不高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频谱光学相干层析图像进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断点检测的杯盘比评估方法.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将频谱光学相干层析图像与其投影图像限定断点搜索区域,并对限定的图像区域进行断点识别;然后借助于类别标签矩阵对断点进行纠正;最后根据视杯视盘与断点的关系测量杯盘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准确检测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断点、提高杯盘比测量精度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频谱光学相干层析图像 杯盘比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断点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数域的光学相干层析图像噪声模型分析
15
作者 纪文 孙水发 +1 位作者 王帅 董方敏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8-853,共6页
为了分析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的图像对数变换前后的斑点噪声分布模型,为图像去噪及其它图像处理过程提供参考,采用了先推导斑点噪声理论分布模型,再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对数变换前斑点噪声的统计特性,利用数学理... 为了分析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的图像对数变换前后的斑点噪声分布模型,为图像去噪及其它图像处理过程提供参考,采用了先推导斑点噪声理论分布模型,再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对数变换前斑点噪声的统计特性,利用数学理论推导得到斑点噪声对数变换后的理论分布模型,然后用OCT心血管图像的平滑区域作为噪声的试验数据,得到变换前后斑点噪声的直方图分布数据,最后用理论分布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取得了确定系数、均方根差和卡方检测的评价数据。结果表明,对数变换后斑点噪声分布符合FisherTippett分布。这一结果对OCT图像去噪等处理过程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噪声模型 对数变换 光学相干层析图像 斑点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图像处理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蔡怀宇 张玮茜 +2 位作者 陈晓冬 刘珊珊 韩晓艳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1-740,共10页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由于具有微米级高分辨率、非接触式成像以及瞬时性等特点,成为临床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些年得到迅速的发展,取得诸多进展与突破。本文简述了OCT技术在眼科医学中的各类应用及发展现状,分类讨论了OCT图像在空域...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由于具有微米级高分辨率、非接触式成像以及瞬时性等特点,成为临床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些年得到迅速的发展,取得诸多进展与突破。本文简述了OCT技术在眼科医学中的各类应用及发展现状,分类讨论了OCT图像在空域和频域中的降噪方法,并重点总结了OCT眼前节和视网膜图像中各层组织的精确定位分层方法。其中深入分析了基于灰度值搜索方法、活动轮廓模型、图论和模式识别等分层方法,并针对现有分层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优化方案。对眼科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指标分析评价,根据眼科临床医学需求和OCT图像处理现状,对未来OCT图像处理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水平做进一步讨论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眼前节 视网膜图像 图像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快速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万荣 陈一丹 +2 位作者 刘畅 张秋庭 朱越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92,共6页
针对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术实用化时成像速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PGA控制的相位调制快速全场光学相干层析系统成像方法.首先用FPGA搭建电路以产生频率可调的高准确度正弦信号与脉冲信号,然后利用所产生的信号作为调制频率,采用四步移... 针对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术实用化时成像速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PGA控制的相位调制快速全场光学相干层析系统成像方法.首先用FPGA搭建电路以产生频率可调的高准确度正弦信号与脉冲信号,然后利用所产生的信号作为调制频率,采用四步移相法获取光学断层图像.采用该方法对洋葱表皮细胞进行光学断层成像,并与传统相移法及采用单片机调制方式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提高成像质量,且对高分辨率光学断层图像的采集时间从目前的4s(0.25 Hz)减少到0.03~0.05s(20Hz^35Hz),提高了系统的成像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相干光学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全场光学相干层析 层析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法的内窥光学相干层析扫描成像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乔 陈晓冬 +2 位作者 汪毅 李婉晖 郁道银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226-2229,共4页
结合了内窥镜和光谱OCT(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技术,介绍了SDOCT的成像原理和系统的一些参数.利用光谱仪对干涉仪产生的干涉信号进行光谱展开,得到光谱解析干涉图样,设计算法以获取样品的深度信息.搭建... 结合了内窥镜和光谱OCT(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技术,介绍了SDOCT的成像原理和系统的一些参数.利用光谱仪对干涉仪产生的干涉信号进行光谱展开,得到光谱解析干涉图样,设计算法以获取样品的深度信息.搭建基于光谱干涉法的光纤化SDOCT内窥成像系统,利用电机驱动直角反射棱镜旋转,对样品扫描成断层图像.采用多层盖玻片作为样品进行旋转扫描成像实验,获得的样品图像同时显示了样品的表面和深度的信息,表明该方法可以旋转扫描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OCT) 内窥镜 频域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微流场三维可视化测速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国忠 李萍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278,共6页
为实现微流场3D可视化速度测量,建立了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技术的微粒子跟踪速度测量系统。对系统组成原理、微粒子图像提取、匹配和速度计算方法等进行研究。介绍了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技术、微流场速度测量系统组成及对渗入微粒子的微流场... 为实现微流场3D可视化速度测量,建立了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技术的微粒子跟踪速度测量系统。对系统组成原理、微粒子图像提取、匹配和速度计算方法等进行研究。介绍了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技术、微流场速度测量系统组成及对渗入微粒子的微流场扫描及三维成像方法。利用中值滤波、最大类间方差二值化和体积滤波等方法搜索流场中各个微粒子,实现全流场流动特性3D可视化;利用微粒子之间距离、灰度二阶矩建立代价函数,对不同时刻扫描得到的微粒子进行匹配,根据微粒子三维坐标求其运动速度。对对流流场进行了测量,实现了微米级空间分辨的微粒子图像与速度矢量显示。适合于复杂微流场的三维速度检测,对微流动器件流动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光学相干层析 微流体 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校正技术的光学相干振动和热变形层析系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丹阳 张秋坤 +4 位作者 钟剑锋 郭金泉 钟舜聪 沈耀春 姚立纲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7-172,共6页
本文提出采用基于频谱校正技术的增强型频域光学相干层析系统(EOCT)及其在非接触结构振动和热变形检测的应用.该EOCT系统采用基于CCD的宽带光谱仪以及宽带低相干的白光,所以这个增强型光学相干层析系统具有很高的检测分辨率,可达到0.9μ... 本文提出采用基于频谱校正技术的增强型频域光学相干层析系统(EOCT)及其在非接触结构振动和热变形检测的应用.该EOCT系统采用基于CCD的宽带光谱仪以及宽带低相干的白光,所以这个增强型光学相干层析系统具有很高的检测分辨率,可达到0.9μm精度.但是,由于光谱信号作傅里叶变换的过程中产生了能量泄露,从而导致振动或热变形检测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采用一种频谱校正技术来校正此误差.从振动、热变形以及压电驱动器标定等实验的结果可知该方法的检测精度最高可达0.1μm.因此,自研制的EOCT系统在非接触振动、热变形测量以及压电驱动器在线标定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光学相干层析 频谱校正技术 非接触检测 压电驱动器在线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