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缺损范围可控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
1
作者 田佳灵 赵弼洲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1,共7页
目的 建立一种可控骨缺损范围的,具有早期、轻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jaws, ORNJ)特征的动物模型。方法 应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单次高剂量照射的方法,据照射剂量不同,分为a组(对照组)、b组(12 Gy组)、c组(14 Gy组),每... 目的 建立一种可控骨缺损范围的,具有早期、轻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jaws, ORNJ)特征的动物模型。方法 应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单次高剂量照射的方法,据照射剂量不同,分为a组(对照组)、b组(12 Gy组)、c组(14 Gy组),每组随机分配6只兔。b组、c组两组右侧下颌骨部位进行放疗照射。1周后所有动物于右侧下颌角处制备标准一致的骨缺损。4周后处死,进行大体观察;下颌骨标本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扫描及HU值对比;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组织学观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p)染色组织学观察及破骨细胞计数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周后b组、c组术区软组织轻度肿胀,皮肤发紫,口腔粘膜可观察到糜烂破溃,c组更为显著;CBCT检查提示b组、c组两组照射部位骨皮质毛糙,c组骨皮质连续性欠佳,骨缺损范围各组均未观察到明显变化。HU值对比提示b组、c组两组较a组显著减小;HE染色组织学观察提示b组、c组两组骨连续性变差,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增生,无细胞空白骨陷窝增多,并能观察到炎细胞浸润;Trap染色破骨细胞计数提示c组破骨细胞较a组显著增多。结论 应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对兔下颌角部位进行14 Gy单次照射,并制造骨缺损创伤,4周后可以建立符合ORNJ早期诊断标准,并且骨缺损范围可控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缺损 可控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手术病人的护理
2
作者 张军 徐秀芬 《护理研究》 2002年第5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手术 护理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放射性颌骨骨坏死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殷荫 曾维 +2 位作者 敬伟 汤炜 郭维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0-697,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高压氧及其相关疗法治疗放射性颌骨骨坏死的疗效。方法按预先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高压氧治疗放射性颌骨骨坏死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外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 目的系统评价高压氧及其相关疗法治疗放射性颌骨骨坏死的疗效。方法按预先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高压氧治疗放射性颌骨骨坏死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外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9月,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收集高压氧及其相关疗法治疗放射性颌骨骨坏死的疗效的所有文献,由2名研究者按照预先设置的纳入排除标准对论文进行选择、收集资料和偏倚风险评价。提取高压氧及其相关疗法治疗放射性颌骨骨坏死的疗效的相关数据资料,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系统分析,如遇异质性大时,则采用敏感性分析。最后通过漏斗图定性判断可能存在的发表偏倚。结果最终Meta分析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7个队列研究。Meta分析显示:高压氧结合手术抗菌药物治疗和单纯手术抗菌药物治疗放射性颌骨骨坏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6,95%CI:0.86~1.58,P>0.05);高压氧和抗菌药物治疗放射性颌骨骨坏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3,95%CI:0.63~1.09,P>0.05);高压氧和抗纤维化药物治疗放射性颌骨骨坏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07,95%CI:0.00~155.86,P>0.05);高压氧疗法单用或复合使用与其他治疗方法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9,95%CI:0.67~1.19,P>0.05)。结论当前证据表明,高压氧治疗不能代替手术抗菌药物治疗,作为辅助疗法不能增加其疗效,单独应用高压氧疗法不优于抗菌药物和抗纤维化药物甚至安慰剂,但抗纤维化药物的有益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 放射性骨坏死 META分析 恶性肿瘤 手术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糖肽可减轻放射治疗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导致的成骨抑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思齐 文楠 +3 位作者 陈勋 王跃 张艇 牟雁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52-1759,共8页
目的研究枸杞糖肽(LbGP)对放射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来源的外泌体对成骨抑制的保护作用。方法将HGFs分为对照组、放射组及枸杞糖肽组,通过RT-qPCR、Western blotting及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衰老水平以及α-平滑肌肌动... 目的研究枸杞糖肽(LbGP)对放射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来源的外泌体对成骨抑制的保护作用。方法将HGFs分为对照组、放射组及枸杞糖肽组,通过RT-qPCR、Western blotting及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衰老水平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差异表达。提取各组细胞分泌的外泌体,通过电镜观察、粒径分析以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外泌体,并分别将各组牙龈成纤维细胞产生的外泌体作用于破骨前体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通过Trap染色、茜素红染色、ALP染色、RT-q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的破骨及成骨情况。结果衰老细胞在放射组较对照组增多,而在枸杞糖肽组较放射组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放射组Bcl-2/Bax降低(P<0.0001),α-SMA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放射组相比,枸杞糖肽组Bcl-2/Bax增多(P<0.05),α-SMA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放射组破骨细胞增多,枸杞糖肽组破骨细胞减少;钙结节、碱性磷酸酶表达水平在放射组低于对照组,在枸杞糖肽组高于放射组;成骨相关基因(BMP2、ALP、RUNX2)及成骨相关蛋白(ALP、RUNX2)的表达水平在枸杞糖肽组高于放射组(P均<0.01)。结论枸杞糖肽可通过作用于放射后的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外泌体,有效抑制破骨、促进成骨和预防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发展,这可能为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糖肽 外泌体 放射性骨坏死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2对BMSCs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子豪 宗春琳 +3 位作者 张维文 赵路 田磊 李德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2-316,共5页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放射性损伤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纤维分化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BMSCs细胞放射损伤模型,选择最佳BMP-2干预剂量;体外培养BMSCs,随机分为对照组、放射组、BMP-2组、BMP-2+头蛋白组...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放射性损伤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纤维分化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BMSCs细胞放射损伤模型,选择最佳BMP-2干预剂量;体外培养BMSCs,随机分为对照组、放射组、BMP-2组、BMP-2+头蛋白组(Noggin)。利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技术和RT-PCR等方法检测不同组别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3、p-Smad2/3等蛋白及分子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放射组BMSCs中α-SMA、Col-Ⅰ、Col-Ⅲ、TGF-β1及p-Smad2/3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使用BMP-2干预后其表达量较放射组明显下降(P<0.05),Noggin组表达量与放射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MP-2可抑制放射损伤后BMSCs向成纤维细胞分化,其机制可能与TGF-β1/Smad途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骨坏死 髓间充质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形态发生蛋白-2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