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6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颌面部骨折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田 卢俊玲 +1 位作者 庞超远 田文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48-51,共4页
颌面部骨折是常见的创伤类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多元化,交通事故频发,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目前临床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颌面骨骼结构复杂性和手术难度系数大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颌面部骨折患者在诊疗的过程中容易... 颌面部骨折是常见的创伤类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多元化,交通事故频发,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目前临床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颌面骨骼结构复杂性和手术难度系数大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颌面部骨折患者在诊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而以往的研究往往趋向于改善躯体症状,却忽略了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心理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应以患者为中心,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改善其预后。本文对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心理特征、评估工具、干预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有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颌面部骨折 护理干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12例的护理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静言 付光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51,共1页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及严重的颌面部损伤所致的大范围的组织缺损,对患者咀嚼、吞咽、语言和面部形态造成严重影响,同时面部畸形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下降。2009年1月~2010年3月,我们应用前臂皮瓣...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及严重的颌面部损伤所致的大范围的组织缺损,对患者咀嚼、吞咽、语言和面部形态造成严重影响,同时面部畸形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下降。2009年1月~2010年3月,我们应用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带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外伤及放射性骨髓炎所致的组织缺损12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护理方法 游离皮瓣修复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股前外侧皮瓣 放射性骨髓炎 颌面部损伤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肿1例
3
作者 谢诗敏 欧阳可雄 +3 位作者 晏挺林 赵伟 朴正国 朱川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1-653,共3页
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肿(Proliferating Trichilemmal Cyst, PTC),也称为增生性外毛根鞘瘤,是由于人体内的某些相关基因产生突变,使得毛囊外根鞘细胞出现异常增殖而形成的突出于皮肤表面的肿物。该病变90%以上发生于头皮,也可见于四肢、耳... 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肿(Proliferating Trichilemmal Cyst, PTC),也称为增生性外毛根鞘瘤,是由于人体内的某些相关基因产生突变,使得毛囊外根鞘细胞出现异常增殖而形成的突出于皮肤表面的肿物。该病变90%以上发生于头皮,也可见于四肢、耳朵等部位,发生于颌面部较为罕见。现报道1例我科收治的颌面部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肿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肿 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负压引流瓶在颌面部肿物切除术后应用的回顾性研究
4
作者 胡泽龙 李培博 +3 位作者 谢雨翀 李冉 李冰炎 李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3-796,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实施颌面部肿物切除术后患者使用高负压引流瓶或使用低负压引流鼓的并发症及经济效益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1年12月1日~2022年5月31日就诊的颌面部肿物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将123例患者分为高负压伤口治...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实施颌面部肿物切除术后患者使用高负压引流瓶或使用低负压引流鼓的并发症及经济效益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1年12月1日~2022年5月31日就诊的颌面部肿物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将123例患者分为高负压伤口治疗(high pressure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HP-NPWT)组(≤-15 kPa,n=79)和低负压伤口治疗(low pressure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LP-NPWT)组(≥5.2 kPa,n=44)。并分析了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手术及治疗费用以及临床结局数据。结果:44例低负压组患者中17例伤口感染患者,伤口感染率为38.64%;79例高负压引流组患者中3位伤口感染患者,伤口感染率为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皮瓣移植中低负压组皮瓣坏死发生率为9.09%,而高负压组没有出现皮瓣坏死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颌面部肿物切除术后使用高负压吸引引流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负压吸引引流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肿物 负压伤口疗法 负压水平 手术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老年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雪 宋正坤 +1 位作者 张凤菊 李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481-3486,共6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老年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24例老年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根据引流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传统切开引流术,62例)和...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老年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24例老年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根据引流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传统切开引流术,62例)和观察组(VSD,62例)。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换药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瘢痕长度、张口度、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转归、疗效以及复发情况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换药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PCT、瘢痕长度、张口度、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疗效以及复发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及死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引流术相比,VSD技术对于老年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疗效更好,有利于促进患者切口愈合,减少患者疼痛,减少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切开引流 颌面部间隙感染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模型构建
6
作者 陆欣悦 潘玥彤 +1 位作者 孙昕奕 吕中静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0-894,共5页
目的:分析颌面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骨折行手术治疗后发生感染的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于该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骨折行手术... 目的:分析颌面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骨折行手术治疗后发生感染的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于该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骨折行手术治疗后未发生感染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发现手术时长≥3 h、合并糖尿病、钛钉使用数量≥20个是颌面部骨折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依据筛选的独立风险因素构建颌面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风险预测模型:Logit(P)=-0.747+手术时长×1.730+合并糖尿病×1.789+钛钉使用数量×1.078,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χ^(2)=2.015,P=0.365),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接近,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值为0.728,提示模型具有一定区分能力;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在0.3~0.8的横坐标范围内,预测模型曲线位于两条极端曲线的上方,提示模型的临床实用性尚可。结论:颌面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与手术时长、合并糖尿病、钛钉使用数量有关,据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骨折 术后感染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6例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7
作者 邱若兰 马昊东 +1 位作者 房敏健 刘亮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征,并对骨折伴随牙齿损伤(traumatic dental injury,TDI)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收集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0~18岁颌面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创伤原因... 目的:分析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征,并对骨折伴随牙齿损伤(traumatic dental injury,TDI)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收集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0~18岁颌面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创伤原因、骨折部位、治疗方法、TDI进行分类统计。结果:纳入患者186例,3个年龄组中由坠落、机动车-人交通事故、摔倒导致的骨折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龄组骨折手术治疗率分别为35.00%、50.00%和66.96%。骨折伴随TDI患者96例(51.61%),好发牙位为中切牙(41.93%),常见损伤类型为牙周组织损伤(68.32%)。骨折伴TDI失牙率为31.37%。结论: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骨折的创伤原因及治疗情况具有年龄分布特征。骨折伴随TDI常见且多发,失牙率较高,应提高诊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骨折 儿童 创伤性牙齿损伤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结核临床误诊分析
8
作者 范宗尚 马丽爽 +1 位作者 付明晨 黄涛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6期6-9,15,共5页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结核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5月收治2例曾误诊的口腔颌面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张口受限(张口度<3 cm),左侧口腔黏膜可见破溃,边缘呈虫噬状,表面覆盖脓性分泌物,外...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结核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5月收治2例曾误诊的口腔颌面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张口受限(张口度<3 cm),左侧口腔黏膜可见破溃,边缘呈虫噬状,表面覆盖脓性分泌物,外院病理检查提示慢性炎症,予抗感染治疗1周无效,入院后经胸部X线、CT检查,并再次取病变组织活检,确诊为口腔颌面部结核。1例舌背右侧见0.8 cm×1.0 cm溃疡,边界清晰,呈弹坑状,边缘呈鼠咬状,结合患者症状表现,初步诊断为创伤性口腔溃疡,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进一步经胸部X线、结核抗体、病理活检及抗酸染色检查,确诊为口腔颌面部结核。误诊时间分别为12 d和7个月。2例确诊后均行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复诊显示口腔糜烂黏膜、舌黏膜溃疡均愈合,预后较好。结论口腔颌面部结核症状常不典型,误诊率较高,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复杂病例需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并仔细询问病史,查找其他部位结核病灶,及早行病理活检,必要时可试验性抗结核治疗,以提高本病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口腔颌面部 误诊 慢性炎症 口腔溃疡 病理检查 鉴别诊断 抗酸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淋巴瘤临床误诊原因探析
9
作者 王彭议 王丽娜 +1 位作者 黄涛 范宗尚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9期18-22,共5页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淋巴瘤临床误诊原因及防范误诊措施,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1例误诊为口腔溃疡和1例误诊为鼻息肉-鼻窦炎的口腔颌面部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因左硬腭反复溃疡11个月,反复...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淋巴瘤临床误诊原因及防范误诊措施,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1例误诊为口腔溃疡和1例误诊为鼻息肉-鼻窦炎的口腔颌面部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因左硬腭反复溃疡11个月,反复发热、左硬腭溃疡加重2个月入院,根据病史及专科检查考虑复发性口腔溃疡。给予补充维生素及对症处理,未见好转,后经口腔溃疡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口腔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来源型。误诊时间11个月。予以CHOP方案化疗,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病情得到控制,目前随访中。1例因双侧鼻塞、流脓涕伴头痛4周入院,根据头颅和鼻窦CT考虑鼻息肉-鼻窦炎,经磁共振成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为上颌窦恶性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性。误诊时间14 d。采用R-CHOP方案化疗,化疗期间出现骨髓抑制,病情未得到控制,患者出现新病灶,1个月后死亡。结论口腔颌面部淋巴瘤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易误诊、漏诊,尽早行影像学检查,对可疑患者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是防止口腔颌面部淋巴瘤误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淋巴瘤 误诊 口腔溃疡 鼻息肉 鼻窦炎 硬腭 上颌窦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 IL-10 WBC/LYM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价值
10
作者 张银银 郑纪伟 +3 位作者 朱岩岩 丁嘉慧 孙玉华 周田园 《安徽医学》 2024年第9期1094-1099,共6页
目的分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WBC/LYM)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因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OMSI)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144例患... 目的分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WBC/LYM)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因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OMSI)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144例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无炎症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136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IL-6、IL-10、WBC/LYM、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白细胞计数(WBC),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L-6、IL-10、WBC/LYM与OMSI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IL-6、IL-10、WBC/LYM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IL-10、IL-6、WBC/LYM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8、0.947和0.942,5种因子联合检测的AUC为0.985,灵敏度为0.962,特异度为0.948。结论IL-10、IL-6、WBC/LYM可联合CRP、WBC和NEU%高效准确地诊断OMSI,高水平IL-6、IL-10、WBC/LYM是OMSI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发生并发症和术后需要ICU监护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白介素-10 白介素-6 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口腔颌面部术后肿胀的疗效
11
作者 刘文卓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5期11-14,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术后肿胀患者使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84例口腔颌面部术后肿胀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42例。常规组采用甘露醇治疗,研究组采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疼痛评...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术后肿胀患者使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84例口腔颌面部术后肿胀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42例。常规组采用甘露醇治疗,研究组采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疼痛评分、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及术后感染、瘢痕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常规组的80.95%,差异性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术后24、48、72 h疼痛评分分别为(2.71±0.36)、(4.22±0.50)、(4.31±0.40)分,均低于常规组的(3.28±0.87)、(4.84±0.85)、(5.14±0.75)分,差异性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常规组肿胀程度0级19例(45.24%),1级2例(4.76%),2级13例(30.95%),3级8例(19.05%);研究组肿胀程度0级29例(69.05%),1级8例(19.05%),2级5例(11.90%),3级0例。研究组肿胀程度低于常规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疼痛程度0级28例(66.67%),1级10例(23.81%),2级4例(9.52%),3级0例;常规组疼痛程度0级18例(42.86%),1级3例(7.14%),2级14例(33.33%),3级7例(16.67%)。研究组疼痛程度低于常规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术后感染、瘢痕发生率分别为2.38%、4.76%,低于常规组的19.05%、23.81%,差异性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术后肿胀患者使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肿胀情况,能够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且术后感染发生率较低,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 口腔颌面部术后肿胀 甘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窗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囊肿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李顺海 李阳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5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开窗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蒙阴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囊肿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40例,前者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后者采用开窗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 目的:分析开窗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蒙阴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囊肿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40例,前者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后者采用开窗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与A组的97.50%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A组短,术中出血量较A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C反应蛋白(CRP)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B组WBC、NEUT、CRP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较A组的2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颌面部囊肿的治疗中,开窗引流术与开放手术疗效相当,但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的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囊肿 开窗引流术 开放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儿童发生睡眠呼吸障碍与其口腔颌面部异常相关性的研究
13
作者 高娟 彭菊香 +2 位作者 母红 杨芮 郑之峻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6期21-24,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贵阳市儿童发生睡眠呼吸障碍(SDB)的情况,分析儿童发生SDB与其口腔颌面部异常的相关性,为防治儿童发生SDB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1年9月至12月遵循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向贵阳市南明区5所小学就读的1125名6~11岁学龄期儿童... 目的:调查分析贵阳市儿童发生睡眠呼吸障碍(SDB)的情况,分析儿童发生SDB与其口腔颌面部异常的相关性,为防治儿童发生SDB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1年9月至12月遵循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向贵阳市南明区5所小学就读的1125名6~11岁学龄期儿童家长发放问卷,调查儿童口腔颌面部的异常情况。分析SDB患儿主要症状(习惯性打鼾、口呼吸等)与其口腔颌面部异常症状(开唇露齿、上前牙前突及“地包天”)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发放1125份调查问卷,回收1090份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为96.89%,有效回收1041份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2.53%。在1041名儿童中,有427例儿童发生SDB,SDB的发生率为41.02%。SDB患儿的主要症状为习惯性打鼾(发生率25.46%)、口呼吸(发生率19.50%)。男童习惯性打鼾、口呼吸的发生率高于女童(P<0.05)。在1041名儿童中,开唇露齿的发生率为2219%,上前牙前突的发生率为14.60%,“地包天”的发生率为02.98%。习惯性打鼾阳性、口呼吸阳性儿童开唇露齿、上前牙前突的发生率高于阴性儿童(P<0.05)。习惯性打鼾阳性、口呼吸阳性儿童“地包天”的发生率与阴性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儿童发生习惯性打鼾、口呼吸与其存在开唇露齿、上前牙前突成正相关(P<0.05),与其存在“地包天”不相关(P>0.05)。结论:贵阳市6~11岁儿童发生SDB与其存在口腔颌面部异常密切相关,存在口腔颌面部异常可增加儿童SDB的发生,存在开唇露齿和上前牙前突儿童习惯性打鼾、口呼吸等症状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障碍 口腔颌面部异常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在颌面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尉文华 代慧珍 +1 位作者 李春智 王贺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 :探讨CT在颌面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本组 16例 ,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10~ 67岁 ,平均 42岁。均有外伤史 ,骨折处疼痛 ,肿胀 ,部分伴有功能障碍。采用CT平扫或冠状位扫描。结果 :16例隐匿性骨折占同期颌骨骨折... 目的 :探讨CT在颌面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本组 16例 ,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10~ 67岁 ,平均 42岁。均有外伤史 ,骨折处疼痛 ,肿胀 ,部分伴有功能障碍。采用CT平扫或冠状位扫描。结果 :16例隐匿性骨折占同期颌骨骨折的 7 4%。其中面中部多发性粉碎性骨折 6例 ,LeFortⅠ型骨折 2例 ,颧弓根部骨折 1例 ,眼眶骨折 3例 ,髁状突骨折 2例 ,腭骨骨折 1例 ,蝶骨翼突骨折 1例。结论 :当临床怀疑有骨折而常规X线未能显示或显示不清楚 ,应进一步行CT检查 ,CT在颌面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隐匿性骨折 隐匿性骨折 颌面部 CT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肝油酸钠、平阳霉素、尿素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侯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9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鱼肝油酸钠 平阳霉素 疗效观察 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 临床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先天性良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牙源性皮瘘的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承宏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5期497-497,共1页
关键词 颌面部牙源性皮瘘 临床分析 颌面部皮肤瘘管 2003年6月 牙源性感染 1991年 误诊误治 医疗条件 生活水平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损伤200例外科治疗体会
17
作者 佟静 杨金晖 欧阳小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颌面部损伤 外科治疗 颌面部软组织 组织结构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2例颌面部损伤的急救
18
作者 李茜 向兰兰 熊志丽 《现代医院》 2007年第12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颌面部损伤 颌面部外伤 急救 护理对策 骨组织结构 功能障碍 面部畸形 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急诊治疗的几点认识
19
作者 魏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9期803-803,共1页
关键词 急诊 治疗 口腔颌面部创伤 口腔颌面部疾病 下颌骨骨折 急性牙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0例颌面部外伤临床分析
20
作者 陈茂富 《淮海医药》 1997年第3期33-33,共1页
颌面部外伤在平时和战时均常见.其原因为多种因素产生。我科自1978年~1994年共治疗50例颌面部软组织及骨组织损伤的病人,现将治疗情况作一分析。
关键词 颌面部外伤 年龄分布 颌面部硬组织损伤 治疗 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