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体式颌位关系记录托盘的设计与应用
1
作者 潘景光 朱朋 +1 位作者 冯玥 冯志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48,共6页
现有的颌位关系记录托盘为上下一体式设计,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无法准确获取上颌平面、上唇下约1 mm的位置、上唇支撑度等重要信息。从而使得数字化颌托(或诊断义齿)准确性欠佳,为后继进行准确边缘整塑印模及最终颌位关系记录与转移带来困... 现有的颌位关系记录托盘为上下一体式设计,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无法准确获取上颌平面、上唇下约1 mm的位置、上唇支撑度等重要信息。从而使得数字化颌托(或诊断义齿)准确性欠佳,为后继进行准确边缘整塑印模及最终颌位关系记录与转移带来困难。该文介绍了一种分体式颌位关系记录托盘的设计、临床使用方法及要点。其能够准确获取上颌平面、上唇下约1 mm的位置、上唇支撑度等重要信息,为后继进行准确的颌位关系记录与转移提供参考,也为利用口内扫描获取数字化印模后,基于采用分体式颌位关系记录托盘获取的平面、上唇下约1 mm的位置、上唇支撑度等信息直接制作全口义齿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数字化技术 颌位关系记录托盘 关系 [牙合]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颌位关系记录中应用循证医学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2
2
作者 齐聪聪 林映荷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6-259,共4页
文章介绍循证医学在颌位关系记录中应用的现状的必要性及展望。
关键词 循证医学 颌位关系记录 义齿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位关系记录——水平关系记录 被引量:3
3
作者 孟艳华 林雪峰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6年第3期240-242,共3页
水平关系包括正中关系和非正中关系记录,其记录方法多样,争议颇多。本文对其记录内容及方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颌位关系记录 正中关系记录 非正中关系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位关系记录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孟艳华 林雪峰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6年第3期243-245,共3页
颌位关系记录对口腔修复、正畸、正颌、颞下颌关节病研究均有重要意义,其记录方法繁多,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各方法间评价结果仍无定论。
关键词 颌位关系记录 评价方法 影响因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位关系记录——铰链轴关系记录及垂直关系记录 被引量:1
5
作者 孟艳华 林雪峰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6年第3期237-239,共3页
颌位关系包括铰链轴关系、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不同关系记录方法不同,同一关系记录方法多样,颌位关系的记录及其评价方法、影响因素、临床及科研应用也各异。本文着重论述铰链轴关系记录及垂直关系记录。
关键词 颌位关系记录 铰链轴 垂直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方法记录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咀嚼效率对比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婷婷 高旭 +1 位作者 韩晓兰 凤渝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54-1256,共3页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每位患者制作3种水平颌位关系记录的全口义齿,利用吸光度法检测3种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在哥特式弓轨迹顶点(正中关系位)建牙合的全口义齿与直接咬合法确定颌位的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高于由哥特...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每位患者制作3种水平颌位关系记录的全口义齿,利用吸光度法检测3种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在哥特式弓轨迹顶点(正中关系位)建牙合的全口义齿与直接咬合法确定颌位的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高于由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往前1 mm建牙合的全口义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记录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调牙合后比调牙合前皆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颌位关系记录 咀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方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咀嚼肌肌电活动及咀嚼效率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翠玲 杨丽媛 +1 位作者 郑政 高旭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3-497,共5页
目的通过肌电图及吸光光度法比较3种方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的咬肌和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以及义齿的咀嚼效率。方法对10例口颌系统基本正常的无牙颌患者在适宜的垂直距离条件下,同时制作由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前1... 目的通过肌电图及吸光光度法比较3种方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的咬肌和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以及义齿的咀嚼效率。方法对10例口颌系统基本正常的无牙颌患者在适宜的垂直距离条件下,同时制作由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前1 mm以及直接咬合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3副全口义齿,分别记作义齿A、B和C。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分别记录患者戴用3副义齿在正中大力咬合及咀嚼过程中的咬肌和颞肌前束肌电图,记录肌电幅值,计算左右两侧咬肌和颞肌前束的不对称指数;用吸光光度法评价3副义齿的咀嚼效率;通过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正中大力咬合及咀嚼运动过程中,义齿B和义齿C的肌电幅值明显高于义齿A(P<0.05),义齿C的不对称指数最高,明显高于义齿A和B(P<0.05)。义齿B和C咀嚼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义齿A(P<0.05)。结论在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前1 mm处建立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的肌电活动更强且更加平衡,有利于咀嚼肌功能的发挥,咀嚼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上下水平颌位关系记录 肌电图 咀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方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准确性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杨丽媛 刘冠邑 +1 位作者 赵凌 高旭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4-409,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3种方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在选磨前及选磨后正中咬合时,上颌全口义齿近中移位的变化、前牙区覆的变化及患者舒适度差异,探寻确定无牙颌水平颌位关系的最佳方法。方法在适宜垂直距离条件下,对12例口颌系统基本正常... 目的通过观察3种方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在选磨前及选磨后正中咬合时,上颌全口义齿近中移位的变化、前牙区覆的变化及患者舒适度差异,探寻确定无牙颌水平颌位关系的最佳方法。方法在适宜垂直距离条件下,对12例口颌系统基本正常的无牙颌患者同时制作由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前1 mm以及直接咬合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3副全口义齿(分别记作义齿A、B和C),记录每副全口义齿义齿选磨前及选磨后正中咬合时上颌全口义齿近中移位量、前牙区的覆以及患者的舒适度,通过SPSS 17.0软件包对全口义齿近中移位量、前牙区的覆变化量以及患者的舒适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选磨前,义齿A的近中移位量最大,明显大于义齿B和义齿C(P<0.05),选磨后,三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磨前后义齿A的覆变化量明显大于义齿B和义齿C(P<0.05)。选磨前,义齿A的舒适度最低(P<0.05),义齿B与C舒适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磨后,义齿A、B、C之间舒适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解剖式牙排列的三维全口义齿中,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前1 mm以及直接咬合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是更符合临床的修复做法,哥特式弓轨迹顶点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需要配合调磨,都能达到临床的修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上下水平颌位关系记录 选磨 舒适度 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