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铁蛋白和25-羟维生素D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心脏代谢指数的相关性
1
作者 雷蕾 胡韵 +2 位作者 张笛 黄鑫宇 彭羽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铁蛋白(SF)、25-羟维生素D[25-(OH)D]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心脏代谢指数(C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128例老年NAFL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8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及... 目的探究血清铁蛋白(SF)、25-羟维生素D[25-(OH)D]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心脏代谢指数(C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128例老年NAFL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8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及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血清Ferritin、25-(OH)D水平。根据是否形成颈动脉血管斑块将患者分为斑块组(n=36)和非斑块组(n=92)。比较两组临床资料,SF、25-(OH)D、CMI水平,分析影响老年NAFLD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形成的多因素及血清Ferritin、25-(OH)D水平与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CMI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S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水平:脂肪肝组<脂肪性肝炎组<肝硬化组(P<0.05),25-(OH)D水平:脂肪肝组>脂肪性肝炎组>肝硬化组(P<0.05);斑块组BMI、合并糖尿病、高血脂、血清ALT、AST、LDL-C、SF、水平、FPG、FINS、HOMA-IR、CMI、NFS值显著高于非斑块组(P<0.05),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非斑块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血清LDL-C、SF水平、CMI、NFS值升高是影响老年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25-(OH)D水平升高为保护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F与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及CMI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25-(OH)D水平与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及CMI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SF、25-(OH)D与NAFLD病情进展相关,且可能影响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形成及心脏代谢,可作为NAFLD患者血管病变的诊治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蛋白 25-羟维生素D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颈部血管斑块 心脏代谢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对幽门螺杆菌与颈部血管斑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白钰 高新明 马晓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0-952,共3页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对幽门螺杆菌与颈部血管斑块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合并Hp感染的患者随机分成中医组与对照组,中医组采用中药汤剂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采用...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对幽门螺杆菌与颈部血管斑块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合并Hp感染的患者随机分成中医组与对照组,中医组采用中药汤剂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联抗疗法治疗,比较两组对Hp的根除率,治疗前后的颈部血管斑块厚度以及脂质代谢水平。结果:中医组治疗结束后对Hp的根除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1年内的Hp再感染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中医组的颈动脉斑块厚度明显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中医组的TC、TG、LDL-C和Hcy水平明显的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治疗Hp不仅对根除Hp效果显著,对改善脂质代谢,治疗颈动脉斑块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穴位敷贴 幽门螺旋杆菌 颈部血管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