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疑难病例分析——间歇性发热、颈部活动受限1月伴四肢活动明显减少5天
1
作者 陈惠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2-182,共1页
病史简介 男,10月。就诊前1月出现间歇性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伴颈部强直,头部活动受限,触碰其颈部即哭吵。热退时颈部强直状况似稍有缓解,可自行转动头部,但仍拒绝他人触碰。就诊前半月发现患儿双眼大小不等,右眼裂偏小... 病史简介 男,10月。就诊前1月出现间歇性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伴颈部强直,头部活动受限,触碰其颈部即哭吵。热退时颈部强直状况似稍有缓解,可自行转动头部,但仍拒绝他人触碰。就诊前半月发现患儿双眼大小不等,右眼裂偏小。就诊前5天出现四肢活动减少,两手能甩动,但不肯抓物,两下肢踢动较前明显减少。发病以来,食纳、睡眠尚好。曾在几家市级儿科医院就诊及住院,疑为咽喉炎、颈椎半脱位,先后给予“希刻劳、先锋Ⅵ号、病毒唑”等抗感染及退热等处理,但患儿发热、颈部活动受限及肢体活动减少等症状均无任何缓解,于日前来疑难门诊求诊。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因“胎心不好”足月剖腹出生,Apgar评分9分,出生体重2300g。人工喂养为主,约3月龄会抬头,6月龄能扶坐,尚不会爬。体检发现患儿神清,前囟已闭,左眼裂>右眼裂,两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颈部强直,不能抬头。心肺无异常。腹软。双下肢肌张力稍低,四肢肌力下降,分别为双上肢肌力Ⅲ+级,双下肢Ⅲ级。双膝反射存在,克氏征阴性,双巴氏征阳性。颈部X线摄片提示颈曲显僵直,未发现明显病变。又予头部及颈部磁共振扫描,提示在C4~T3髓外硬膜外间隙见梭形T1、T2高信号,脊髓明显受压和移位,诊断为髓外硬膜外占位性病变,血肿或表皮样囊肿伴感染可能(图1),予收住院。择日在全麻下行C4~T3硬膜外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硬膜外背侧及左侧,大部与硬脊膜粘连,部分进入C4~T3左侧椎间孔内,将脊髓压向右下方。肿块呈暗红色,内含少量暗红色血。将肿块完整切除后,脊髓回位。肿块送检病理科,报告显示大部分肿块为纤维囊壁样组织,部分粘液变性,部分出血,并见少量较致密纤维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及少量扩张的血管。术后患儿脊髓压迫症状消失,颈部转动自如,双手恢复持物,四肢肌力恢复,双眼裂恢复等大。复查磁共振示脊髓压迫解除,于术后10天出院。出院诊断:脊髓压迫,硬膜外C4~T3占位。目前术后已5月余,随访无异常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外硬膜外占位性病变 罕见病 间歇性发热 颈部活动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手法推拿致寰枢椎固定性旋转脱位1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党 马华松 +3 位作者 谭荣 汪东 袁伟 迟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03-704,共2页
寰枢椎固定性旋转脱位的特点是寰椎围绕枢椎的固定性旋转移位,临床表现为颈痛、颈呈知更鸟位、颈部活动受限。该脱位在成人罕见,若误诊或漏诊后果严重。我们收治1例手法推拿导致成人寰枢椎固定性旋转脱位患者,报告如下。
关键词 颈部活动受限 旋转脱位 手法推拿 固定性 寰枢椎 旋转移位 临床表现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物理治疗协会2018年《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循证医学指南》解读——早期识别、分级与治疗 被引量:24
3
作者 赵娜 骆雄飞 +1 位作者 苏志超 王金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1-223,共3页
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的典型特征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SCM)的短缩而导致的头顶部向患侧倾斜,颜面向健侧旋转,下颌部指向健侧肩关节;患侧胸锁乳突肌处可能存在肿块;颈部活动受限。... 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的典型特征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SCM)的短缩而导致的头顶部向患侧倾斜,颜面向健侧旋转,下颌部指向健侧肩关节;患侧胸锁乳突肌处可能存在肿块;颈部活动受限。国外最近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多达16%的新生儿在出生时患有CMT,这使得CMT成为最常见的先天性肌肉骨骼异常[1]。若患儿早期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头面部的畸形会愈加严重,并可能引起偏头畸形、脊柱侧弯等后遗症,对其身心均造成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斜 颈部活动受限 胸锁乳突肌 脊柱侧弯 肌肉骨骼 头顶 下颌 早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ippel-Feil综合征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4
作者 曹广如 廖文波 +2 位作者 王霞 蔡玉强 张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5-186,共2页
Klippel-Feil综合征(Klippel-Feil syndrme,KFS)是指2个或2个以上颈椎先天性相互融合(可以是完全融合,或是局限于椎体或椎弓间一部分的融合),以短颈、低发际和颈部活动受限j联征为特征,可伴随其他先天畸形,临床较少见[1]。我院... Klippel-Feil综合征(Klippel-Feil syndrme,KFS)是指2个或2个以上颈椎先天性相互融合(可以是完全融合,或是局限于椎体或椎弓间一部分的融合),以短颈、低发际和颈部活动受限j联征为特征,可伴随其他先天畸形,临床较少见[1]。我院于2006年5月~2010年3月收治5例KFS颈椎后凸畸形患者,经临床及影像学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IPPEL-FEIL综合征 椎后凸畸形 手术治疗 颈部活动受限 影像学观察 先天畸形 疗效满意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与针刺治疗上段颈椎病所致颈源性头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俞梦瑾 黄新 郑建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91-1391,共1页
上颈段通常指第1、2颈椎及与它有关的附属结构和邻近部位。上段颈椎病.是引发颈源性头痛的主要病因,临床上还可伴发头晕、头眩、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等上部头颈症状。颈源性头痛一般疼痛限于枕颈部,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无明显外... 上颈段通常指第1、2颈椎及与它有关的附属结构和邻近部位。上段颈椎病.是引发颈源性头痛的主要病因,临床上还可伴发头晕、头眩、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等上部头颈症状。颈源性头痛一般疼痛限于枕颈部,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无明显外伤史,可有轻度颈部活动受限,在患侧枕骨下缘或C2-3横突部都可查到明显压痛点。笔者运用小针刀治疗该症取得较满意的疗特瑚俞绍加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性头痛 小针刀治疗 椎病 针刺治疗 上段 病所 颈部活动受限 异物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慎重诊断无症状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庆三 顾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4,共2页
颈椎退行性改变在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以上颈椎影像学上有退变性改变。但有影像学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反之,也有的具有颈椎病临床症状,而MRI检查颈椎并无明显异常发现。总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 颈椎退行性改变在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以上颈椎影像学上有退变性改变。但有影像学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反之,也有的具有颈椎病临床症状,而MRI检查颈椎并无明显异常发现。总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轻重程度与颈椎影像学退变性改变的轻重程度并非完全一致,这不是偶见现象。党耕町教授提出的一组病例是:颈椎影像学具有明显的甚至是严重的退行性改变,伴有脊髓压迫,而他们却很少有或完全没有症状。由于没有临床症状,对这一类患者我们应如何诊断?他们为什么没有症状?其预后如何?有时显得有些困惑。由于没有症状,是否需要治疗?需要治疗的话,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才合适?有时也会感到棘手。今天我们请到老、中、青6位全国知名颈椎病专家,就党教授提出的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他们的论点与见解一定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压迫 无症状 椎退变性 运动神经元损害 神经根刺激症状 诊断 脊髓型椎病 颈部活动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马德龙综合征继发气管重度狭窄的清醒气管插管一例
7
作者 张庆玉 赵凯迪 +1 位作者 李旭东 金文哲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1,共2页
患者,男,54岁,170 cm, 98 kg, BMI 33.9 kg/m^(2),因“气喘、活动后加重1年,伴呼吸困难1个月”就诊。患者5年前无意间发现颈部及后颈部肿物,逐渐增大,同年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回报“多发颈部脂肪瘤”。其后颜面及颈部再次肿大,近2年肿... 患者,男,54岁,170 cm, 98 kg, BMI 33.9 kg/m^(2),因“气喘、活动后加重1年,伴呼吸困难1个月”就诊。患者5年前无意间发现颈部及后颈部肿物,逐渐增大,同年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回报“多发颈部脂肪瘤”。其后颜面及颈部再次肿大,近2年肿物增大平稳,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气喘、活动后加重,颈部活动受限,未系统诊疗,近1个月上述症状较前严重,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自行口服消炎药物后未见好转,遂来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活动受限 消炎药物 肿物 呼吸困难 脂肪瘤 清醒气管插管 术后病理 手术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2名跳水运动员颈椎损伤临床调查与防治(附173例X线片分析)
8
作者 周海强 史和福 +2 位作者 李凤莲 许铮铮 任玉衡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4-716,共3页
312名跳水运动员颈椎损伤临床调查结果显示:完全正常256名(82.05%);有颈椎病症状56名(17.95%),主要表现为颈肩背酸痛,伴手指麻木,头晕、头痛、耳鸣,颈部活动受限,结合临床诊断为颈椎病45名(14.42%)。其中173名颈椎X线结果显示:完全正常8... 312名跳水运动员颈椎损伤临床调查结果显示:完全正常256名(82.05%);有颈椎病症状56名(17.95%),主要表现为颈肩背酸痛,伴手指麻木,头晕、头痛、耳鸣,颈部活动受限,结合临床诊断为颈椎病45名(14.42%)。其中173名颈椎X线结果显示:完全正常85名(49.13%);运动适应性改变43名(24.86%);颈椎损伤45名(26.01%)。跳水运动员颈椎损伤率高与该项目以头和上肢先入水这种特殊动作密切相关。预防与治疗措施:颈椎牵引、颈肩部软组织松解、颈椎错位的整复、颈部肌力练习、定期颈椎X线检查、科学选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水运动员 椎损伤 临床调查 X线片分析 颈部活动受限 椎X线检查 防治 运动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川崎病合并颈深间隙受累患儿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9
作者 朱晓娜 程雪莹 +4 位作者 翁若航 夏宇 罗颖 何庭艳 杨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285-291,共7页
目的对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合并颈深间隙受累(deep neck space involvement,DNSI)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分析KD患儿合并DNSI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20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风湿免... 目的对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合并颈深间隙受累(deep neck space involvement,DNSI)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分析KD患儿合并DNSI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20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KD合并DNSI患儿(DNSI组)及采用系统抽样法按1∶7比例选取的该时间段内单纯KD患儿(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KD患儿合并DNSI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DNSI组患儿38例,对照组患儿288例。DNSI组患儿中,38例(100%)均存在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且颈部淋巴结肿大均在发病5 d内出现;颈部淋巴结疼痛30例(78.9%),颈部活动受限25例(65.8%)。相较于对照组,DNSI组患儿临床资料呈现出多种显著性变化:在临床特征方面,DNSI组发病年龄更大,住院时间更长,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疼痛、颈部活动受限、上气道阻塞的比例均更高(P均<0.05);在实验室检测方面,DNSI组中性粒细胞计数及其百分比、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铁蛋白(ferritin,FER)、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球蛋白水平均更高,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及其百分比均更低(P均<0.05);在冠状动脉损害及治疗效果方面,DNSI组Kobayashi评分、Sano评分及激素治疗的比例均更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部淋巴结疼痛(OR=5.523,95%CI:1.443~21.141,P=0.013)、颈部活动受限(OR=3.947,95%CI:1.044~14.928,P=0.043)、CRP(OR=1.016,95%CI:1.002~1.030,P=0.024)与FER(OR=1.004,95%CI:1.001~1.006,P=0.002)升高是KD合并DN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数KD合并DNSI患儿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疼痛、颈部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血液学提示存在高强度炎症反应。以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血清CRP与FER升高的KD患儿需警惕合并DNSI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深间隙受累 炎症性疾病 颈部活动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髓丹治疗难治性颈椎病204例观察
10
作者 王海涛 田家善 +1 位作者 王峰 王文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8期755-756,共2页
近5年来,笔者运用中药填髓丹内治疗法,治疗各型难治性颈椎病204例,疗效颇为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204例中,男116例,女88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5岁,21~30岁者25例,占12.3%,31~50岁者135例,占66.2%,51岁... 近5年来,笔者运用中药填髓丹内治疗法,治疗各型难治性颈椎病204例,疗效颇为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204例中,男116例,女88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5岁,21~30岁者25例,占12.3%,31~50岁者135例,占66.2%,51岁以上者44例,占21.5%;病程最短1年,最长19年;职业;工人69例,农民74例,干部46例,个体经商者15例。 二、诊断:本组病例均经X线颈椎张口正位片、侧位及左、右前斜位片检查,结合症状和体征,按照1984年5月在桂林召开的颈椎病专题痤谈会通过的颈椎病诊断标准为依据,确诊为神经根型123例,占60.3%;椎动脉型40例,占19.6%;交感神经型6例,占2.9%;脊髓型4例,占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法 神经根型 交感神经型 右前斜位 正位片 颈部活动受限 上肢麻木 椎骨质增生 拔伸 腰椎骨质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枢关节紊乱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大川 陈曦 姚陡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4-174,共1页
环枢关节紊乱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临床表现常以头晕、恶心、头痛、耳鸣、呕吐、颈部活动受限及视觉不清为主要症状。环枢关节紊乱易发生于长时间低头工作或有外伤史者,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本院在物理治疗和颈椎卧式牵引... 环枢关节紊乱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临床表现常以头晕、恶心、头痛、耳鸣、呕吐、颈部活动受限及视觉不清为主要症状。环枢关节紊乱易发生于长时间低头工作或有外伤史者,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本院在物理治疗和颈椎卧式牵引治疗的基础上加手法复位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7年7月—2010年7月本科治疗环枢关节紊乱患者63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3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枢关节紊乱 综合治疗 颈部活动受限 手法复位治疗 临床表现 生活质量 牵引治疗 物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脊髓损伤的重度C6/7骨折脱位1例报告
12
作者 于滨生 刘少喻 +2 位作者 陈勇 万勇 梁春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无脊髓损伤 骨折脱位 颈部活动受限 疼痛 正侧位 重度 CT检查 高处坠落 建筑工地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枢椎动脉瘤性骨囊肿1例
13
作者 陈火明 李治桦 +1 位作者 安娟 段文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3995-3995,共1页
患者男,13岁,因后颈部疼痛3月余入院。该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后疼痛,经对症治疗症状加重,遂到我院就诊,行颈部MRI检查。T2WI提示枢椎低或等信号(图1),T2WI提示枢椎高信号(图2),肿瘤形状扁平,行肿块穿刺活检,提示... 患者男,13岁,因后颈部疼痛3月余入院。该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后疼痛,经对症治疗症状加重,遂到我院就诊,行颈部MRI检查。T2WI提示枢椎低或等信号(图1),T2WI提示枢椎高信号(图2),肿瘤形状扁平,行肿块穿刺活检,提示动脉瘤性骨囊肿。因手术困难,要求行放射治疗而人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意识清楚,颈部活动受限,颈后肌群僵硬.局部皮肤无红肿及包块,颈后部压痛(++),叩击痛(+)。体格检查无其他阳性体征。血碱性磷酸酶141.3U/L。入院后病灶局部行放射治疗,颈部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头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骨囊肿 枢椎 外固定支架固定 疼痛 肿块穿刺活检 颈部活动受限 血碱性磷酸酶 T2W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椎先天性裂缝畸形误诊为骨折1例
14
作者 马秀梅 孙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465-3465,共1页
患者女,37岁.2005年5月6日因与他人纠纷致使砖块伤及自己颈部。伤后颈部疼痛并颈部活动受限。当日行颈部CT扫描,报告显示:寰枢关节间隙尚可,寰椎右侧前弓与右侧块连接处有低密度裂隙。诊断:寰椎前弓右侧骨折。随收住院给予对症等... 患者女,37岁.2005年5月6日因与他人纠纷致使砖块伤及自己颈部。伤后颈部疼痛并颈部活动受限。当日行颈部CT扫描,报告显示:寰枢关节间隙尚可,寰椎右侧前弓与右侧块连接处有低密度裂隙。诊断:寰椎前弓右侧骨折。随收住院给予对症等治疗至出院,出院后继续用颈托外固定。2005年9月6日患者复查颈椎CT显示寰椎右侧前弓与右侧块连接处低密度裂隙形态同2005年5月6日,未见骨痂及骨性融合征象,该次CT报告考虑为寰椎右侧前弓裂缝系先天发育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寰椎 骨折 裂缝 颈部活动受限 误诊 畸形 CT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突加冠综合征6例临床分析与文献回顾 被引量:2
15
作者 邱觅真 聂锦平 +2 位作者 张学学 陈世彪 张达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6-398,共3页
急性颈痛是疼痛临床的常见主诉,在当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多地散发的背景下,合并发热,不仅会增加临床诊断难度,还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齿突加冠综合征(crowned dens syndrome,CDS)便是其中之一,其最早于1985年由Bouvet等[1]报告。CDS... 急性颈痛是疼痛临床的常见主诉,在当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多地散发的背景下,合并发热,不仅会增加临床诊断难度,还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齿突加冠综合征(crowned dens syndrome,CDS)便是其中之一,其最早于1985年由Bouvet等[1]报告。CDS的典型临床表现通常为急性颈项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伴或不伴有发热,合并有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或)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增高。目前诊断CDS是基于症状及CT影像,其典型影像学表现为齿突周围出现大小不一、高密度、不规则的钙沉积影,犹如齿突戴上一顶“皇冠”[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活动受限 齿突 钙沉积 文献回顾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期示范性健康教育在鼻咽癌病人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曹祥云 程慧珊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9期2318-2319,共2页
关键词 鼻咽癌病人 性健康教育 功能锻炼 放射性损伤 颈部活动受限 放疗技术 张口困难 生存期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ippel-Feil综合征影像学分型指导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林垚 周非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4-568,共5页
先天性颈椎融合综合征或先天性短颈综合征,即Klippel-Feil综合征(Klippel-Feil syndrome,KFS),1912年由法国神经学家Maurice Klippel和AndréFeil首次发现并描述。其典型特征是先天性的两个及以上颈椎节段异常融合或分隔不全,这种... 先天性颈椎融合综合征或先天性短颈综合征,即Klippel-Feil综合征(Klippel-Feil syndrome,KFS),1912年由法国神经学家Maurice Klippel和AndréFeil首次发现并描述。其典型特征是先天性的两个及以上颈椎节段异常融合或分隔不全,这种先天性的颈椎融合发生在妊娠第3~8周,由胚胎异常发育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新生儿发病率据估计为1/40000~1/42000(女性病例占60%)。Klippel-Feil综合征的典型临床“三联征”包括短颈、颈后发际线低以及颈部活动受限,但仅不足50%的KFS患者同时表现出上述“三联征”;而且KFS患者除两个及以上颈椎节段异常融合外,同时可伴有多种其他相关畸形。尽管KFS临床表现和相关畸形的范围很多,从无症状的单节段下颈椎融合患者到多节段颈椎融合、严重的先天性脊柱侧凸和多器官异常患者均可能出现,但是很大一部分患者直到外伤需要颈椎的影像学检查时才发现患有K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活动受限 新生儿发病率 先天性脊柱侧凸 椎融合 三联征 女性病例 单节段 影像学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极重度脊柱后凸畸形矫治术麻醉处理一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立纲 韩磊 +2 位作者 张瑞博 梁潇 孙焱芫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76-778,共3页
患者,男,45岁,110 cm,49.5 kg,BMI 40.9 kg/m^(2),ASAⅢ级。因“驼背27年,加重2年伴行走困难”入院。现病史:患者2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踝及右膝关节疼痛,当地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给予肌注青霉素、右膝关节封闭后疼痛加重,抽出淡黄色积... 患者,男,45岁,110 cm,49.5 kg,BMI 40.9 kg/m^(2),ASAⅢ级。因“驼背27年,加重2年伴行走困难”入院。现病史:患者2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踝及右膝关节疼痛,当地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给予肌注青霉素、右膝关节封闭后疼痛加重,抽出淡黄色积液,对症治疗2年后膝关节积液消失,开始出现驼背,进行性加重,10年前开始出现颈部活动受限。现驼背严重,胸壁与下腹部皮肤粘连,皮肤多处溃疡灶、活动受限。既往有上消化道出血史,治疗信息不详。查体:P 100次/分,BP 143/89 mmHg。头颈活动受限,面部贴近右侧大腿上方,鼻尖距右腿1.86 cm,颏紧贴于胸骨,胸骨紧贴于耻骨,躯干呈折叠状态(图1),胸腹部皮肤多处溃疡灶。双下肢肌力因关节活动受限无法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肌注青霉素 双下肢肌力 颈部活动受限 进行性加重 胸腹皮肤 脊柱后凸畸形 右侧大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