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应用肌性斜颈兔动物模型,探讨针刀治疗肌性斜颈的作用机制及意义。方法:无水酒精注射制备动物肌性斜颈兔子模型后,选取模型兔子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按摩组,每组12只。分别给予各组对应治疗,治疗2个月后各组分别...目的:应用肌性斜颈兔动物模型,探讨针刀治疗肌性斜颈的作用机制及意义。方法:无水酒精注射制备动物肌性斜颈兔子模型后,选取模型兔子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按摩组,每组12只。分别给予各组对应治疗,治疗2个月后各组分别取部分胸锁乳突肌制作标本,免疫组化法观察钙蛋白酶1(calpain-1)、分化抗原决定簇45(CD45)、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2,TIMP-2)在各组肌纤维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实验动物明显出现颈部活动受限、斜颈、头颈不对称症状,而治疗结束后,针刀组和按摩组实验动物颈部活动受限改善,无明显头颈不对称症状。calpain-1、CD45、TIMP-2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按摩组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组、按摩组下调(P<0.01);与针刀组比较,按摩组上调(P<0.01)。MMP-2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组、按摩组上调(P<0.05)。结论:针刀治疗肌性斜颈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calpain-1、CD45、TIMP-2表达,增加MMP-2表达有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不同刺激声在坐姿下诱发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s)特征,提供各波潜伏期及振幅等参数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方法分别用500 Hz短纯音(tone-burst)及500 Hz线性调频脉冲音(CE-chirp)两种刺激声对21名(男11人,女10人)听力正常且无耳蜗及前庭系统疾病的青年人(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3.95±3.29岁)进行VEMPs测试,测试起始强度为110 dB nHL,以5 dB为步阶测试至阈值,记录各强度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种刺激声坐姿下诱发的cVEMP及oVEMP阈值分别为tone-burst cVEMP 85.00±6.10 dB nHL,CE-chirp cVEMP 84.63±4.99 dB nHL;tone-burst oVEMP 83.38±6.54 dB nHL,CE-chirp oVEMP 82.50±6.20 dB nHL。两种刺激声测得的各强度p1潜伏期、n1潜伏期有显著差异(P<0.05),p1-n1波间期、p1-n1振幅、双侧不对称性、双侧振幅比、双侧对称系数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坐姿下正常青年人两种刺激声给声强度100 dB nHL时VEMPs的引出率均为100%,500 Hz线性调频脉冲音可作为VEMPs测试的刺激声应用于临床,评估椭圆囊和球囊功能。
文摘目的:应用肌性斜颈兔动物模型,探讨针刀治疗肌性斜颈的作用机制及意义。方法:无水酒精注射制备动物肌性斜颈兔子模型后,选取模型兔子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按摩组,每组12只。分别给予各组对应治疗,治疗2个月后各组分别取部分胸锁乳突肌制作标本,免疫组化法观察钙蛋白酶1(calpain-1)、分化抗原决定簇45(CD45)、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2,TIMP-2)在各组肌纤维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实验动物明显出现颈部活动受限、斜颈、头颈不对称症状,而治疗结束后,针刀组和按摩组实验动物颈部活动受限改善,无明显头颈不对称症状。calpain-1、CD45、TIMP-2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按摩组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组、按摩组下调(P<0.01);与针刀组比较,按摩组上调(P<0.01)。MMP-2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组、按摩组上调(P<0.05)。结论:针刀治疗肌性斜颈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calpain-1、CD45、TIMP-2表达,增加MMP-2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