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急性下颈段脊髓损伤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蔡毅 彭小忠 +5 位作者 陈开伟 丘敏岐 卓祥龙 武振国 聂燕丽 谢湘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9-1015,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颈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急性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1年11月行前路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颈脊髓损伤的168例患者临床资料。男133例,女35例。年龄23~82岁,平均53.8±1... 目的:探讨采用颈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急性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1年11月行前路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颈脊髓损伤的168例患者临床资料。男133例,女35例。年龄23~82岁,平均53.8±11.2岁。伴术前合并症33例(19.6%),术前患者神经功能损害ASIA分级A级34例,B级10例、C级62例,D级62例,其中使用激素冲击治疗50例(29.8%)。采用ACDF手术135例(80.4%),ACCF手术33例(19.6%)。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及死亡等信息,先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性别、年龄、术前合并症、受伤原因、神经损伤平面、术前ASIA分级、是否合并颅脑或胸腹部损伤、是否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HGB)、术前白蛋白(ALB)、手术范围、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的相关性,并对P<0.2的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9.1%(49/16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伤原因(P=0.032)、术前ASIA分级(P<0.001)、是否合并颅脑或胸腹部损伤(P=0.043)、是否使用激素冲击治疗(P=0.017)、术前HGB(P=0.002)、术前ALB(P=0.001)和手术方式(P=0.002)与术后早期并发症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ASIA分级为A级、B级(P<0.001,OR=5.389,95%CI 2.243~12.950)和使用激素冲击治疗(P=0.044,OR=2.541,95%CI 1.024~6.303)为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ASIA分级为A级、B级和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为急性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段脊髓损伤 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呼吸训练对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5
2
作者 鄢茵 邵秀芹 +1 位作者 冯珍 杨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94-1096,共3页
各种自然灾害、交通事故、运动损伤频发,使脊髓损伤的发生率日益升高。脊髓损伤节段越高、损伤程度越重,病死率也越高。颈段脊髓损伤是运动、感觉、心血管和呼吸等系统生理性中断的灾难性事件,其中呼吸系统并发症是颈段脊髓损伤患者... 各种自然灾害、交通事故、运动损伤频发,使脊髓损伤的发生率日益升高。脊髓损伤节段越高、损伤程度越重,病死率也越高。颈段脊髓损伤是运动、感觉、心血管和呼吸等系统生理性中断的灾难性事件,其中呼吸系统并发症是颈段脊髓损伤患者首要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患者 颈段脊髓损伤 呼吸训练 体外膈肌起搏器 呼吸系统并发症 肺功能 运动损伤 灾难性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孙岚 徐基民 徐知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4期293-294,共2页
目的探讨颈段脊髓损伤(SCI)患者肺功能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颈段SCI患者的肺功能资料,分析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1秒钟最大呼气量(FEV1)、75%肺活量用力呼气流速比(V75)的预测百分比与ASIA感觉评分和运动... 目的探讨颈段脊髓损伤(SCI)患者肺功能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颈段SCI患者的肺功能资料,分析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1秒钟最大呼气量(FEV1)、75%肺活量用力呼气流速比(V75)的预测百分比与ASIA感觉评分和运动评分的相关性,然后分别以VC、MVV、FEV1、V75的实测值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颈段SCI患者肺功能指标中VC、MVV、FEV1、V75的预测百分比均明显下降,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相关分析显示,VC、FEV1、V75的预测百分比均与ASIA运动评分呈正相关,与感觉评分无相关性;在分别以VC、MVV、FEV1、V75实测值为自变量的4个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身高均以保护因素出现于其中的3个方程中,体重为保护因素出现于另外1个方程中;与SCI有关的ASIA运动评分、感觉评分和病程等指标中只有运动评分出现于以MVV、FEV1、V75实测值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感觉评分和病程未出现于任何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结论除身高和体重外,ASIA运动评分是影响颈段SCI患者肺功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段脊髓损伤 肺功能 功能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阻呼吸训练对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和膈肌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黎声芳 刘红芳 +1 位作者 黄世敏 龙彩雪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5期785-789,共5页
目的:分析抗阻呼吸训练对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和膈肌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021年在海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80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 目的:分析抗阻呼吸训练对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和膈肌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021年在海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80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抗阻呼吸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膈肌移动度、Borg评分、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干预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患者的最大通气量、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膈肌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Borg评分及呼吸困难、疾病影响、活动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抗阻呼吸训练可有效提高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功能、膈肌移动度,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呼吸训练 颈段脊髓损伤 呼吸功能 膈肌移动度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义肢在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刁子龙 马鑫鑫 +2 位作者 柴晓珂 白然 公维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神经义肢控制系统基于脑机接口技术、功能性电刺激技术等,通过分析脑电信号获得控制命令,直接作用于肌肉系统或外部设备,恢复或代偿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本文阐述神经义肢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归纳该技术在颈段脊髓... 神经义肢控制系统基于脑机接口技术、功能性电刺激技术等,通过分析脑电信号获得控制命令,直接作用于肌肉系统或外部设备,恢复或代偿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本文阐述神经义肢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归纳该技术在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义肢 脑机接口 颈段脊髓损伤 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训练改善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6
作者 余小梅 李小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1-171,共1页
目的:探讨呼吸操训练对改善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作用。方法:将经确诊的2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康复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实验组增加呼吸操训练,20天后对两组患者的最大通气量(MVV)及1秒钟用力呼气肺活量(F... 目的:探讨呼吸操训练对改善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作用。方法:将经确诊的2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康复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实验组增加呼吸操训练,20天后对两组患者的最大通气量(MVV)及1秒钟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MVV及FEV1均有提高(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操训练对改善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功能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段脊髓损伤 呼吸操训练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循证策略在重症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卢志琴 俞根娣 +1 位作者 周苗 周郑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0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循证策略在重症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取集... 目的探讨集束化循证策略在重症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取集束化循证策略及常规护理,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及白细胞计数、hsCRP与IL-6的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将集束化循证策略应用于重症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中,有助于降低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 循证医学 重症颈段脊髓损伤 呼吸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桂活血汤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不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刘绪涛 王耀臣 +1 位作者 谢豪娜 董耀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855-3858,共4页
目的探讨芪桂活血汤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不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桂活血汤,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 目的探讨芪桂活血汤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不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桂活血汤,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肌力情况(MMT评分)、肌张力情况(MASS评分)、下肢运动功能情况(LEMS、FAC评分)、平衡功能情况(BB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情况(BI评分)、神经功能相关因子(NT-3、NGF、BDNF)、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MASS评分降低(P<0.05),MMT评分、LEMS评分、FAC评分、BBS评分、BI评分、神经功能相关因子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芪桂活血汤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可安全有效地增强不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桂活血汤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不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髓损伤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9
作者 余小梅 王楚怀 +1 位作者 周玉萍 杜晓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38-1040,共3页
目的:了解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况,以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作用。方法:调查了解32例住院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状况,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16例。在Ⅰ期治疗中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 目的:了解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况,以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作用。方法:调查了解32例住院颈段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状况,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16例。在Ⅰ期治疗中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在随后的Ⅱ期治疗中对照组与试验组一样,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抑郁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和SDS测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Ⅰ期治疗后SAS和SDS测量评分有明显差异(P<0.01),试验组心理状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Ⅱ期治疗后两组SAS和SDS测量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心理状况改善与对照组接近。结论: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忧郁等不良心理状况,对其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焦虑忧郁等不良心理,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段脊髓损伤 Zung氏抑郁自评基表 心理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