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的上颌发育不足患者最佳矫形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袁正林 林久祥 陈莉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6-160,166,共6页
目的基于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uantitative cervical vertebral maturation,QCVM),探讨上颌发育不足的Ⅲ类错畸形的最佳矫形治疗时机。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12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 目的基于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uantitative cervical vertebral maturation,QCVM),探讨上颌发育不足的Ⅲ类错畸形的最佳矫形治疗时机。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12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上颌发育不足、表现为Ⅲ类错畸形的患者,根据陈莉莉、林久祥等研制的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双盲法将患者分为4期:QCVM第Ⅰ期(加速期)、QCVM第Ⅱ期(高峰期)、QCVM第Ⅲ期(减速期)、QCVM第Ⅳ期(结束期),每期30例共120例患者入选,年龄8.5~15.6岁(平均年龄12.5岁,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分别利用正畸前牵引面具对4组患者上颌骨前牵,解除面中部凹陷和前牙反,疗程约6个月。然后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X线片进行比较,观察在QCVM 4期中各个阶段的患者上颌骨骨骼参数的变化,利用t检验对各组治疗前后的参数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矢状方向的变化显示:在QCVMⅠ期、Ⅱ期和Ⅲ期SNA、A-N perp、Co-A、ANB、颌凸角、Wits、ANS-PNS⊥SN’等矢状向参数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变化;上颌垂直方向的变化显示:在QCVMⅠ期、Ⅱ期,ANS⊥SN’、PNS⊥SN’等参数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变化。4期治疗前后的参数变化绝对值的大小顺序依次为:QCVMⅠ期>QCVMⅡ期>QCVMⅢ期>QCVMⅣ期。结论 QCVM作为一种新的评估颅面部生长发育的量化标准,在预测上颌骨矫形治疗的最佳时机方面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 生长发育 上颌前牵 Ⅲ类错[牙合]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Ⅱ类错畸形青少年上气道生长发育特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珂 祁祎喆 +1 位作者 张亚秋 李永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采用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CVM)观察骨性Ⅱ类错畸形青少年患者上气道生长发育特点。方法:收集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头颅侧位定位片,根据QCVM将患者分为4期,Ⅰ:QCVM<1.740 4,Ⅱ:1.740 4<QCVM<2.623 0,Ⅲ:2.623 0<QCVM&... 目的:采用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CVM)观察骨性Ⅱ类错畸形青少年患者上气道生长发育特点。方法:收集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头颅侧位定位片,根据QCVM将患者分为4期,Ⅰ:QCVM<1.740 4,Ⅱ:1.740 4<QCVM<2.623 0,Ⅲ:2.623 0<QCVM<3.519 9,IV:QCVM>3.519 9(n=30),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对不同颈椎骨龄分期的骨性Ⅱ类错患者的上气道及其周围组织进行比较。结果:SNA、SNB、后鼻棘-咽顶点距离(PNS-R)、后鼻棘-上咽壁点距离(PNS-UPW)在QCVMⅡ期较I期有明显增加(P<0.05),腭垂尖-中咽壁点距离(U-MPW)在QCVMⅢ期较Ⅱ期、QCVMⅡ期较Ⅰ期均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能较精确评估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上下颌骨及上气道生长发育潜力,为骨性Ⅱ类错畸形的早期矫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CVM) 骨性Ⅱ类错畸形 上气道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