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山病患者行颈椎前路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护理措施的改进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懿 梁静娟 管韵致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34,共4页
目的提高平山病患者手术与康复效果。方法将行颈椎前路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160例平山病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改进组在此基础上组成医护小组,术前护理中融合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术后强... 目的提高平山病患者手术与康复效果。方法将行颈椎前路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160例平山病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改进组在此基础上组成医护小组,术前护理中融合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术后强化、细化和量化体位护理、术区护理、取骨区护理及功能锻炼等。结果改进组术后取骨区疼痛评分、抑郁评分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12个月功能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后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术后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病 颈椎前路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37例
2
作者 张耀印 阎国章 郭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自体髂骨 颈椎前路减压 固定治疗 颈椎 钛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ALPS肽钢板内固定术的护理体会(摘要)
3
作者 刘茂菊 焦绪美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 ALPS肽钢板 内固定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和植骨融合术钛片内固定的护理
4
作者 吕瑞革 《临床医药实践》 2004年第3期220-220,共1页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 融合 钛片 内固定 护理 颈椎 颈椎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5
作者 金成春 鲍广全 徐宏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64-6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术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3例,随机分为cage融合组35例和植骨融合组38例。分别行颈前路减压cage... 目的对比分析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术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3例,随机分为cage融合组35例和植骨融合组38例。分别行颈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术及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植骨融合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8个月日本颈椎矫形外科学会评分(颈椎JOA评分)、椎间高度、颈椎曲度。结果 cage融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一过性咽部不适、供骨区疼痛发生率均低于植骨融合组(P均<0.05)。两组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周及18个月颈椎JOA评分、椎间高度、颈椎曲度均升高(P均<0.05),而两组术后1周及18个月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颈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术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及远期效果均较好,但cage植骨融合术手术操作更简单、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单一颈椎节段 前路减压 椎间融合 融合 自体髂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欣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4期2616-2617,共2页
目的探究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效果。方法选取社旗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2例CSM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髋骨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颈椎... 目的探究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效果。方法选取社旗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2例CSM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髋骨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42/46),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CSM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 脊髓型颈椎 疗效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宋道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脊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CSM患者,按照建档顺序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颈椎前路...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脊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CSM患者,按照建档顺序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评估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脊椎功能变化及治疗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6、12个月观察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CSM患者可改善其脊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 脊髓型颈椎 脊椎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17例临床观察
8
作者 王鲁博 周东生 张佐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 融合 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高速磨钻减压与传统咬骨钳减压在颈椎病颈前路内固定融合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马钧峰 汪伟 +3 位作者 江泽华 龙明星 袁建军 张学利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7期76-78,共3页
目的 比较显微镜下高速磨钻浅行性减压与传统卡尔松咬骨钳减压在治疗椎体后缘骨赘增生所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前路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3例椎体后缘骨赘增生所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采取显微镜下经颈前路间... 目的 比较显微镜下高速磨钻浅行性减压与传统卡尔松咬骨钳减压在治疗椎体后缘骨赘增生所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前路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3例椎体后缘骨赘增生所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采取显微镜下经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其中术中配合使用高速磨钻浅行性减压切除骨赘23例(观察组),使用卡尔松咬骨钳咬除骨赘20例(对照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于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上肢放射性疼痛程度,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指数)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评价颈椎神经功能。术后随访,观察声音嘶哑、吞咽不适、脑脊液漏及食管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随访(1.2±0.4)年,两组末次随访时的上肢疼痛VAS、NDI指数均较术前降低,JOA评分升高(P均<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时的VAS、ND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各有4例出现吞咽不适,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未出现脑脊液漏和食管瘘。结论 在颈前路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椎体后缘骨赘增生所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时,采用显微镜下浅行性高速磨钻减压能完整切除骨赘,更彻底地消除神经受压因素,手术效果优于传统卡尔松咬骨钳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 前路融合钛板内固定 浅行性高速磨钻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10
作者 刘浩宗 陈源 +2 位作者 陈浩波 方迎栋 陈方兴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5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了2011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多阶段颈椎病患者共54例,采用分节段椎间隙减压、同时配合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加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治疗后对手术时... 目的探讨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了2011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多阶段颈椎病患者共54例,采用分节段椎间隙减压、同时配合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加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治疗后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植骨的融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统计结果显示,54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37.4±4.5)min,平均出血量为(362.8±12.4)m L,5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植骨手术,术后随访结果显示在植骨手术后12~15周骨性愈合,患者颈椎生理曲度良好,无颈椎高度丢失、植入钢板折断或自体髂骨脱落等现象,植骨融合性较好,JOA评分较手术前显著提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中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具有较好的效果,术后融合性好,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颈椎 分节段减压 自体髂骨融合 带锁钢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邱闯 贺明 +2 位作者 王广斌 王佳时 白伦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7期89-92,共4页
目的 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的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2000年12月~2003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87例行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颈椎病脊髓功能改善情况分为改善率≥75%组和... 目的 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的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2000年12月~2003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87例行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颈椎病脊髓功能改善情况分为改善率≥75%组和改善率〈75%组,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方法 评价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吸烟史、术前肢体疼痛强度及频率、病程、DRAM评分、JOA评分、止痛药使用情况等因素与颈椎病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吸烟史、术前肢体疼痛强度、病程、DRAM评分、JOA评分与疾病的预后有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史,颈痛、上肢痛,JOA评分与治疗结局密切相关。结论无吸烟嗜好、术前JOA评分较高以及颈痛和上肢痛强度低均提示较好的预后,但需重视DRAM评分对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手术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前路减压融合 颈椎间盘切除 自体髂骨 钛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与自体髂骨块移植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道选 王伟 +1 位作者 李俊明 马广辉 《安徽医学》 2020年第10期1168-1173,共6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髂骨块与自体髂骨块移植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比较预后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1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和...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髂骨块与自体髂骨块移植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比较预后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1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术中采用植骨材料不同分为同种异体髂骨块组(A组,n=75)与自体髂骨块组(B组,n=37),两组患者均随访12~3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等指标,观察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节段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比较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植骨融合满意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改善率等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胸膜破裂、脑脊液漏、胃肠功能障碍、肺部感染)和随访期间(结核性后凸畸形、结核复发、窦道形成)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B组,植骨融合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后凸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Cobb角在不同测量时间点和组别具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高度在时间和组别不具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间Cobb矫正度、Cobb角丢失、椎间高度矫正、椎间高度丢失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ESR、CRP水平均得到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CRP在时间和组别不具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植骨融合满意率、ASIA分级有效改善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体髂骨块与自体髂骨块移植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基本相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且安全性较高,同种异体髂骨块可成为自体髂骨块的理想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融合内固定 同种异体髂骨 自体髂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颈椎前路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颈椎外伤和疾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严越茂 艾福志 +3 位作者 李世平 肖建斌 崔海滨 张海军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三种颈椎前路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颈椎外伤和疾病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河源城区人民医院15例、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65例)各类邻近阶段颈椎病及颈椎外伤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并分组:25例颈椎前路椎体... 目的:探讨三种颈椎前路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颈椎外伤和疾病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河源城区人民医院15例、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65例)各类邻近阶段颈椎病及颈椎外伤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并分组:25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组),25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30例颈椎前路髓核摘除加植骨内固定术(C组)。对比三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融合节段骨性融合时间,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术前、术后颈脊髓功能,计算其改善率;行影像学检查以对比两组颈椎生理曲度(C2-7Cobb角、D值)及减压两端椎体前上缘至下缘高度(HAB)、减压两端椎体后上缘高度至后下缘高度(HPB)。结果:截止终访时间,三组均未见固定物松动、断裂等不良现象,未见颈椎间盘突出骨化及椎体滑脱及血管、神经受压现象,融合节段区均获得骨性融合;同时三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性融合时间、术后6个月及终访时其JOA评分、术后即刻-术前D值、术后3个月时各组HAB及HPB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组均显著优于C组(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全接触钛网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不仅可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对JOA指数、颈椎生理曲度等的改善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取髂骨 全接触钛网融合 颈椎前路髓核摘除加内固定 颈椎 颈椎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颈髓损伤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国康 倪建国 +2 位作者 屠玉兰 洪元宏 陈小华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7期432-43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颈髓损伤 减压 内固定 内固定治疗 钢板 前路减压 颈椎前路槽式减压 颈椎颈髓损伤 自体髂骨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I-C置入术和椎间融合器联合前路钛板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有 刘敏 +4 位作者 杨广杰 王永胜 周炳康 马航 郭庆功 《安徽医学》 2020年第9期1016-1021,共6页
目的对比新型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ROI-C)置入术和椎间融合器联合前路钛板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76例MCSM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颈椎前路... 目的对比新型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ROI-C)置入术和椎间融合器联合前路钛板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76例MCSM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术中固定方式不同分为ROI-C组(35例,ROI-C置入固定)和对照组(41例,椎间融合器联合前路钛板固定)。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手术指标,术后1周、3个月、6个月以日本整形外科及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评估手术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OI-C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透视次数和失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感染、血肿、神经损伤、食管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I-C组吞咽不适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JOA评分随着时间改变依次升高,VAS评分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JOA评分、VAS评分及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I-C置入术、椎间融合器联合前路钛板术治疗MCSM均可取得满意疗效,有助于恢复颈椎生理弧度与椎间隙高度,但前者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和出血量少、术后吞咽不适发生率低等优点,可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桥型锁定融合 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 脊髓型颈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联合术式与后路单开门治疗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6
作者 朱佳福 严宁 +4 位作者 徐卫星 侯铁胜 虞舜志 刘宏 翟利锋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比较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联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与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联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与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手术治疗的63例(男39例,女24例)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3例行ACDF联合ACCF(前路组),20例行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后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按照JOA评分标准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6~40个月,平均25.8个月。前路组与后路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23.70±6.21)min和(118.70±5.4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85.23±7.51)ml和(107.18±9.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发生轴性症状6例,吞咽困难1例,未发生C5神经根麻痹、声音嘶哑及呛咳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3℅(7/43);后路组发生轴性症状5例,C5神经根麻痹1例,未发生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及呛咳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0.0℅(6/2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均优于后路组(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能提供即刻的稳定性,前路联合手术在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后路组,因此对于连续性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倾向于前路联合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 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融合 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化瘀补肾方联合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家伟 饶耀剑 +5 位作者 乔若飞 张红星 崔泽升 贾春霞 朱文萧 杨磊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0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补肾方联合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人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接受颈前路手术,治疗组术后在基础治疗上加服益气化瘀补肾方。两组均定期随...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补肾方联合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人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接受颈前路手术,治疗组术后在基础治疗上加服益气化瘀补肾方。两组均定期随访(术后1、3、6、12个月),根据颈椎病脊髓功能评分(JOA评分:17分制),评估两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复查术后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侧位片,评价两组椎间植骨融合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1、3、6个月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根据JOA分值改善率评比,对照组术后优良率为90.4%;治疗组术后优良率为76.0%;两组术后6个月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术后植骨融合率均为100%。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联合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更有利于病人术后脊髓功能的恢复,且远期疗效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前路 益气化瘀补肾方 融合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洁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0期225-226,共2页
目的总结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6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及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给予有效地术前训练、术后护理,帮助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锻... 目的总结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6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及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给予有效地术前训练、术后护理,帮助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结果 106例患者中105例术后住院7~12d,痊愈出院,未发生感染和护理并发症,术后恢复满意。1例患者因痰堵塞窒息死亡。结论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期护理 脊髓型颈椎 颈椎前路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 颈椎病患者 融合内固定 护理并发症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隙过撑造成术后双肩疼痛1例及文献复习
19
作者 许鹏 史磊 +1 位作者 李学元 肖以磊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437-439,共3页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是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手术方式。颈椎前路手术已广泛用于颈椎病、颈椎肿瘤、颈椎外伤等疾病。由于颈椎前路涉及较多解剖结构,其手术难度较大,因此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关于ACDF手术后并发症的...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是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手术方式。颈椎前路手术已广泛用于颈椎病、颈椎肿瘤、颈椎外伤等疾病。由于颈椎前路涉及较多解剖结构,其手术难度较大,因此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关于ACDF手术后并发症的研究开展较多,但对于融合器选择不合适而导致相应并发症研究开展较少。深入探讨此类手术椎间融合器放置的大小和技巧,对于避免因术后椎间孔变小而导致神经根受压水肿引起剧烈疼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 并发症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任志伟 杜恒 +3 位作者 杨益民 李新友 张小卫 尹思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3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比较颈椎前路手术包括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和颈椎后路手术包括颈后路椎板切除侧块螺钉... 目的探讨比较颈椎前路手术包括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和颈椎后路手术包括颈后路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颈椎前路手术或后路手术治疗并获得至少2年随访的8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将52例行ACDF或ACCF的患者纳入A组,将37例行颈后路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或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Japan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JOA改善率、颈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for Neck Pain,VASNP)、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2.1~5.2年,平均3.5年。B组的手术时间较A组更长(P<0.01),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更多(P<0.01)。截至术后2年,两组患者的JOA评分、NDI评分及VASNP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两组的临床改善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之间JOA评分、NDI评分及VASNP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的ROM较术前均有明显丢失(P<0.05),但A组的ROM值丢失大于B组(P<0.05)。结论对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及后路手术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颈椎功能改善方面疗效相当。前路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但术后颈椎活动度的丢失较后路手术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 颈后路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 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