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学明 王中华 +4 位作者 薛文 杨阳 张群立 刘林 钱耀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14-2719,共6页
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是发生在颈椎减压术后的主要以上肢感觉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手术并发症,该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不利于良好的医患关系。本文基于近年来有关C5神经根麻痹的国内外文献,简要综述了其中的西医临床特点、发病机制... 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是发生在颈椎减压术后的主要以上肢感觉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手术并发症,该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不利于良好的医患关系。本文基于近年来有关C5神经根麻痹的国内外文献,简要综述了其中的西医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假说、预防及现有治疗措施,为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减压术后 C5神经根麻痹 中西医结合 发病机制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除与不切除后纵韧带颈椎减压术后的MRI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新伟 陈德玉 +3 位作者 赵定麟 贾连顺 袁文 倪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597-599,共3页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切除与不切除后纵韧带术后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颈前路减压患者的术后MRI检查资料,其中行颈椎后纵韧带切除者12例,未行切除者10例.观察脊髓形态,测量脊髓矢状径,并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2~36个月,MRI显示...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切除与不切除后纵韧带术后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颈前路减压患者的术后MRI检查资料,其中行颈椎后纵韧带切除者12例,未行切除者10例.观察脊髓形态,测量脊髓矢状径,并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2~36个月,MRI显示后纵韧带切除组术后与术前脊髓矢状径差值大于未行后纵韧带切除组(P<0.01).结论:颈椎前路切骨减压时行增生后纵韧带切除可使病变节段减压更加彻底,有利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形态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颈椎减压 MRI 颈前路 颈椎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后白髓综合征1例报道
3
作者 马雁 沙辉 +2 位作者 刘巍 李春玲 于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0-672,共3页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手术作为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方法,对大多数患者而言安全有效[1、2]。然而,术后也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而白髓综合征则是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3~5]。白髓综合征是指颈椎减压手术后出现原因不明的神经功能恶...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手术作为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方法,对大多数患者而言安全有效[1、2]。然而,术后也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而白髓综合征则是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3~5]。白髓综合征是指颈椎减压手术后出现原因不明的神经功能恶化,在颈椎MRI T2加权像上可见髓内高信号,并且高信号主要集中在脊髓白质[6、7]。白髓综合征被认为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临床罕见[8]。我院1例年轻女性患者接受非经典的C2~T1后路开门手术后出现白髓综合征,结合文献综述探讨其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髓综合征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扩大减压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玉辉 高忠礼 +3 位作者 刘景臣 刘敏 吕衡发 王忠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 :为颈椎前路扩大减压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4 2具动脉灌注红色乳胶、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上 ,观察、测量双侧颈长肌内侧缘间距 (A)、横突孔前壁根部间距 (B)、椎动脉 V2段间距 (C)、颈长肌内侧缘与横突孔前壁根部间距 (D... 目的 :为颈椎前路扩大减压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4 2具动脉灌注红色乳胶、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上 ,观察、测量双侧颈长肌内侧缘间距 (A)、横突孔前壁根部间距 (B)、椎动脉 V2段间距 (C)、颈长肌内侧缘与横突孔前壁根部间距 (D)、椎动脉与横突孔内壁间距 (E)、颈上神经节 (F)及颈中神经节 (G)距颈部中线的距离。结果 :A、B、 C由尾侧向头侧逐渐减小 ,F、G则逐渐增大 ;D约为 7.0 mm,E约为 3.0 m m。结论 :在颈椎前路扩大减压术中掌握横突孔前壁根部这一解剖标志可以避免损伤椎动脉和颈交感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 外科/方法 颈椎前路扩大减压 椎动脉 颈交感干 颈椎/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中预防交感神经干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英泽 王庆贤 +2 位作者 潘进社 薛静 李亚洲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对颈交感神经干的走行及其毗邻关系进行定量解剖学研究,为预防在颈前部手术特别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中误伤交感神经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成年尸体20具,去除颈部浅层肌肉及软组织,显露双侧颈长肌及交感神经干,测量C3~C7颈交感神... 目的:对颈交感神经干的走行及其毗邻关系进行定量解剖学研究,为预防在颈前部手术特别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中误伤交感神经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成年尸体20具,去除颈部浅层肌肉及软组织,显露双侧颈长肌及交感神经干,测量C3~C7颈交感神经干与颈长肌内缘的距离、颈长肌内缘夹角以及交感神经干与中线的夹角、交感神经干与颈椎椎体中央的距离,并将该数据应用于临床.结果:①交感神经干呈斜行走向,同中线夹角为11.2°±4.7°.双侧颈长肌内缘夹角为13.1°±3.2°.②颈交感神经干与颈长肌内缘的距离分别为:C325.5±2.8mm,C4 20.4±3.5mm,C5 17.8±2.9mm,C6 10.2±2.4mm,C7 15.3±3.1mm.③颈交感干与颈椎椎体中央的距离分别为:C3 29.1±3.2mm;C4 25.2±2.9mm,C5 23.4±2.7mm,C6 16.4±3.0mm,C7 21.7±4..6mm.④用该数据指导临床手术11例,经半年至6年随访,无一例损伤交感神经干,也未见其它合并症.结论:交感神经干与颈长肌内缘及椎体中央的距离在C6水平最小,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时应注意保护交感神经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 预防 交感神经干损伤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术病人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晓春 郝定均 谢恩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0期2573-2574,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多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orient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47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心理指导、术前训练、术后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等护理。[结果]通过477例病人的... [目的]探讨颈椎多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orient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47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心理指导、术前训练、术后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等护理。[结果]通过477例病人的护理,病人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运用术前和术后科学的护理方法,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功能恢复中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骨质疏松颈椎病后路减压术颈5神经损伤的MEP监测研究
7
作者 谢恩 白璐 +1 位作者 齐华光 郝定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2-1115,共4页
目的评估应用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行术中脊髓监测在预测颈椎后路减压术后部分节段运动麻痹的价值。方法 64例患者,男47例、女17例,平均年龄64岁,合并骨质疏松,在本中心行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术中脊髓监测下颈椎后路减压术。经颅... 目的评估应用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行术中脊髓监测在预测颈椎后路减压术后部分节段运动麻痹的价值。方法 64例患者,男47例、女17例,平均年龄64岁,合并骨质疏松,在本中心行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术中脊髓监测下颈椎后路减压术。经颅电刺激经针型电极进行传送,胸髓及双侧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诱发电位被完整记录。结果术中诱发电位在57例患者的上述所有肌群被成功记录,在其余的7例患者中诱发电位未被完整记录。在57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诱发电位波幅的明显降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术后均有明显的改善;然而,有3例患者出现短暂的术后颈5神经麻痹。结论在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监测中无异常出现,即使在合并有短暂的术后颈5神经麻痹的患者。这些结果提示颈椎后路减压手术后颈5神经麻痹与术中神经根或者脊髓的损伤无明显的关联,虽然其确切的机制尚不清除。术者应清楚颈椎后路减压手术后颈5神经麻痹是一可能的并发症,即使术中无明显的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路减压 颈5神经损伤 神经电生理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预后的影像学因素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康猛 宋振全 +3 位作者 潘冬生 李晋江 许嘉媛 杨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99-804,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预后影像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8年5月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接受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72例),其中男55例,女17例,年龄2... 目的:分析影响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预后影像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8年5月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接受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72例),其中男55例,女17例,年龄21~80岁,平均56.9±12.0岁,收集病程、压迫节段、术前/术后1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术前Cobb角、压迫节段内致压物最大径、有效颈椎管率、平均压迫率、脊髓横切面积、脊髓椎管占有率以及术后脊髓漂移距离、JOA改善率等相关资料。根据JOA改善率将患者分为:预后优良组(改善率≥50%)58例和预后非优良组(改善率<50%)14例。运用单因素、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与影像学参数等预后相关因素,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选取尤登指数最大的数值作为划界值,明确预后相关因素临界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优良组术前Cobb角12.81°±4.27°,有效颈椎管率(33.71±9.87)%,脊髓漂移距离3.38±0.62mm,致压物最大径3.83±0.83mm,脊髓椎管占有率(64.02±7.74)%,与预后非优良组术前Cobb角9.68°±4.00°,有效颈椎管率(22.86±8.78)%,脊髓漂移距离2.13±0.75mm,致压物最大径5.38±1.01mm,脊髓椎管占有率(69.21±9.2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相关因素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致压物最大径与脊髓漂移距离是脊髓型颈椎病预后主要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致压物最大径诊断临界值为4.950mm(曲线下面积为0.875);脊髓漂移距离诊断临界值为2.625mm(曲线下面积为0.897)。结论:致压物最大径与脊髓漂移距离是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当致压物最大径超过4.950mm时,提示颈椎后路减压预后较差,术后脊髓漂移距离低于2.625mm时,提示颈椎后路减压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 脊髓型颈椎 影像学参数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锁定钢板加钛网复合固定的并发症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剑 贾连顺 肖建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19-621,共3页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锁定钢板加钛网复合固定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发生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总结颈椎前路锁定钢板加钛网复合固定治疗的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病和颈椎椎体肿瘤共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此类复合固定相关...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锁定钢板加钛网复合固定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发生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总结颈椎前路锁定钢板加钛网复合固定治疗的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病和颈椎椎体肿瘤共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此类复合固定相关的并发症.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12~28个月),12例(8.6%)患者出现3种共17例次与使用钢板、钛网复合固定相关的并发症,包括颈椎生理曲度明显丢失5例,钛网下沉7例,内固定松动、移位5例.结论:颈椎前路锁定钢板加钛网复合固定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必须谨慎选择应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 内固定 并发症 钢板 钛网 复合固定 植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颈椎血供的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永绥 王万明 +2 位作者 郑和平 张发惠 王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为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减少出血量,改善显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5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C3~7椎体前后部血供的起源、走行、分支及吻合。结果椎体前部血供来自颈升动脉脊支、甲状腺下动脉和颈深动脉脊... 目的为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减少出血量,改善显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5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C3~7椎体前后部血供的起源、走行、分支及吻合。结果椎体前部血供来自颈升动脉脊支、甲状腺下动脉和颈深动脉脊支,C4~7椎前动脉在椎体上的分支相互吻合,在颈长肌的内侧缘处常吻合成一纵行动脉链;椎体后部血供来自椎间动脉发出的椎后动脉,其分支在颈椎体后部吻合形成节段性弧形动脉吻合链。结论阻断术椎的椎前动脉及其与相邻椎前动脉的纵行动脉吻合,并在颈椎后部减压时注意对硬膜囊外侧缘及椎体中部处的椎后动脉及其分支的处理,可减少颈椎前路减压手术的术野出血,改善手术显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血液供应 颈椎前路减压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