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颈动脉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对临床缺血症状的预测分析 |
赵越
刘玉梅
华扬
刘然
李娜
凌晨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2
|
|
2
|
TG/HDL-C、MPV/PC比值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
郭晓冬
张海云
孙秋愿
方居正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7.0 T MR HR-VWI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评估:与DSA的一致性分析 |
何敏
邓亚利
黎川
甄志铭
左朦
王健
陈伟
陈炜
陈家飞
|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4
|
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患者RAAS活性及介入术后血压改善影响因素分析 |
刘敏
黄琦
刘凯
田丹丹
郭林雅
张晨
孔德慧
张清慧
杜慧宇
屈慧云
王伊菲
郝义彬
|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中-重度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
黄亚琴
刘雨森
杨甲
蔡忻懿
方琪
惠品晶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与颅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比较 |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7
|
磁共振成像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血管狭窄性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
叶长青
黄一宁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
2014 |
0 |
|
8
|
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中-重度狭窄患者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丁亚芳
惠品晶
蔡忻懿
方璐璐
黄亚波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9
|
增强高分辨率3T MRI诊断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作用 |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
2013 |
0 |
|
10
|
非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模型的建立 |
唐承君
李永利
孟亮
董以谦
周燕文
杨舒娅
戴汝平
徐仲英
杜丽丽
宋来凤
王亚光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
1993 |
0 |
|
11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浆RIPK1,RIPK3及MLKL水平变化及其临床预测价值 |
肖真
张银妆
匡圆圆
马琦琳
|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2
|
|
12
|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
刘亚平
张莹
王从旭
李博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
2005 |
72
|
|
13
|
颈动脉狭窄病症对脉搏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分析 |
孙雪航
李本森
卢意成
缪馥星
|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准分子激光减容颈动脉粥样斑块可行性研究的体外实验:形态学及产物分析 |
杨凯
谭晋韵
邓颖
史伟浩
余波
|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5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狭窄扩张和支架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
王妍焱
吴国庚
刘加春
翟乐乐
李大军
张征
杨重庆
谭晔
周诚
韦嘉瑚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
2007 |
8
|
|
16
|
内膜切除还是支架成形:颈动脉狭窄外科治疗的“金标准”之争 |
钟春龙
李萌
凌锋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
2006 |
1
|
|
17
|
颈动脉狭窄血管重建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状态的研究现状 |
焦力群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
2006 |
5
|
|
18
|
老年人吸烟与颈动脉壁厚度和狭窄程度的关系──心血管健康研究 |
张崇嘏
顾东风
|
《中国健康教育》
|
1995 |
0 |
|
19
|
不同亚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特点分析 |
刘志
李改
李冰
刘洋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7
|
|
20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特征 |
肖雨雄
范锐斌
唐良秋
陈宝峰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
2008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