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内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血管重构特点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被引量:1
1
作者 孟昕 刘建林 杜亚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661-1662,共2页
脑内颈动脉硬化与狭窄对颈动脉影响很大,可直接侵害颈动脉,在这些部位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结果会造成严重脑卒中或脑缺血,甚至会危及生命。本研究对脑内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自膨胀式支架植入术,在术后3d、1、3个月用彩色多普勒超... 脑内颈动脉硬化与狭窄对颈动脉影响很大,可直接侵害颈动脉,在这些部位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结果会造成严重脑卒中或脑缺血,甚至会危及生命。本研究对脑内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自膨胀式支架植入术,在术后3d、1、3个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支架近心端、中间段、远心端内径,以及支架内新生内膜厚度、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期最大流速、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等各参数,通过对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血管重构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 血管重构 血流动力学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远期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志强 李润雄 +1 位作者 罗根培 王世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102-4104,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远期效果。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66例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患者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治疗(作为研究组),26例患者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参照组),随访36个月,采... 目的探讨重度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远期效果。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66例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患者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治疗(作为研究组),26例患者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参照组),随访36个月,采用SF-36评价患者生存质量,通过随访记录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3、12、24、36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院后12、24、36个月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远期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院后生存质量,降低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术 远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心合剂对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脑卒中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藏妥 姚绍鑫 +2 位作者 曹宏霞 宋光 张卫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91-2693,共3页
目的:探究宽心合剂对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脑卒中影响研究。方法:10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按CAS术后常规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抗血小板方案,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宽心合... 目的:探究宽心合剂对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脑卒中影响研究。方法:10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按CAS术后常规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抗血小板方案,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宽心合剂进行治疗。于治疗后的1、3、6、12月,对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颈动脉TIA和新发脑梗死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和比较;治疗后的6月和12月,对两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s,Hcy)进行对照比较;于治疗后的12月,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处颈动脉彩超各参数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1、3、6、12月NIHSS评分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TIA和新发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6月和12月Hcy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12月颈动脉狭窄处多普勒相关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宽心合剂对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具有安全可靠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可预防患者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心合剂 动脉狭窄 支架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中医药干预思路与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常学辉 张良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95-1896,共2页
从历史沿革、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诊治等方面探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药干预思路,认为脏气亏虚是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病机之本,痰瘀阻络为本病机之标,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是防治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 从历史沿革、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诊治等方面探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药干预思路,认为脏气亏虚是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病机之本,痰瘀阻络为本病机之标,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是防治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基本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 中医药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桡动脉入路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初步探讨
5
作者 李茂港 曹刚 +1 位作者 曾欢 马麟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1-765,共5页
目的探讨远端桡动脉入路(distal radial access,DRA)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连续纳入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在赣州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由1名神经介入... 目的探讨远端桡动脉入路(distal radial access,DRA)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连续纳入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在赣州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由1名神经介入经验丰富的神经介入医师实施DRA行CAS。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及并发症数据。结果最终纳入14例患者,年龄(65.4±7.8)岁。13例患者成功实施右侧DRA行CAS,仅1例改为交叉至右股动脉入路后成功植入支架。术后2例患者出现DRA相关轻微血肿,未予处理,随后自行消散;1例术中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缺氧发作,后完全恢复正常。未发生DRA相关术后麻木、疼痛、严重血肿、48 h内桡动脉闭塞,未发生脑卒中、死亡。结论DRA行CAS安全有效,是CAS可选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烟壶 远端桡动脉入路 动脉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超声影像组学特征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能力 被引量:2
6
作者 赖丹惠 江燕辉 +4 位作者 叶思婷 庄淑莲 杨爽 薛文 张建兴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2-750,共9页
目的探索超声影像组学在预测颈动脉支架置入(carotid artery stent,CAS)术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发生的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接受CAS术治疗患者共206例病例。将入组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 目的探索超声影像组学在预测颈动脉支架置入(carotid artery stent,CAS)术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发生的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接受CAS术治疗患者共206例病例。将入组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44例)和测试集(62例),使用达尔文智能科研平台提取超声影像组学特征,从每个感兴趣区域中提取的1125个超声影像组学特征中筛选特征,使用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诊断模型,选择模型表现最好的分类器,建立了不同的预测模型,包括临床-超声特征模型、超声影像组学模型、临床-超声-超声影像组学的联合模型。结果在训练集中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甘油三酯和斑块位置是CAS术后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临床-超声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96和0.644。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对应的AUC值分别为0.961和0.715,联合模型对应的AUC值分别为0.947和0.727。结论超声影像组学模型预测ISR的能力优于传统的临床-超声模型。联合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ISR发生,从而提高传统评估的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影像组学 动脉 支架置入术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患者内膜剥脱术与支架植入术1年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关敏 王晓白 刘小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法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对颈动脉狭窄治疗1年内死亡和卒中、死亡、卒中、重度再狭窄及闭塞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评价。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搜索关于CEA及CAS治... 目的利用Meta分析法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对颈动脉狭窄治疗1年内死亡和卒中、死亡、卒中、重度再狭窄及闭塞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评价。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搜索关于CEA及CAS治疗对颈动脉狭窄的对照研究。应用RevMan4.2.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定量评价。以优势比(OR值)及双侧95%可信区间(CI)作为效应尺度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本研究的文献共6篇,1037例患者接受CAS治疗,1681例接受CEA治疗,将发生死亡和卒中、死亡、卒中事件统计数据合并;累计1586例接受CAS治疗,2196例接受CEA治疗,进行再狭窄及闭塞的统计数据合并。术后1年内CAS与CEA患者死亡和卒中、死亡、卒中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OR值分别为0.81(95%CI0.56~1.18)、0.75(95%CI0.47~1.19)、0.78(95%CI0.53~1.16)。CAS患者再狭窄率高于CEA患者[OR=1.99(95%CI1.44~2.74),P<0.05)。结论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CEA与CAS的1年死亡和卒中、死亡、卒中事件发生无明显差异,CAS术后重度再狭窄及闭塞率为CEA术的1.99倍。由于在缺乏足够数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情况下,纳入部分非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使论证强度受到一定的限制,有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对本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支架植入术 动脉内膜剥脱术 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颈动脉狭窄腔内支架植入术后认知功能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菁 韩冰莎 +2 位作者 贺迎坤 李钊硕 李天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43-945,共3页
目的研究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干预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重度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DSA证实颈动脉狭窄程度≥70%)。所有患者接受CAS术干预治疗,... 目的研究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干预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重度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DSA证实颈动脉狭窄程度≥70%)。所有患者接受CAS术干预治疗,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CAS术前、术后3、6个月认知功能评分。结果 CAS术操作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自体对照显示,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MoCA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术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重度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对延缓和阻止认知功能障发展为痴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支架植入术 认知功能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效果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9
作者 邱晓宁 费智敏 +2 位作者 施圣贤 张珏 曹兆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61-964,F0003,共5页
目的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采用Mimics软件对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前后的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构建个体化颈动脉分叉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模型进行三维流动数... 目的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采用Mimics软件对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前后的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构建个体化颈动脉分叉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模型进行三维流动数值模拟计算,以壁面剪切应力、壁面压力、血流轨迹和流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对CAS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与术前比较,CAS术后颈动脉内的流动速度、颈内与颈外动脉的流量分配比例、壁面剪切力和壁面压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生明显变化,血液流动状态明显改善。结论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评估CAS的效果更为直观且合理,并能够在术前为个体病例提供最优的指导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支架植入术 动脉狭窄 血流动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103例疗效观察
10
作者 史树贵 迟路湘 +3 位作者 陈康宁 范文辉 陈贞芳 胡冬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530-532,共3页
关键词 支架植入术 动脉狭窄 经皮腔内 腔内血管成形 疗效观察 治疗 脑血管疾病患者 动脉内膜切除术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再狭窄的支架植入术一例
11
作者 刘建仁 黄金秀 +4 位作者 晁明 张广强 李斌 伍建军 黄鉴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0-232,共3页
我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开展较晚,手术例数很少。2002年2月,我国成立了中美脑中风协作组,这是一个由中美双方的多科专家组成的、主要致力于脑血管疾病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推广的特殊组织。
关键词 动脉内膜剥脱 支架植入术 动脉内膜剥脱术 术后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一例
12
作者 成晓 叶建新 +2 位作者 林航 穆军山 崔晓萍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52-253,共2页
患者男性,69岁。主因头晕伴全身乏力10余天,于2010年8月3日至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患者于入院前10d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头晕,与体位改变无关,伴全身乏力、行走困难及持物不稳。16个月前因“双侧额顶叶急性梗死”... 患者男性,69岁。主因头晕伴全身乏力10余天,于2010年8月3日至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患者于入院前10d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头晕,与体位改变无关,伴全身乏力、行走困难及持物不稳。16个月前因“双侧额顶叶急性梗死”经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左侧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支架 手术后并发症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宛玉 杜敢琴 +1 位作者 段佩养 陈胜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选取建库至2018年12月30日收录的CAS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 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选取建库至2018年12月30日收录的CAS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文献,CAS组为试验组,药物治疗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数字广度(DS)测试和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分评估结果。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作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篇RCT、16篇队列研究文献,17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CAS组与药物治疗组相比,术后1个月MMSE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01,95%CI=-0.24~2.27,P=0.11),MOCA量表评分显著升高(MD=1.88,95%CI=0.83~2.92,P=0.0004);术后3个月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显著升高(MD=2.06,95%CI=0.62~3.50,P=0.005;MD=2.42,95%CI:0.9~3.95,P=0.002);术后6个月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显著升高(MD=2.79,95%CI=1.47~4.11,P<0.0001;MD=3.18,95%CI=1.73~4.63,P<0.0001),DS测试评分、BI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1.37,95%CI=-0.1~2.83,P=0.07;MD=-2.53,95%CI=-7.62~2.56,P=0.33);术后1年,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37,95%CI=-4.58~5.33,P=0.88)。结论CAS可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3、6个月认知功能,对远期认知功能影响尚需大规模、多中心、高质量RCT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支架植入术 认知功能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蹼致异位栓塞行机械取栓及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一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赵鹏 张萍 +2 位作者 王金霞 吴绍光 刘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2-255,共4页
颈动脉蹼是一种主要累及颈动脉分叉处和球部并凸出于管腔的双层膜状结构,是缺血性卒中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颈动脉蹼可改变颈动脉管腔结构,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局部易形成血栓,脱落后即可引发颅内动脉栓塞,是青年卒中的常见病因。该文... 颈动脉蹼是一种主要累及颈动脉分叉处和球部并凸出于管腔的双层膜状结构,是缺血性卒中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颈动脉蹼可改变颈动脉管腔结构,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局部易形成血栓,脱落后即可引发颅内动脉栓塞,是青年卒中的常见病因。该文报道了1例颈动脉蹼致异位栓塞行机械取栓及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患者,以期为临床医师认识、诊断和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切除术 动脉 动脉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模拟技术预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娅 宗会迁 +2 位作者 王萌 魏昊业 杨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74-1879,共6页
目的观察以数值模拟技术预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效果的价值。方法采用Mimics和Geomagic软件对1例因右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拟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女性患者的CT血管成像(CTA)DICOM格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获得颈动... 目的观察以数值模拟技术预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效果的价值。方法采用Mimics和Geomagic软件对1例因右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拟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女性患者的CT血管成像(CTA)DICOM格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获得颈动脉狭窄三维模型;再以Solidworks软件模拟CAS,获得术后颈动脉三维模型;最后以ANSYS FLUENT软件计算模型血流动力学,获得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模拟CAS的治疗效果。结果模拟CAS前,颈动脉狭窄处血流速度及壁面切应力较高而壁面压力较低,且存在二次流、涡流、回流及流动分离;颈动脉整体壁面切应力及壁面压力分布不均;颈内、颈外动脉血流灌注比为0.34,颈内、颈总动脉血流灌注比为0.25。模拟CAS后,该处血流速度及壁面切应力均降低,壁面压力升高,且二次流、回流、涡流及流动分离基本消失;颈动脉整体壁面切应力及壁面压力分布较均匀;颈内、颈外动脉血流灌注比为0.63,颈内、颈总动脉血流灌注比为0.62。结论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可于CAS前有效预测其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狭窄 支架 数值模拟 血流动力学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颈动脉狭窄的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漆君 刘建仁 +9 位作者 晁明 丁美萍 黄鉴政 武建军 张广强 孙继红 宋水江 张宝荣 陈伟 李慎茂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用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从2003年3月到2006年4月对8例高危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CAS治疗,观察CAS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对8例症状... 目的:探讨用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从2003年3月到2006年4月对8例高危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CAS治疗,观察CAS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对8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9根颈动脉进行了CAS治疗。CAS术后9根颈动脉的平均狭窄率从75.49/5显著减少到28.89/5(P〈0.001,配对t检验)。所有的患者都使用了脑保护装置。全部使用自膨式支架,其中大部分是Precise镍钛合金支架(77.8%)。术中5例患者发生了一过性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经过21.5±14.2(4~41)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没有再发卒中,除1例患者仍有轻度头晕外,其余患者头晕、眩晕症状全部消失。6例(75%)患者通过颈动脉超声和/或CTA随访发现支架通畅,无再狭窄。结论:采用脑保护装置的CAS是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的安全可行的方法,但其疗效和安全性需要作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治疗 血管成形术/副作用 支架 气囊扩张术 随访研究 动脉球囊扩 张和支架植入术 脑保护装置 血管内治疗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块易损特征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汪彤 郭芳芳 +4 位作者 陈荣 崔海欧 王福霞 米成嵘 王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56-1460,共5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纳入117例拟接受单侧CAS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观察术前、术后颈动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随访2年,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n=18)和无再狭窄组(n=99),比较术前斑... 目的观察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纳入117例拟接受单侧CAS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观察术前、术后颈动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随访2年,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n=18)和无再狭窄组(n=99),比较术前斑块易损特征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斑块易损特征对术后再狭窄的影响。结果CAS术后1周,颈动脉内径较术前显著增宽(P<0.05);狭窄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舒张末期流速(EDV)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均<0.05);狭窄远端PSV及EDV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均<0.05)。CAS术后2年内再狭窄率为15.38%(18/117),再狭窄发生时间为术后2~24个月,中位时间7个月;再狭窄组斑块纤维帽不完整及含新生血管征象发生率均高于无再狭窄组(P均<0.05),且均为影响CAS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斑块纤维帽不完整或含新生血管是CAS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支架 斑块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认知功能变化与微RNA-24的关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乐敏莉 向辉华 +1 位作者 李飞 胡家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认知功能变化与微RNA-24(miR-24)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湖北民大医院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3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清miR...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认知功能变化与微RNA-24(miR-24)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湖北民大医院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3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清miR-24相对表达量,分析支架植入术前后miR-24变化值(△miR-24)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变化值(△MoCA)、画钟测试(CDT)变化值(△CDT)、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变化值(△FAB)、听觉词语学习测试(AVLT)变化值(△AVLT)、符号-数字模式测试(SDMT)变化值(△SDMT)、Rey-Osterriech复杂图形测试(CFT)变化值(△CFT)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miR-24变化值与认知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狭窄(n=31)、中度狭窄(n=48)、重度狭窄(n=53)、闭塞(n=3)患者miR-24相对表达分别为(0.99±0.23)%、(0.76±0.20)%、(0.61±0.17)%、(0.29±0.14)%,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患者均高于闭塞患者(P<0.001)。支架植入术后患者MoCA、CDT、FAB、AVLT、SDMT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01),miR-24相对表达显著高于术前[(1.15±0.36)%对(0.74±0.18)%,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iR-24与△CDT、△SDMT、△CFT呈正相关(P<0.05),与△FAB呈负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时间、空间定向力、注意力及视觉空间感知能力等方面,其机制可能与促进miR-24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术 认知功能 微RNA-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4例
19
作者 罗建方 陈纪言 +3 位作者 周颖玲 詹国华 李瑜辉 谭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0期809-810,共2页
目的 :评价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对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4例患者均在术前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行颈动脉及其颅内段血管造影 ,手术采用自膨式支架植入方法 ,术后行神经专科及颈动脉超声随访。结果 :4例均为 60岁以上曾患有... 目的 :评价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对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4例患者均在术前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行颈动脉及其颅内段血管造影 ,手术采用自膨式支架植入方法 ,术后行神经专科及颈动脉超声随访。结果 :4例均为 60岁以上曾患有脑卒中或反复一过性脑缺血的男性病人 ,其中 3例合并严重冠心病。共成功植入支架 4个 ,围术期无并发症发生 ,术后随访未发现神经系统发作事件 ,颈动脉超声检查示靶血管开通无明显狭窄。结论 :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项安全可行的解除颈动脉狭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经颅多普勒超声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吕翔 吕龙 +1 位作者 魏民 高玉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93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水平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表现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4年2月于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老年科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目的探讨血清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水平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表现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4年2月于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老年科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23例,根据脑血管储备功能将其分为正常组39例和受损组84例,收集患者手术前后GFAP水平与TCD表现。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清GFAP水平对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评估值。结果受损组糖尿病比例、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受损组和正常组术前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MFV)、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GFAP、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术后(P<0.05)。受损组术前GFA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术后PI、PSV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术后GFAP、NSE、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0.01)。术前和术后的血清GFAP水平均与术后MFV、PI、PSV水平呈负相关(P<0.01)。合并糖尿病、术后PSV、术前GFAP、术后GFAP、术后NSE、术后S-100β蛋白水平是影响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脑血管储备功能的独立因素(P<0.05,P<0.01)。术后血清GFAP水平较术前血清GFAP水平对术后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更高,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95%CI:0.786~0.916)、0.777(95%CI:0.693~0.847)。结论血清GFAP水平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TCD表现相关,可结合二者评估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支架 脑血管循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