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收缩期圆周应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郑宏 尹晓盟 苏德淳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收缩期圆周应变(CC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诊断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价值。方法选择因呼吸困难住院的COPD患者110例,其中合并HF-PEF 43例,不合并心衰67例。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CCS、二维超声、传统多... 目的探讨颈动脉收缩期圆周应变(CC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诊断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价值。方法选择因呼吸困难住院的COPD患者110例,其中合并HF-PEF 43例,不合并心衰67例。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CCS、二维超声、传统多普勒、组织多普勒等指标,PBNP Flex Kit试剂盒测量血清B型利钠肽。比较COPD患者中合并HF-PEF与不合并心衰者一般资料及心功能指标;评估各指标的预测效能;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对HF-PEF预测效果最好的多指标联合方案;绘制单个、两个或多个指标联合的ROC曲线,z-statistic比较曲线下面积,并得到CCS的诊断界值;用净重分类指数(NRI)评价CCS能否提高2012 ESC心衰指南对HF-PEF的预测效果。结果 CCS诊断COPD合并HF-PE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最佳诊断界值为3.2%,此时诊断敏感度为72.1%、特异度为80.6%、准确率为77.3%。多元逐步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与侧壁瓣环组织多普勒速度比值(OR=1.04,95%CI:1.01~1.05,P=0.04)、B型利钠肽(OR=1.39,95%CI:1.01~1.97,P=0.04)、CCS(OR=2.30,95%CI:1.21~4.30,P<0.01)对COPD合并HF-PEF有独立预测价值。相比于CCS加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与侧壁瓣环组织多普勒速度比值、CCS加B型利钠肽,上述三指标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P均<0.05)。将CCS加入2012ESC心衰指南后,明显提高该标准的诊断效果(NRI=0.135,P<0.05)。结论 CCS结合现有的诊断指标或标准,能提高COPD中识别合并HF-PEF患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收缩期圆周应变 心力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动脉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惠慧 吴光鹏 +1 位作者 廖梅 李光智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9期55-58,共4页
目的分析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70例ISH患者为ISH组、30例收缩/舒张双期高血压患者为SDH组。采用无创便携式血压监测仪检测两组24 ... 目的分析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70例ISH患者为ISH组、30例收缩/舒张双期高血压患者为SDH组。采用无创便携式血压监测仪检测两组24 h动态血压指标[全天平均收缩压(24 h SBP)、全天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24 h SBP变异系数(CV)、24 h DBP CV],分析ISH动态血压特点;ISH组应用彩超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判断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状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ISH组24 h SBP、dSBP、nSBP、24h SBP CV高于SDH组,24 h DBP、dDBP、nDBP低于SDH组(P均<0.05)。ISH组中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102例,存在认知功能障碍28例;分别以是否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认知功能障碍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SBP≥150 mmHg(OR=1.782)、24 h SBP CV≥12%(OR=2.716)的ISH患者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性大,24 h SBP≥155mmHg(OR=2.985)、dSBP≥160 mmHg(OR=3.600)、nSBP≥150 mmHg(OR=4.211)、24 h SBP CV≥12%(OR=3.336)的ISH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性大。结论ISH患者具有脉压差及SBP变异性更大的特点,且脉压差及SBP变异性增大会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收缩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内膜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变异性、脉压相关指标及血清Lp-α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惠慧 吴光鹏 +1 位作者 李光智 廖梅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5期59-61,共3页
目的 观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变异性、脉压(PP)相关指标与血清脂蛋白α(Lp-α)水平变化,探讨其对ISH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ISH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有无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 目的 观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变异性、脉压(PP)相关指标与血清脂蛋白α(Lp-α)水平变化,探讨其对ISH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ISH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有无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9 mm)将其分为硬化组52例和非硬化组48例。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两组动态血压情况,记录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天的平均收缩压(dSBP)和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的平均收缩压(nSBP)和平均舒张压(nDBP)、24 h SBP的变异系数(CV_(S))以及24 h DBP的变异系数(CV_(D));计算得到PP相关指标,包括24 h PP、24 h脉压指数(24 h PPI)、日脉压(dPP)、日脉压指数(dPPI)、夜脉压(nPP)和夜脉压指数(dPPI)。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Lp-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压变异性、PP相关指标及血清Lp-α水平与ISH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H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硬化组dSBP、nSBP、24 h SBP、CVS、nPP、dPP、24 h PP、nPPI、dPPI、24 h PPI和血清Lp-α水平均高于非硬化组(P均<0.05);两组dDBP、nDBP、24 h DBP、CV_(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V_(S)、dPPI、nPPI、24 h PPI及血清Lp-α水平均与ISH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611、0.312、0.355、0.410、0.741,P均<0.05)。CV_(S)、dPP、nPP、24 h PP、dPPI、nPPI、24 h PPI及血清Lp-α水平升高均为ISH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及95%CI分别为2.401(1.046~5.513)、2.855(1.154~7.061)、2.098(1.024~4.299)、2.266(1.024~5.012)、1.239(1.026~1.495)、1.314(1.034~1.669)、1.279(1.033~1.584)、3.912(1.067~14.346),P均<0.05]。结论 ISH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变异性、PP相关指标及血清Lp-α水平均升高,均对IS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变异性 脉压指数 血清脂蛋白α 单纯收缩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7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颈总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分析
4
作者 刘兵 董颖 +1 位作者 李桥 庄业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7-187,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单纯收缩 高血压病 动脉 血流动力学 ISH 血压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绕颈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永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5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胎儿脐动脉 脐带绕 临床意义 血流检测 2000年10月 2003年5月 时间平均流速 围产儿死亡 新生儿窒息 搏动指数 阻力指数 血流比值 孕产妇 舒张 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和无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后rPSV、rRI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檀永攀 薛红元 王露芳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3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症状性和无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CAS)前后颈内动脉狭窄侧与健侧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rPSV)、阻力指数比值(rRI)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行CAS治疗的颈内动脉狭窄患者43例,有明显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 目的观察症状性和无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CAS)前后颈内动脉狭窄侧与健侧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rPSV)、阻力指数比值(rRI)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行CAS治疗的颈内动脉狭窄患者43例,有明显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症状者26例(有症状组),无明显症状者17例(无症状组)。所有患者CAS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侧与健侧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计算rPSV、rRI。结果有症状组CAS治疗前rPSV高于CAS治疗后,rRI低于CAS治疗后(P均<0.05)。无症状组CAS治疗前rPSV高于CAS治疗后(P<0.05),但CAS治疗前后rRI比较P>0.05。结论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接受CAS治疗后rPSV明显降低、rRI明显升高,无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接受CAS治疗后rPSV明显降低,而rRI变化不明显。因此,CAS更适合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支架置入术 收缩峰值流速 阻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探讨
7
作者 马晓鹏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4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09年8月至2017年4月期间山西省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接诊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 目的:探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09年8月至2017年4月期间山西省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接诊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试验组患者应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各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Vs)、NIHSS评分和MMSE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各动脉的Vs均慢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其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脑供血不足的情况,促进其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支架置入术 缺血性脑血管病 收缩峰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狭窄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董佳霖 候旭敏 方唯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7期558-558,共1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9岁,因发现血压升高40余年,胸闷心悸5年入院。病程中血压最高达32/18kPa,不规则服药,血压控制不佳,3年前有脑梗塞史,3个月前发现糖尿病。查体:神志清,右上肢血压29/15kPa,左上肢血压23/15kPa,可及...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9岁,因发现血压升高40余年,胸闷心悸5年入院。病程中血压最高达32/18kPa,不规则服药,血压控制不佳,3年前有脑梗塞史,3个月前发现糖尿病。查体:神志清,右上肢血压29/15kPa,左上肢血压23/15kPa,可及双侧桡动脉搏动,强弱一致,双上肢皮温一致。心率70次/min,律齐,未及杂音,心尖区可及2/6收缩期杂音,双侧颈动脉及左锁骨下区可闻及3/6收缩期喷射样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狭窄 收缩杂音 双侧动脉 血压控制不佳 血压升高 上肢血压 不规则服药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定量参数与后循环TI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关系及预测后循环脑梗死的效能 被引量:2
9
作者 杨丽花 丁凌 徐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662-1665,1669,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评估颈总动脉顺应性、椎动脉内径、收缩期血流峰值(PSV)与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及预测后循环脑梗死(PCCI)的效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57例后循环TIA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根据3个月内是否... 目的 探讨超声评估颈总动脉顺应性、椎动脉内径、收缩期血流峰值(PSV)与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及预测后循环脑梗死(PCCI)的效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57例后循环TIA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根据3个月内是否发生PCCI分为PCCI组(n=56)、无PCCI组(n=101)。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颈总动脉顺应性、椎动脉左侧和右侧内径、PSV、肱动脉充血反应性扩张(DTRH)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的变化(DTNG),分析颈总动脉顺应性、椎动脉内径、PSV与DTRH、DTNG的相关性,探讨PCCI发生相关影响因素,评价颈总动脉顺应性、椎动脉PSV预测PCCI的效能。结果 颈总动脉顺应性与DTRH呈正相关,椎动脉左侧和右侧PSV均与DTRH呈负相关(P <0.05)。颈总动脉顺应性、椎动脉左侧和右侧PSV是PCCI发生的影响因素(P <0.05)。颈总动脉顺应性、椎动脉左侧和右侧PSV联合预测PCCI的AUC最大,为0.847。结论 颈总动脉顺应性、椎动脉PSV与后循环TI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存在良好线性关系,对临床预测PCCI发生风险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顺应性 动脉内径 收缩血流峰值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后循环脑梗死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