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端桡动脉入路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初步探讨
1
作者 李茂港 曹刚 +1 位作者 曾欢 马麟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1-765,共5页
目的探讨远端桡动脉入路(distal radial access,DRA)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连续纳入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在赣州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由1名神经介入... 目的探讨远端桡动脉入路(distal radial access,DRA)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连续纳入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在赣州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由1名神经介入经验丰富的神经介入医师实施DRA行CAS。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及并发症数据。结果最终纳入14例患者,年龄(65.4±7.8)岁。13例患者成功实施右侧DRA行CAS,仅1例改为交叉至右股动脉入路后成功植入支架。术后2例患者出现DRA相关轻微血肿,未予处理,随后自行消散;1例术中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缺氧发作,后完全恢复正常。未发生DRA相关术后麻木、疼痛、严重血肿、48 h内桡动脉闭塞,未发生脑卒中、死亡。结论DRA行CAS安全有效,是CAS可选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烟壶 远端桡动脉入路 颈动脉支架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站式”颈动脉支架植入及冠状动脉搭桥杂交手术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杨 李洪利 +6 位作者 焦力群 尚学斌 齐德林 刘燕晖 冯磊 李超 丁瑞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53-957,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严重狭窄的同期杂交手术方法并文献复习,提高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诊疗水平。方法报告1例"一站式"颈动脉支架植入(CAS)及冠状动脉搭桥(CABG)杂交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严重狭窄病例,检索中国...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严重狭窄的同期杂交手术方法并文献复习,提高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诊疗水平。方法报告1例"一站式"颈动脉支架植入(CAS)及冠状动脉搭桥(CABG)杂交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严重狭窄病例,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结合文献分析,总结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诊疗经验。结果本例男,64岁,因"间断胸闷1月余"入院,经冠脉造影、颈动脉超声及脑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提示冠心病(三支病变)合并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右侧脑半球缺血严重。局麻下先行右侧颈动脉CAS,再转为全麻行非体外循环辅助CABG,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无胸闷及头颈部不适。通过数据库检索,共纳入14篇文献,报道了590例患者,男427例(72.4%),女163例(27.6%);均经CAS及CABG同期杂交手术治疗,先行CAS,再行CABG,两个手术间隔时间不超过24 h;术后发生脑卒中21例(3.5%),围术期心肌梗死11例(1.8%),住院死亡26例(4.4%);术后随访结果满意。结论 "一站式"CAS及CABG杂交手术对于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选择,但需要在杂交手术室进行,且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手术 颈动脉支架植入 冠状动脉搭桥术 文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管理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春梅 隗立兵 +6 位作者 宋礼坡 黄莹 宁雅婵 张建 吴英峰 郭连瑞 谷涌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96,共5页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临床应用逐年增多,术后可能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甚至死亡,术后管理尤为重要。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并进行整理、分类、比较和分析,就CAS术后低血压控制目标与治疗管理,术后高血压和脑过度灌注综合征(CHS)处理...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临床应用逐年增多,术后可能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甚至死亡,术后管理尤为重要。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并进行整理、分类、比较和分析,就CAS术后低血压控制目标与治疗管理,术后高血压和脑过度灌注综合征(CHS)处理,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应用管理作一综述。术后密切监测,个体化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植入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抗血小板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效果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邱晓宁 费智敏 +2 位作者 施圣贤 张珏 曹兆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61-964,F0003,共5页
目的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采用Mimics软件对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前后的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构建个体化颈动脉分叉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模型进行三维流动数... 目的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采用Mimics软件对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前后的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构建个体化颈动脉分叉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模型进行三维流动数值模拟计算,以壁面剪切应力、壁面压力、血流轨迹和流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对CAS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与术前比较,CAS术后颈动脉内的流动速度、颈内与颈外动脉的流量分配比例、壁面剪切力和壁面压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生明显变化,血液流动状态明显改善。结论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评估CAS的效果更为直观且合理,并能够在术前为个体病例提供最优的指导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植入 动脉狭窄 血流动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停-Easy stasis动脉穿刺止血器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军荣 李圣华 +2 位作者 沈鑫 王晓平 殷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88-689,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指停-Easy stasis动脉穿刺止血器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我院收治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30例(观察组)采用指停-Easystasis动脉穿刺止血器止血,同期30例(对照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实施传统压迫...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指停-Easy stasis动脉穿刺止血器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我院收治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30例(观察组)采用指停-Easystasis动脉穿刺止血器止血,同期30例(对照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实施传统压迫止血法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29例止血成功,止血成功率为96.7%,对照组28例止血成功,止血成功率为93.3%。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制动时间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使用指停-Easy stasis动脉穿刺止血器能缩短止血时间和制动时间,且并发症少,是一种简便、实用、安全的止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 手术 指停-Easy stasis动脉穿刺止血器 颈动脉支架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后认知功能与S-100B蛋白水平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鑫 王黎洲 +3 位作者 李兴 宋杰 蒋天鹏 周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53-657,共5页
目的探讨严重颈动脉狭窄伴糖尿病和不伴糖尿病患者经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后认知功能改善是否存在差异,认知功能改善与血清S-100 B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随机将128例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伴糖尿病组(n=52)和不伴糖... 目的探讨严重颈动脉狭窄伴糖尿病和不伴糖尿病患者经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后认知功能改善是否存在差异,认知功能改善与血清S-100 B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随机将128例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伴糖尿病组(n=52)和不伴糖尿病组(n=76),两组患者术前临床一般情况及认知功能情况无显著差异。对患者CAS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清S-100 B蛋白水平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Montreal认知评估量表(Mo CA)、Alzheimer评定量表认知分表(ADASCog)、画钟测验(CDT)等评分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不伴糖尿病组CAS术后血清S-100 B蛋白水平(0.10±0.04)ng/ml较术前(0.11±0.04)ng/ml明显降低(P=0.000),术后3个月认知功能相关MMSE(24.8±2.2对25.2±2.1)、Mo CA(25.6±2.0对26.1±1.9)、ADAS-Cog(6.5±1.3对6.1±1.3)、CDT(3.3±0.7对3.5±0.7)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伴糖尿病组CAS术后血清S-100 B蛋白水平及MMSE、Mo CA、ADAS-Cog、CDT评分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159)。血清S-100 B蛋白下降水平与MMSE(r=0.38,P<0.01)、Mo CA(r=0.39,P<0.01)评分增加和ADAS-Cog(r=0.19,P<0.05)评分递减呈正相关。结论CAS术后颈动脉狭窄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存在个体差异,认知功能改善程度与血清S-100 B蛋白水平降低相关。颈动脉狭窄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无明显改善,且S-100 B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伴和不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可能不同,单纯改善缺血情况不能改善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 B蛋白 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植入 认知功能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血清长链非编码RNA结直肠肿瘤差异表达基因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爽 王建民 胡沛霖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07-710,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直肠肿瘤差异表达基因(CRNDE)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接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73例颈动脉狭窄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直肠肿瘤差异表达基因(CRNDE)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接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73例颈动脉狭窄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患者血清LncRNA CRNDE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73例颈动脉狭窄性AIS患者支架植入术后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9.88%(69/173)。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LncRNA CRNDE相对表达量为(1.35±0.34)%,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0.93±0.1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转化、脑卒中病灶数、LncRNA CRNDE与颈动脉狭窄性AIS患者预后关系密切。模型B(出血转化+脑卒中病灶数+LncRNA CRNDE)评估颈动脉狭窄性AIS患者预后的效能,高于LncRNA CRNDE、模型A(出血转化+脑卒中病灶数)(Z=2.603,P=0.009;Z=2.945,P=0.003)。结论LncRNA CRNDE与颈动脉狭窄性AIS患者支架植入术后预后关系密切,检测血清LncRNA CRNDE表达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植入 长链非编码RNA结直肠肿瘤差异表达基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9
8
作者 林秀兰 《护理研究》 2003年第09A期1029-1030,共2页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植入 病人 护理 动脉狭窄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机械取栓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蒋群龙 张萌 +7 位作者 尹腾昆 郝继恒 刘超 林凯 刘卫东 崔庆轲 王继跃 张利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6,共7页
目的评价颅内动脉机械取栓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5例,... 目的评价颅内动脉机械取栓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5例,其中采取先行颅内动脉闭塞处机械取栓、后行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或闭塞段支架植入手术策略的患者43例(由远及近组),采用先行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或闭塞段支架植入、后行颅内动脉闭塞处机械取栓手术策略的患者12例(由近及远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入院时、术后24 h、术后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中1次取栓成功率,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术后即刻血管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2b级)率,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率、死亡率。结果5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颅内动脉闭塞处机械取栓及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或闭塞段支架植入术。由远及近组患者1次取栓成功率高于由近及远组[67.4%(29/43)vs 33.3%(4/12)],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短于由近及远组[(68.77±17.65)min vs(100.08±38.3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入院时、术后24 h、术后7 d NIHSS评分,术后即刻血管成功再通率,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颅内动脉机械取栓同期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安全、有效的,但采取由远及近的手术策略比由近及远手术策略有更高的1次取栓成功率且能更快地达到血管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串联病变 机械取栓术 颈动脉支架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低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余雪渊 王春梅 +4 位作者 张帆 黄莹 闫彬 隗立兵 郭连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4-396,共3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产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CAS治疗的137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6.3岁,手术侧颈动脉重度狭窄98例,中度狭窄39例...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产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CAS治疗的137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6.3岁,手术侧颈动脉重度狭窄98例,中度狭窄3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评价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137例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术后有51例(37.2%)发生低血压。单因素分析提示,与CAS术后低血压相关的因素,包括颈动脉狭窄部位在球部、术前存在未控制的高血压、钙通道阻滞剂(CCB)类药物史、尿素氮、术后24 h静脉液体入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溃疡斑块、术前存在未控制高血压、术后24 h静脉液体入量,是CAS术后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有溃疡斑块、术前高血压未控制、术后24 h液体入量较多患者,更易发生CAS术后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植入 低血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血流动力学抑制的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0
11
作者 范卫东 刘坤 乔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发生血流动力学抑制(H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于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血管外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接受CAS的116例患者作...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发生血流动力学抑制(H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于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血管外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接受CAS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HD分为HD组和非HD组,收集各组的临床资料、血管病变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确立CAS术后发生HD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HD组患者糖尿病(P=0.014)、吸烟比例(P=0.037)明显低于非HD组,高血压(P=0.031)、双侧CAS(P=0.018)、钙化斑块(P=0.001)、偏心性斑块(P=0.003)、最小管腔水平至颈动脉分叉的距离<1 cm比例(P=0.009)明显高于非HD组;而在年龄、性别、冠心病、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病变长度等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吸烟、钙化斑块、偏心性斑块、最小管腔水平至颈动脉分叉的距离<1 cm为HD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基于上述预测因素建立的临床预测模型AUC为0.807,95%CI为0.730~0.885,P<0.001,当模型评分最佳截断值为12.5分时,敏感度为62.7%,特异度为87.7%。结论糖尿病、吸烟、钙化斑块、偏心性斑块、最小管腔水平至颈动脉分叉的距离<1 cm为CAS术后发生HD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对CAS术后HD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植入 血流动力学抑制 危险因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宛玉 杜敢琴 +1 位作者 段佩养 陈胜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选取建库至2018年12月30日收录的CAS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 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选取建库至2018年12月30日收录的CAS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文献,CAS组为试验组,药物治疗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数字广度(DS)测试和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分评估结果。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作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篇RCT、16篇队列研究文献,17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CAS组与药物治疗组相比,术后1个月MMSE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01,95%CI=-0.24~2.27,P=0.11),MOCA量表评分显著升高(MD=1.88,95%CI=0.83~2.92,P=0.0004);术后3个月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显著升高(MD=2.06,95%CI=0.62~3.50,P=0.005;MD=2.42,95%CI:0.9~3.95,P=0.002);术后6个月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显著升高(MD=2.79,95%CI=1.47~4.11,P<0.0001;MD=3.18,95%CI=1.73~4.63,P<0.0001),DS测试评分、BI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1.37,95%CI=-0.1~2.83,P=0.07;MD=-2.53,95%CI=-7.62~2.56,P=0.33);术后1年,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37,95%CI=-4.58~5.33,P=0.88)。结论CAS可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3、6个月认知功能,对远期认知功能影响尚需大规模、多中心、高质量RCT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植入 认知功能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中低血流动力学紊乱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晓纬 陈科宇 徐学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植入(CAS)术中低血流动力学紊乱(H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接受CAS患者,根据CAS术中血压和心率变化评估有无HD;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AS中发生HD的危险因素。结果共42例发生HD(HD组),其中2...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植入(CAS)术中低血流动力学紊乱(H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接受CAS患者,根据CAS术中血压和心率变化评估有无HD;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AS中发生HD的危险因素。结果共42例发生HD(HD组),其中27例见于球囊扩张时,14例见于植入支架时,1例见于以封堵器封堵血管时;79例未见HD(非HD组)。单因素分析显示,组间患者年龄、颈动脉狭窄程度和部位(有无累及球部或分叉部)、血管斑块性质及球囊后扩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狭窄部位、血管斑块性质及球囊后扩张均为HD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CAS术中发生HD与患者年龄、颈动脉狭窄部位、血管斑块性质及有无球囊后扩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 颈动脉支架植入 低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血管内治疗同期颈动脉支架植入对颈动脉串联病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燕敏 林定来 +5 位作者 易婷玉 林晓晖 陈荣城 潘志南 郑秀芬 陈文伙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79,共8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在急诊血管内治疗同期行颈动脉支架植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及急诊颈动脉支架植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我科2015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31例发病24 h内行急诊血管内治... 目的探讨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在急诊血管内治疗同期行颈动脉支架植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及急诊颈动脉支架植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我科2015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31例发病24 h内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根据急诊血管内治疗中是否同期行颈动脉支架植入将患者分为支架植入组(93例)和无支架植入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率与死亡率、急性期责任血管再闭塞率和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根据术后90 d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67例)及预后不良组(64例),对术后90 d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与无支架植入组相比,支架植入组患者年龄较大、罹患糖尿病者占比较高、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低、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术后90 d死亡率、术后sICH发生率、责任血管再闭塞率相较无支架植入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患者更年轻、入院时NIHSS评分较低、术后C臂CT检查有高密度影的患者占比较低、颅内出血和sICH发生率均较低、支架植入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低(OR=0.931,95% CI 0.886~0.979,P=0.005)、未发生sICH(OR=0.069,95% CI 0.008~0.628,P=0.018)及术后C臂CT检查未见高密度影(OR=0.187,95% CI 0.060~0.589,P=0.004)是急诊行血管内治疗的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未行支架植入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OR=4.583,95% CI 1.476~14.228,P=0.008)。结论对于颈动脉串联病变患者,在急诊血管内治疗同期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是安全、可行的,并且急诊颈动脉支架植入是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串联病变 血管内治疗 颈动脉支架植入 预后 症状性颅内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直径对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庆华 殷允娟 +1 位作者 王鹏 吴清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1-605,共5页
目的 观察球囊扩张直径对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支架植入近期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根据支架植入术中所用预扩张球囊直径分为研究组(5 mm×30... 目的 观察球囊扩张直径对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支架植入近期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根据支架植入术中所用预扩张球囊直径分为研究组(5 mm×30 mm球囊,n=51)、对照组(4 mm×30 mm球囊,n=51).记录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狭窄率、对比剂浓度达峰时间和相对达峰时间.术后1个月随访手术前后狭窄率、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术后收缩压、心率低于术前(均P<0.05),但手术前后收缩压、心率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对比剂浓度达峰时间、相对达峰时间低于术前(均P<0.05),研究组术后达峰时间、相对达峰时间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1个月狭窄率、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低于术前(均P<0.05),研究组术后狭窄率、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支架内再狭窄率、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4 mm、5 mm直径球囊应用于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均安全有效,但5 mm球囊预扩张改善重度狭窄的血液流动学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 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 颈动脉支架植入 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术期风险评估模型
16
作者 余纯 朱珠 韩翔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8-432,共5页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颈动脉狭窄患者卒中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也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替代疗法。围术期并发症是影响颈动脉支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围术期并发症评估应作为颈动脉支架治疗决策的重要环节,而目前国内尚无相关风险评估模型...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颈动脉狭窄患者卒中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也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替代疗法。围术期并发症是影响颈动脉支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围术期并发症评估应作为颈动脉支架治疗决策的重要环节,而目前国内尚无相关风险评估模型。本文就目前文献报道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术期风险评估模型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植入 围术期并发症 风险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患者内膜剥脱术与支架植入术1年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关敏 王晓白 刘小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法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对颈动脉狭窄治疗1年内死亡和卒中、死亡、卒中、重度再狭窄及闭塞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评价。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搜索关于CEA及CAS治... 目的利用Meta分析法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对颈动脉狭窄治疗1年内死亡和卒中、死亡、卒中、重度再狭窄及闭塞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评价。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搜索关于CEA及CAS治疗对颈动脉狭窄的对照研究。应用RevMan4.2.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定量评价。以优势比(OR值)及双侧95%可信区间(CI)作为效应尺度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本研究的文献共6篇,1037例患者接受CAS治疗,1681例接受CEA治疗,将发生死亡和卒中、死亡、卒中事件统计数据合并;累计1586例接受CAS治疗,2196例接受CEA治疗,进行再狭窄及闭塞的统计数据合并。术后1年内CAS与CEA患者死亡和卒中、死亡、卒中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OR值分别为0.81(95%CI0.56~1.18)、0.75(95%CI0.47~1.19)、0.78(95%CI0.53~1.16)。CAS患者再狭窄率高于CEA患者[OR=1.99(95%CI1.44~2.74),P<0.05)。结论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CEA与CAS的1年死亡和卒中、死亡、卒中事件发生无明显差异,CAS术后重度再狭窄及闭塞率为CEA术的1.99倍。由于在缺乏足够数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情况下,纳入部分非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使论证强度受到一定的限制,有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对本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植入 动脉内膜剥脱术 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颈动脉狭窄腔内支架植入术后认知功能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菁 韩冰莎 +2 位作者 贺迎坤 李钊硕 李天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43-945,共3页
目的研究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干预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重度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DSA证实颈动脉狭窄程度≥70%)。所有患者接受CAS术干预治疗,... 目的研究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干预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重度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DSA证实颈动脉狭窄程度≥70%)。所有患者接受CAS术干预治疗,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CAS术前、术后3、6个月认知功能评分。结果 CAS术操作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自体对照显示,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MoCA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术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重度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对延缓和阻止认知功能障发展为痴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植入 认知功能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血管重构特点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孟昕 刘建林 杜亚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661-1662,共2页
脑内颈动脉硬化与狭窄对颈动脉影响很大,可直接侵害颈动脉,在这些部位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结果会造成严重脑卒中或脑缺血,甚至会危及生命。本研究对脑内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自膨胀式支架植入术,在术后3d、1、3个月用彩色多普勒超... 脑内颈动脉硬化与狭窄对颈动脉影响很大,可直接侵害颈动脉,在这些部位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结果会造成严重脑卒中或脑缺血,甚至会危及生命。本研究对脑内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自膨胀式支架植入术,在术后3d、1、3个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支架近心端、中间段、远心端内径,以及支架内新生内膜厚度、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期最大流速、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等各参数,通过对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血管重构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支架植入 血管重构 血流动力学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2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成超 谷涌泉 +6 位作者 齐立行 郭连瑞 杨盛家 吴中俭 佟铸 郭建明 高喜翔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病变的效果。方法脑保护伞保护下,采用经皮腔内紫杉醇DCB扩张成形术治疗2例颈动脉ISR患者。结合该病特点及诊疗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2例DCB扩张成形术均获成功,...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病变的效果。方法脑保护伞保护下,采用经皮腔内紫杉醇DCB扩张成形术治疗2例颈动脉ISR患者。结合该病特点及诊疗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2例DCB扩张成形术均获成功,疗效较好。结论 DCB扩张成形术是治疗CAS术后ISR的有效方法,但远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颈动脉支架植入 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