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3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多普勒及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邢英琦 张洁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3期171-182,共12页
目前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TCD)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S)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规范操作TCD及CDUS,影响了准确性,从而消弱了血管超声在临床中的... 目前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TCD)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S)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规范操作TCD及CDUS,影响了准确性,从而消弱了血管超声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进而导致临床医生对TCD及CDUS的结果存在怀疑,影响了血管超声的临床应用。那么,血管超声应用中存在哪些误区?会对结果造成什么影响?其原因又是什么呢?以下分为3个部分分别阐述TCD及CDUS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题综述: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3期197-203,共7页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自发明以来即飞速发展,由于其具有便捷、价廉、无创、可靠、可床旁操作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最重要的临床应用“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方面已成为非常有效和可靠的首选诊断方法。...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自发明以来即飞速发展,由于其具有便捷、价廉、无创、可靠、可床旁操作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最重要的临床应用“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方面已成为非常有效和可靠的首选诊断方法。TCD现已成为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观察不可或缺的手段。此外, TCD在判断侧支循环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动静脉畸形、颅内压增高、脑死亡和微栓子监测等方面也有着很高的诊断价值。 近些年来,TCD仪器功能不断的发展,应用领域不断的拓宽,它的应用和研究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如TCD发泡试验对心脏右向左分流的检测、TCD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效果的增强、脑实质超声在神经系统变性病中的诊断价值、TCD对脑血管调节功能的评估等等。TCD技术的临床诊断应用方面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本次的专题论坛就TCD较新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做相关内容的介绍。希望这些内容能对神经科及超声科医生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临床应用 专题综述 TCD技术 DOPPLER 缺血性脑血管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指标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参数值间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康庆云 宋治 +2 位作者 黄献 郑文 贺国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4-637,共4页
目的对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各检测指标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各参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CDFI各检测指标与TCD各参数值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 目的对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各检测指标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各参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CDFI各检测指标与TCD各参数值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同时完善了CDFI及TCD检查。首先将118例患者分为有、无斑块两组行成组t检验,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无与TCD参数值间的相关性;另将研究对象分为无斑块组、单侧斑块组和双侧斑块组,对3组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探讨斑块数量与TCD参数值间的相关性;并将斑块组分为硬斑组、软斑组和混合斑组3个亚组,亦对该3组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探讨斑块性质与TCD参数值间的相关性;最后对左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TCD参数值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分析IMT与TCD参数值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无斑块组相比,斑块组的左侧大脑中动脉(LMCA)、右侧大脑中动脉(RMCA)及基底动脉(BA)的PI、RI、S/D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p、Vd、Vm无统计学差异。斑块数量、斑块性质、IMT与TCD参数值无相关性。结论除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外,其余各CDFI检测指标与TCD检测结果无相关性,联合应用CDFI、TCD能较全面地反映脑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状况,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动脉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斑块易损性与脑白质病变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菊霞 彭杰成 +5 位作者 夏群 吴方玲 吴婷 琚琴琴 谢娟 余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37-840,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斑块易损性与脑白质病变(WML)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96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稳定组99例...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斑块易损性与脑白质病变(WML)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96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稳定组99例,斑块易损组97例。根据Fazekas量表评分分为重度组81例,非重度组115例。分析斑块稳定组与斑块易损组WML分级评分的差异性。比较重度组与非重度组基线资料、易损性总分、Crouse积分、Fazekas量表评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WML的影响因素。结果斑块稳定组WML分级评分明显低于斑块易损组[(1.86±0.58)分vs(3.84±0.17)分,P<0.05]。重度组易损性总分、Crouse积分、Fazekas量表评分明显高于非重度组,吸烟比例明显低于非重度组(P<0.05,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WML分级评分与易损性总分、Crouse积分呈正相关(r=0.211,P=0.001;r=0.25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易损性总分是影响重度WML的危险因素(OR=6.772,95%CI:2.345~19.553,P=0.001)。结论斑块易损性评分与WML分级存在相关性,且易损性评分是重度WML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高血压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脑白质疏松症 大脑小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超声造影与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相关性及应用价值
5
作者 夏岩 王嵘 +3 位作者 张蕾 林发 刘子琪 王晓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4-701,共8页
目的探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 ultrasound,TCCD)联合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测颅内主要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其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 目的探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 ultrasound,TCCD)联合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测颅内主要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其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院55例疑似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分别应用TCCD联合CEUS和MRA,检查颈内动脉终末段、大脑中动脉M1和M2段,大脑前动脉A1和A2段、大脑后动脉P1和P2段以及椎动脉V4段等血管狭窄程度。将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闭塞3组,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一致性。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两种检查费用及诊断时长的差异。结果本研究纳入55例(共110例大脑半球)高危脑血管狭窄患者(中位年龄46岁,男性占69.0%),同步行TCCD联合CEUS与MRA检测。TCCD联合CEUS与MRA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TCCD联合CEUS与MRA在诊断颅内动脉狭窄具有一致性,其中M2段(加权Kappa值=0.704)、A2段(加权Kappa值=0.650)诊断一致性较高;M1段(加权Kappa值=0.569)一致性中等。同时,TCCD联合CEUS检查的平均费用为240元,诊断时长21 min,而MRA为722元和287 min(P<0.001,效应量r=0.89~0.91)。结论与MRA相比,TCCD联合CEUS在颅内大脑中动脉M2段和大脑前动脉A2段的血管狭窄筛查中具有较高一致性。TCCD联合CEUS更具成本效益。MRA对颅内深部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更具有优势。选择二者协同应用可优化颅内血管狭窄诊疗资源配置,建议基层医疗机构以TCCD初筛和经过规范培训技术升级联合CEUS,对复杂病例转诊MRA精细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造影 磁共振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 卫生经济学 诊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监测肺气肿引起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卢崇星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应用于肺气肿引发的肺功能高压的监测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通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肺气肿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高压组),以及同期到我院进行健... 目的: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应用于肺气肿引发的肺功能高压的监测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通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肺气肿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高压组),以及同期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体检组)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和射血分数(EF)],对比两组人群的左心室、右心室的肺动脉高压检查结果。结果: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发现,肺动脉高压组患者的左心室及右心室的EDV、ESV、SV、EF各项检查结果[分别为(84.35±19.49)ml、(42.65±6.82)ml、(48.73±9.82)ml、(55.32±10.46)%和(103.65±28.79)ml、(38.35±7.51)ml、(48.51±17.49)ml、(36.65±4.20)%]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分别为(108.65±24.65)ml、(49.63±7.13)ml、(76.65±4.19)ml、(58.96±6.43)%和(120.68±15.79)ml、(43.35±6.15)ml、(74.79±6.34)ml、(42.65±5.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90、5.480、20.256、4.189、4.017、3.990、10.942、6.817,P值均=0.000)。结论:肺气肿引发的肺动脉高压患者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监测,可有效监测患者左心室和右心室的肺动脉高压情况,并且获取良好的监测结果,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肺气肿 动脉高压 对比研究 结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经颅多普勒超声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吕翔 吕龙 +1 位作者 魏民 高玉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93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水平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表现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4年2月于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老年科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目的探讨血清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水平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表现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4年2月于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老年科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23例,根据脑血管储备功能将其分为正常组39例和受损组84例,收集患者手术前后GFAP水平与TCD表现。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清GFAP水平对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评估值。结果受损组糖尿病比例、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受损组和正常组术前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MFV)、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GFAP、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术后(P<0.05)。受损组术前GFA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术后PI、PSV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术后GFAP、NSE、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0.01)。术前和术后的血清GFAP水平均与术后MFV、PI、PSV水平呈负相关(P<0.01)。合并糖尿病、术后PSV、术前GFAP、术后GFAP、术后NSE、术后S-100β蛋白水平是影响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脑血管储备功能的独立因素(P<0.05,P<0.01)。术后血清GFAP水平较术前血清GFAP水平对术后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更高,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95%CI:0.786~0.916)、0.777(95%CI:0.693~0.847)。结论血清GFAP水平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TCD表现相关,可结合二者评估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支架 脑血管循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重度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前交通动脉开放的评价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瑛华 华扬 +3 位作者 凌晨 段春 王力力 侯伟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2-77,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重度颈动脉狭窄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患者前交通动脉开放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症状性一侧重度颈动脉狭窄而接受CEA治疗的住院患者8...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重度颈动脉狭窄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患者前交通动脉开放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症状性一侧重度颈动脉狭窄而接受CEA治疗的住院患者89例。根据DSA显示前交通动脉是否开放,分为开放组(45例)和未开放组(44例)。比较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A诊断前交通动脉是否开放的一致性;分析两组术中实施临时性分流率的差异及手术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搏动指数(P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DSA结果比较,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9例患者术前评估前交通动脉开放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1%(41/45)、97.7%(43/44),总符合率为94.4%(84/89)(Kappa=0.888,P〈0.01)。前交通动脉开放组患者CEA术中临时洼分流实施率[2.2%(1/45)]明显低于未开放组[20.5%(9/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00,P=0.017)。两组患者术后患侧MCA的PSV、EDV、PI均较本组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开放组:(128±41)cm/s比(77±24)cm/s,(554-18)cm/s比(41±13)cm/s,(0.92±0.14)比(0.67±0.14);未开放组:(139±44)cm/s比(86±31)cm/s,(59±22)cm/s比(44±16)cm/s,(0.94±0.15)比(0.71±0.16);均P〈0.01];开放组术后健侧ACA的PSV、EDV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42)cm/s比(157±57)cm/s,(55±24)cm/s比(72±34)cm/s,均P〈0.01],手术前后健侧ACA的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开放组术后健侧ACA的PSV、EDV及PI与术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前交通动脉的开放与否进行准确而客观的评价,对于CEA术中选择性分流、提高CEA的成功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切除术 前交通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置入外侧“in-out-in”枢椎椎弓根螺钉术中对椎动脉观察的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坤 刘瑶 +3 位作者 邵佳 毛克政 张修儒 高延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5-282,共8页
目的:探讨在寰枢椎脱位或不稳的枕颈后路手术中置入外侧“in-out-in”枢椎椎弓根螺钉前后,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观察并辅助螺钉置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月,在枕颈后路手术中置入外侧“in-out-in”枢椎... 目的:探讨在寰枢椎脱位或不稳的枕颈后路手术中置入外侧“in-out-in”枢椎椎弓根螺钉前后,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观察并辅助螺钉置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月,在枕颈后路手术中置入外侧“in-out-in”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47例寰枢椎脱位或不稳的患者资料。其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21~68岁(42.2±18.9岁);单侧枢椎椎弓根狭窄40例,双侧狭窄7例。观察组23例在显露完成后、钉道制备后、置入螺钉后3个时间点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椎动脉的形态并测量其直径,根据直径变化,决定最终置入螺钉长度;对照组24例基于钉道出血情况依据经验判断置入外侧“in-out-in”枢椎椎弓根螺钉。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均获得6~24个月(平均11个月)随访,术前及术后5d行X线、CTA和MRI检查,观察内固定及椎动脉情况;术后3、6、12个月行X线和CT检查,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比较术前、术后5d及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观察组1例钉道制备后出现一侧椎动脉直径较显露完成时明显减小,使用短螺钉固定,余椎动脉直径在3个时间点分别为3.15±0.61mm、3.09±0.72mm、3.21±0.5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99.1±52.4(138~257)min、182.2±41.5(129~231)min;出血量分别为401.2±185.3(210~650)mL、415.3±201.7(230~660)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TA发现对照组1例出现一侧椎动脉被椎弓根螺钉压闭,无临床症状,无脊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CT检查示植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移位。术后5d及末次随访时观察组JOA评分分别为13.1±2.1分、14.2±1.9分,与术前(7.8±1.9分)比较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术后JOA评分分别为12.9±1.7分、13.8±2.2分,与术前(8.1±2.5分)比较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JOA评分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枕颈后路手术中置入外侧“in-out-in”枢椎椎弓根螺钉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观察,可观察到椎动脉形态及直径,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枢椎椎弓根 螺钉 动脉 寰枢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颈动脉硬化与脑梗塞的关系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萍 吴静 +3 位作者 赵逸 李坤成 陈述 赵雪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47-448,共2页
目的 通过对 1 0 9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的超声观察 ,探讨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收集 1 0 9例经CT、MRI证实的脑梗塞患者并行双功能超声检查颈动脉管径、内壁和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  1 0 9例脑梗塞患者中 ,78例有不同... 目的 通过对 1 0 9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的超声观察 ,探讨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收集 1 0 9例经CT、MRI证实的脑梗塞患者并行双功能超声检查颈动脉管径、内壁和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  1 0 9例脑梗塞患者中 ,78例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斑块形成。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塞有密切的相关性。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动脉粥样硬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颈内动脉狭窄、斑块形态及溃疡的准确性比较 被引量:59
11
作者 张圆圆 孟秀君 +3 位作者 田沈 车玉琴 林巧 颜丙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3763-3768,共6页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CT血管成像(CTA)对颈内动脉狭窄、斑块形态及溃疡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9—2014年收治的经DSA检查确诊的颈内动脉狭窄...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CT血管成像(CTA)对颈内动脉狭窄、斑块形态及溃疡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9—2014年收治的经DSA检查确诊的颈内动脉狭窄患者168例,并先后行CDUS、CTA检查。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DUS、CTA检查颈内动脉狭窄率与DSA检查颈内动脉狭窄率的相关性;以DSA为金标准,计算CDUS、CTA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率≥70%、斑块形态、是否有溃疡的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ROC曲线和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DUS、CTA检查对斑块形态和溃疡检测的准确性;Kappa检验分析CDUS、CTA检查与DSA检查的一致性。结果 CDUS(64.73±22.91)%、CTA(62.38±22.31)%检查颈内动脉狭窄率与DSA(62.52±22.31)%检查颈内动脉狭窄率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22和0.992,P<0.05)。DSA确诊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率≥70%的血管条数为146条,<70%的血管条数为190条。CDUS、CTA检查颈内动脉狭窄率≥70%的正确率分别为85.7%(288/336)、95.8%(322/336),灵敏度分别为83.6%(122/146)、94.5%(138/146),特异度分别为87.4%(166/190)、96.8%(184/19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6%(122/146)、95.8(138/14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4%(166/190)、95.8%(184/192)。CDUS、CTA检查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率≥70%的Kappa值分别为0.709、0.915。DSA确诊患者颈内动脉规则型斑块的血管条数为168条,不规则型斑块的血管条数为168条;DSA确诊患者颈内动脉有溃疡的血管条数为68条,无溃疡的血管条数为268条。CDUS、CTA检查颈内动脉斑块形态的正确率分别为82.7%(278/336)、99.1%(333/336),灵敏度分别为84.8%(144/168)、98.8%(166/168),特异度分别为79.8%(134/168)、99.4%(167/16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0.9%(144/178)、99.4%(166/16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8%(134/158)、99.4%(167/169);CDUS、CTA检查颈内动脉斑块形态的Kappa值分别为0.655、0.982。CDUS、CTA检查颈内动脉溃疡的正确率分别为88.7%(298/336)、98.5%(331/336),灵敏度分别为85.3%(58/68)、94.0%(64/68),特异度分别为89.6%(240/268)、99.6%(267/26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7.4%(58/86)、98.5%(64/6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240/250)、98.5%(267/271)。CDUS检查诊断颈内动脉不规则斑块AUC为0.818〔95%CI(0.711,0.866)〕,CTA检查诊断颈内动脉不规则斑块AUC为0.997〔95%CI(0.923,1.000)〕;CDUS检查诊断颈内动脉溃疡AUC为0.708〔95%CI(0.633,0.788)〕,CTA检查诊断颈内动脉溃疡AUC为0.969〔95%CI(0.934,1.000)〕。CDUS、CTA检查诊断颈内动脉溃疡的Kappa值分别为0.681、0.953。结论CTA检查对于颈内动脉狭窄率≥70%,不规则斑块和有溃疡的诊断具有简单可行且正确率高的优点,较CDUS占有明显优势,与金标准DSA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高度一致性,在一定情况下可代替DSA检查,避免其有创性和潜在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炯佾 杨呈伟 +7 位作者 冯沁 吴文辉 闫朝武 徐伟 张浩 宋会军 曹文娟 杨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59-1863,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195例脑梗死患者在7天内行颈动脉CDFI和MSCTA检查。分别对颈动脉分叉部内-中膜厚度(IMT)/管壁厚度(CAWT)、斑块表面...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195例脑梗死患者在7天内行颈动脉CDFI和MSCTA检查。分别对颈动脉分叉部内-中膜厚度(IMT)/管壁厚度(CAWT)、斑块表面形态学特征、密度、体积进行分析,将病变分为管壁增厚、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结果 195例患者390处颈动脉分叉部血管纳入分析。MSCTA:正常血管71处(18.21%);CAWT增厚87处(22.31%);斑块232处(59.49%),其中稳定斑块140处(35.90%),易损斑块92处(23.59%)(包括溃疡型斑块5处)。CDFI:正常血管80处(20.51%);IMT增厚86处(22.05%);斑块224处(57.44%),其中稳定斑块136处(34.87%),易损斑块88处(22.56%)(包括溃疡型斑块4处)。MSCTA与CDFI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评价的一致性为72.60%(Kappa=0.63,P<0.05)。结论 MSCTA与CDFI对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颈动脉CDFI应作为首选检查,经CDFI检查存在血管病变者应常规接受MSCT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牛宏珍 勇强 +6 位作者 张蕾 秋阳 李春梅 张爽 张勤奕 何晓芬 李同勋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2期865-868,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检查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因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而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21例患者,术中应用超声扫查确定斑块位置、病变长度,判断颈动脉管腔内有无游离动脉内膜及小血栓等。参照Panetton标准,...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检查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因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而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21例患者,术中应用超声扫查确定斑块位置、病变长度,判断颈动脉管腔内有无游离动脉内膜及小血栓等。参照Panetton标准,将术中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正常、轻度异常和显著异常。结果 9例患者于颈动脉缝合后超声检查发现细条带状高回声,共14处,12处轻度异常均为长度<3mm的游离内膜片,未予特殊处理;2处显著异常,其中1处为缝入动脉管腔内的动脉外膜,1处为细带状血栓,对此2例患者均于超声引导下再次切开颈动脉、去除游离物。术后3天复查超声显示游离内膜片均自行愈合。结论 CEA术中应用超声监测可以明确颈动脉斑块位置、病变范围及形态、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时发现内膜损伤等手术并发症,有助于降低术后脑卒中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动脉内膜切除术 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及血流动力学 被引量:8
14
作者 柳标 许良标 +2 位作者 吴明双 周晓东 赵宝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颅内动脉侧支循环代偿途径及血流动力学状况的价值。方法对7例双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患者组)和对照组7名健康成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眼动脉(OA)及颅内动脉,分别根据患者OA反向...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颅内动脉侧支循环代偿途径及血流动力学状况的价值。方法对7例双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患者组)和对照组7名健康成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眼动脉(OA)及颅内动脉,分别根据患者OA反向血流及大脑后动脉(PCA)P1段峰值血流速度(Vs)大于对照组(x-+2s)来判断OA、Willis环后交通动脉侧支循环代偿途径,并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 7例患者均存在双侧OA反向血流,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Vm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4例左侧PCA P1段和3例右侧PCA P1段Vs大于对照组;MCA、ACA Vm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双侧ICA闭塞患者存在OA及后交通动脉两种侧支循环代偿途径,但其颅内动脉仍供血不足。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实时评价颅内动脉侧支循环血供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侧支循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重构与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18
15
作者 林腾 陈丽函 +1 位作者 许映斌 梁淑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81例,按高血压类型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42例(A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组39例(B组)。对照组为30名健康老年人。二维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收...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81例,按高血压类型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42例(A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组39例(B组)。对照组为30名健康老年人。二维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舒张期内径,观察颈总动脉斑块情况;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总动脉收缩期峰速度(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流速(Vmean)、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B组颈总动脉IMT、僵硬度、RI升高(P<0.01),扩张性、EDV、Vmean降低(P均<0.05),A组PI升高(P<0.01),B组PSV降低(P<0.05);A组颈总动脉僵硬度、PSV、RI、PI高于B组(P均<0.05),扩张性和EDV低于B组(P<0.01);A、B组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收缩压、脉压与颈总动脉内径、IMT、EDV、Vmean、RI、PI密切相关。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发生重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管壁顺应性差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患者。收缩压及脉压对颈动脉重构及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动脉重构 血流动力学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柏山 贾化平 +1 位作者 段云友 郭庆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诊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为颈动脉体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 ,并对不同临床治疗方法与超声表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诊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为颈动脉体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 ,并对不同临床治疗方法与超声表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8例颈动脉体瘤均做出了准确诊断。肿块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 ,颈总动脉分叉增宽 ,血供丰富是其主要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与临床治疗方法间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对颈动脉体瘤做出明确诊断 ,而且对颈动脉体瘤的术式选择、术前准备、术后疗效观察等都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体瘤 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临床应用 术式选择 术前准备 术后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后外科切除术的时机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叶有强 梁建深 +2 位作者 郭辉 林志东 王思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52-2154,共3页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观察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颈动脉体瘤(CBT)后的外科切除时机。方法对22例外科切除术前CBT患者行经导管超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栓塞。于栓塞术前、术后1、2、4天分别采用CDU检测肿瘤供血动脉的峰值血流速...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观察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颈动脉体瘤(CBT)后的外科切除时机。方法对22例外科切除术前CBT患者行经导管超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栓塞。于栓塞术前、术后1、2、4天分别采用CDU检测肿瘤供血动脉的峰值血流速度(PSV)和阻力指数(R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栓塞术后1、2天,CBT供血动脉的PSV、RI均低于术前(P均<0.01),而栓塞术后4天PSV、RI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DU对判断CBT侵犯范围、供血血管、侧支循环状况及选择手术时机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栓塞术后2天内可能为安全切除CBT的手术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体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管造影术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异丙酚和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前后颈总动脉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明秋 郭瑞君 +1 位作者 吴安石 徐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45-2048,共4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和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前后颈总动脉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选择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依托咪酯组,每组3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及椎动脉,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 目的探讨异丙酚和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前后颈总动脉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选择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依托咪酯组,每组3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及椎动脉,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血流量(BF)、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内径(Dd)、收缩期内径(Ds)等。结果异丙酚诱导后血压、心率、颈总动脉及椎动脉Dd、Ds、BF降低(P<0.05),而PSV、EDV、Vm无明显变化(P>0.05)。依托咪酯诱导前后各指标除心率外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异丙酚较依托咪酯诱导前后颈总动脉及椎动脉BF明显降低、血流动力学改变显著。依托咪酯在稳定血流动力学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动脉 血流动力学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被引量:42
19
作者 刘明辉 周启昌 钟梅英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表现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高频探头 ,频率 7~ 10MHz)检测 13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颈椎病组 )的椎动脉 (VH)内径 (D)、血流速度 (V)和血流量 (Q)、阻力指数 ... 目的 :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表现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高频探头 ,频率 7~ 10MHz)检测 13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颈椎病组 )的椎动脉 (VH)内径 (D)、血流速度 (V)和血流量 (Q)、阻力指数 (RI)和搏动指数 (PI) ,观察其形态结构、并与 10 0例 (对照组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颈椎病组VA的V(除平均血流速度外 )、D ,Q ,RI,P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椎病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颈动脉硬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肖蓉 殷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32-1234,共3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颈动脉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糖尿病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本院诊断明确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68例(观察组)、健康体检者73例(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颈动脉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糖尿病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本院诊断明确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68例(观察组)、健康体检者73例(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且观察组斑块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82.35%vs23.28%,P<0.01);观察组年龄小于60岁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年龄超过60岁者(18.75%vs76.92%,P<0.01);血流动力学改变在中度和重度狭窄时明显,血流速度明显增快,血流量明显减低,表现为频谱充填、峰值与舒张末期流速加快,PI、RI均增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范围、性质和血管病变的程度,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受损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 内-中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