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裴丽峰 韩英 +1 位作者 向东贤 胡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入选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70例(30例单纯高血压、4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32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入选者血浆Hc...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入选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70例(30例单纯高血压、4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32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入选者血浆Hcy浓度及其颈动脉IMT。对Hcy浓度与颈动脉IMT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各组血浆Hcy浓度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浆Hcy浓度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1)。老年高血压各组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左颈内动脉、右颈内动脉IMT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右颈内动脉IMT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浆Hcy浓度与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IMT正相关(r=0.585、0.404,P<0.05)。结论血浆Hcy浓度在老年高血压组升高,且合并2型糖尿病组比单纯高血压组更高。颈动脉IMT在老年高血压组增厚,合并2型糖尿病组右颈内动脉IMT比单纯高血压组增厚更为显著。血浆Hcy浓度与颈动脉IMT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高血压病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抗凝血酶-Ⅲ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杜荣品 吕妍琨 +4 位作者 张至 薛华 陈淑霞 陈华 刘惠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3280-328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N)、抗凝血酶-Ⅲ(AT-Ⅲ)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共入选56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IMT,同时检测FBN和AT-Ⅲ水平。以颈动脉IMT作因变量,FB... 目的探讨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N)、抗凝血酶-Ⅲ(AT-Ⅲ)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共入选56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IMT,同时检测FBN和AT-Ⅲ水平。以颈动脉IMT作因变量,FBN、AT-Ⅲ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等13个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筛选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FBN等7个变量进入方程:IMT=-0.5431+0.0438FBN+0.0831PAI-1+0.0024收缩压(SBp)+0.0023年龄(Age)+0.172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0.125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0.3733载脂蛋白B(Apo-B)。结果显示:FBN与颈动脉IMT正相关,是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AT-Ⅲ未进入回归方程,显示其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2)FBN水平与IMT呈正相关(IMT=0.1758+0.2104FBN,r=0.7709,P<0.0001);AT-Ⅲ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IMT=0.8538+0.0006AT-Ⅲ,r=0.1095,P=0.4215)。结论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稳定时,FBN是颈动脉IMT增厚的危险因素;AT-Ⅲ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老年人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纤维蛋白原 抗凝血酶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踝臂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凌龙 周思朗 谢潮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13-1614,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静息踝臂指数以及运动后踝臂指数的关系。方法:89例老年人根据IMT不同分为IMT增加组(≥0.8mm)和IMT正常组(<0.8mm),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等一般情况,...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静息踝臂指数以及运动后踝臂指数的关系。方法:89例老年人根据IMT不同分为IMT增加组(≥0.8mm)和IMT正常组(<0.8mm),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等一般情况,并测量所有病例静息与运动后踝臂指数。结果:IMT增加组老年人与IMT正常组老年人比较,静息踝臂指数与运动踝臂指数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IMT与静息踝臂指数与运动踝臂指数均呈负相关性(r=0.783,-0.820,P<0.05)。结论:运动后踝臂指数可以较好地反映IMT情况,对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筛查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踝臂指数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传递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文娟 吴钢 +1 位作者 辜秋阳 阮琴韵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302-305,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检测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传递指数(CETI)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4例健康对照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在侧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颈内动... 目的应用超声检测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传递指数(CETI)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4例健康对照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在侧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颈内动脉(ICA)、颈总动脉(CCA)的血流速度及CIMT,计算搏动指数(PI)。拟定MCA、ICA、BA的CETI分别为:CETI_1=P_(MCA)/PI_(CCA)、CETI_2=PI_(ICA)/PI_(CCA)、CETI_3=PI_(BA)/PI_(CCA)。分析左侧CETI与CIMT的相关性以及影响CETI、CIMT的危险因素。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PI_(MCA)、PI_(ICA)、PI_(BA)、PI_(CCA)的值均增大,CETI_1~CETI_3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CETI_1、CETI_2、CETI_3与CIMT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_1=-0.733、r_2=-0.681及r_3=-0.706(均P<0.001);PI_(CCA)、PI_(ICA)、PI_(MCA)、PI_(BA)与CIMT呈正相关(r_(CCA)=0.490,r_(ICA)=0.465,r_(MCA)=0.382,r_(BA)=0.484;均P<0.01)。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CETI_1、CETI_2、CETI_3、CIMT多元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0、0.525、0.559、0.801,均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CETI随着CIMT的增大而减小,说明CCA粥样硬化的进展速度较颅内动脉快,推测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的弹性储备的下降是受到颅外动脉弹性储备下降的影响;并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2型糖尿病患者CIMT、CETI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危险因素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弹性传递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脉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邱蕾 孙明晓 +8 位作者 蒋蕾 汪耀 迟家敏 郭立新 于冬妮 李慧 潘琦 王晓霞 鲜彤章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5期331-334,共4页
目的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脉压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早期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中国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研究——CDCPSⅠ期及Ⅱ期研究中1567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年... 目的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脉压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早期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中国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研究——CDCPSⅠ期及Ⅱ期研究中1567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30~70岁,其中女性698例,40.9%)行B超检查测量颈动脉IMT,并通过对血压的测量,分析血压及不同脉压(PP)对颈动脉IMT的影响,同时分析内膜增厚组(IMT≥0.8 mm)与内膜正常组(IMT<0.8 mm)血压和PP水平有无差异结果(1)合并高血压组与不合并高血压组比较,颈动脉IMT显著增厚[高血压组(0.76±0.15)mm,非高血压组(0.74±0.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6)]。(2)直线相关分析发现,颈动脉IMT与年龄(r=0.19548)、BMI(r=0.07252)、LDL(r=0.06523)、SBP(r=0.11173)、DBP(r=0.05962)、PP(r=0.10592)显著正相关(均为P<0.05)。(3)以PP 50mm Hg为界限将患者分为两组,脉压≥50mm Hg组颈动脉IMT(0.77±0.14)mm较脉压<50mm Hg组(0.74±0.15)mm显著增厚(P=0.0006);即使在非高血压患者,脉压≥50mm Hg组的颈动脉IMT(0.75±0.14)mm较脉压<50 mm Hg组(0.73±0.14)mm也有增厚(P=0.046);在<60岁的患者脉压≥50 mm Hg组的颈动脉IMT(0.75±0.15)mm较脉压<50 mm Hg组(0.73±0.14)mm也有显著增厚(P=0.008)(4)颈动脉IMT≥0.8 mm组SBP、PP均较IMT<0.8 mm组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01和0.002),而两组间DBPIMT增厚组(78 2±9.8)mm Hg,正常组(79.1±10.0)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结论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PP与颈动脉IMT的正相关性与SBP相近,而强于DBP。对于PP≥50mm Hg的患者要尽早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IMT以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尽早进行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高血压 脉压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肥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动脉扩张功能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卫华 黄先玫 +2 位作者 蒋国平 何瑾 章毅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4-276,T001,共4页
为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否在儿童期即有开始 ,研究了肥胖儿童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及动脉扩张功能。选择27例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和16例正常对照儿童 ,通过家族史调查 ,生化分析法检测血脂、血液粘度以及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及... 为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否在儿童期即有开始 ,研究了肥胖儿童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及动脉扩张功能。选择27例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和16例正常对照儿童 ,通过家族史调查 ,生化分析法检测血脂、血液粘度以及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及肱动脉舒缩顺应性。结果发现肥胖者在儿童期颈动脉内膜 -中层的厚度已经开始增加,内皮依赖性动脉扩张功能降低,并可以合并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提示儿童的肥胖、脂质代谢异常导致动脉血管壁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是小儿时期得病、成人发病的一种疾病。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须从儿童期开始防治肥胖症 ,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简便、安全无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肥胖 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动脉扩张功能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2型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巍 梁伟 +1 位作者 曹久妹 李菲卡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改变,探讨其与各种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14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高血压组(n=70)和非高血压组(n=71),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颈动脉IMT,同时测定相关危险因素并...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改变,探讨其与各种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14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高血压组(n=70)和非高血压组(n=71),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颈动脉IMT,同时测定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71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糖尿病非高血压组和合并高血压组IMT、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BG)和胰岛素敏感性(ISI)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IMT、TC、LDL-C、FPG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结论糖尿病和高血压同时存在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IMT测量对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具有早期发现和筛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动脉 内膜-中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活动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珍珍 崔茜 +4 位作者 楼青青 陈晓栋 方丹 姚平 袁晓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704,共8页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增厚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中高水平的身体活动(PA)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探讨这一可改变的生活方式与CIMT的关系...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增厚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中高水平的身体活动(PA)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探讨这一可改变的生活方式与CIMT的关系可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策略。目的分析不同PA水平与T2DM患者CIMT增厚的关系,为患者推荐个性化活动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于江苏省两家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3099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身体活动量表(IPAQ)短问卷评估患者的PA水平,将患者分为轻度及以下PA组、中度PA组和高强度PA组。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A与CIMT增厚的关系,并按照不同肥胖程度和血压、血脂及糖化达标状况进行分层分析。将PA水平作为连续变量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评价PA与CIMT增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与轻度及以下PA患者(n=981)相比,中度(n=1389)和高强度(n=729)PA患者的年龄较小,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高(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度PA与发生CIMT增厚的风险呈负关联(OR=0.775,95%CI=0.629~0.956,P<0.05),这种关联独立于社会人口学、生活方式及血脂等生化指标。进一步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结果显示,PA与CIMT增厚的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P_(非线性)=0.014)。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体质量正常(n=996)和超重(n=1395)的患者中未发现PA与CIMT的关系(P>0.05);而在肥胖患者(n=708)中仅中度PA与CIMT增厚相关(OR=0.614,95%CI=0.382~0.987,P<0.05);血压、血脂及糖化3项指标均不达标(n=324)和仅1项指标达标(n=1416)的患者,中度PA与发生CIMT增厚呈负相关(P<0.05)。结论PA水平与CIMT增厚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中度PA与CIMT增厚呈负相关,尤其是在肥胖、血压、血脂及糖化控制较差的人群中,而高强度PA对CIMT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身体活动 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横断面研究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彭利亚 徐耀 +2 位作者 乔婷婷 马灿灿 陈兰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9-395,共7页
目的:探索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和颈动脉斑块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将225例PD患者分为3组:认知功能正常(normal cognitive fun... 目的:探索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和颈动脉斑块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将225例PD患者分为3组:认知功能正常(normal cognitive function,NC)组41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组76例和痴呆(Parkinson’s disease with dementia,PDD)组108例。比较3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及颈动脉超声等指标的差异,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D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与NC组比较,MCI和PDD组的教育水平下降(P均<0.05),Hoehn-Yahr分级、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Ⅲ,UPDRS-Ⅲ)、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胱抑素C水平、CIMT、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积分上升(P均<0.05)。回归分析显示教育水平高是PD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P <0.001),而CIMT增厚、Hoehn-Yahr分级高是PD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P=0.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PD认知障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糖化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张成洲 陈健 +5 位作者 孟民 李文和 任明慧 李雅洁 徐宽枫 崔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7-372,共6页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糖化指数(hemoglobin glycation index,HGI)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糖化指数(hemoglobin glycation index,HGI)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T2DM患者302例,检测患者cIMT、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根据HbA1c和FPG计算HGI,高HGI定义为HGI≥0,低HGI定义为HGI<0。观察患者cIMT与HGI的关系。结果:302例T2DM患者中cIMT增厚者140例(46.4%)。cIMT增厚组高HGI比例较cIMT正常组高(36.4%vs.22.8%,P <0.05),病程、吸烟比例、高血压比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均较c IMT正常组高(P <0.05),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低于c IMT正常组(P <0.05)。HbA1c、HGI与cIMT呈正相关(r=0.257、0.399,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GI及HbA1c均增加cIMT增厚的风险[OR=1.511(95%CI:1.237~1.846),OR=1.287(95%CI:1.053~1.571)]。结论: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较高,HGI可能是HbA1c以外的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红蛋白糖化指数 糖化血红蛋白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高敏C反应蛋白暴露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11
作者 王雅婷 刘晓娜 +1 位作者 吴寿岭 刘雪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 探讨累积高敏C反应蛋白(cumulative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cum 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CIMT)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对连续参加了2006—2007年、2008—2009年、2010—2011... 目的 探讨累积高敏C反应蛋白(cumulative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cum 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CIMT)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对连续参加了2006—2007年、2008—2009年、2010—2011年、2012—2013年4次健康体检并完成颈动脉超声的开滦职工4 701例进行横断面分析。观察对象年龄(50.9±10.9)岁,其中男性2 510例(53.39%)。根据暴露剂量与暴露时间乘积之和计算出4次健康体检的cum CRP并根据其三分位数将观察对象分为Q1、Q2、Q3三组,分析cum CRP对CIMT的影响。结果 随着cum CRP增加,CIMT逐渐增厚(P<0.000 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以Q1组作对照,Q2、Q3组的OR值分别为1.36 (95%CI:1.01~1.82)、1.49 (95%CI:1.07~2.07)。结论 cum CRP是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性别及年龄均要重视cum C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高敏C反应蛋白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相关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12
作者 龚辉 王卫群 +1 位作者 范维琥 王亚芬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 分析颈总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增厚的危险因素。方法 心内科的住院病人 14 2例 ,分别以高频超声检测其IMT ,并以IMT≤ 1.0mm或 >1.0mm分成正常IMT和IMT增厚两组。血液生化指标检查包括 :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高... 目的 分析颈总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增厚的危险因素。方法 心内科的住院病人 14 2例 ,分别以高频超声检测其IMT ,并以IMT≤ 1.0mm或 >1.0mm分成正常IMT和IMT增厚两组。血液生化指标检查包括 :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空腹血糖 (FBG)、尿酸 (UA)、肌酐 (Cr)、尿素氮 (BUN)等 ;所有病人均做CPn IgG检测。分别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以上因素及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吸烟、年龄与IMT的关系。结果 以IMT增厚与否进行分组 ,两组间年龄 [(5 2 .3± 10 .5 )对 (6 4 .1± 7.7)岁 ;t=7.5 6 8,P <0 .0 0 1]、收缩压 [(18.17± 3.0 3)对 (19.4 4± 3.0 0 )kPa ;t =2 .4 12 ,P =0 .0 17]、BUN[(5 .5 6± 1.74 )对 (6 .2 8± 1.6 5 )mmol/L ;t=2 .394 ,P =0 .0 18]、UA[(32 1.2± 82 .7)对 (35 6 .3± 86 .7)mmol/L ;t=2 .386 ,P =0 .0 18]、LDL[(2 .5 4 3± 0 .80 6 )对 (2 .96 7± 1.16 3)mmol/L ;t=2 .2 96 ,P =0 .0 2 4 ]有差异 ;两组间CPn IgG阳性率略有差别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 6 .1%对 6 0 .4 % ;χ2 =2 .72 3,P =0 .0 99) ;其余包括吸烟史、舒张压及各项生化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内膜-中层厚度增厚 危险因素 肺炎衣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抵抗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3
13
作者 蓝薇 张帆 +8 位作者 徐晓燕 戴亚丽 王双双 刘颜 韩令川 卢东晖 张宁波 谢谦 林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4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抵抗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伴有大血管病变分为两组,A组48例伴大血管病变,B组44例无大血管病变,分别测定两组患...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抵抗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伴有大血管病变分为两组,A组48例伴大血管病变,B组44例无大血管病变,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平均颈动脉IMT、hs-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并进行比较,分析平均颈动脉IMT与hs-CRP及胰岛素抵抗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平均颈动脉IMT、hs-CRP、TC、LDL-C、HDL-C、HOMA-IR及BMI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颈动脉IMT与hs-CRP、TC、LDL-C、HOMA-IR及BMI均相关,IMT与hs-CRP独立相关;另外,A组患者平均颈动脉IMT与HbA1c相关。结论T2DM患者的hs-CRP、血脂、血糖水平、HOMA-IR、BMI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1^+/CD42b^-、CD144^+内皮微粒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权晓慧 张春艳 +6 位作者 王聪霞 张岩 贾珊 马维冬 郭瑄 刘晓唤 郑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7-330,335,共5页
目的检测血浆中CD31^+/CD42b^-、CD144^+内皮微粒水平,探讨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22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超声结果分为增厚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采用流式细... 目的检测血浆中CD31^+/CD42b^-、CD144^+内皮微粒水平,探讨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22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超声结果分为增厚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患者血浆中CD31^+/CD42b^-、CD144^+内皮微粒水平,分析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增厚组CD31^+/CD42b^-、CD144^+内皮微粒水平明显升高;血浆中CD31^+/CD42b^-、CD144^+内皮微粒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31^+/CD42b^-内皮微粒水平与年龄、TC和Cys C呈正相关;血浆CD144^+内皮微粒水平与UA和BMI呈正相关。结论血浆中的CD31^+/CD42b^-、CD144^+内皮微粒水平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相关,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微粒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邓静 冯正平 李晓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serum 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132例,根据血清25(OH)...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serum 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132例,根据血清25(OH)D浓度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Q1~Q4);又根据颈动脉IMT分为正常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并检测生化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浓度,彩色多谱勒超声测定颈动脉IMT、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结果:Q1组颈动脉IMT高于Q3组(P=0.027)。Q1、Q2组颈动脉IMT高于Q4组(P=0.000、P=0.002)。Q1组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Q2、Q3、Q4组(P=0.004、P=0.002、P=0.000)。Q1组颈总动脉PSV低于Q3组(P=0.031)。Q1组颈总动脉EDV低于Q2、Q3、Q4组(P=0.003、P=0.002、P=0.038)。动脉粥样硬化组的血清25(OH)D浓度低于正常组(P=0.000)。Pearson相关分析颈动脉IMT与血清25-(OH)D成负相关(r=-0.348,P=0.00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血清25-(OH)D独立负相关(B=-0.012,P=0.000)。结论:在T2DM患者中,血清25(OH)D浓度与颈动脉IMT成负相关,低浓度血清25(OH)D可能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25-羟维生素D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对氧磷酯酶-1活性、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6
作者 朱卫香 刘彦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508-251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72例,采用对硝基苯酚为底物的速率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清PON-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72例,采用对硝基苯酚为底物的速率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清PON-1、ox-LDL,同时检测两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等生化指标,以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脑梗死组血清PON-1、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ox-LDL、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与血清PON-1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而与ox-LDL水平正相关。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PON-1活性降低,导致抗氧化能力的减弱,使血清ox-LDL水平增加,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对氧磷酯酶-1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永才 李新胜 +1 位作者 张金成 钱红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164-2166,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以及罗格列酮治疗对二者的影响。方法将108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以及罗格列酮治疗对二者的影响。方法将108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 mg/d。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生化指标、IMT及血清sVCAM-1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MT和sV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IMT和sV-CAM-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MT与sVCAM-1、BMI、2 hPG和HOMA-IR有关(P<0.01)。结论血清sVCAM-1水平与T2DM早期大血管病变关系密切;罗格列酮能显著降低T2DM患者血清sVCAM-1水平,这可能是罗格列酮血管保护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罗格列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OS患者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宗利 郑庆梅 +1 位作者 石玉华 陈子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68-471,共4页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及其关系,探讨PCOS患者是否存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方法:对51例PCOS患者(PCOS组)和50例同期就诊的输卵管性不孕症...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及其关系,探讨PCOS患者是否存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方法:对51例PCOS患者(PCOS组)和50例同期就诊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测IMT、FMD,免疫浊度法测定CRP浓度。按体重指数(BMI)≥25kg/m2或<25kg/m2分为PCOS肥胖组(25例)、PCOS非肥胖组(26例)。结果:PCOS肥胖组及非肥胖组颈动脉IMT、血清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COS肥胖组IMT、血清CRP浓度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D在PCOS肥胖组及非肥胖组较对照组低(P<0.05)。PCOS肥胖组及非肥胖组出现内膜形态改变的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RP与IMT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30,P<0.05);CRP与FMD具有显著的负相关(r=-0.59,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OMA-IR、CRP对IMT有显著影响。结论:PCOS患者尤其伴有肥胖者可能存在血管内皮损伤、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PCOS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发生发展。纠正胰岛素抵抗,可能减少PCOS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C反应蛋白 胰岛素抵抗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敏 缪培智 +1 位作者 李宁 郑宏超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入选2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入选2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25(OH)D,同时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IMT,并询问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病程及吸烟史。所有患者依据血清25(OH)D浓度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Q1组(〈18.10 ng/ml,51例),Q2组(18.10~25.95 ng/ml,54例),Q3组(25.95~37.90 ng/ml,54例),Q4组(〉37.90 ng/ml,51例),研究血清25(OH)D浓度与颈动脉IMT的关系。结果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清25(OH)D低浓度组(Q1组)的颈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高浓度组(Q4组),分别为51.00%和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年龄、糖尿病、LDL-C、hs-CRP、高血压病程呈正相关,与血清25(OH)D浓度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浓度与颈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均具有独立相关性,分别为r=-0.005,P〈0.01和r=-0.048,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25(OH)D浓度降低是颈动脉IMT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25-羟维生素D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旭亮 王先梅 +5 位作者 杨丽霞 周靓 郭传明 齐峰 武力勇 张晓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抵抗素是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并且它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蛋白。本研究主要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他们的血清抵抗素水平由低到高平均分为3组,... 目的:抵抗素是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并且它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蛋白。本研究主要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他们的血清抵抗素水平由低到高平均分为3组,第一组(血清抵抗素水平1.233~3.701 ng/ml)91人,第二组(血清抵抗素水平3.728~8.777 ng/ml)91人,第三组(血清抵抗素水平8.809~28.658 ng/ml)90人。结果:第三组的颈动脉IMT和颈动脉最大IMT均大于第一组和第二组(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在控制了年龄、血糖、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等因素之后,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颈动脉IMT(β=0.220,t=5.793,P=0.000)呈独立的显著正相关。在控制了年龄、血糖、体重指数、舒张压、糖尿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之后,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颈动脉最大IMT(β=0.189,t=4.733,P=0.000)也呈独立的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增厚的颈动脉IMT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素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