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锁钢板内固定在颈前路术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何海龙 李家顺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32-234,共3页
带锁钢板内固定在颈前路术的应用何海龙1李家顺1贾连顺1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已广泛应用于颈椎伤病的治疗,但由于植骨块缺乏支持、不稳,植骨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采用坚强内固定显然有利于提高融合率,但对内固定的安全... 带锁钢板内固定在颈前路术的应用何海龙1李家顺1贾连顺1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已广泛应用于颈椎伤病的治疗,但由于植骨块缺乏支持、不稳,植骨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采用坚强内固定显然有利于提高融合率,但对内固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为此前路钢板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锁钢板 内固定 颈前路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度颈髓损伤颈椎前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后人工气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强 安卫红 +3 位作者 白宇 刘飞 么改琦 朱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557-559,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和颈椎前后路联合颈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3月颈脊髓损伤17例,行颈前路(12例)或颈前后路(5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5~11 d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和颈椎前后路联合颈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3月颈脊髓损伤17例,行颈前路(12例)或颈前后路(5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5~11 d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结果 17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均过程顺利,无颈前部重要器官损伤、术后局部大量出血、造瘘区域感染、颈前路手术切口及切口深层感染。结论颈前路手术5日后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安全高效的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脊髓损伤 前路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术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3
作者 浦莉萍 张晓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2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1324例此手术患者进行术前直教、心理护理,呼吸功能和气管推移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呼吸的变化;注意脊髓神经功能的改变;及时发现颈部血肿;正确指导术后功能锻炼...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1324例此手术患者进行术前直教、心理护理,呼吸功能和气管推移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呼吸的变化;注意脊髓神经功能的改变;及时发现颈部血肿;正确指导术后功能锻炼。结果403例患者完全恢复正常,711例得到缓解,210例病情得到控制。1324例患者无1例因护理不当而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使患者顺利进行手术,及时发现术后潜在的病情变化并给予正确的处理,能使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 患者 脊髓型椎病 期护理 并发症 病情变化 针对性 结论 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洪军 韩雪松 王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55-255,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脊髓型椎病 前路减压 植骨 Orion钛钢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4
5
作者 唐广满 王来毅 金根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32-1137,共6页
目的比较颈椎过伸性损伤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医院骨科收治的57例颈椎过伸性损伤病患,33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A组),24例行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B组)... 目的比较颈椎过伸性损伤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医院骨科收治的57例颈椎过伸性损伤病患,33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A组),24例行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B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论述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A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较B组更少(P<0.05);A组JOA评分及Frankel分级稍优于B组,融合节段高度与Cobb角稍高于B组,并发症率稍低于B组,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或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均能获得较理想疗效,但后路单开门的手术风险更小,减压更彻底,值得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过伸性损伤 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 前路减压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螺纹状环锯颈前路手术器械的研制
6
作者 刘祖德 贾连顺 +2 位作者 徐印坎 刘洪奎 赵定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73-373,共1页
带螺纹状环锯颈前路手术器械的研制刘祖德,贾连顺,徐印坎,刘洪奎,赵定麟经颈前路摘除椎间盘后植骨融合术(ADF)自问世以来,已被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又衍变出多种手术方法。经过长期随访,发现ADF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除了... 带螺纹状环锯颈前路手术器械的研制刘祖德,贾连顺,徐印坎,刘洪奎,赵定麟经颈前路摘除椎间盘后植骨融合术(ADF)自问世以来,已被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又衍变出多种手术方法。经过长期随访,发现ADF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除了造成神经症状加重外,尚有植骨块不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 ADF 环锯法 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患者颈椎挥鞭样损伤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章凯 蔡凯文 +4 位作者 罗科锋 卢斌 张威 陆继业 蒋国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1-447,共7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因颈椎间盘突出致颈椎管狭窄患者遭受颈椎挥鞭样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50例颈椎挥鞭样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因颈椎间盘突出致颈椎管狭窄患者遭受颈椎挥鞭样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50例颈椎挥鞭样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5~75岁(53.6±13.6岁)。根据术前颈椎MRI T2加权相中矢状位上目标节段纤维性椎管最小矢状径分为狭窄组(最小矢状径≤13mm,32例)和非狭窄组(最小矢状径>13mm,18例),两组间年龄及性别无统计学差异。狭窄组随访25.6±7.4个月,非狭窄组27.4±8.3个月,两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ASIA评分的总分、感觉评分、运动评分,计算术后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改善率和末次随访时的手术改善率,记录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SIA评分总分,每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IA上肢运动评分,每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IA下肢运动评分,每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IA感觉评分,每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术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1个月狭窄组与非狭窄组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37.3%和55.9%,术后1年分别为61.3%和73.6%,末次随访分别为77.3%和91.1%,上述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狭窄组手术改善率为88%(28/32),非狭窄组为(94%)(1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出现4例颈部轴性疼痛;狭窄组13例、非狭窄组11例术后出现吞咽疼痛或吞咽异物感,行对症治疗后改善;狭窄组出现1例椎前血肿和2例C5神经根麻痹,经神经营养、消肿等对症治疗后好转。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或摔倒等意外突发事件。结论: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挥鞭样损伤患者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但外伤前合并有颈椎间盘突出致颈椎管狭窄的患者术后短期疗效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 椎间盘突出 挥鞭样损伤 椎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前路术式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及神经功能恶化率对比 被引量:6
8
作者 石磊 孙臻川 +3 位作者 袁笑秋 缪锦浩 陈字 史建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72-879,887,共9页
目的:比较颈椎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性前移融合术(anterior controllable antedisplacement and fusion,ACAF)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 目的:比较颈椎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性前移融合术(anterior controllable antedisplacement and fusion,ACAF)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疗效及术后神经功能恶化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颈前路手术治疗的72例严重OPLL患者(椎管侵占率≥50%)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采用ACAF治疗(ACAF组),37例采用ACCF治疗(ACCF组),术后随访6~12个月.收集两组患者手术时年龄、性别、随访时间,术后2周内神经功能恶化发生情况、原因及预后,术前、术后2周内及末次随访时采用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同时在术前和末次访时的颈椎CT和MRI检查图片上观察骨化物类型,测量椎管侵占率、椎管最狭窄处的减压宽度、椎管面积及脊髓前后径.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年龄、性别比、随访时间、骨化物类型、术前椎管侵占率、椎管面积、脊髓前后径、JOA评分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周内,ACCF组有10例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为27.0%,其中6例系术中损伤脊髓,2例为硬膜外血肿压迫脊髓,2例为骨化物残留;ACAF组2例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为5.7%,均因骨化物残留所致.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恶化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ACAF组减压宽度大于ACCF组(18.5±2.5mm vs 16.9±1.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面积及脊髓前后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4.9±31.2mm^(2) vs 142.1±22.3mm^(2),P>0.05;5.5±0.5mm vs 5.2±1.4mm,P>0.05);两组患者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ACAF组JOA评分改善率大于ACCF组[(79.5±8.7)%vs(68.9±20.3)%,P<0.05].结论:相较于ACCF,ACAF治疗严重颈椎OPLL能够获得更加满意的临床疗效,且降低了术后神经功能恶化率;但在开展ACAF早期仍存在发生术后神经功能恶化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症 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融合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 疗效 神经功能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病围术期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3
9
作者 贾勤 谈冬艳 商丹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6-667,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植骨、颈椎带锁钢板固定治疗围术期的康复护理。方法156例患者术前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呼吸功能和气管推移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脊髓神经功能的改变;及时发现颈部血肿;指导功能... 目的探讨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植骨、颈椎带锁钢板固定治疗围术期的康复护理。方法156例患者术前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呼吸功能和气管推移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脊髓神经功能的改变;及时发现颈部血肿;指导功能训练。结果43例患者完全恢复正常,81例得到缓解,32例病情得到控制,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能使患者顺利进行手术,及时发现术后潜在的病情变化并给予正确的处理,能使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对防止并发症发生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病 前路减压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孤立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0
作者 石明鑫 常恒瑞 +1 位作者 宋成杰 孟宪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8-255,共8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孤立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临床疗效,并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手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临床... 目的:探讨选择性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孤立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临床疗效,并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手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且符合入组标准的40例孤立型颈椎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ACCF手术22例(ACCF组),行选择性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18例(LP组)。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ACCF组18.50±4.20个月,LP组18.60±4.5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颈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改善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ACCF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42.50±7.52min、手术出血量为379.32±65.14ml、术后住院时间为8.77±1.51d,LP组分别为129.06±10.58min、240.00±53.69ml、7.83±1.34d,LP组均明显少于ACCF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之间的JO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ACCF组神经功能改善率为(65±9)%,LP组为(61±1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CCF组术前颈椎曲度9.77°±1.23°,末次随访时11.05°±1.25°;LP组术前10.33°±1.33°,末次随访时11.44°±1.46°,术前、末次随访时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均明显提高(P<0.05)。ACCF组术前颈椎活动度38.18°±2.26°,末次随访时29.05°±2.17°;LP组术前38.17°±2.09°,末次随访时32.44°±2.15°,术前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ACCF组较LP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均降低(P<0.05)。L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ACCF组为54.5%,LP组明显低于ACCF组(P<0.05),其中LP组术后出现轴性症状2例,左侧C5神经根麻痹1例,轻度后凸畸形1例;ACCF组钛网下沉3例,食管牵拉伤1例,喉返神经麻痹2例,硬膜外血肿1例,硬脊膜漏2例,邻近节段退变3例。结论:选择性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与ACCF治疗孤立型颈椎OPLL,短期内在改善颈脊髓神经功能上无明显差异;选择性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颈椎活动度的维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较ACCF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症 孤立型 选择性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 前路椎体次全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