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前路V形截骨Y形减压融合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宋仁谦 周英杰 +3 位作者 郑怀亮 禚汉杰 闫飞鸿 王彦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9-457,共9页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V形截骨Y形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V-osteotomy Y-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VYF)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10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单节段椎体...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V形截骨Y形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V-osteotomy Y-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VYF)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10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单节段椎体层面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采用ACVYF治疗(ACVYF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7~65岁(61.0±6.4岁),体质指数16.8~28.1kg/m^(2)(23.67±2.86kg/m^(2));病程10~80个月(37.5±20.1个月);手术节段:C32例、C45例、C513例、C610例。30例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CF)治疗(ACCF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4~68岁(59.5±6.8岁);体质指数16.6~26.4kg/m^(2)(23.30±2.56kg/m^(2));病程13~72个月(35.8±18.8个月);手术节段:C33例、C46例、C512例、C69例。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程、手术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计算术后12个月时的JOA评分改善率;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在X线片上测量融合区高度、C2~7 Cobb角;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在X线片或CT片上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CVYF组手术时间为88.2±19.7min,术中出血量为133.3±24.4mL;ACCF组手术时间为91.5+24.1min,术中出血量为137.7±29.4mL,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CVYF组与ACCF组术后各有3例患者发生吞咽困难,1~2周后均自行缓解,随访期间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颈椎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融合区高度和C2~7 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ACVYF组均大于ACCF组(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ACVYF组颈椎JOA评分改善率为(72.39±10.54)%,ACCF组术为(75.92±10.3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CVYF组术后3个月与6个月随访时植骨融合率(70.0%和93.3%)优于ACCF组(40.0%和73.3%)(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均已骨性融合(P>0.05)。结论:ACVYF能有效解除椎体层面后纵韧带对脊髓的压迫,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相较于ACCF,ACVYF能够更好地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加快植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化症 前路V形截Y形减压融合术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 置入物沉降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时述山 季新民 +4 位作者 胥少汀 李自立 王仁润 张建新 张龙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5-7,共3页
1976年4月~1993年8月共做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150例,发生24例(26次)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分为七类:(1)脊髓损伤8例,其中颈椎过伸性损伤2例,明显器械刺激损伤2例,植骨块挤压1例,无明显原因术后瘫痪... 1976年4月~1993年8月共做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150例,发生24例(26次)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分为七类:(1)脊髓损伤8例,其中颈椎过伸性损伤2例,明显器械刺激损伤2例,植骨块挤压1例,无明显原因术后瘫痪加重者3例;(2)脊神经根损伤2例;(3)脑脊液漏5例;(4)喉上神经与喉返神经损伤各2例;(5)颈深部血肿1例;(6)椎间盘错切2例;(7)股外侧皮神经损伤3例。对以上并发症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 融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气管推移训练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的必要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国妹 万冬花 +1 位作者 姚剑英 周玉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6-507,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气管推移训练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的必要性。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二附属医院骨科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患者60例,按住院号单、双号分成两组。研究组30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前未行... 目的:探讨术前气管推移训练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的必要性。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二附属医院骨科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患者60例,按住院号单、双号分成两组。研究组30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前未行气管推移训练,对照组30例术前行气管推移训练。观察两组病例中食管(咽)损伤、咽喉部疼痛、吞咽障碍、咽喉异物感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出现咽喉(食管)相关并发症7例,对照组1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7)。结论:气管推移训练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并不一定是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赘病 前路减压融合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并发症的MRI表现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25-127,共3页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并发症的MRI表现王武Karl-AkeThuomas近三十年,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discectomyandfusion,ADF)已广泛应用于颈椎多种疾病的外科治疗,部分病...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并发症的MRI表现王武Karl-AkeThuomas近三十年,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discectomyandfusion,ADF)已广泛应用于颈椎多种疾病的外科治疗,部分病人术后疗效不佳。目前,MRI已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 融合术 并发症 NMR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42例
5
作者 何海龙 李家顺 +4 位作者 贾连顺 叶晓健 陈德玉 倪斌 袁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970-971,共2页
目的 :评价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对脊髓夹持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 42例共 89椎节手术前后病情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 (JO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42例患者症状改善率为 5 7 3 % ,优良率达 6 4 2 9... 目的 :评价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对脊髓夹持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 42例共 89椎节手术前后病情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 (JO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42例患者症状改善率为 5 7 3 % ,优良率达 6 4 2 9% ,无一例发生术区并发症。结论 :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直接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夹持型椎病 前路减压融合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人工椎体与钛笼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中应用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韩树虹 王建华 +1 位作者 孙贺 吴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26-433,共8页
目的:评估3D打印人工椎体与传统钛笼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单椎体ACCF的50例脊髓... 目的:评估3D打印人工椎体与传统钛笼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单椎体ACCF的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25例术中应用3D打印人工椎体(观察组),25例术中应用传统钛笼植骨(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及随访时间.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椎体次全切除节段椎间高度(H1、H2)、C2-7 Cobb角、C2-7矢状面轴向距离(C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7 SVA)及T1倾斜角,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影像学参数;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应用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颈部疼痛.根据Kandziora标准判断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时间12~33个月(24.16±4.95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12~33个月(22.60+5.91个月),两组患者随访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JOA评分和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椎体间高度、C2-7 Cobb角、C2-7 SVA及T1倾斜角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术前及术后3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19例人工椎体存在下沉,下沉距离为0.1~0.9mm,无严重下沉患者;对照组20例钛笼下沉,下沉距离为1.3~3.5mm,有4例严重下沉患者;观察组人工椎体下沉距离小于对照组钛笼下沉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实现骨性融合.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ACCF时应用3D打印人工椎体和传统钛笼植骨均可恢复椎体间高度,重建颈椎稳定性及颈椎生理曲度;3D打印人工椎体能够减缓术后支撑假体的沉降,进而维持减压椎体间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椎病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 3D打印人工椎体 传统钛笼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8
7
作者 缪锦浩 匡勇 +4 位作者 陈德玉 杨立利 王新伟 陈宇 刘晓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6-540,共5页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方法:2010年6月~10月39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前路减压Zero-P植骨内固定手术,患者年龄33~71岁,平均50.3岁。神经根型颈椎病8例,脊髓型31例;单间隙1...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方法:2010年6月~10月39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前路减压Zero-P植骨内固定手术,患者年龄33~71岁,平均50.3岁。神经根型颈椎病8例,脊髓型31例;单间隙14例,2个间隙18例,3个间隙7例。共置入Zero-P 71枚,C3/4、C4/5、C5/6、C6/7椎间隙置入Zero-P分别为8、19、30、14枚。术前、术后2个月及12个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VAS评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JOA评分,在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Cobb角(C2和C7椎体后缘切线的夹角),观察术后吞咽不适的发生率以及症状持续时间。根据术后伸屈侧位X线片观察手术间隙有无异常活动。结果:手术时间48~130min,平均86min;术中出血量40~310ml,平均110ml。14例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吞咽不适,其中13例术后2个月内症状消失,1例(2.6%)症状持续至术后4个月消失。随访12~16个月,平均14.6个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术后2个月、12个月时的VAS评分分别为1.5±0.8分、1.3±0.9分,均低于术前的7.3±1.3分(P〈0.05)。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2个月、12个月时的JOA评分分别为14.6±1.1分、15.0±1.2分,均高于术前的9.7±1.7分(P〈0.05)。术后2个月及12个月颈椎Cobb角分别为18.4°±9.6°、17.8°±9.2°,大于术前的9.0°±10.0°(P〈0.05)。术后12个月时的VAS评分、JOA评分和颈椎Cobb角与术后2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期间手术间隙无异常活动,内置物无移位。结论:颈前路减压Zero-P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满意,稳定性可靠,可重建颈椎曲度,术后慢性吞咽不适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病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 疗效 吞咽不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减压多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退变性疾患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淳德 孙浩林 +4 位作者 刘宪义 李宏 林景荣 邑晓东 刘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多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退变性疾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6月 ̄2006年3月对13例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前路减压连续3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使用JOA评分评定其临床效果;测量并统计术前、术后1周...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多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退变性疾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6月 ̄2006年3月对13例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前路减压连续3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使用JOA评分评定其临床效果;测量并统计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手术节段前柱高度;观察椎间植骨融合情况、椎间融合器沉降和移位、邻近节段有无退变等情况。结果:术后1周颈椎曲度D值比术前增加3.3±2.9mm(P<0.01),手术节段前柱高度比术前增加4.2±2.7mm(P<0.01);术后1个月时JOA评分较术前增加4.2±1.0分;随访12 ̄59个月,平均31.3个月,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D值比术后1周减少1.1±1.9mm(P>0.05);手术节段前柱高度比术后1周减少1.8±2.4mm(P<0.05);手术节段融合率为91.7%;椎间融合器沉降发生率为35.9%;未发现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结论:选择恰当的适应证,前路减压多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退变性疾患 多节段 前路减压 融合 椎间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焦文仓 任先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前路椎间融合术 方式 块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骨方法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锦波 唐天驷 杨惠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85-185,共1页
关键词 前路融合术 应用 自体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螺柱状植骨融合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建华 赵海 顾根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66-267,共2页
自50年代Smith和Robinson报道了前路切除颈椎间盘和椎体间融合术后,此方法得到了广泛接受和应用,但与植骨融合有关的并发症相当多见〔1〕。许多人在植骨方法上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出现了多种植骨方法。我们在学习Cl... 自50年代Smith和Robinson报道了前路切除颈椎间盘和椎体间融合术后,此方法得到了广泛接受和应用,但与植骨融合有关的并发症相当多见〔1〕。许多人在植骨方法上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出现了多种植骨方法。我们在学习Cloward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 螺柱状 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椎关节拐点辅助定位颈椎前路经椎间隙截骨融合术与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融合术治疗伴椎间隙狭窄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12
作者 余秋宇 马俊 +5 位作者 杨旭 陈康 李磊 韩尧政 苏林涛 康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1-1129,共9页
目的:将以钩椎关节拐点为辅助定位标记点的颈椎前路经椎间隙截骨融合术(anterior intervertebral osteotomy and fusion,AIOF)与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治疗伴椎间隙狭窄颈椎病的临床... 目的:将以钩椎关节拐点为辅助定位标记点的颈椎前路经椎间隙截骨融合术(anterior intervertebral osteotomy and fusion,AIOF)与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治疗伴椎间隙狭窄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1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脊柱外科行手术治疗的80例伴椎间隙狭窄颈椎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IOF组与ACCF组。AIOF组38例,年龄51.2±16.3岁,随访时间为21.2±7.2个月;ACCF组42例,年龄54.0±13.2岁,随访时间为24.3±8.1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随访时间、手术节段等术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析患者的围术期情况;通过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部视疼痛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差异评估患者的手术疗效;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通过X线、CT以及MRI测量脊髓直径、椎管面积、椎间孔面积、颈椎前凸角、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AIOF组手术时间106.1±35.4min,术中出血量50.6±12.3mL;ACCF组手术时间121.4±42.3min,术中出血量150.3±37.7mL,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IOF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ACCF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与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AIOF组JOA评分改善率为(72.3±10.4)%,VAS评分为0.8±0.6分;ACCF组JOA评分改善率为(63.7±12.1)%,VAS评分为1.2±0.7分,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AIOF组患者的脊髓直径、椎管面积和颈椎ROM分别为5.4±1.1mm、128.2±10.1mm2、25.3°±6.3°,ACCF组分别为5.2±0.7mm、126±12.0mm2、24.2°±4.4°,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椎间孔面积与颈椎前凸角(AIOF组49.7±8.8mm2、14.8°±4.8°vs ACCF组35.9±7.6mm2、6.7°±4.8°)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AIOF组1例患者出现吞咽困难;ACCF组中有1例脑脊液漏、2例C5神经根麻痹、1例吞咽困难、2例融合失败,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伴有颈椎间隙狭窄的颈椎病患者,AIOF在钩椎关节拐点辅助定位下比ACCF更安全地实现椎管内及椎间孔的减压,重建颈椎曲度,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椎间孔减压充分以及术后颈椎曲度改善更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病 钩椎关节拐点 减压 前路经椎间隙截融合术 前路椎体次全切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ION颈椎前路钢板系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22例报告
13
作者 靳安民 段力伟 +2 位作者 周初松 张辉 何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59-360,共2页
目的防止颈前路减压植骨术后植骨块脱落及增强植骨块的稳定性。方法采用OAI0N颈椎前路钢板系统行预前路减压植骨融合22例,随访3~16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在术后3个月椎体间植骨融合全部达骨性愈合,未见螺钉松动及钢板... 目的防止颈前路减压植骨术后植骨块脱落及增强植骨块的稳定性。方法采用OAI0N颈椎前路钢板系统行预前路减压植骨融合22例,随访3~16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在术后3个月椎体间植骨融合全部达骨性愈合,未见螺钉松动及钢板断裂等并发症。结论ORON颈前路钢板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内固定牢靠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颈前路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钢板 前路减压 OR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椎间减压融合术后吞咽困难并发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顾一飞 杨立利 +2 位作者 袁文 史升 梁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评估颈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nterior artificial disc insertion,AADI)和颈前路椎间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两种不同术式对术后早期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4月收治... 目的:评估颈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nterior artificial disc insertion,AADI)和颈前路椎间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两种不同术式对术后早期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98例接受单节段或双节段神经根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53例,采用AADI术式,B组45例,采用ACDF术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48h、2个月及6个月时吞咽困难发生率、吞咽生活质量(Swallowing-Quality of Life,SWAL-QOL)评分及椎前软组织厚度的改变,比较两种术式吞咽困难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85.66±11.84min)明显低于B组(93.78±14.81min)(P<0.05)。在术后48h及术后2个月随访时,A组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30.19%,3.77%)和椎前软组织厚度(10.99±1.66mm,10.17±1.87mm)明显低于B组患者(分别为51.11%,15.56%,11.92±1.59mm,11.45±1.59mm)(P<0.05)。术后48h和2个月时,A组患者SWAL-QOL评分(59.20±7.23,63.77±3.37)明显高于B组(53.91±8.99,62.07±4.51)(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间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相对于ACDF,AADI手术时间较短,手术过程及置入物对食道的损伤和刺激较小,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和吞咽困难的严重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前路椎间减压融合术 吞咽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忠军 党耕町 +3 位作者 马庆军 刘晓光 于泽生 姜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疾患的疗效.方法:经内窥镜颈椎间盘切除及植骨术治疗颈椎疾病25例,包括脊髓型颈椎病1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例,交感型颈椎病2例及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3例.结果:本组患者颈部手...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疾患的疗效.方法:经内窥镜颈椎间盘切除及植骨术治疗颈椎疾病25例,包括脊髓型颈椎病1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例,交感型颈椎病2例及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3例.结果:本组患者颈部手术出血平均80ml,18例获10~46个月(平均27个月)随访,植骨全部融合,脊髓和神经根压迫症状改善满意,除1例出现术后植骨块移位外,未见其它合并症.结论:经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及植骨融合术是一种创伤小、安全、可靠的手术技术,适合于颈椎间盘突出症及部分颈椎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椎间盘切除 椎体间融合术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初步疗效 被引量:42
16
作者 倪斌 贾连顺 +2 位作者 肖建如 戴力扬 吴德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12-215,共4页
目的 :分析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0 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 ,并对临床结果进行Odom′s法疗效评定及影像学分析。结果 :10 3例中获随访 99例 ,临床疗效优良率 80 % ,... 目的 :分析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0 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 ,并对临床结果进行Odom′s法疗效评定及影像学分析。结果 :10 3例中获随访 99例 ,临床疗效优良率 80 % ,植骨融合率为 97 9% ( 97/ 99) ,其中单节段椎间融合率为 10 0 % ( 12 / 12 ) ,多节段椎间融合率为 97 7% ( 85 / 87)。结论 :颈前路钢板内固定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是有益的 ,提高了植骨融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椎病 前路减压 融合 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下颈椎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改平 陈楠心 +3 位作者 宋燕美 陈二云 马童 凃意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7-234,共8页
目的建立人体下颈椎C3~7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术后椎体稳定性及内固定器械的应力分布。方法建立前路椎体C5节段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颈椎C3~7节段有限元模型,同时建立C3~7节段下颈椎原始... 目的建立人体下颈椎C3~7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术后椎体稳定性及内固定器械的应力分布。方法建立前路椎体C5节段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颈椎C3~7节段有限元模型,同时建立C3~7节段下颈椎原始模型。对术后模型分别施加0.5、1.0、1.5、2.0 N·m扭矩,分析前屈、后伸、侧弯及轴向旋转时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关节突关节最大应力与内固定器械整体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后,C5重建节段ROM随扭矩的增大而增加,与无损模型在1.0 N·m、预载荷50 N工况下相比,C5重建节段、C3~4,C6~7和C3~7节段ROM分别下降81%、62%、58%和80%;C5重建节段后方关节突关节最大应力减小,临近节段关节突关节应力显著升高;钛网应力主要分布于运动受压侧,螺钉根部承受较大载荷。结论 ACCF术式会较大提升颈椎稳定性,降低手术节段后方关节突关节应力,对于减缓因脊髓型颈椎病引起的脊髓压迫有较好疗效。研究结果可为ACCF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 钛网 钢板螺钉固定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9
18
作者 安林芝 金方运 +2 位作者 李文平 肖建如 顾宇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2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前路减压 钢板 内固定术 围术期 护理措施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前路颈椎减压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的中期随访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盛斌 黄象望 +8 位作者 向铁城 肖晟 刘向阳 张毅 王国平 刘宏哲 沈雄杰 刘斌 彭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50-1052,共3页
前路颈椎减压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decompres—sionandfusion.ACDF)被认为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标准术式。有文献报道脊柱融合后因生物力学改变导致相邻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spinalunit,FSU)的退变加速而出现新的神经症... 前路颈椎减压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decompres—sionandfusion.ACDF)被认为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标准术式。有文献报道脊柱融合后因生物力学改变导致相邻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spinalunit,FSU)的退变加速而出现新的神经症状,被称为邻近节段病(adjacentseg—mentdisease,ASD)。随着ACDF手术量的增加和随访时间的延长,ASD的报道日益增多.若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手术治疗日。由于存在手术切口瘢痕粘连及内置物阻挡等因素,二次手术较为困难,治疗上颇为棘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椎间盘 减压融合术 置换治疗 随访观察 相邻节段 前路 中期 脊柱功能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腰椎减压植骨融合术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的适宜配伍剂量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一萌 王海云 +5 位作者 王红柏 李平 郭娣 李唐 瞿秋 陈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7-641,共5页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老年患者腰椎减压植骨融合术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的适宜配伍剂量,以保护其认知功能。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患者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65~75岁,BMI 17~26kg/m^2,AS...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老年患者腰椎减压植骨融合术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的适宜配伍剂量,以保护其认知功能。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患者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65~75岁,BMI 17~26kg/m^2,ASAⅠ或Ⅱ级,术前通过蒙特利尔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痴呆量表(dementia scale,CDR)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daily living ability scale,ADL)评估认定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TCI丙泊酚2.0~2.5μg/ml组(P组)、TCI丙泊酚1.2μg/ml+七氟醚0.6 MAC组(PS1组)、TCI丙泊酚0.6μg/ml+七氟醚0.9MAC组(PS2组)和1.0~1.5MAC七氟醚组(S组)。在术前1d(T_0)、术后完全苏醒(T_1)、3d(T_2)、7d(T_3)采用MMSE和MoCA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载脂蛋白J(apolipoprotein J,ApoJ)浓度。结果与T_0时比较,T_1时四组MMSE和MoCA评分明显降低(P<0.05),T_2时S组MMSE和MoCA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T_1时比较,T_2、T_3时四组MMSE和MoCA评分明显升高(P<0.05)。T_1~T_3时S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P组、PS1组和PS2组(P<0.05);T_2、T_3时S组MoCA评分明显低于P组、PS1组和PS2组(P<0.05)。与T_0时比较,T_1时四组血浆ApoJ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T_1时比较,T_2、T_3时四组血浆ApoJ浓度明显降低(P<0.05)。T_1~T_3时S组和PS2组血浆ApoJ浓度明显高于PS1组(P<0.05)。结论 MCI老年患者行腰椎减压植骨融合术时TCI丙泊酚1.2μg/ml复合七氟醚0.6MAC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小,血浆ApoJ浓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七氟醚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术后并发症 腰椎减压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