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前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中改良体位摆放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夏燕妮 王霞 +1 位作者 侯文秀 栾晓嵘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6-106,共1页
颈椎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为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1],但融合后会加快临近节段退行性变[2]。颈前路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可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度,然而该术式对患者体位要求较高。本研究对传统颈前路手术患者体位进行了... 颈椎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为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1],但融合后会加快临近节段退行性变[2]。颈前路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可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度,然而该术式对患者体位要求较高。本研究对传统颈前路手术患者体位进行了改进,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手术 椎间盘置换术 手术节段 椎间盘切除 患者体位 植骨融合 体位摆放 内固定 椎间盘 退行性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手术疗效比较
2
作者 张涛 王弘 +1 位作者 徐宏光 李从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比较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cervical disc arthroplasty ,CDA)与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ACDF)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退变性颈椎病50例,... 目的:比较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cervical disc arthroplasty ,CDA)与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ACDF)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退变性颈椎病50例,随机给予CDA(n=23),或者ACDF(n=27)治疗,术后12个月门诊随访。结果:两组术前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 )及JOA(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无统计学差异,CDA组比ACDF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1),两组住院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12个月,两组手术节段RO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CDA组ROM较术前得以维持,ACDF组降低。两组JOA及VAS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DA较ACDF能维持手术节段的活动度,CDA有望取代AC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融合 BRYAN人工椎间盘 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马晓勇 陈涛平 郭志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5期49-51,共3页
目的比较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其优缺点。方法 6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33例,行Bryan假体置换术)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组(32例,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观... 目的比较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其优缺点。方法 6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33例,行Bryan假体置换术)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组(32例,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颈部外固定时间以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两组患者于术前、术后3、6、12个月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并行X线检测颈椎活动度(ROM);评价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颈部外固定时间以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均显著短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组(P<0.01)。两组术后12个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术后12个月单节段及双节段置换ROM较术前无显著改变(P>0.05),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组术后12个月ROM较术前减小(P<0.05或P<0.01),且显著小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满意率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颈部外固定时间短,使患者保持正常的颈椎活动度,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椎病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前路减压融合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效果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董竹林 韩慧 董荣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手术前后进行Oswestry颈项部功能异常指标(ONDI)评分、颈项和上肢疼痛VAS评分比较,术后采用Odom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本组... 目的探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手术前后进行Oswestry颈项部功能异常指标(ONDI)评分、颈项和上肢疼痛VAS评分比较,术后采用Odom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Odom优良率达100%,术后ONDI评分、颈项疼痛VAS评分、上肢疼痛VAS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在维持节段运动功能的同时可取得良好的神经减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间盘置换术 椎间盘突出 Odom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6
5
作者 杜杏利 陈海霞 +1 位作者 胡丽敏 郑丹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22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19例颈椎病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相关准备如体位练习、气管推移训练、呼吸练习等,加强术后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对症护理及出院康复护理。结果术...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19例颈椎病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相关准备如体位练习、气管推移训练、呼吸练习等,加强术后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对症护理及出院康复护理。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JOA评分由术前(9.3±2.2)分上升至(15.2±2.0)分;Odom评分综合疗效优15例,良好4例,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加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是保证获得和维持良好治疗效果的有利措施和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病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over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联合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兴林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8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Discover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联合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96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行Discover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联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对照组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分析Discover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联合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96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行Discover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联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对照组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颈椎固定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以及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颈椎平均活动度(44.6±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4±4.9)°,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固定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iscover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联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患者颈椎固定时间及恢复健康的时间,并可保证术后颈椎活动度在正常水平,增加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over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前路减压融合术 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8
7
作者 高春红 彭凡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24期28-30,共3页
目的总结14例(18个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方法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充分准备,介绍人工颈椎间盘的知识,指导患者呼吸系统功能锻炼,唤醒试验练习,颈托的佩戴方法;手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神经系统... 目的总结14例(18个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方法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充分准备,介绍人工颈椎间盘的知识,指导患者呼吸系统功能锻炼,唤醒试验练习,颈托的佩戴方法;手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及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正确的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等。结果14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术期,未发生并发症,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做好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尤其是加强术后护理,对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病 椎间盘假体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在双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应用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耀武 龙法余 +1 位作者 钟招明 陈建庭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9期107-110,共4页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双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CDDD)时牺牲了融合节段的活动度,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TDR)可保留置换节段的活动度。在生物力学方面,双节段CODD行CTDR后置换节段可以较好地模拟椎间盘的正常生理活动。在疗效研究...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双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CDDD)时牺牲了融合节段的活动度,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TDR)可保留置换节段的活动度。在生物力学方面,双节段CODD行CTDR后置换节段可以较好地模拟椎间盘的正常生理活动。在疗效研究方面,双节段CODD行CTDR后受术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影像学上可保留颈椎原有的活动度和曲度,疗效可与ACDF相当。在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研究方面,CTDR应用于双节段CDDD治疗的标准仍存在争议。在术后并发症研究方面,双节段CTDR后再手术、邻近节段退变、异位骨化和假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但发生机制未完全明确,远期应用研究相对不足,制约了其在CDDD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椎退行性疾病 前路减压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姝娟 罗琨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总结和探讨20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20例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术前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呼吸功能锻炼以及气管和食管推移训练,术后除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目的:总结和探讨20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20例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术前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呼吸功能锻炼以及气管和食管推移训练,术后除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之外,采取体位、切口、饮食护理和功能锻炼。结果:20例患者术后四肢麻木、乏力等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住院期间无伤口感染、颈部血肿或窒息及神经功能损害加重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竹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2期116-117,共2页
随着对颈椎椎体间稳定性和力学研究的深入,非融合性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CDR)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颈部关节的活动能力,并可以有效防止邻近椎体的退变,手术简单易行,术后无须过分限制活动。... 随着对颈椎椎体间稳定性和力学研究的深入,非融合性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CDR)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颈部关节的活动能力,并可以有效防止邻近椎体的退变,手术简单易行,术后无须过分限制活动。现结合最新的文献资料对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椎间盘移位 脊柱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YAN^(TM)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6例报告
11
作者 王慎东 梁云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脊髓型椎病 治疗 椎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例体会
12
作者 刘汝专 覃正仕 +5 位作者 潘汉升 鲍杰 唐晓菊 刘锐 何祺 贺聚良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6-8,共3页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用于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目前被广泛接受和推广使用,但是由于致病节段颈椎活动幅度的丧失导致邻近颈椎节段的代偿性活动增大,应力...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用于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目前被广泛接受和推广使用,但是由于致病节段颈椎活动幅度的丧失导致邻近颈椎节段的代偿性活动增大,应力负荷增加,继而引起邻近节段退变加速,影响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病 脊髓型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stigelp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患者的护理
13
作者 丁建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261-2263,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2例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观察。12例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卧床时间短,精神愉快。结果经过平均6.5月(3~12月)的随访,按Odom评级,术后随访结束时9例患者疗效为优,...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2例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观察。12例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卧床时间短,精神愉快。结果经过平均6.5月(3~12月)的随访,按Odom评级,术后随访结束时9例患者疗效为优,2例患者疗效良好,1例患者疗效中等,0例患者疗效为差,优良率(优、良好)达91.7%。患者JOA评分,由术前的(8.45±1.37)分上升到术后的(15.86±5.47)分。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中良好的护理是保证获得和维持良好治疗效果的有利措施和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病 椎间盘假体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轻微骨化对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骁 田伟 +3 位作者 刘波 何达 吕艳伟 王华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3,111,共4页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轻微骨化患者人工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保持情况,明确其是否可作为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的适应证。方法选择因颈椎间盘突出症行单节段人工间盘置换术患者54例,术前CT检查合并椎体后缘或者间盘轻微骨化42...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轻微骨化患者人工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保持情况,明确其是否可作为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的适应证。方法选择因颈椎间盘突出症行单节段人工间盘置换术患者54例,术前CT检查合并椎体后缘或者间盘轻微骨化42例(A组),单纯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B组)。比较各组性别、年龄及随访时间,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应用动力位X线片观察置换节段的活动度,末次随访时行CT检查判断手术节段是否发展为典型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结果 A组年龄大于B组,P<0.05;两组性别构成比、随访时间、术前及末次随访置换节段活动度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A组有2例在随访81及96个月时发展为典型的节段型OPLL,但是置换节段活动度均有保留,分别为6.2°及15.4°;5例末次随访置换节段活动度<2°,其中4例由于适应证选择不当、1例在钩椎关节发生融合。结论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轻微骨化不影响人工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可作为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间盘置换术 轻微骨化 椎间盘突出 后纵韧带骨化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PCM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围术期护理研究与体会
15
作者 王丽燕 史淑芳 宋佳璐 《临床医药实践》 2013年第11期846-848,共3页
目的:探讨PCM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2月20例患者行PCM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其中三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2例,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1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置换术10例,双节段或三节段Hybrid手术7... 目的:探讨PCM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2月20例患者行PCM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其中三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2例,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1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置换术10例,双节段或三节段Hybrid手术7例,即联合应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和前路椎间融合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总结PCM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护理要点并分析讨论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结果:于术后24 h下床活动18例,术后出现不适2例,经对症处理,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PCM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特别是多节段置换和多节段Hybrid组的围术期护理非常重要,并发症风险高,密切、及时、有效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功能重建和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M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颈椎间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亚军 李敏 +2 位作者 张兆国 王阳阳 汪涛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23-125,131,共4页
该文从结构、选材以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综述了人工颈椎间盘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人工颈椎间盘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椎病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椎间盘假体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17
作者 艾超 李颖贤 +2 位作者 刘志恒 李伟民 李惠锡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方法:选取80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研究组使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临...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方法:选取80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研究组使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末次随访手术节段活动度与颈椎活动度比对照组优(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3.27±0.60)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声音嘶哑、食管损伤及吞咽困难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颈椎椎间盘突出活动度,减轻疼痛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融合术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并发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非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优势 被引量:3
18
作者 聂林 侯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前路减压融合术 脊髓型椎病 手术治疗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融合手术 椎管减压术 功能丧失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醚酮/羟基磷灰石/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学勇 荆延峰 +2 位作者 朱洪欣 隋国鑫 张宗福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3期202-207,共6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法比较聚醚醚酮/羟基磷灰石/碳纤维复合材料(75PEEK/10HA/15CF)与钛合金的生物力学。方法建立C4~C6有限元模型,于C5~C6间植入75PEEK/10HA/15CF或钛合金人工椎间盘和椎间融合器,计算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时临...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法比较聚醚醚酮/羟基磷灰石/碳纤维复合材料(75PEEK/10HA/15CF)与钛合金的生物力学。方法建立C4~C6有限元模型,于C5~C6间植入75PEEK/10HA/15CF或钛合金人工椎间盘和椎间融合器,计算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时临近椎体、椎间盘的wonMises应力变化和C5~C6节段的活动度及植入物上的应力分布。结果在正常情况下,钛合金人工椎间盘置换模型在前屈时C5椎体、C4~5椎间盘平均won Mises应力改变率分别为75PEEK/10HA/15CF人工椎间盘模型的1.50倍和1.67倍;在侧弯时C6椎体的平均won Mises应力改变率为75PEEK/10HA/15CF人工椎间盘置换模型的1.33倍。融合器模型,在前屈时C5椎体、C4~5椎间盘应力改变率前者为后者的1.48倍和1.87倍;在侧弯时C6椎体应力改变率,前者为后者的1.67倍。钛合金植入物的最大应力为75PEEK/10HA/15CF的4.5倍,并出现应力集中。结论与钛合金相比,75PEEK/10HA/15CF能更好地将负荷传递,增加融合率,能有效地减少临近椎体的应力,减少植入物沉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羟基磷灰石 碳纤维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前路减压融合术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