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袁金龙 方兴根 +5 位作者 赵心同 吴德刚 赖年升 刘佳强 吴丹 李真保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由于血泡样动脉瘤特殊的病理结构,显微手术治疗的再出血及复发率较高,治疗方式仍存在争议。文中探讨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 目的由于血泡样动脉瘤特殊的病理结构,显微手术治疗的再出血及复发率较高,治疗方式仍存在争议。文中探讨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多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15例,其中双Enterprise 5例、三重Enterprise 3例、Enterprise+Lvis 4例、双Lvis支架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分析纳入病例临床特点、即刻栓塞率(采用Raymond分级)、临床随访结果、并发症及影像学随访情况。结果采用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方法成功治疗15例,弹簧圈和支架植入成功率100%。动脉瘤即刻Raymond分级显示:RaymondⅠ级9例、RaymondⅡ级4例、RaymondⅢ级2例。所有患者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术中仅2例出现支架内血栓,1例出现支架少许移位,1例出现颈内动脉岩骨段夹层,无动脉瘤术中破裂、飞圈等术中并发症,术后有迟发型脑梗死2例。术后影像学随访2周~25个月,其中治愈11例、稳定2例、进一步血栓形成2例;临床随访2周~28个月,改良Rankin评分为0~2分者12例、4分1例、5分1例、6分1例。结论多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具有一定有效性,可降低BBAs的再出血及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颈内血泡样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Enterprise支架 Lvis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刚 张国忠 +5 位作者 李明洲 何小艳 刘丹 宋烨 漆松涛 冯文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应用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评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0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单纯采用颅内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8例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术中根据血管条件,在保证载瘤... 目的应用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评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0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单纯采用颅内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8例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术中根据血管条件,在保证载瘤动脉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导引导管位置升高(靠近海绵窦段),提供足够支撑,覆膜支架到位后再予释放栓塞动脉瘤。结果(1)对8例(8个血泡样动脉瘤)患者共置入9枚覆膜支架,其中8枚成功置入载瘤动脉。6例置入Willis支架后即刻造影,显示病变完全消失,载瘤动脉通畅;1例置人1枚Willis支架后,有少量对比剂漏入动脉瘤(内漏),予再植入1枚覆膜支架,复查造影动脉瘤完全不显影;(2)1例血泡样动脉瘤因颈内动脉迂曲,支架系统到位困难,术中发生医源性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球囊栓塞后予搭桥并载瘤动脉闭塞。术后患者因脑室外引流并发颅内感染,积极抗感染治疗后逐渐恢复;(3)术后6个月对8例患者均行临床随访,m RS评分0分6例,1分2例。术后6个月DSA随访,动脉瘤均无复发,1例载瘤动脉轻度狭窄,但患者无神经功能障碍,搭桥患者桥血管通畅。结论 Willis覆膜支架是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血泡动脉瘤 Willis覆膜支架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血泡样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复发再栓塞一例
3
作者 罗穆云 张鸿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23-324,共2页
患者男,42岁。在当地医院复查头部CT血管成像及全脑 DS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复发,于2014年2月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要求住院进一步治疗。患者于2013年10月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剧烈头痛昏迷,送至当地医院急诊,行头部CT检查示... 患者男,42岁。在当地医院复查头部CT血管成像及全脑 DS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复发,于2014年2月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要求住院进一步治疗。患者于2013年10月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剧烈头痛昏迷,送至当地医院急诊,行头部CT检查示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图1),急诊行全脑DSA检查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图2),当时急诊行开颅动脉瘤夹闭及去骨瓣减压术。术中发现动脉瘤瘤壁极薄,考虑为血泡样动脉瘤( 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BBA),实施动脉瘤瘤颈夹闭术。术后患者出院前未行血管影像学检查。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正常,右侧肢体肌力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血泡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文立利 张鑫 +6 位作者 张庆荣 吴琪 陈姝娟 邓金龙 吕盛银 邵将 王汉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目前关于重叠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BBA)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对应用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与其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BBA的效果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 目的目前关于重叠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BBA)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对应用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与其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BBA的效果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诊断为BBA并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15例患者资料。11例患者采用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4例患者采用非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根据Raymond分级统计术后即刻、术后1周治疗效果。随访时间2015年4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分析影像学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即刻闭塞情况: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1级10例、3级1例;非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1级3例、2级1例。术后1周闭塞情况: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1级11例;非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1级2例、2级2例。影像学随访结果:最后1次DSA随访闭塞情况,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1级9例,2级1例;非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1级1例、2级2例、3级1例。临床随访结果: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mRS 0分9例、1分2例;非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mRS 0分3例、1分1例;15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重叠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BBA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血泡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支架 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