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内动脉C1段慢性重度狭窄伴或不伴急性闭塞合并大脑中动脉栓塞应用急诊血管内再通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学永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5期65-68,共4页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C1段慢性重度狭窄伴或不伴急性闭塞合并大脑中动脉栓塞应用急诊血管内再通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11例颈内动脉C1段慢性重度狭窄伴或不伴急性闭塞合并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均接受急诊血管内再通治疗,观察其术中情况及术...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C1段慢性重度狭窄伴或不伴急性闭塞合并大脑中动脉栓塞应用急诊血管内再通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11例颈内动脉C1段慢性重度狭窄伴或不伴急性闭塞合并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均接受急诊血管内再通治疗,观察其术中情况及术后的近期疗效。结果 11例患者均先行颈内动脉C1段球囊扩张后立即行大脑中动脉取栓,取栓成功后再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支架术后有2例再次发生大脑中动脉栓塞,其中1例取栓成功, 1例失败;介入术后有7例成功康复出院, 2例因病情加重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2例死亡。7例成功康复出院患者中, 2例患者患肢恢复至5-级,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1分,自行走路出院;3例患者偏瘫肢体肌力恢复至3+级, mRS评分为3分;2例患者偏瘫肢体为0级, mRS评分4分。结论对于颈内动脉C1段慢性重度狭窄伴或不伴急性闭塞合并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急诊行颈内动脉C1段球囊扩张后立即对大脑中动脉进行取栓,之后再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仍是可行的,近期效果相对较好,但手术难度也较高,并发出血或者脑疝风险也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c1段慢性重度狭窄 大脑中动脉栓塞 急诊血管内再通 动脉支架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老年症状性颈内动脉C1段狭窄患者进行介入支架治疗与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苗今乐 于向明 曹兴念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期132-133,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老年症状性颈内动脉C1段狭窄患者进行介入支架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29例老年症状性颈内动脉C1段狭窄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支架治疗组(n=14)和药物治疗组(n=15),...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老年症状性颈内动脉C1段狭窄患者进行介入支架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29例老年症状性颈内动脉C1段狭窄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支架治疗组(n=14)和药物治疗组(n=15),观察两组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的程度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14例支架治疗组患者在接受血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后均成功置入支架,在术中有4例患者出现心率减慢,有2例患者发生血压下降,有1例患者因发生再灌注损伤、脑出血而发生死亡,有1例患者在术后48个小时行头颅CT检查时发现急性脑梗死灶。在术后对这些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其均未发生急性脑梗死。在对这些患者随访2年时发现,有1例患者出现心绞痛,有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膜轻度增生。在15例药物治疗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在接受治疗一年时因发生一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而导致半身偏瘫,生活不能自理;有1例患者在服药2年,停药半年后出现左侧颞叶及左基底节区急性梗死,经治疗后其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但遗留言语表达欠流利的症状;有2例患者服药2年后多次出现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或TIA;有1例患者在服药的第2年因发生颈内动脉极高度狭窄而进行支架置入术治疗。所有药物治疗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2年后其颈内动脉狭窄的程度均较治疗前加重。结论:老年症状性颈内动脉C1段狭窄患者在进行介入支架治疗的围手术期易发生并发症,但在进行介入支架治疗半年后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较低。与进行介入支架治疗相比,此类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后发生远期缺血性卒中的几率较高,其血管狭窄程度可持续增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能有效改善狭窄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和脑血管的侧支循环。对有血管内介入治疗指征的患者应积极进行血管介入治疗干预,以显著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c1狭窄 支架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