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内动脉颅外段动脉瘤诊治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汤轶 徐剑峰 王艺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2,F0003,共4页
颈内动脉颅外段动脉瘤(EICA)作为一种少见病变,占所有外周动脉瘤的0.4%~4.0%。相较于其他部位的外周动脉瘤,EICA引发卒中事件的概率更高,治疗难度更大。准确诊断并提供正确的治疗措施是治疗EICA的关键。该文简要综述了EICA的病因、临床... 颈内动脉颅外段动脉瘤(EICA)作为一种少见病变,占所有外周动脉瘤的0.4%~4.0%。相较于其他部位的外周动脉瘤,EICA引发卒中事件的概率更高,治疗难度更大。准确诊断并提供正确的治疗措施是治疗EICA的关键。该文简要综述了EICA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式以及值得关注的新技术、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诊断 治疗 颈内动脉颅外段动脉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切除颈内动脉颅外段巨大动脉瘤一例
2
作者 茅磊 杭春华 +1 位作者 纪祥军 王汉东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0-101,共2页
患者女,55岁,因发现左颈部搏动性包块伴有转颈时疼痛感3 d,于2015年6月29日收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口服硝苯地平控制血压效果满意。体格检查意识清楚,颈无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正常,病理反... 患者女,55岁,因发现左颈部搏动性包块伴有转颈时疼痛感3 d,于2015年6月29日收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口服硝苯地平控制血压效果满意。体格检查意识清楚,颈无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左侧颌下可扪及一搏动性包块,搏动与心律同步,大小约3.0 cm×3.0 cm,边界清楚,质韧,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外段巨大动脉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颈深部间隙感染继发颈内动脉颅外段感染性假性动脉瘤一例
3
作者 靳玮 赵仕聪 +3 位作者 白雪 范鸣玥 贾秀川 石源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20-624,共5页
颈内动脉颅外段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形成是颈深部间隙感染的一个罕见而致命的并发症,其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报道1例脑梗死后由牙源性颈深部间隙感染继发颈内动脉颅外段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形成并最终破裂的病例。作者结... 颈内动脉颅外段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形成是颈深部间隙感染的一个罕见而致命的并发症,其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报道1例脑梗死后由牙源性颈深部间隙感染继发颈内动脉颅外段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形成并最终破裂的病例。作者结合文献回顾,探讨牙源性颈深部间隙感染继发颈内动脉颅外段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的风险因素和治疗策略,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警惕并进行及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颈内动脉外段 颈深部间隙感染 牙源性感染 感染性假性动脉瘤 肺炎克雷伯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颅外段颈内动脉瘤致大面积脑梗死1例
4
作者 芦钺 郑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71-1971,共1页
患者男,28岁,突发抽搐、意识丧失5h。超声:颅外段颈内动脉形态失常,管腔扩张。管壁层次不清,内膜回声不均匀,附壁见不规则低同声;CDFI示彩色血流信号明显充盈缺损,内部出现涡流,呈杂色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示瘤腔内探及收缩期... 患者男,28岁,突发抽搐、意识丧失5h。超声:颅外段颈内动脉形态失常,管腔扩张。管壁层次不清,内膜回声不均匀,附壁见不规则低同声;CDFI示彩色血流信号明显充盈缺损,内部出现涡流,呈杂色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示瘤腔内探及收缩期湍流信号,为明显正负双向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左侧颅外段颈内动脉动脉瘤伴附壁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段颈内动脉瘤 大脑梗死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汁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颅内段病变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雷娜 华扬 +2 位作者 杨洁 李秋萍 贾凌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分析颅外段颈内动脉(ICA)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与颅内段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外科因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 目的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分析颅外段颈内动脉(ICA)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与颅内段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外科因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住院的患者。入院后常规行颈动脉CDFI检查,经DSA证实为单侧颅内段ICA狭窄或闭塞患者共288例,并根据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70%狭窄组(136例)、70%~99%狭窄组(86例)、闭塞组(66例)3组;选择同期DSA证实无颅内段ICA病变的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为对照组(122例)。比较4组间颅外段ICA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血管阻力指数(RI)的差异性,分析4组间颅外段ICA CDFI频谱特征。结果410例患者检测结果分析显示:(1)ICA颅内段70%~99%狭窄组、闭塞组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70%狭窄组、对照组[分别为73.3%(63/86)、95.5%(63/66)、31.6%(43/136)、26.2%(32/122);均P<0.01]。(2)ICA颅内段70%~99%狭窄组和闭塞组患者的患侧ICA颅外段PSV、EDV明显低于<70%狭窄组[PSV:(41±14)、(40±13)cm/s比(86±15)cm/s;EDV(13±7)、(10±4)cm/s比(33±8)cm/s],而RI值明显升高[(0.69±0.12)、(0.77±0.05)比(0.62±0.06)],闭塞组患者ICA颅外段EDV明显低于70%~99%狭窄组,RI明显高于70%~99%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0%~99%狭窄组和闭塞组颅外段ICA CDFI血流频谱呈现低速高阻力性血流改变特征,闭塞组患侧ICA颅外段表现为舒张期血流消失者占1.5%(1/66例),舒张期血流方向逆转者占48.5%(32/66)。结论ICA颅内段70%~99%狭窄或闭塞时,颅外段ICA CDFI频谱特征呈现低速高阻力性血流动力学改变。ICA颅外段出现“振荡”频谱时,高度提示ICA颅内段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狭窄 外段 内段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6
作者 姜金利 李宝民 +2 位作者 许百男 周定标 段国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17例鼻腔大出血患者,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39岁。其中10例为颅脑创伤后6d~3个月突发鼻腔大出血;余7例均为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后鼻腔大出血,6例发生于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17例鼻腔大出血患者,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39岁。其中10例为颅脑创伤后6d~3个月突发鼻腔大出血;余7例均为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后鼻腔大出血,6例发生于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后1周左右,1例出现于脑脊液鼻漏修补手术后3d。17例均经股动脉穿刺置管行双侧选择性颈内和颈外动脉血管造影诊断为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其中14例经8F导引管置入Magic-BD导管,采用可脱式球囊闭塞颈内动脉破口及颈内动脉,或经5F造影导管送入金属弹簧圈闭塞同侧颈内动脉。1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应用可脱性弹簧圈直接栓塞动脉瘤。余2例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健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由患侧颈内动脉供血代偿,而椎-基底动脉系供血不能代偿。全身麻醉经翼点入路于显微镜下行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及颈内动脉破口修补手术。结果15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者,均一次性闭塞颈内动脉破口及颈内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消失,双侧大脑半球供血代偿良好。2例经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动脉瘤并修补颈内动脉者,手术后1周全脑血管造影可见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消失,患侧颈内动脉通畅良好。6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再发生鼻腔大出血,无一例出现永久性并发症。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出血的首选方法。血管内治疗技术可直接栓塞动脉瘤或闭塞载瘤动脉,达到止血目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对侧颈内动脉已经完全闭塞,椎-基底动脉代偿不完全者,应选择显微外科手术修补颈内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内段 创伤性 假性动脉瘤 肿瘤 鼻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后脑膜支代偿对颅外段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段春 华扬 +3 位作者 贾凌云 杨洁 刘玉梅 刘蓓蓓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298-301,320,共5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慢性闭塞后大脑前动脉(ACA)脑膜支代偿对颅外段颈内动脉(EI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05年5月—2008年7月,连续纳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并经脑血管造影(DSA)证实的MCA慢性闭塞患者122例。根据DSA显示的AC...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慢性闭塞后大脑前动脉(ACA)脑膜支代偿对颅外段颈内动脉(EI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05年5月—2008年7月,连续纳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并经脑血管造影(DSA)证实的MCA慢性闭塞患者122例。根据DSA显示的ACA脑膜支代偿情况,分为ACA代偿组(72例)和无代偿组(5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两组患者双侧EICA的峰值流速(PSV)、舒长期末流速(EDV)、血管搏动指数(PI)、血流量(BFV);TCD检测双侧ACA的PSV、EDV、平均流速(MFV)及PI值。结果①122例MCA闭塞者患侧EICA的PSV、EDV及BFV分别为(67±17)、(27±8)cm/s及(397±154)ml/min,低于健侧的(76±18)、(30±8)cm/s和(454±158)ml/min,P<0.01。②无代偿组患侧EICA的PSV、EDV及BFV分别为(63±18)cm/s、(24±8)cm/s及(365±153)ml/min,低于代偿组患侧及同组内健侧P<0.01;无代偿组患侧EICA的PI为1.09±0.20,高于代偿组患侧及同组内健侧(P<0.01)。③代偿组患侧ACA的PSV、EDV、MFV分别为(142±32)、(67±19)及(92±23)cm/s,均高于组内健侧及无代偿组患侧;代偿组患侧ACA的PI为0.83±0.15,低于健侧均P<0.01。无代偿组双侧ACA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A慢性闭塞患侧大脑前动脉脑膜支无代偿者的同侧颅外段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塞 大脑中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血流动力学 外段颈内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弯曲与颅内动脉瘤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赵俊 向祥 +4 位作者 张红霞 蒋登志 梁译丹 覃王 何朝晖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弯曲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与颅内动脉瘤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77例动脉瘤患者(包括破裂动脉瘤患者及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及164例非动脉瘤患者(对照组)的一般病例资...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弯曲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与颅内动脉瘤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77例动脉瘤患者(包括破裂动脉瘤患者及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及164例非动脉瘤患者(对照组)的一般病例资料,并通过颈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phy angiography,CTA)影像资料将每例患者颈内动脉弯曲程度分为迂曲(tortuosity)、折曲(kinking)、襻曲(coiling)。先对动脉瘤组与对照组间颈内动脉弯曲程度及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对颅内动脉瘤相关特征与颈内动脉弯曲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折曲在动脉瘤组及对照组中分别为47例(26.6%)及26例(15.9%),单因素分析显示折曲与颅内动脉瘤发生显著相关(P=0.016),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折曲是影响颅内动脉瘤发生的独立因素(P=0.002,OR=2.573,95%CI=1.426~4.641)。在颅内动脉瘤相关特征与颈内动脉弯曲相关性分析中,颈内动脉弯曲与颅内动脉瘤是否破裂、大小及个数无相关性。结论:颈内动脉折曲改变是颅内动脉瘤发生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颈内动脉弯曲 动脉壁薄弱 折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动脉吻合术治疗复杂颈内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胡德献 李萌 何川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吻合术在治疗复杂颈内动脉瘤中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8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颅内-外吻合术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高流量吻合术3例,中流量吻合术6例,低流量吻合术7例。观察术后...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吻合术在治疗复杂颈内动脉瘤中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8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颅内-外吻合术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高流量吻合术3例,中流量吻合术6例,低流量吻合术7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以DSA随访患者的情况;分析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效果的情况。结果16例患者中,施行高流量吻合术3例,1例术后出现偏瘫和大隐静脉内血栓形成,立即行取栓术,1个月后偏瘫完全恢复;1例术后过度灌注,去骨瓣减压后症状缓解。中流量吻合术6例,2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梗死、失语、偏瘫,经扩容及康复理疗后好转。低流量吻合术7例,4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也经扩容及康复理疗后好转。所有患者术后1~2周复查DSA,均显示载瘤动脉闭塞完全。所吻合的血管除一例单支闭塞外,其余血流均畅通,吻合口远端血管充盈良好,动脉瘤不再充盈显影。16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5年,随访期间均未见动脉瘤复发和破裂出血。结论颅内-外动脉吻合术是治疗复杂颈内外动脉瘤的一种有效手段。选择适合的手术术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及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处理,就可以避免出现新发生的神经系统损伤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颈内动脉 手术后并发症 内-外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总动脉及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生 李宝民 +4 位作者 邵如宏 林汉英 唐文捷 曹向宇 王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及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的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治疗及术后随访效果。材料和方法:96例颈总动脉及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诊断后,均采用自膨式支架经股动脉入路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及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的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治疗及术后随访效果。材料和方法:96例颈总动脉及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诊断后,均采用自膨式支架经股动脉入路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96例颈动脉(颈总动脉/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术后狭窄段的直径均较术前扩大,其中87例达到正常管径的6 0 %以上,9例达到4 0 % ,有症状的90例术后临床脑缺血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全部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电话随访2~35个月,均未再发生脑缺血,其中超声复查颈动脉2 2例( 2 7次) ,DSA复查1 0例,无再狭窄发生。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颈总动脉/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3年内随访效果较好,大宗病例的更长时间的随访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 颈总动脉 外段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治疗 随访研究 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随访效果 自膨式支架 症状和体征 动脉 检查诊断 经股动脉 术后狭窄 无并发症 电话随访 随访结果 脑缺血 再发生 DSA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右侧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患者1例的护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仇晓霞 崔勤 +1 位作者 周彩芳 马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3期88-89,共2页
颅内巨大动脉瘤是指瘤体直径大于或等于2.5 cm的动脉瘤,发生率约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3%~6%,手术难度和风险极大,致残率和病死率高[1,2].2003年11月我科成功救治1例颅内右侧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最大直径5.0cm),术后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现... 颅内巨大动脉瘤是指瘤体直径大于或等于2.5 cm的动脉瘤,发生率约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3%~6%,手术难度和风险极大,致残率和病死率高[1,2].2003年11月我科成功救治1例颅内右侧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最大直径5.0cm),术后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巨大 颈内动脉 患者 护理 出院 大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颅外段动脉瘤合并神经纤维瘤一例报道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骁雄 入江惠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动脉外段动脉瘤 神经纤维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颅外段异常分支一例
13
作者 罗望池 张迎光 +2 位作者 黄胜平 白小欣 蔡业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87-87,共1页
患者 男,72岁,因右侧肢体乏力2年,加重3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5年,于2005年6月12日收入广东省中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右侧... 患者 男,72岁,因右侧肢体乏力2年,加重3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5年,于2005年6月12日收入广东省中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右侧肢体肌力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外段 异常 广东省中医院 肢体肌力 肢体乏力 高血压史 脑血管病 体格检查 入院时 鼻唇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血泡样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复发再栓塞一例
14
作者 罗穆云 张鸿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23-324,共2页
患者男,42岁。在当地医院复查头部CT血管成像及全脑 DS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复发,于2014年2月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要求住院进一步治疗。患者于2013年10月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剧烈头痛昏迷,送至当地医院急诊,行头部CT检查示... 患者男,42岁。在当地医院复查头部CT血管成像及全脑 DS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复发,于2014年2月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要求住院进一步治疗。患者于2013年10月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剧烈头痛昏迷,送至当地医院急诊,行头部CT检查示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图1),急诊行全脑DSA检查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图2),当时急诊行开颅动脉瘤夹闭及去骨瓣减压术。术中发现动脉瘤瘤壁极薄,考虑为血泡样动脉瘤( 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BBA),实施动脉瘤瘤颈夹闭术。术后患者出院前未行血管影像学检查。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正常,右侧肢体肌力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血泡样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颅外段颈内动脉夹层八例的诊断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仕峰 庄肃敬 +3 位作者 许跃龙 李广峰 薛彦忠 郝培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37-940,共4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颅外段颈动脉夹层(eICD)患者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经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的8例症状性自发性eICD患者,经抗栓治疗无效后行支架植入术。在治疗后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进... 目的探讨自发性颅外段颈动脉夹层(eICD)患者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经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的8例症状性自发性eICD患者,经抗栓治疗无效后行支架植入术。在治疗后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进行出院后随访,通过整理得出数据。结果在8例自发性eICD患者中,所有支架植入手术均获得成功,2例患者在术中应用了保护伞,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即刻造影检查,6例eICD病变处狭窄基本消失。2例患者于术中球囊预扩张后出现血管闭塞,在迅速支架植入后血管恢复通畅,残留10%~20%狭窄,其余6例患者术后半年随访无一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自发性eICD安全、有效,但应仔细判断狭窄发生的部位,谨慎对狭窄部位预扩张以及应用保护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段颈内动脉夹层 保护伞 预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护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樊立华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护理。方法对11例颅内动脉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应用带膜支架治疗,围术期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状况,加强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的护理,心理护理,穿刺部位的护理,防止脑...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护理。方法对11例颅内动脉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应用带膜支架治疗,围术期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状况,加强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的护理,心理护理,穿刺部位的护理,防止脑卒中及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等并发症。结果 10例患者带膜支架被成功释放于靶动脉,动脉瘤或瘘消失,并保持载瘤(瘘)动脉畅通,临床效果满意,1例支架未能置入。10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如动脉穿孔、血管痉挛或血栓栓塞等)。术后6个月获造影随访,除1例颈内动脉闭塞外,9例患者载瘤(瘘)动脉畅通。结论带膜支架是治疗颅内动脉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有效手段,充分做好支架置入围术期护理是保障治疗效果的关键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带膜支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在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盖延廷 张寒冰 +3 位作者 吕忠中 吕晓敏 刘春 宋冬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368-370,共3页
患者男,55岁,因发现颅内动脉瘤40 d于2014年2月7日收住上海德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患者在2013年11月30日因交通事故致头部外伤,昏迷2 d后清醒,醒后诉右眼失明,3周后康复出院。2013年12月28日患者出现头痛,头部MRI检查提示右侧颈... 患者男,55岁,因发现颅内动脉瘤40 d于2014年2月7日收住上海德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患者在2013年11月30日因交通事故致头部外伤,昏迷2 d后清醒,醒后诉右眼失明,3周后康复出院。2013年12月28日患者出现头痛,头部MRI检查提示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体格检查:患者意识清楚,问答切题,右侧瞳直径为5 mm,无光感,直接光反应消失,间接光反应存在,眼底视乳头苍白,左侧瞳孔直径3 mm,国际标准视力表为1.0,直接及间接光反应敏感,眼底正常,视野正常。右眶及颞部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压迫颈动脉后杂音消失。眼球各向活动正常,其他脑神经检查无阳性发现,四肢感觉、肌力正常。头部CT提示右基底池不规则高密度影,边界清楚,朝侧裂方向生长,瘤壁无钙化。头部MRI检查T1和T2加权像提示右鞍旁有约直径3 cm血管流空影,邻近中脑及颞叶海马区,瘤内有少量血栓形成(图1,2)。全脑DSA提示右颈内动脉终末端巨大动脉瘤,呈哑铃状,三维重组影像也未显示出瘤颈,瘤体朝上、外、后方向生长,包绕右侧大脑中动脉。同时发现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经同侧岩上窦向乙状窦回流,经海绵间窦、对侧岩上窦向左侧乙状窦引流(图3);右侧中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颌内动脉供血,向翼窝静脉丛引流(图4)。行右侧颈内动脉球囊闭塞试验(BOT),患者不能耐受(图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旁路移植术 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 夹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术后再出血:病例报道 被引量:10
18
作者 潘奇 刘建民 +1 位作者 许奕 黄清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560-563,共4页
目的报道1例应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前壁宽颈动脉瘤后发生早期再出血的病例。方法将球囊膨胀型血管内支架跨动脉瘤颈部位置并准确释放后,微导管超选进入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结果支架成功置入,完全覆盖瘤颈,动脉瘤得到大部... 目的报道1例应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前壁宽颈动脉瘤后发生早期再出血的病例。方法将球囊膨胀型血管内支架跨动脉瘤颈部位置并准确释放后,微导管超选进入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结果支架成功置入,完全覆盖瘤颈,动脉瘤得到大部栓塞(90%以上),载瘤动脉及毗邻的侧支血管保持通畅,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但是术后16d因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导致死亡。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前壁宽颈动脉瘤是可行的,但应充分认识动脉瘤早期再次破裂出血的风险,短期随访及再治疗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颈内动脉前壁 血管内治疗 再出血 血泡样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治疗颈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6
19
作者 邢鸣 杨鹏飞 +4 位作者 黄清海 赵文元 洪波 许奕 刘建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97,共6页
目的初步评价支架治疗颈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1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共检出16枚颅内动脉瘤。其中位于颈内动脉分叉部的11枚动脉瘤均为宽颈动脉瘤,动脉瘤直径2.5~18 mm。所有... 目的初步评价支架治疗颈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1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共检出16枚颅内动脉瘤。其中位于颈内动脉分叉部的11枚动脉瘤均为宽颈动脉瘤,动脉瘤直径2.5~18 mm。所有患者采用不同类型支架及支架技术治疗,并于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治疗中采用不同类型支架11枚,其中球扩支架1枚,自膨胀支架10枚。动脉瘤即刻栓塞结果按Raymond分级.Ⅰ级4枚,Ⅱ级2枚,Ⅲ级5枚。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出院时改良Rankin评分0~1分11例。11例患者随访1~108个月,均病情稳定,无新发的神经功能障碍。影像学随访7例,随访时间1~48个月,动脉瘤不显影4例,改善2例,稳定1例。结论对于颈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支架治疗技术可行,且安全有效,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颈内动脉 血管内治疗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附九例报告 被引量:6
20
作者 尹龙 范一木 +1 位作者 徐翔 黄楹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经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的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4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宽颈动脉瘤未破裂、5例椎动脉颅内段梭形或夹层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隙出血),动脉瘤直径4~16mm,均接受Jost...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经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的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4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宽颈动脉瘤未破裂、5例椎动脉颅内段梭形或夹层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隙出血),动脉瘤直径4~16mm,均接受Jostent覆膜支架治疗。结果共计植入9枚Jostent覆膜支架,均获技术成功,支架顺利到达病变部位且释放后动脉瘤颈即刻覆盖完全,动脉瘤不显影,载瘤动脉血流通畅,达到即刻影像学满意效果。随访9~24个月,5例患者(2例颈内动脉、3例椎动脉)脑血管造影检查颈内动脉支架段血流通畅、无狭窄(2例),椎动脉支架段血管呈无症状性闭塞(2例)或支架内轻度狭窄(1例),动脉瘤均未显影;其余4例未行脑血管造影患者门诊随访。9例患者手术后均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无一例死亡或永久性病残。结论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宽颈大动脉瘤、椎动脉颅内段梭形或夹层动脉瘤疗效较好,值得在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中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颈内动脉 动脉 支架 脑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