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血泡样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复发再栓塞一例
1
作者
罗穆云
张鸿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23-324,共2页
患者男,42岁。在当地医院复查头部CT血管成像及全脑 DS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复发,于2014年2月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要求住院进一步治疗。患者于2013年10月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剧烈头痛昏迷,送至当地医院急诊,行头部CT检查示...
患者男,42岁。在当地医院复查头部CT血管成像及全脑 DS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复发,于2014年2月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要求住院进一步治疗。患者于2013年10月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剧烈头痛昏迷,送至当地医院急诊,行头部CT检查示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图1),急诊行全脑DSA检查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图2),当时急诊行开颅动脉瘤夹闭及去骨瓣减压术。术中发现动脉瘤瘤壁极薄,考虑为血泡样动脉瘤( 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BBA),实施动脉瘤瘤颈夹闭术。术后患者出院前未行血管影像学检查。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正常,右侧肢体肌力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
动脉
瘤
栓塞
治疗性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
血泡样
动脉
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右侧后交通动脉缺如1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海龙
杜贻庆
+1 位作者
魏如同
周晓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1-701,共1页
作者在解剖1例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侧后交通动脉缺如(图1),现报道如下:右侧后交通动脉缺如。左侧后交通动脉在视交叉外侧由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下内侧壁发出(距左侧颈内动脉分叉处0.69 mm,距左侧颈内动脉穿出硬脑膜的距离为8.53 mm)...
作者在解剖1例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侧后交通动脉缺如(图1),现报道如下:右侧后交通动脉缺如。左侧后交通动脉在视交叉外侧由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下内侧壁发出(距左侧颈内动脉分叉处0.69 mm,距左侧颈内动脉穿出硬脑膜的距离为8.53 mm),之后沿乳头体外侧穿过脚间池,在后床突上方向后行,与椎基底动脉的左侧大脑后动脉吻合。左侧后交通动脉长1.18 cm,管径1.58mm,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通
动脉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
缺如
右侧
椎基底
动脉
男性尸体
动脉
分叉
动脉
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血流导向支架治疗颅内血泡样破裂动脉瘤
3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57-157,共1页
目前,对血泡样动脉瘤(blister-like aneurysms,BA)手术或血管内治疗的优劣尚无明确的定论。土耳其专家对单中心所收治的破裂血泡样动脉瘤患者,经血流导向支架血管内治疗后的临床和造影特点进行了评价。他们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线...
目前,对血泡样动脉瘤(blister-like aneurysms,BA)手术或血管内治疗的优劣尚无明确的定论。土耳其专家对单中心所收治的破裂血泡样动脉瘤患者,经血流导向支架血管内治疗后的临床和造影特点进行了评价。他们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和造影结果、血管内治疗结果、临床预后和随访的造影结果。共纳入7例BA,其中男1例,女6例;年龄为33~50岁。所有的BA均位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
动脉
瘤
支架治疗
血流
导向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
血泡样
动脉
瘤
血管内治疗
颅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泡样动脉瘤:单中心研究和文献回顾
4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12-112,共1页
对血泡样动脉瘤(bloodblistor.1ikeaneurysm,BBA)一直存在争议。该动脉瘤起源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非分叉处,并且可能与动脉夹层的产生相关。瑞士研究者们分析了单中心2003--2012年收治的11例BBA患者,其中女8例,
关键词
血泡样
动脉
瘤
单中心研究
文献回顾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
动脉
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血泡样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复发再栓塞一例
1
作者
罗穆云
张鸿祺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23-324,共2页
文摘
患者男,42岁。在当地医院复查头部CT血管成像及全脑 DS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复发,于2014年2月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要求住院进一步治疗。患者于2013年10月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剧烈头痛昏迷,送至当地医院急诊,行头部CT检查示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图1),急诊行全脑DSA检查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图2),当时急诊行开颅动脉瘤夹闭及去骨瓣减压术。术中发现动脉瘤瘤壁极薄,考虑为血泡样动脉瘤( 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BBA),实施动脉瘤瘤颈夹闭术。术后患者出院前未行血管影像学检查。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正常,右侧肢体肌力Ⅳ级。
关键词
颅内
动脉
瘤
栓塞
治疗性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
血泡样
动脉
瘤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右侧后交通动脉缺如1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海龙
杜贻庆
魏如同
周晓坤
机构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1-701,共1页
文摘
作者在解剖1例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侧后交通动脉缺如(图1),现报道如下:右侧后交通动脉缺如。左侧后交通动脉在视交叉外侧由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下内侧壁发出(距左侧颈内动脉分叉处0.69 mm,距左侧颈内动脉穿出硬脑膜的距离为8.53 mm),之后沿乳头体外侧穿过脚间池,在后床突上方向后行,与椎基底动脉的左侧大脑后动脉吻合。左侧后交通动脉长1.18 cm,管径1.58mm,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关键词
后交通
动脉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
缺如
右侧
椎基底
动脉
男性尸体
动脉
分叉
动脉
吻合
分类号
R323.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血流导向支架治疗颅内血泡样破裂动脉瘤
3
机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57-157,共1页
文摘
目前,对血泡样动脉瘤(blister-like aneurysms,BA)手术或血管内治疗的优劣尚无明确的定论。土耳其专家对单中心所收治的破裂血泡样动脉瘤患者,经血流导向支架血管内治疗后的临床和造影特点进行了评价。他们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和造影结果、血管内治疗结果、临床预后和随访的造影结果。共纳入7例BA,其中男1例,女6例;年龄为33~50岁。所有的BA均位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
关键词
破裂
动脉
瘤
支架治疗
血流
导向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
血泡样
动脉
瘤
血管内治疗
颅内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泡样动脉瘤:单中心研究和文献回顾
4
机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编译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12-112,共1页
文摘
对血泡样动脉瘤(bloodblistor.1ikeaneurysm,BBA)一直存在争议。该动脉瘤起源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非分叉处,并且可能与动脉夹层的产生相关。瑞士研究者们分析了单中心2003--2012年收治的11例BBA患者,其中女8例,
关键词
血泡样
动脉
瘤
单中心研究
文献回顾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
动脉
夹层
分类号
R543.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血泡样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复发再栓塞一例
罗穆云
张鸿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右侧后交通动脉缺如1例
李海龙
杜贻庆
魏如同
周晓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应用血流导向支架治疗颅内血泡样破裂动脉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血泡样动脉瘤:单中心研究和文献回顾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