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子领域适应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
1
作者 张健飞 曹雨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1-260,共10页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结构损伤识别模型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子领域适应卷积神经网络(deep subdomain adaptat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DSACNN)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以实际结...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结构损伤识别模型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子领域适应卷积神经网络(deep subdomain adaptat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DSACNN)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以实际结构为目标域,以有限元模型为源域,根据损伤类别将源域和目标域划分成一系列子领域。在CNN中嵌入子领域适应模块,构建DSACNN模型,通过最小化源域上的损伤分类误差和领域之间的局部最大均值差异,对齐两个领域对应子领域的特征、建立特征与损伤类别之间的映射,从而将源域上的损伤识别能力迁移到目标域之上。模型的训练无需已知目标域样本的损伤标签,采用预训练全局领域适应提高其伪标签的准确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全局领域适应模型相比,基于预训练全局领域适应的DSACNN模型在模拟目标域上准确率最大提高幅度达到21.8%,在实测目标域上提高了9.6%,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领域适应 局部最大均值差异 卷积神经网络(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领域适配模型的多工况迁移的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11
2
作者 钱思宇 秦东晨 +1 位作者 陈江义 袁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92-200,共9页
针对故障滚动轴承在单一工况数据下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无法在复杂工况下无法实现有效的故障诊断,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领域适配(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omain adaptation,CNN-DA)模型。卷积网络用于对故障振动信号进行高... 针对故障滚动轴承在单一工况数据下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无法在复杂工况下无法实现有效的故障诊断,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领域适配(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omain adaptation,CNN-DA)模型。卷积网络用于对故障振动信号进行高层特征提取,网络首尾加入通道注意力机制(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CAM),以动态分配特征通道的权重,减小无效信息的干扰。结合领域自适应方法,将特征提取层获取到的高层故障特征进行源、目标域领域适配,领域适配模块整合了全域适配和类别域适配,以使两个领域中相同故障标签的特征的数据分布逐渐趋于重合,最后将深度学习模型应用于多种不同工况迁移的场合进行训练,得到训练结果和测试结果。通过不同来源数据集的试验,在多种工况迁移下测试模型,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应对复杂工况变化下的滚动轴承故障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深度学习 卷枳神经网络领域适配(CNN-DA) 领域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纠正器的领域分词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佳林 唐晋韬 +1 位作者 李莎莎 王挺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49,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中文分词方法,以提高分词系统向新领域迁移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该文方法采用了对现有分词器分词结果进行纠正的思路。这种基于纠正的两阶段方法与分词模型解耦,避免了对源领域语料和分词器构建方式的依赖。然而...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中文分词方法,以提高分词系统向新领域迁移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该文方法采用了对现有分词器分词结果进行纠正的思路。这种基于纠正的两阶段方法与分词模型解耦,避免了对源领域语料和分词器构建方式的依赖。然而现有的基于纠正的方法依赖于特征工程,无法自动适应不同领域。该文利用神经网络对纠正器进行建模,在无需手工设计特征的情况下即可实现领域适应。实验表明,与当前方法相比,该文方法在领域文本上具有更好的分词性能和鲁棒性,尤其在未登录词召回率方面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分词 领域适应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机器视觉与自适应卷积神经网络检测花生仁品质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思雨 张秋菊 李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9-277,共9页
该文以花生质量自动化检测为研究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与自适应卷积神经网络的花生质量检测方法。构建花生图像数据库用于识别花生的常见缺陷,包括霉变、破碎、干瘪等;然后建立卷积神经网络自动提取花生图像特征。为避免深层网... 该文以花生质量自动化检测为研究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与自适应卷积神经网络的花生质量检测方法。构建花生图像数据库用于识别花生的常见缺陷,包括霉变、破碎、干瘪等;然后建立卷积神经网络自动提取花生图像特征。为避免深层网络训练时间过长,分别将二次函数与正态分布模型引入网络损失中,同时从网络的损失与权值2方面提出自适应学习率,并分别结合梯度下降与梯度上升法更新网络。为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引进迁移学习算法,分别在网络的特征层与分类层后加入领域自适应,实现跨领域与跨任务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花生常见缺陷的平均识别率达99.7%,与传统的深度网络相比实现了更高的收敛速度与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机器视觉 无损检测 自适应卷积神经网络 自适应学习率 迁移学习 领域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消费变动指标 被引量:3
5
作者 宋文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7S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指标 消费 利用 神经网络算法 网络理论 并行处理 信息存储 自适应 自组织性 科学技术 复杂问题 图像识别 经济预测 技术领域 数据分类 国内外 分布式 容错性 非线性 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领域对抗图注意力网络的轴承跨域故障诊断
6
作者 安冬 韩鹏举 +2 位作者 李宇鹏 李旺 邵萌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88,共9页
针对轴承跨域故障诊断任务中因转速跨度大而导致故障特征差异显著,难以有效建模和对齐复杂数据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领域对抗图注意力网络(DA-GAT)的模型以提高故障诊断准确率。首先将轴承振动信号数据经基于GC模块的特征提取网络处... 针对轴承跨域故障诊断任务中因转速跨度大而导致故障特征差异显著,难以有效建模和对齐复杂数据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领域对抗图注意力网络(DA-GAT)的模型以提高故障诊断准确率。首先将轴承振动信号数据经基于GC模块的特征提取网络处理,然后将提取到的数据特征输入自适应边缘生成模块并构建实例图,再通过图注意力网络进行多尺度卷积建模;采用分类器和域鉴别器分别对信号特征的类别信息和领域信息进行建模,利用最大均值差异(MMD)度量不同域实例图的数据结构差异,并最大化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特征一致性实现源域和目标域的对齐。宽转速跨度诊断实验的结果表明,DA-GAT的诊断准确率显著优于JAN、MKMMD、CORAL和DANN等方法,其平均准确率达到76.8%,排除低转速故障特征不明显的工况,准确率达94.4%以上。DA-GAT模型能够充分提取数据结构信息,更有效地捕捉和对齐源域和目标域的特征差异,提高了轴承跨域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迁移学习 滚动轴承 图卷积神经网络 无监督领域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真数据和子领域自适应的轴承故障网络诊断框架
7
作者 韩洁 苏小平 康正阳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在实际工业环境中,往往缺乏相应工况的轴承故障数据用于模型训练,这限制了深度学习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基于此,采用两种建模方式生成了轴承故障信号,将其用于训练模型,并利用深度子领域自适应方法,缩小了模拟信号和真实信号间的差异,... 在实际工业环境中,往往缺乏相应工况的轴承故障数据用于模型训练,这限制了深度学习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基于此,采用两种建模方式生成了轴承故障信号,将其用于训练模型,并利用深度子领域自适应方法,缩小了模拟信号和真实信号间的差异,提升了模型对真实信号的诊断精度。首先,采用数学建模和基于LS-DYNA的有限元仿真两种方式建立了轴承故障仿真模型,以获取与实际场景相同工况下的轴承故障仿真加速度信号;其次,针对仿真数据和真实数据存在差异的问题,利用子领域自适应方法得到了对齐仿真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全局特征分布以及相关子领域的特征分布;最后,采用原始一维振动信号作为输入,在残差神经网络(ResNet)模型架构上完成了端到端的轴承故障分类工作;将德国帕德博恩大学采集到的轴承故障信号作为实验数据,对上述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有限元仿真,数学建模生成的仿真信号能够较轻易地迁移到实际信号,在无标签数据场景下具有99.73%的轴承故障识别精度,体现了数学建模在无监督轴承故障诊断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是在真实工业系统和人工智能之间架起桥梁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故障数据 数学建模 LS-DYNA有限元仿真 领域自适应 残差神经网络(ResNet)模型 迁移学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变分模态分解与领域自适应的表面肌电信号手势识别 被引量:1
8
作者 姜海燕 许先静 +1 位作者 钟凌珺 李竹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7,共13页
针对传统机器学习在表面肌电信号手势识别领域的适应性和准确性不足,以及新用户因个体生理和行为差异在已有模型上表现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有效克服肌电数据分布差异的算法,用于提升手势识别的性能。首先对肌电... 针对传统机器学习在表面肌电信号手势识别领域的适应性和准确性不足,以及新用户因个体生理和行为差异在已有模型上表现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有效克服肌电数据分布差异的算法,用于提升手势识别的性能。首先对肌电信号进行变分模态分解,构建易于识别的表面肌电图像,并提出了一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手势识别,提升用户相关的肌电信号手势识别准确率;同时利用迁移学习中的领域自适应和模型微调技术,提升用户无关的肌电信号手势识别准确率,并将所提算法在NinaPro DB1肌电数据集中进行了3分类、4分类、5分类和12分类共4组评估验证。结果表明:在4组评估验证中,用户相关的肌电信号手势识别平均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9.28%、99.30%、98.39%和93.40%,用户无关的肌电信号手势识别平均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4.05%、92.60%、88.38%和70.03%,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表面肌电信号手势识别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为实现人机交互中的普适性的肌电设备开发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自适应 卷积神经网络 手势识别 变分模态分解 表面肌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内最大均值差异的无监督领域自适应算法 被引量:8
9
作者 蔡瑞初 李嘉豪 郝志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71-2375,共5页
传统的无监督领域自适应算法在对齐总体分布时存在分类信息流失问题,难以保证迁移学习效果。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类内最大均值差异的分布对齐策略。该策略首先预测所有样本的伪标签,然后借助伪标签样本信息依次对齐每个类别的... 传统的无监督领域自适应算法在对齐总体分布时存在分类信息流失问题,难以保证迁移学习效果。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类内最大均值差异的分布对齐策略。该策略首先预测所有样本的伪标签,然后借助伪标签样本信息依次对齐每个类别的领域类内分布。在深度学习框架下,所提算法能够有效保留分类信息,提高了目标领域的预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比较,所提算法在多个基准数据集上获得了最优的迁移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自适应 无监督学习 神经网络 最大均值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学习的半监督领域自适应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姚明海 黄展聪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83-789,共7页
传统机器学习算法都假定训练数据(源域)和应用场景数据(目标域)服从同一分布,而这种假设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不成立的。如果源域和目标域的分布差异较大,那么训练得到的分类器在目标域中性能将会降低,而为目标域数据收集所有标签并重新... 传统机器学习算法都假定训练数据(源域)和应用场景数据(目标域)服从同一分布,而这种假设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不成立的。如果源域和目标域的分布差异较大,那么训练得到的分类器在目标域中性能将会降低,而为目标域数据收集所有标签并重新训练需要消耗大量资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学习的半监督领域自适应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已标记源域数和未标记目标域数据训练一个初始模型,然后利用主动学习从目标域中选择少量最具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标记,并迭代训练已有模型,直到预先设置终点。本文在SVHN、MNIST和USPS数据集上分别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同类方法本文方法能更好地让源域上学习得到的分类器适用于目标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自适应 主动学习 神经网络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动态联合自适应网络的图像识别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昱彤 李鹏 +1 位作者 孙云云 胡素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1-137,共7页
相比传统的图像识别方法,利用深度网络可以提取到表征能力更好的特征,从而获得更好的识别效果。现实中任务提供的数据多为无标签数据或部分有标签数据,其为深度网络的学习带来了困难。而迁移学习的方法可以将从源域数据中学习到的知识... 相比传统的图像识别方法,利用深度网络可以提取到表征能力更好的特征,从而获得更好的识别效果。现实中任务提供的数据多为无标签数据或部分有标签数据,其为深度网络的学习带来了困难。而迁移学习的方法可以将从源域数据中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目标任务的学习中,以解决有标签数据不足的问题。为了在迁移过程中减小源域和目标域间的图像数据差异,文中提出基于深度动态联合自适应网络的图像识别方法。对网络进行训练时,首先在多层网络结构中利用域间动态联合自适应方法完成针对性的数据分布自适应,然后利用熵最小化原则使学习的目标分类器穿过目标域的低密度区域,从而提高对目标域图像的识别精度。在2018年AI challenge比赛提供的24种植物病害数据集的3种迁移任务(g1->g2,s1->g2和s2->g2)中,所提方法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7.27%,94.25%和93.66%,均优于其他算法。实验结果证明,文中提出的基于深度网络并使用动态联合自适应和熵最小化原则的学习框架能够准确识别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学习 领域自适应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植物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GAN和DANN网络的滚动轴承跨域故障诊断 被引量:20
12
作者 胡若晖 张敏 许文鑫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29,共9页
实现滚动轴承智能故障诊断需要大量标签数据,但机械设备实际运行中因轴承故障无法提前收集充足振动信号,导致滚动轴承故障模式难以判断。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有效利用少量样本数据实现领域自适应的迁移学习模型。首先,通过深度生成式... 实现滚动轴承智能故障诊断需要大量标签数据,但机械设备实际运行中因轴承故障无法提前收集充足振动信号,导致滚动轴承故障模式难以判断。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有效利用少量样本数据实现领域自适应的迁移学习模型。首先,通过深度生成式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DCGAN)实现少量振动信号的模拟式扩充,生成信号保留了真实信号完整的高频和低频特征;其次,通过对抗领域自适应网络(domain-adversarial neural networks,DANN)将源域与目标域特征投射到同一特征空间,实现多领域特征提取与适配;最后,通过智能诊断网络完成变工况下未知标签滚动轴承健康状态的识别。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可用样本较少时能准确有效实现滚动轴承跨域故障诊断,准确率均优于其他迁移学习对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迁移学习 领域自适应 深度生成式对抗网络(DCGAN) 对抗领域自适应网络(da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领域自适应的部分最优传输高光谱图像分类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碧琳 王生生 张哲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555-2563,共9页
针对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时有标注的源域训练数据与无标注目标域数据分布不一致的问题,提出基于部分最优传输的无监督领域自适应方法,实现对处于不同数据分布的高光谱遥感地物像素级分类。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将样本映射到潜在高维空间... 针对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时有标注的源域训练数据与无标注目标域数据分布不一致的问题,提出基于部分最优传输的无监督领域自适应方法,实现对处于不同数据分布的高光谱遥感地物像素级分类。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将样本映射到潜在高维空间,根据部分最优传输理论建立样本传输方案,最小化域间分布差异,构建适配模型。采用类感知采样技术和质量分数因子自适应调整策略,促进域间类别对齐,建立全局最优传输。在两组公开高光谱遥感图像数据集上进行实验,从总体分类精度OA(%)、类别平均分类精度AA(%)、分类一致性检验Kappa(×100)等3个评价指标对像素分类结果量化比较。实验结果显示,在两组迁移任务上,相较于仅使用源域数据的基线模型,总体分类准确率分别提升2.21%和2.75%,相较于原始最优传输策略提升1.71%和2.01%,表明模型能够有效提升高光谱遥感影像中像素级地物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神经网络 领域自适应 最优传输 高光谱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领域对抗网络的瓷砖表面缺陷检测
14
作者 林行 陈新度 +1 位作者 吴磊 练洋奇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05-110,共6页
深度神经网络作为主流的表面缺陷检测方法之一,需要大量样本进行模型训练,而随着瓷砖产品多样化,同类型瓷砖缺陷样本有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域对抗神经网络(MDANN)的瓷砖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参考传统的DANN结构,首先,在ImageNet公共... 深度神经网络作为主流的表面缺陷检测方法之一,需要大量样本进行模型训练,而随着瓷砖产品多样化,同类型瓷砖缺陷样本有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域对抗神经网络(MDANN)的瓷砖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参考传统的DANN结构,首先,在ImageNet公共数据集上预训练保存网络参数,提高训练速度;然后,在原网络中加入瓶颈层,并利用最大均值差异指标优化领域分布差异,改善了原DANN网络筛选源域的能力,实现小样本瓷砖的缺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MDANN对瓷砖表面缺陷的有效检出率达98.77%,相比于原DANN网络提高了3.53%,可快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瓷砖检测,泛化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砖缺陷检测 深度学习 迁移学习 领域自适应神经网络(da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领域自适应的多源多标签行人属性识别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南江 余贞侠 +1 位作者 陈琳 乔贺辙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01-2406,共6页
当前行人属性识别(PAR)公开数据集中属性标注繁杂且采集场景多样,各数据集中行人属性差异较大,进而导致公开数据库已有的标记信息数据难以直接应用到PAR实际问题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领域自适应的多源多标签PAR方法。首先通过... 当前行人属性识别(PAR)公开数据集中属性标注繁杂且采集场景多样,各数据集中行人属性差异较大,进而导致公开数据库已有的标记信息数据难以直接应用到PAR实际问题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领域自适应的多源多标签PAR方法。首先通过领域自适应方法对样本进行特征对齐完成多个数据集之间的统一风格转换;接着提出多属性one-hot编码加权算法,将多数据集中共有属性的标签对齐;最后结合多标签半监督损失函数,进行跨数据集联合训练以提高属性识别准确率。通过所提出的特征对齐和标签对齐算法,可有效解决PAR多数据集中属性异构性问题。将三个行人属性数据集PETA、RAPv1和RAPv2分别与PA-100K数据集对齐后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比StrongBaseline在平均准确率上分别提升了1.22、1.62和1.53个百分点,说明该方法在跨数据集PAR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属性识别 多标签学习 领域自适应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高伪平行句对质量的无监督领域适应机器翻译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妮妮 金畅 段湘煜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30-2237,共8页
神经机器翻译系统的良好性能依赖于大规模内领域双语平行数据,当特定领域数据稀疏或不存在时,领域适应是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无监督领域适应方法通过构建伪平行语料来微调预训练的翻译模型,然而现有的方法没有充分考虑语言的语义、情感... 神经机器翻译系统的良好性能依赖于大规模内领域双语平行数据,当特定领域数据稀疏或不存在时,领域适应是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无监督领域适应方法通过构建伪平行语料来微调预训练的翻译模型,然而现有的方法没有充分考虑语言的语义、情感等特性,导致目标领域的翻译包含大量的错误和噪声,从而影响到模型的跨领域性能。为缓解这一问题,从模型和数据2个方面来提高伪平行句对的质量,以提高模型的领域自适应能力。首先,提出更加合理的预训练策略来学习外领域数据更为通用的文本表示,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同时提高内领域的译文准确性;然后,融合句子的情感信息进行后验筛选,进一步改善伪语料的质量。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中-英与英-中实验上比强基线系统反向翻译的BLEU值分别提高了1.25和1.38,可以有效地提高翻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神经机器翻译 领域适应 模型优化 情感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CNN与语义信息结合的跨领域方面词抽取
17
作者 王登雄 李卫疆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6-2943,共8页
方面词抽取是方面级情感分析的关键步骤.当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来自同一领域时,用于该任务的现有方法已经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然而,当训练数据与测试数据分别来源于不同领域时,这些方法呈现出的效果就急剧下降.为了解决这一缺乏可扩... 方面词抽取是方面级情感分析的关键步骤.当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来自同一领域时,用于该任务的现有方法已经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然而,当训练数据与测试数据分别来源于不同领域时,这些方法呈现出的效果就急剧下降.为了解决这一缺乏可扩展性和鲁棒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BRCNN方法结合语义信息来弥合源域与目标域的差距.该方法利用不同领域之间的语义相似性作为枢轴信息,从而降低了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差异性实现了方面词的跨领域抽取.同时,本文探究了BRCNN模型分别使用句法信息,语义信息,句法和语义信息相结合的知识结构作为枢轴信息弥合源域与目标域差距的性能比较,最终在基准数据集上展现出了比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面词抽取 领域适应 卷积神经网络 语义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生成过程的跨领域推荐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瑞初 吴逢竹 李梓健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33-2339,共7页
推荐系统在各方各面得到充分的应用,时刻影响着日常生活。要训练出一个良好的推荐系统往往需要大量的用户-商品交互数据,但是实际情况下获得的数据往往是十分稀疏的,这往往会使得训练出来的模型过拟合,最后难以获得理想的推荐效果。为... 推荐系统在各方各面得到充分的应用,时刻影响着日常生活。要训练出一个良好的推荐系统往往需要大量的用户-商品交互数据,但是实际情况下获得的数据往往是十分稀疏的,这往往会使得训练出来的模型过拟合,最后难以获得理想的推荐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跨领域推荐系统应运而生。目前大部分的跨领域推荐系统工作都是借鉴传统领域自适应的方法,使用基于特征对齐或者对抗学习的思想将领域不变用户兴趣从有丰富数据的源域迁移到稀疏的目标域上,例如豆瓣电影迁移到豆瓣图书。但是由于不同推荐平台的网络结构有所不同,现有方法暴力提取的领域不变的语义信息容易和结构信息耦合,导致错配现象。而且,现有方法忽略了图数据本身存在的噪声,导致实验效果进一步受到了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引入了图数据的因果数据生成过程,通过领域特征隐变量和语义特征隐变量、噪声隐变量解耦出来,通过使用每个节点的语义隐变量进行推荐,从而获得领域不变的推荐效果。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上验证了该方法,并取得了目前最好的实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耦 神经网络 领域自适应 推荐系统 因果数据生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aNN的综合能源系统多能负荷预测 被引量:16
19
作者 何桂雄 金璐 +2 位作者 李克成 何伟 闫华光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33,共9页
随着能源革命的推进及双碳目标的提出,综合能源系统越发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高效的规划和控制离不开精准的多能负荷预测。基于上述需求,引入迁移学习理论,提出一种改进领域自适应神经网络(DaNN)负荷预测模型对综合... 随着能源革命的推进及双碳目标的提出,综合能源系统越发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高效的规划和控制离不开精准的多能负荷预测。基于上述需求,引入迁移学习理论,提出一种改进领域自适应神经网络(DaNN)负荷预测模型对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冷、热、电负荷进行统一建模与预测。首先,通过历史数据分别构筑冷、热、电负荷特征图,随后输入改进DaNN的参数共享卷积层和全连接层;其次,基于冷、热、电负荷联合预测的特点改进传统神经网络的损失函数,加入最大均值差异指标,并优化训练模型;最后,通过3个各自独立的全连接层分别输出冷、热、电负荷的预测值。通过采用实际算例验证并与基准模型对比可知,所提改进DaNN模型能够有效提高综合能源多能负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负荷预测 迁移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CNN) 领域自适应神经网络(dann) 多能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DaNN的动力电池SOC估算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一全 黄碧雄 +5 位作者 严晓 刘新田 王影 刘双宇 徐华源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6期1969-1975,共7页
针对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估算问题,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循环神经网络建立SOC估算模型,以实验室恒流放电数据训练模型并测试,测试最大绝对误差为2.7%。进一步以FSEC赛车电池实测数据验证,最大测试误差为3.9%。但在... 针对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估算问题,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循环神经网络建立SOC估算模型,以实验室恒流放电数据训练模型并测试,测试最大绝对误差为2.7%。进一步以FSEC赛车电池实测数据验证,最大测试误差为3.9%。但在工程应用时,考虑到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环境复杂性以及不同驾驶习惯对动力电池造成的不一致性,需要根据车辆实际行驶工况数据对其进行训练与测试,但是由于该数据中的SOC直接由BMS报文解析而来,无法确定BMS内的SOC算法是否准确,故不能直接用作训练模型时的标签,此时需计算出正确的训练标签或借助已有标签的模型,在其基础上根据实际运行数据对其模型参数进行动态调整。为解决无标签数据的训练问题,本文采取第二种方法,首次提出将迁移学习中的领域自适应网络(DaNN)与LSTM组合形成LSTM-DaNN的SOC估算算法,利用有标签数据预先训练好LSTM模型,再将其模型参数迁移至LSTM-DaNN,最后综合有标签与无标签数据一起对LSTM-DaNN模型进行训练。测试结果表明LSTM-DaNN可以在没有实际行驶工况标签(SOC)的情况下完成训练,最大测试误差为4.8%,相比模型自适应调整前误差下降了14.1%,且保证绝对误差<5%,满足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电状态(SOC) 长短期记忆(LSTM) 迁移学习 领域自适应网络(da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