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法鉴定中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对照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伊琦忠 王俊英 +2 位作者 陈强 渠旭升 吐尔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0-434,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严重程度不同的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鉴定工作须注意的相关问题。方法根据综合医院神经外科的诊断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把118例被鉴定人分为重型颅脑损伤(A组)、中型颅脑损伤(B组)和轻...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严重程度不同的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鉴定工作须注意的相关问题。方法根据综合医院神经外科的诊断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把118例被鉴定人分为重型颅脑损伤(A组)、中型颅脑损伤(B组)和轻型颅脑损伤(C组)3组,将被鉴定人及亲属提供的病史、社会功能受损状况同精神检查和社会调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轻、中度颅脑损伤所致的精神障碍以神经症样综合征最多见,重度颅脑损伤所致的精神障碍以智能损害为多,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中出现频度均较高的是躯体不适症状群和痴呆样症状群,3组间无著性差异(P<0.05)。在鉴定时,被鉴定人及亲属均有过分描述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受损严重程度的倾象。结论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不同严重程度的颅脑损伤所致的精神障碍既有不同的临床现象学特征,也有共同的社会-心理学特点,应予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 司法鉴定 临床特征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龙登英 魏生蕙 +3 位作者 王丽庭 李瑜 李晓芳 王洪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构建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为临床指导患者早期康复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函询构建早期康复训练方案,选择青海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住院的颅脑损伤后认... 目的:构建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为临床指导患者早期康复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函询构建早期康复训练方案,选择青海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住院的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1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7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干预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康复训练方案进行早期干预。采用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简易智能量表(MMSE)、神经功能评定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LOT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方案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认知训练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躁狂型精神障碍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孙秀彬 辛涛 +1 位作者 薛付忠 庞琦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继发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构建其Logistic预警模型。方法根据2008年山东省18家医院的颅脑损伤患者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颅脑损伤继发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警模型。结果随访颅脑损伤患者4832例,6个月...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继发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构建其Logistic预警模型。方法根据2008年山东省18家医院的颅脑损伤患者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颅脑损伤继发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警模型。结果随访颅脑损伤患者4832例,6个月内215例发生精神障碍,其中躁狂型精神障碍145例。并发颅内感染(x1)、额叶脑挫伤(x2)、弥漫性轴索损伤(x3)、性别(x4)、颅盖骨线状骨折(x5)、颞叶硬膜下血肿(x6)、颅内积气(x7)和损伤现场GCS评分为颅脑损伤患者继发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其比值比(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5.005[1.628,15.390]、3.968[1.994,7.897]、3.203[1.619,6.335]、1.902[1.238,2.923]、1.831[1.322,2.537]、1.781[1.158,2.739]、1.782[1.031,3.081]、0.949[0.909,0.990]。利用上述危险因素所构建Logistic预警模型的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38。结论脑损伤患者继发精神障碍的生理学因素复杂,预警评估时应综合考虑,提高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影响因素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精神障碍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浚 钟天安 +4 位作者 许亦群 贾军 赖连枪 周路球 叶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74-475,共2页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与精神障碍的关系。方法 :分析 1993年 9月至 2 0 0 1年 2月间收治的 15 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精神障碍的情况 ,并与 2 0例无精神症状的重型颅脑损伤者对比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伴精神障碍患者 ,占同...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与精神障碍的关系。方法 :分析 1993年 9月至 2 0 0 1年 2月间收治的 15 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精神障碍的情况 ,并与 2 0例无精神症状的重型颅脑损伤者对比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伴精神障碍患者 ,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病例的 2 0 8% ,占同期全部脑外伤的 5 2 %。 15 0例重型颅脑损伤伴精神障碍患者中 ,10 7例 (71 3 % )有下腔出血 ;2 7例 (18% )颅底骨折 ,而与同期无精神障碍的重型颅脑外伤者相比 ,精神症状的出现与外伤的严重程度有关 ;脑外伤伴意识障碍、谵妄是早期精神障碍的特征 ;记忆力障碍、情感障碍是其主要表现形式。结论 :出血性脑挫裂伤或脑挫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临床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器质性人格障碍的司法精神病学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晨虎 黄莉娜 +1 位作者 张明昌 贺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颅脑损伤后人格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表现的差异性。方法运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对396例因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诊断,同时对颅脑损伤程度分级,并用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进行评定。结果器质性人格障碍...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颅脑损伤后人格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表现的差异性。方法运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对396例因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诊断,同时对颅脑损伤程度分级,并用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进行评定。结果器质性人格障碍的发生率为34.6%,中度及重度颅脑损伤后人格障碍的发生率为34.9%和49.5%,明显高于轻度颅脑损伤的18.7%(P<0.05)。轻度颅脑损伤后人格障碍者在神经质、外向性及顺同性上与无人格障碍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颅脑损伤后人格障碍者在神经质、外向性、顺同性及严谨性上与无人格障碍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颅脑损伤后人格障碍者的顺同性及严谨性分数明显低于轻度颅脑损伤人格障碍者,重度颅脑损伤者较轻度颅脑损伤者具有更低的外向性分数。结论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与器质性人格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对后者的临床特征也会产生影响,对于法医精神病鉴定具有一定的提示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精神病学 颅脑损伤 人格障碍 临床特征 大五人格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OTE算法的颅脑损伤患者继发精神障碍预警模型 被引量:8
6
作者 孙秀彬 辛涛 +1 位作者 薛付忠 庞琦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0-793,共4页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继发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同时考虑病例和非病例间数量不平衡的特点,构建基于SMOTE算法的logistic预警模型。方法根据2008年山东省18家医院的颅脑损伤患者继发精神障碍的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因素并建...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继发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同时考虑病例和非病例间数量不平衡的特点,构建基于SMOTE算法的logistic预警模型。方法根据2008年山东省18家医院的颅脑损伤患者继发精神障碍的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因素并建立基于原始数据的预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SMOTE过抽样算法改进数据集,并构建基于改进数据集的精神障碍预警模型。结果额叶脑挫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并发颅内感染、颞叶硬膜下血肿、颅盖骨线性骨折、颅内积气、患者性别和颅脑损伤严重程度(GCS评分)均为颅脑损伤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而基于SMOTE过抽样算法所构建预警模型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利用原始数据所建模型的效果。结论基于SMOTE过抽样算法所构建的预警模型能更准确预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的精神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OTE算法 过抽样 颅脑损伤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护士照顾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职业体验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婷 韩艳华 +1 位作者 王晨子 袁晶晶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6期35-37,共3页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护士照顾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身心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临床神经外科护士进行一对一的深入访谈。结果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升华出3个关于神经外科护士照顾颅脑损伤性精...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护士照顾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身心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临床神经外科护士进行一对一的深入访谈。结果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升华出3个关于神经外科护士照顾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职业体验:医护患沟通不通畅;职业损害;加重身心负荷。结论神经外科护士在照顾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时有较大的职业压力,不但需要护理管理者提供多方缓解压力的渠道,更需要增加社会的支持力度,使其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以更好地照顾患者,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颅脑损伤精神障碍 护士 职业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精神障碍7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于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1546-154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与精神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急诊手术治疗。结果:术后3d出现精神障碍者48例,4~7d出现者28例,精神障碍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与伤后昏迷的程度与速度相关...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与精神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急诊手术治疗。结果:术后3d出现精神障碍者48例,4~7d出现者28例,精神障碍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与伤后昏迷的程度与速度相关,多在1个月内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急性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全部有精神障碍,经过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和神经营养等综合治疗,可以取得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闭合性 术后精神障碍 临床分析 颅脑损伤患者 急诊手术治疗 回顾性分析 精神障碍 等综合治疗 改善微循环 扩张脑血管 临床资料 持续时间 出现时间 神经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联体模式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优化管理实践
9
作者 李张霞 卜平元 +3 位作者 杨婷 李军清 石兰兰 陈艺伟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97-101,117,共6页
目的探讨医联体模式下肠内营养优化管理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将2024年5-8月收治的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9-12月收治的35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基于医联体模式的肠内营... 目的探讨医联体模式下肠内营养优化管理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将2024年5-8月收治的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9-12月收治的35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基于医联体模式的肠内营养优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的营养状况,胃肠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医联体模式实施前后基层护理人员肠内营养支持知信行水平。结果对照组32例、干预组33例完成研究。干预后第14天两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上臂中点围、三头肌皮褶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显著(均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除胃黏膜病变外)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施医联体模式后基层护理人员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基于医联体模式的肠内营养优化管理实践能够改善基层医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促进护理人员肠内营养支持知信行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吞咽障碍 肠内营养 营养支持 营养评估 营养管理 医联体 神经外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合并精神障碍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学通 时方甸 +1 位作者 童凌云 吴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4-254,共1页
颅脑损伤合并精神障碍56例临床分析马学通时方甸△童凌云△吴昊△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6年10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526例,有精神障碍者56例,占同期颅脑损伤住院总数3.8%,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颅脑损伤合并精神障碍56例临床分析马学通时方甸△童凌云△吴昊△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6年10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526例,有精神障碍者56例,占同期颅脑损伤住院总数3.8%,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45例,女1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合并症 精神障碍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饲肠内营养联合冰刺激治疗颅脑损伤术后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姗 薛梦童 +2 位作者 于娟 李璐 徐磊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改善冰刺激治疗颅脑损伤术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术后伴有吞咽障碍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改善冰刺激治疗颅脑损伤术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术后伴有吞咽障碍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留置鼻肠营养管输注肠内营养+冰刺激的方法;对照组采用经口进食+冰刺激的方法。比较两组病人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营养指标(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清蛋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和VFSS)评分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前清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P<0.05)。治疗组病人治疗期间并发症(误吸、呛咳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人(P<0.05)。结论:在冰刺激治疗颅脑损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中,联合使用管饲肠内营养不能显著提升吞咽功能的恢复,可以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并减少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冰刺激 颅脑损伤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康复早期精神障碍分析 被引量:51
12
作者 万海涛 徐涛 +2 位作者 宋雷 顾斌贤 杨继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 分析急性闭合性颅脑康复早期的精神障碍。方法对1996年到1998年住院的43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康复早期的精神障碍进行分析。结果颅脑损伤康复早期的精神障碍多继发于颞叶损伤,其次为额叶损伤。其临床分型可分为4... 目的 分析急性闭合性颅脑康复早期的精神障碍。方法对1996年到1998年住院的43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康复早期的精神障碍进行分析。结果颅脑损伤康复早期的精神障碍多继发于颞叶损伤,其次为额叶损伤。其临床分型可分为4型:①躁狂型;②抑郁型;③痴呆型;④精神分裂型。其中以躁狂型。结论硬膜外血肿引起的精神障碍多为躁狂型,而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包括脑内血肿)则以抑郁型及痴呆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康复早期 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并发急性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广平 赵尚峰 傅继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9期871-872,共2页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并发急性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对34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颅脑损伤患者均早期出现精神障碍,其中躁狂样表现15例;抑郁样表现7例;类精神分裂症样表现2例;痴呆样...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并发急性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对34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颅脑损伤患者均早期出现精神障碍,其中躁狂样表现15例;抑郁样表现7例;类精神分裂症样表现2例;痴呆样表现10例。颅脑损伤部位为额叶、颞叶、额颞叶、枕叶、弥漫性轴索伤和脑干损伤。2~7周后痊愈26例(76.5%);3个月复查痊愈31例(91.1%);2例弥漫性轴索伤和脑干损伤6个月后随访,痴呆型精神障碍无明显改善。结论颅脑损伤后出现急性精神障碍是神经外科治疗常见的临床问题,早期进行精神专业医师的干预,并依据患者的症状给予个体化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精神症状 临床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7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贤生 彭玉平 +4 位作者 黄建斌 杨建雄 叶志其 廖驭国 刘胜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299-1300,共2页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6例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病人的发病时间、年龄、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发病类型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结果:脑外伤后3周内出现精神障碍46例,占60.5%。与额叶损伤...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6例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病人的发病时间、年龄、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发病类型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结果:脑外伤后3周内出现精神障碍46例,占60.5%。与额叶损伤有关的病例共54例,占71%。治疗后痊愈68例,占89.5%;显著进步6例,占7.9%;进步2例,占2.6%。结论: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多发生在伤后早期,以中青年多见,受伤部位以额叶多见,其次是颞叶;受伤类型中以脑挫裂伤多见,病程多较短,经积极治疗,效果好,多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急性颅脑损伤 临床分析 精神障碍病人 受伤部位 致精神障碍 临床特点 发病时间 发病类型 脑外伤后 额叶损伤 脑挫裂伤 积极治疗 治疗后 多发生 中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先霸 钱玉林 刘若清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7-98,共2页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对颅脑外伤后所致的精神障碍和颅脑外伤后诱发的精神障碍二者的区别,进行讨论,并对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提出自己的观点,即可分类为重伤、轻伤和诱因形式三类。
关键词 颅脑外伤 精神障碍 损伤程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伤残程度评定中的若干问题
16
作者 黄吉祥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68-169,共2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伤残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脑电监测在成人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康复诊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黄莎 刘元 +2 位作者 肖波 姜海燕 彭金鑫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71-1076,共6页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成人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连续脑电监测结果,探讨连续脑电监测在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康复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成人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106例,应用动态脑电设备进行连...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成人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连续脑电监测结果,探讨连续脑电监测在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康复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成人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106例,应用动态脑电设备进行连续脑电监测,依照Young氏分级标准对患者的脑电结果进行EEG分级,并结合脑电反应性检查及相关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和χ^2检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06例成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持续植物状态、微弱意识状态等意识障碍类型,与不同脑电分级具有负相关性(r=-0.253),其相关性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意识障碍转归的包括好转、无改善、恶化及患者死亡,与不同脑电分级具有正相关性(r=0.327),其相关性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脑电反应性检查与意识障碍预后转归结果显示,有脑电反应意识障碍患者预后转归优于无反应者,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④意识障碍康复治疗中发作性事件的性质判定,连续脑电监测可提供诊断依据。结论:连续脑电监测有助于判断重症颅脑损伤后患者意识障碍类型、判定发作性事件性质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脑电监测 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凝血功能障碍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 被引量:22
18
作者 包义君 王鹏飞 +6 位作者 陶山伟 李力卓 张德威 黄小龙 张文泰 赵丹 王运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凝血功能障碍与肝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满足入组条件的凝血功能障碍患者51例,按照1∶3配比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肝功能的相... 目的分析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凝血功能障碍与肝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满足入组条件的凝血功能障碍患者51例,按照1∶3配比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将配比的凝血功能障碍组和对照组患者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重型颅脑损伤(GCS 3-8分)和轻中型颅脑损伤(GCS 9-15分),结果表明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P〈0.001)。在重型颅脑损伤中,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术后凝血功能障碍呈正相关(P=0.008,OR=4.318,95%CI 1.429-13.053和P=0.036,OR=3.109,95%CI 1.064-9.081),而在轻中型颅脑损伤中ALT和AST与术后凝血功能障碍无明显相关性(P〉0.05)。其他指标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无论在重型还是轻中型颅脑损伤中,均与术后凝血功能障碍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凝血功能障碍与肝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临床医生不应忽视手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应在围手术期严密监测肝功能并纠正肝功能异常,防止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出现,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障碍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灸及康复锻炼治疗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19
作者 王海明 蔡琛 张智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灸及康复锻炼治疗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90例因颅脑损伤致不同程度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A、B、C3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锻炼,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C...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灸及康复锻炼治疗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90例因颅脑损伤致不同程度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A、B、C3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锻炼,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C组在B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记录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吞咽障碍程度及日常生活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3.3%、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明显高于A组、B组,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VFG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WST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VFG评分高于A组、B组,WST评分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SWAL-QOL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SWAL-QOL评分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灸及康复锻炼相互有协同作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针灸 康复锻炼 颅脑损伤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小年 张皓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89,共4页
认知障碍是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患者最为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TBI后认知障碍可以表现为记忆障碍、注意障碍、执行功能障碍、思维障碍、失算症等多种形式。当患者存在反应能力下降、主动性减少、对周围事物漠不... 认知障碍是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患者最为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TBI后认知障碍可以表现为记忆障碍、注意障碍、执行功能障碍、思维障碍、失算症等多种形式。当患者存在反应能力下降、主动性减少、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近期记忆障碍等等一种以及多种认知功能障碍时,会影响患者对事物知识的识记、巩固以及提取,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重要影响,成为患者回归家庭及社会的主要障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认知障碍 颅脑损伤 临床治疗 执行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 记忆障碍 注意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