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眼科急症的诊断和治疗
1
作者 董莹(综述) 魏世辉(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神经眼科急症是指如果不及时诊治,就会严重威胁视力或生命的眼科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急性视力下降、突发的复视和瞳孔不等大。一些危重神经系统疾病和眶颅炎症早期常以神经眼科急症作为首发表现。视神经炎、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 神经眼科急症是指如果不及时诊治,就会严重威胁视力或生命的眼科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急性视力下降、突发的复视和瞳孔不等大。一些危重神经系统疾病和眶颅炎症早期常以神经眼科急症作为首发表现。视神经炎、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严重的眼眶炎症和感染、垂体卒中等疾病早期常出现急性视力下降;海绵窦血栓和颅内动脉瘤早期因累及颅神经而出现复视;此外,颅内动脉瘤和颈动脉夹层动脉瘤在发病初期可表现为双眼瞳孔不等大。本文从急救医学角度对上述相关疾病的症状、体征、诊断和治疗进行阐述,分析神经眼科体征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旨在提高眼科医生对神经眼科急症的识别能力,加强危重症的防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眼科 急救医学 复视 颅神经麻痹 瞳孔不等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枕颈距离测量方法在颅底凹陷症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家期 唐超 +4 位作者 钟德君 马飞 王清 廖烨晖 唐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9-316,共8页
目的:采用C4椎体中心至McGregor线垂直距离(the occiput-C4 distance,OC4D)测量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BI)患者枕颈距离,并探讨其在枕颈融合术(occipitocervical fusion,OCF)中评估患者枕颈区纵向复位程度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 目的:采用C4椎体中心至McGregor线垂直距离(the occiput-C4 distance,OC4D)测量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BI)患者枕颈距离,并探讨其在枕颈融合术(occipitocervical fusion,OCF)中评估患者枕颈区纵向复位程度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颅底凹陷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3例,女性59例,平均年龄50.3±9.6岁,行OCF手术治疗56例,男性17例,女性39例,其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咽反射减弱等低位颅神经麻痹症状且无法耐受,考虑与术中患者枕颈区过度纵向撑开有关,行翻修手术以减少患者枕颈区纵向撑开距离。测量82例患者入院后术前自然站立位颈椎侧位中立位片、过伸及过屈位片上OC4D值;56例手术患者(53例OCF术后常规恢复患者和3例OCF术后翻修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复查的自然站立位颈椎侧位片上OC4D值及3例OCF术后翻修前自然站立位颈椎侧位片的OC4D值,2名脊柱外科医生不同时间单独进行2次测量。在56例手术患者入院和术后复查的颈椎CT检查中分别测量齿突尖到McRae线的垂直距离(the distance of the tip of odontoid to the McRae line,McRL)。计算53例OCF术后症状改善患者和3例OCF术后翻修患者枕颈区的纵向复位距离(患者术后OC4D值-患者术前OC4D值,d-OC4D);记录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随访时日本骨科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值(17分法),计算手术患者枕颈区纵向复位率和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82例患者入院颈椎中立位OC4D值为49.1±7.6mm,过屈位为49.0±7.5mm,过伸位为49.0±7.7mm,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中立位、过伸位及过屈位OC4D测量值在观察者间的ICC分别为0.951、0.963和0.949(P<0.05),观察者内的ICC分别为0.977、0.982和0.971(P<0.05)。56例手术患者中,3例行翻修手术患者术后低位颅神经麻痹症状明显缓解。56例手术患者(3例患者为翻修术后)McRL值由术前6.3±2.8mm降至术后1.8±1.2mm,颈椎中立位OC4D值由术前48.9±6.0mm增至术后53.5±6.6mm,枕颈区纵向复位距离为4.8±1.2mm,95%参考值范围为2.4~7.2mm。JOA评分由术前11.84±2.70分提高至术后12个月随访时14.88±1.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患者枕颈区平均纵向复位率为65.8%;神经功能平均改善率为70%。d-OC4D与复位率、神经功能改善率之间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1、0.725(P<0.001)。结论:OC4D测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枕颈距离测量方法,在颅底凹陷症经后路枕颈融合术前可用于预估患者枕颈区纵向撑开复位的距离,术中可用于即时评估枕颈区纵向撑开复位情况,保证患者枕颈区获得充分减压复位的同时,可避免枕颈区过度纵向撑开而引起相关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凹陷症 枕颈距离 颈椎X线片 枕颈融合术 低位颅神经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脑病1例
3
作者 李晓岚 冒长峙 +3 位作者 刘豫霞 郭云 周晓鸿 张佩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2-252,共1页
患者女性,25岁,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3年,后出现反复头痛,伴右睑下垂、右眼固视、失明,半年后突发脑梗塞死亡。各项检查均提示Ⅱ、Ⅲ、Ⅳ、Ⅵ颅神经麻痹,并排除其它器质性因素,符合SLE脑病诊断。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颅神经麻痹 脑梗塞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own-Vialetto-Van Laere综合征2例报告
4
作者 李雯 吴中亮 +2 位作者 贾红阁 施艳 刘学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1-211,216,221,228,共4页
Brown—Vialetto—VanLaere综合征(BVVL)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主要特征为脑桥、延髓麻痹,有时会累及脊髓前角细胞和下运动神经元。表现为双侧进行性神经性耳聋及其他颅神经麻痹,以Ⅶ,Ⅸ,XⅡ颅神经多见,常可累及呼吸肌。本篇描述... Brown—Vialetto—VanLaere综合征(BVVL)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主要特征为脑桥、延髓麻痹,有时会累及脊髓前角细胞和下运动神经元。表现为双侧进行性神经性耳聋及其他颅神经麻痹,以Ⅶ,Ⅸ,XⅡ颅神经多见,常可累及呼吸肌。本篇描述了2例BVVL综合征患者并进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ere综合征 VAN 颅神经麻痹 下运动神经 脊髓前角细胞 神经性耳聋 罕见疾病 延髓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后坠伴气管切开病人插胃管方法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叶聪 傅冬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73-273,共1页
关键词 舌后坠 气管切开术 胃管 方法学 颅神经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T1黑血序列:颈动脉夹层诊断的得力助手 被引量:1
6
作者 Luo Y Niu PP 郭珍妮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6期536-537,共2页
颈部动脉夹层是青年卒中的重要病因,在45岁以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高达10%-25%,颈部动脉夹层引起卒中的机制主要是动脉-动脉栓塞和血流动力学受损。早期准确的诊断可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预防卒中的发生和复发。
关键词 动脉夹层 缺血性卒中 局部症状 诊断需要 影像学检查 T1 颅神经麻痹 Horner 左侧颈内动脉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结扎大型或巨大型颈内动脉瘤并行高流量搭桥后视力及眼部症状恢复的研究 被引量:1
7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8-168,共1页
颈内动脉(ICA)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常导致视力受损和颅神经麻痹。日本Chiba Hokusoh医院的Matano等探讨了ICA结扎后高流量搭桥的有效性。他们回顾性分析了视力受损和有眼部症状的ICA瘤,另外分析了其术后恢复的相关因素,这些相关因素... 颈内动脉(ICA)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常导致视力受损和颅神经麻痹。日本Chiba Hokusoh医院的Matano等探讨了ICA结扎后高流量搭桥的有效性。他们回顾性分析了视力受损和有眼部症状的ICA瘤,另外分析了其术后恢复的相关因素,这些相关因素主要包括颅神经麻痹类型、动脉瘤大小、位置以及首发症状至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瘤 视力受损 眼部症状 高流量 结扎后 搭桥 巨大型 颅神经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