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排螺旋CT与高场MRI评价鼻咽癌颅底侵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勇 彭婧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8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分别通过多排螺旋CT和高场磁共振成像(MRI)对颅底侵犯情况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例鼻咽癌患者,均通过多排螺旋CT和高场MRI进行检查诊断,分析通过两种检查方法对鼻咽癌患者不同位置颅底侵犯的检出率。结果CT检...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分别通过多排螺旋CT和高场磁共振成像(MRI)对颅底侵犯情况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例鼻咽癌患者,均通过多排螺旋CT和高场MRI进行检查诊断,分析通过两种检查方法对鼻咽癌患者不同位置颅底侵犯的检出率。结果CT检查的翼板、蝶骨体、斜坡骨、岩锥尖以及卵圆孔处颅底侵犯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分别为6.0%、4.5%、3.0%、10.0%、1.5%、31.0%,均低于高场MRI检查的13.5%、11.5%、13.0%、20.0%、11.5%、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通过高场MRI进行检查诊断,可以有效提高颅底各个位置的侵犯检出率,给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指导以及根据,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高场磁共振成像 鼻咽癌 颅底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联合CT诊断鼻咽癌患者早期颅底骨侵犯的价值及其对临床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凌鑫 张培栋 汪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4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MRI联合CT诊断鼻咽癌患者早期颅底骨侵犯的价值及其对临床决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4月~2018年4月就诊的200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MRI诊断,研究组给予MRI联合CT诊断... 目的探讨MRI联合CT诊断鼻咽癌患者早期颅底骨侵犯的价值及其对临床决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4月~2018年4月就诊的200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MRI诊断,研究组给予MRI联合CT诊断,研究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满意度、诊断效能、检出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诊断结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敏感度、ROC下面积、假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特异度、假阴性率以及错诊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RI联合CT诊断鼻咽癌患者早期颅底骨侵犯具有突出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诊断 MRI CT 早期侵犯 临床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与CT诊断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曹琳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0期92-94,共3页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CT诊断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均行CT与MRI检查。分析MRI与CT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对比MRI与CT检查的检出率。结果 CT检查发现患者存...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CT诊断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均行CT与MRI检查。分析MRI与CT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对比MRI与CT检查的检出率。结果 CT检查发现患者存在骨皮质增厚模糊、增生硬化、单个部位或者多个部位出现虫蚀样骨质破坏等情况。MRI检查发现患者正常的高信号变为中等信号。60例患者中,CT检出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29例,检出率为48.33%;MRI检出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44例,检出率为73.33%。MRI的检出率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694,P=0.0050<0.05)。结论 MRI对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患者的诊断效果优于CT,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CT 临床诊断 鼻咽癌 骨质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