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安定镇痛术辅助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秋梅 夏光明 +3 位作者 李钢 吕衍文 甘小莉 肖展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3283-3283,共1页
脑出血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一般采取局部麻醉的方式,但局部麻醉镇痛效果有限,为此我们采用神经安定镇痛术辅助颅内血肿做创穿刺清除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微创穿刺清除 神经安定镇痛 内血肿 临床应用 局部麻醉 血肿穿刺 镇痛效果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部CT血肿形态不规则对自发性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术后再出血及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付媛媛 罗莉 +5 位作者 杨金花 王丽琨 何莲 伍国锋 任思颖 林世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01-611,共11页
目的探讨头部CT血肿形态不规则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术后再出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ICH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 目的探讨头部CT血肿形态不规则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自发性脑出血(ICH)患者术后再出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ICH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抗凝剂应用史、入院收缩压、入院舒张压、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发病至首次头部CT时间、入院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入院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通过ICH患者入院头部CT评估患者血肿形态(规则、不规则)、血肿位置(基底节、脑叶、多部位)、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中线是否偏移、是否破入脑室。术后2 d经CT评估血肿体积。术后再出血定义为术后2周内CT血肿体积较前次增加12.5 ml以上或血肿完全清除后随访头部CT局灶区域再次出现高密度影。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评估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应用滑动二分法根据患者的基础情况及病情严重程度定义预后,预后评分=10×入院GCS评分-年龄-0.64×入院血肿体积,预后评分>27.672分为可能预后良好,预后评分≤27.672分为可能预后不良,对于可能预后良好的患者,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对于可能预后不良的患者,mRS评分0~3分为预后良好,4~6分为预后不良。将血肿形态规则和不规则患者基线与临床资料比较中P<0.05的因素纳入倾向性评分匹配(PSM)调整混杂因素,采用最邻近匹配法进行1∶1匹配,卡钳值设为0.25。将PSM后术后再出血与非术后再出血患者、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分析ICH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及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肿形态不规则对ICH患者术后再出血及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1)共纳入440例ICH患者,男342例,女98例,年龄20~84岁,平均(56±12)岁。PSM前血肿形态规则组和血肿形态不规则组患者基线及临床资料中年龄、入院GCS评分、NIHSS评分、NLR、血肿破入脑室患者比例、血肿体积、中线偏移患者比例、血肿周围水肿体积、血肿位于多部位患者比例及术后2 d血肿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上述因素进行PSM后共298例ICH患者被纳入统计学分析,其中男228例,女70例,年龄20~84岁,平均(57±12)岁。PSM后血肿形态不规则组和血肿形态规则组患者基线及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PSM后术后再出血患者28例,非术后再出血患者270例,两组间有抗凝剂应用史的患者比例、入院PLR、入院NLR、入院CT血肿形态不规则患者比例及术后2 d血肿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基线及临床资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术后再出血为因变量,将组间比较中P<0.05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CT血肿形态不规则(OR=2.821,95%CI:1.142~6.968,P=0.025)及术后2 d血肿体积大(OR=1.062,95%CI:1.026~1.099,P<0.01)是ICH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CT血肿形态不规则预测ICH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52.2%。(3)PSM后预后不良患者174例,预后良好患者124例,两组间年龄、入院GCS评分、入院NIHSS评分、入院CT血肿形态不规则、血肿位于基底节和脑叶患者比例及术后2 d血肿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基线及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预后不良为因变量,将组间比较中P<0.05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039,95%CI:1.015~1.064,P=0.002)、高入院NIHSS评分(OR=1.068,95%CI:1.025~1.113,P=0.002)、入院CT血肿形态不规则(OR=2.675,95%CI:1.582~4.524,P<0.01)、术后2 d血肿体积大(OR=1.033,95%CI:1.002~1.064,P=0.038)是ICH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血肿位于脑叶(OR=0.192,95%CI:0.073~0.504,P<0.01)是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入院CT血肿形态不规则预测ICH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预后不良的AUC为0.6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9.2%、62.9%。结论入院头部CT血肿形态不规则是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ICH患者术后再出血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预后 形态不规则 内血肿清除 后再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及TCD评价 被引量:54
3
作者 张自豪 张文亮 +7 位作者 刘叶 吴志宝 刘亮 高普 甘宁 安树章 郭宏川 周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837-840,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动态TCD监测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微创组及保守组各35例;两组入院后均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微创组...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动态TCD监测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微创组及保守组各35例;两组入院后均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微创组同时行尿激酶联合YL-1型血肿穿刺针微创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d、5d、10d和21d行TCD检测,计算血肿及水肿体积变化,并于各时间段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NIHSS)以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微创组治疗后各时间点TCD检测参数Vs、Vd、Vm逐渐升高,PI逐渐降低;保守组治疗后Vs、Vd、Vm先降低后升高,PI先升高后减低,且在治疗后第10d达到低点/峰值;治疗后5d、10d、21d微创组Vs、Vd、Vm高于保守组,PI低于保守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血肿及水肿体积逐渐降低(P<0.05),微创组各时间点脑血肿及水肿体积明显低于保守组(P<0.05)。治疗后微创组NIHSS评分逐渐下降,保守组NIHSS评分先升高后降低,于治疗后第10d达到峰值,且各时间点均高于微创治疗(P<0.05)。结论:早期微创手术可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血流量,利于神经功能恢复,TCD不仅可以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流量的动态变化监测,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具有一定评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内血肿清除 多普勒超声 NIH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 被引量:109
4
作者 葛新 陈晓雷 +1 位作者 孙吉庆 李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05-608,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连续收集同一术者手术病例120例,分成开颅手术组和神经内镜手术组,每组60例。通过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GCS、NICU滞留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和术后3个月G...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连续收集同一术者手术病例120例,分成开颅手术组和神经内镜手术组,每组60例。通过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GCS、NICU滞留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和术后3个月GOS,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所有120名患者接受持续随访,随访时间大于3个月。内镜手术组和开颅组2组病例术前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内镜组为(1.5±0.4)h,开颅组为(3.9±0.6)h(P<0.01);血肿清除率内镜组为95.84%±2.72%,开颅组为87.48%±7.84%(P<0.01);术后第1、3、7天GCS评分内镜组分别为:10(6,12),12(8,13),13(10,13),开颅组分别为6(5,9),7(5,11),8(5,12()P均<0.01);NICU滞留时间内镜组为(3.55±4.21)d,开颅组为(9.10±4.72)d(P<0.01);术后并发症内镜组无颅内感染病例,坠积性肺炎5例;开颅组颅内感染6例,坠积性肺炎41例,内镜组优于开颅组(P均<0.05);术后3个月GOS评分,内镜组3(3,4),开颅组2(2,3)(P<0.01)。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微创高效的特点,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式,多个方面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微创 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与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73
5
作者 李元贵 杨燕文 +1 位作者 王晓麒 杨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33-837,共5页
目的评价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soft channel puncture drainage,SCPD)与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neural endoscopic intracranial hematoma evacuation,NEIHE)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 目的评价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术(soft channel puncture drainage,SCPD)与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neural endoscopic intracranial hematoma evacuation,NEIHE)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NCU收治的分别接受SCPD和NEIHE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110例(SCPD组53例,NEIHE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72 h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住院时长、花费等相关指标。结果与NEIHE组相比,SCPD组手术时间短[(1.13±0.41)h vs.(1.78±0.31)h],术中出血量少[(10.83±3.95)mL vs.(70.62±43.12)mL],花费低[(66135.01±33178.64)元vs.(95834.93±42784.48)元],但NEIHE组比SCPD组72 h血肿清除率高(86.87%vs.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功能恢复、总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PD和NEIHE均操作简单,且能有效清除颅内血肿,改善神经功能,但SCPD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而且适合不能耐受全麻手术的患者,而NEIHE则血肿清除更为彻底,二者在改善功能预后及总体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 神经内镜内血肿清除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朱宗亚 朱向香 +2 位作者 周元林 林青 刘素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12-2515,共4页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幕上性高血压脑出血)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我院近3年来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根据术后6个月的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幕上性高血压脑出血)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我院近3年来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根据术后6个月的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显示,基线血浆和肽素水平、年龄、GCS评分、脑血肿量、出血部位是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基线血浆和肽素水平、年龄、GCS评分、脑血肿量、脑出血部位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远期预后密切相关;以上指标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为手术决策提供参考指标,对指导临床、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内血肿清除 和肽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2
7
作者 宋超强 赵保钢 孙智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5-728,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60例,根据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20例...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60例,根据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20例(立体定向辅助下神经内镜手术血肿清除术),对照组140例(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脑出血量、破入脑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血压分级、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22.61±4.92)分vs(23.71±5.32)分,P=0.087)]。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NIHSS评分显著降低[(5.92±4.03)分vs(9.22±3.46)分,P=0.000;(4.51±2.52)分vs(6.51±3.05)分,P=0.000]。2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和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立体定向辅助下神经内镜手术血肿清除术可改善老年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术后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回顾性研究 立体定向辅助神经内镜手血肿清除 立体定向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针灸康复治疗脑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鸣池 李伟伟 +1 位作者 于盼盼 王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针灸、康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微创康复针灸治疗组40例、微创针灸治疗组40例。两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促进脑代谢营养脑细胞,控制血...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针灸、康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微创康复针灸治疗组40例、微创针灸治疗组40例。两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促进脑代谢营养脑细胞,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一般治疗。微创针灸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中医针灸治疗。微创康复针灸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并联合康复手法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指数评分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定简易Fugl-Meyer(FMA)积分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治疗后比较P<0.001,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效,并且微创康复针灸治疗组疗效>微创针刺治疗组疗效。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是一种紧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康复加针灸手法治疗能在手术成功后更好地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两者相得益彰,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血肿清除 康复手法 针刺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姬明 焦晓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50-152,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内镜组(接受神经内镜微创手术,40例)和开颅组(接受开颅血肿清...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内镜组(接受神经内镜微创手术,40例)和开颅组(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4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开颅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高于内镜组(P<0.05);内镜组、开颅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P<0.05)。术后开颅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低于内镜组(P<0.05);内镜组、开颅组术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P<0.05)。开颅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内镜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手术安全性,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治疗结果 神经内镜微创 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振华 郝茂林 +5 位作者 潘宁 王晓红 张桂茹 郑茂永 张清华 管翠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65-466,共2页
我院2002年6月-2006年6月采用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7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行内科保守治疗患者进行比较,以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证据。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内科保守治疗 内血肿穿刺 清除 临床研究 老年 临床资料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泉 夏磊 +2 位作者 程冠亮 杨秀 祝丹丹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首次发病且于6小时内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软通道组(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和硬通组(硬通道颅内血肿清... 目的探讨超早期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首次发病且于6小时内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软通道组(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和硬通组(硬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6小时内行不同方式微创治疗及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肿清除时间、血肿清除率及残余血肿体积。结果治疗后软通道组患者血肿清除时间显著短于硬通道组(P<0.05),同时间点残余血肿体积明显小于硬通道组,血肿清除率高于硬通道组(P<0.05)。软通道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及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同时间点NIHSS评分及血清hs-CRP水平均低于硬通道组(P<0.05)。结论超早期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显著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血肿压迫时间,减少继发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软通道微创内血肿清除 继发性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管状物标记定位定向法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冯文萍 张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157-3157,共1页
我们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自行研制的管状物定位定向法,引导微创血肿粉碎穿刺针,可实现定位定向一体化,准确率高、费用低、易操作、不易滑脱,适合基础医院推广。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5-2011年收治的符合脑... 我们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自行研制的管状物定位定向法,引导微创血肿粉碎穿刺针,可实现定位定向一体化,准确率高、费用低、易操作、不易滑脱,适合基础医院推广。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5-2011年收治的符合脑出血微创手术指证^[1]的患者151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管状物标记定位定向法行微创手术,B组采用金属物标记,目测法导向进行微创手术,A组88例,男5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内血肿清除 高血压脑出血 标记定位 定向法 临床研究 管状 血肿粉碎穿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鸣池 李伟伟 +1 位作者 于盼盼 王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469-2471,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保守治疗组38例、微创治疗组40例、微创针刺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脱水降颅压...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保守治疗组38例、微创治疗组40例、微创针刺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促进脑代谢营养脑细胞,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微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微创针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并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结果:治疗21天后3组神经功能评定S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I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3组治疗后两两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3组治疗方法均有效,并且微创针刺治疗组疗效>微创治疗组疗效>常规治疗组疗效。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是一种紧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能在手术成功后更好的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两者相得益彰,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血肿清除 醒脑开窍针刺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保来 吕继锋 +1 位作者 吴爱群 王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1074-1076,1079,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保守治疗基础上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进行治疗,随访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保守治疗基础上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进行治疗,随访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月后的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死亡率及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脑出血的疗效确切,早期应用可以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血肿 微创清除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290例高血压性颅内血肿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克芳 李静 +2 位作者 刘娟 孙倩 沈巧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704-704,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性内血肿 内血肿微创清除 YL-1型内血肿穿刺 护理 血肿穿刺抽吸引流 治疗 内血肿患者 严重后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脑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的护理 被引量:9
16
作者 牛素桃 张俊海 +2 位作者 卢敏 王画鸽 刘安璇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2期341-342,共2页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约占颅脑损伤病人的13%-21%,病死率达30%,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1],通过持续ICP监测,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提高救治水平。现将2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脑内血肿微创清除...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约占颅脑损伤病人的13%-21%,病死率达30%,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1],通过持续ICP监测,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提高救治水平。现将2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脑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持续动态ICP监测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 清除 内血肿 护理 微创 脑损伤病人 病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银星 关菊香 郭克锋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年第3期49-50,共2页
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 ,取得满意临床效果。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加强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感染 ,重视基础护理 ,有效预防并发症 ,早期康复护理 ,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
关键词 微创 内血肿清除 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红玲 谢先会 钟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1497-1497,共1页
关键词 微创内血肿 清除 护理 重度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12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久忠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323-324,共2页
关键词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 高血压小脑出血 治疗 后窝开 患者体质 准备 小脑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中的操作故障和并发症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俊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94-395,共2页
关键词 后并发症 内血肿微创清除 治疗 微侵袭手 患者 回顾性分析 临床资料 原因 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